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与代数(二)数的运算1.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2727 上传时间:2025-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与代数(二)数的运算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与代数(二)数的运算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与代数(二)数的运算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与代数(二)数的运算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与代数(二)数的运算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与代数(二)数的运算1教学目标:1.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3.会计算万以内有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会比较数的大小;结合生活实际,会估一估。准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的基本计算。教学过程:一、我的成长足迹。1.师:同学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

2、同伴和老师说一说吧,谁愿意说一说三年来你在数学上有了哪些收获?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3.作品欣赏。将上学期在数学活动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数学小报进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本进行展示。4.学生自评、互评。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三年来在课堂上、作业方面、数学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同桌互评:同桌之间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二、计算。1.简单地复习有关加减乘除的有关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练习。2.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的。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和类型进行讲解。3.完成书本上

3、课后习题:要求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检查的。从而提高学生检查的意识和能力。二、基本练习。1.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画钩。(1)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一些,比2019少得多,可能是( );3270 4819 2151(2)38与23的积可能是:863 874 594这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老师进行概括。如第二题,可以先判断积是个位是几,因为两个乘数的个数是8和3,所以积的个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进行估算选出合适的答案。2.找规律填数。(1)2085 2090 2095 ( ) ( )(2)1200

4、 1100 1000 ( ) ( )先找到一组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数。3.在括号内填上、或。认识符号、的意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常见的量的单位,能进行简单的换算。4.复习克、千克质量单位。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想一下:哪些物体大约重克、千克。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5. 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多长?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先确定一个标准,再估算。第一个问题: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200张纸大约厚12厘米;第二个问题:一个班大约40人,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30个班

5、。第三个问题:10步大约7米,1200步大约1207=840米。不同的纸张厚度不同,不同的人步长也不一样,实际教学时可请学生选实际量一量,再估算。总结:比较分数大小: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代数运算法则: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作业:1.直接写出得数。1028998= 2019619= 1830= 96060= 0.370.73=1.4-0.5= 0.30.04= 80.01= 2.292

6、29= 8262= = 201 = = 1 = 9.1 =0 = 12.28= 812.5= 50= 1010=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800(287365) 71799717 2019172832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884341721 1593(441944)5 125208050139159179 1040.25 0.3211.74.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