收藏 分享(赏)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尺.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2761 上传时间:2025-10-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例尺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填空1千米=( )米 1米=( )分米 分米( )厘米 厘米( )毫米30米( )厘米 15千米( )厘米 300厘米( )分米2解比例(口述过程)5x14 x/60=1/20二、自主探究:教学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一张校舍平面图。说明:这是学校的平面图,它是按照我们所学的比例知识,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画在图纸上的。图里所量出的长度叫图上距离,与图上对

2、应的地面上的长度是实际距离。(再举例说明,并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2出示例1让学生算出结果。指名口答老师板书解题方法和结果。再让学生说说求这个问题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统一单位)提问:从求出的结果来看,你知道这张平面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多少?(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3.比例尺的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经常要用到数学。像上面这样的问题,就通过数学方法,把实际的大小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画了出来。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叫做比例尺)提问:什么是一幅图的比例尺?根据黑板上这句话想一想,比例尺是怎样得到的?(

3、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上面题里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板书:1 :50000)你现在知道比例尺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吗?强调比例尺是一个比。说明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为l的比,这种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4线段比例尺。提问:你知道上面所述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吗,(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00厘米,也就是500米)说明比例尺还可以用线段来表示。提问:谁来说一说这幅线段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三、组织练习1 判断下面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1) 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1/400。( )(2) 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400。( )(3) 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

4、:160000。( )(4) 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 )让学生做在作业本上,小组交流,再集体订正。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四、课堂小结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5、,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你学到了什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