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中数学苏教版学案 选修2-1:第1单元 单元复习.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27346 上传时间:2025-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中数学苏教版学案 选修2-1:第1单元 单元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中数学苏教版学案 选修2-1:第1单元 单元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中数学苏教版学案 选修2-1:第1单元 单元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中数学苏教版学案 选修2-1:第1单元 单元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中数学苏教版学案 选修2-1:第1单元 单元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单元复习一、 知识点梳理命 题量词逻辑联结词命题及其关系命题的否定充分必要条件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二、学法指导1命题及其关系(1)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2)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 “若则”是真命题,即;“若则”是假命题,则(4) 在判断命题真假的问题中,一方面可以直接写出命题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命题的等价性进行判断,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与逆命题等价(5)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是本部分的一个重要题型,在解题中应注意:注意问题的设问方式,我们知道,()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且;()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是指且这两种

2、说法是在充分必要条件推理判断中经常出现且容易混淆的说法,在解题中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设问方式,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判断错误要善于举出恰当的反例来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恰当地进行转化,由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可知: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6) 证明是的充要条件 充分性:把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 必要性:把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2逻辑联结词与量词(1)含有“且()”“或()”“非()”命题的真假性:真、真真真假真、假假真假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假真(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命题中的“对所有”、“任意一个”等

3、短语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存在”、“至少有一个”等短语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中任意一个,有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存在中任意一个,使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关系:P的否定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全称命题:3解题指导例1 设a1,b1,c1,a2,b2,c2均为非零实数,不等式a1x2 + b1x + c1 0和a2x2 + b2x + c2 0的解集分别为集合M和N,那么= = 是M=N的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分析:题中要判断Q

4、 : = = 是P :M=N的什么条件,若QP,则Q是P的充分条件;若PQ,则Q是P的必要条件;若PQ,则Q是P的充要条件判断时,先设Q成立,举反例说明QP不成立,同样设P成立,举反例说明PQ不成立,则可说明Q既不是P的充分条件,也不是P的必要条件解:当= = 时不一定有M=N若取a1 = 1, b1 =3, c1 =2,a2 =1,b2 = 3,c2 =2, 则 = =,但不等式x23x + 20与x2 + 3x2 0的解集分别为M=x|x2,N=x|1x 0与x2 + x + 3 0的解集都为R,即M=N =R,但是此时a1=1,b1=1,c1=1,a2=1,b2=1,c2=3,对应项的系

5、数不成比例,因此 = =不是M=N的必要条件综上所述, = = 是M=N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点评: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直接利用概念判断 如果p q,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如果p q,那么p是q的充要条件判断时可直接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找到条件p和条件q的关系,判断其充要性(2)利用命题的真假性判断 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那么“p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命题“若p则q”的真假难以判定,那么可考察其逆否命题“若非q则非p” 的真假如果“若非q则非p”为真,即“非q非p”,那么“p q”

6、,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因此,可利用命题(或其等价命题)的真假性来判断条件的充要性(3)利用关系结构图判断对于涉及到多个条件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定,可先画出它们的关系结构图,再予以判定(4)利用集合知识判断充要条件还可以从集合的包含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它们之间有这样的对应关系:设满足条件p的元素构成集合A,满足条件q的元素构成集合B,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A = B,则p是q的充要条件即A B与p q是等价的; A = B与 pq 是等价的根据这个对应关系,有时可以更方便地判断条件的充要性例2 若,为常数,且求对所有实数成立的充要条件(用表示

7、)解:恒成立(*)因为所以,故只需则(*)恒成立综上所述,对所有实数成立的充要条件是:点评:本小题是2008年江苏卷试题,主要考查充要条件、指数函数与绝对值函数、不等式的综合运用三、单元自测(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_ 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 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2在命题“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则”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_ 3有下述说法:是的充要条件 是的充要条件 是的充要条件则其中正确的说法个数是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与“ ”不等价 “,则全为”的逆否命题是“若全不为, 则” 一个命

8、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5若, 的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则是的_条件6已知条件,条件,则是的_ 条件7命题:“若不为零,则都不为零”的逆否命题是 8是方程的两实数根;,则是的 条件9用“充分、必要、充要”填空: “p或q”为真命题是“p且q”为真命题的_条件; 为假命题是“p或q”为真命题的_条件; , , 则是的_条件10命题“不成立”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11“”是“有且仅有整数解”的_条件12如果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命题的否命题是_命题13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_ _ 若,则 若,则 若,则 若,则 14 若非空集合A,B,C满足AB=C

9、,且B不是A的子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_“xC”是“xA”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xC”是“xA”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xC”是“xA”的充分条件“xC”是“xA”的充分条件也不是“xA”必要条件(二)解答题(共90分)15对于下述命题,写出“”形式的命题,并判断“”与“”的真假:(1)p:(其中全集,) (2) p:有一个素数是偶数;(3) p:任意正整数都是质数或合数;(4) p:三角形有且仅有一个外接圆16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2),;(3)对每一个无理数x,也是无理数;(4)有一个实数x,使成立;(5)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同一条直线;(6)有些整数只有两个正因数 17求证:关于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对于一切实数都成立的充要条件是18已知命题若非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的取值范围19已知a是实数,函数,求使函数在区间上有零点的充要条件.20 设数列、满足:,(n=1,2,3,),证明: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为等差数列且(n=1,2,3,)-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