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后篇巩固提升1.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9世纪中后期”可知,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停止黑奴贸易,故B项正确。2.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下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处应为()A.黑奴B.工业
2、产品C.茶叶、丝D.金银、原料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即黑奴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所以是工业产品;是黑奴;是美洲的原料,故A项正确。3.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
3、、麻疹和白喉”可知欧洲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故选A项。4.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 000吨。而被迫在矿山劳动的印第安人却大量死亡。上述材料凸显了()A.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B.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C.拉丁美洲的富有D.殖民者的能力强大答案B解析16、17世纪期间,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掠走大量的黄金和白银,使得大量印第安人在其奴役下丧生,体现了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B项正确;材料中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奴役印第安人开采、掠夺大量金银,不能凸显文明
4、间的冲突,也不是要强调拉丁美洲的富有,A、C两项错误;材料旨在说明早期殖民的残暴,不是要强调殖民者的能力强大,D项错误。5.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泛答案B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量屠杀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
5、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6.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A.病菌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第一“杀手”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D.全世
6、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答案C解析从材料“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中可以看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给当地原住民造成了不良后果,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开端,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故选C项。7.“移民”一词最早出现在1787年,当时专指欧洲移民到美洲的人,在此之前,这些人被称为殖民者。后来移民变成一种持久的全球性的历史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B.重商主义的推行C.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D.国际组织的推动答案C解析移民由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现象发展到全球的普遍现
7、象,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C项正确。8.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 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B.根源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欧洲经历两次工业革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就业压力增大,大量劳动力不得
8、不离开欧洲,前往美洲或海外殖民地寻求出路,故B项正确。9.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工人的作战英勇B.法国缺乏作战的兵力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D.华工对协约国贡献大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法国将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给予较高评价,甚至称他们“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这一赞誉充分证明了华工对协约国的贡献非常大,故选D项。10.阅读欧洲移民表,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美国18211932年3 420万俄国亚洲地区18001939年1 200万阿根廷185619
9、32年640万加拿大18211932年520万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答案D解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人口的流动既促进了世界整体化,同时也是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故D项正确。11.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
10、这反映出()A.国际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B.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C.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D.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答案B解析由材料“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可知,郭嵩焘主张通过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国际法的规定,来处理保护本国公民在外权利等相关事宜,说明郭嵩焘的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经产生,故选B项。材料没有反映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华工权益的结果,排除A项;郭嵩焘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并不能表明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利益,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排除D项。12.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
11、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的“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可知清政府注重维护华工的各种权益,这是近代维权意识的具体体现,故C项正确;1866年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国际地位因战败而明显下降,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天朝上国的尊严,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维护华工权益,而不是提倡华工出国,故D项错误。13.某论文把巴拿马运
12、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美国向欧洲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主题最有可能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确立经济霸主地位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D.工业文明的迅速崛起答案A解析题干中论文的主要证据包括了交通的改进、劳动力的流动、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些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故选A项。其他选项均不是最佳选项,故均可排除。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
13、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来劳工增多实质上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故A项正确。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处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中法北京条约也做出了类似规定。1866年,
14、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以总理衙门提出的文本为基础的续定招工章程条约,其中规定:“期满如欲回国,彼处必将合同所注之水脚路费若干,按数备全交付,便船送回中华。”总理衙门设立之初,法国股负责法、荷等国的交涉事务,主管传教、华工出国及中越边界事项。1864年增设美国股,负责美、德等国的交涉事项,兼管华工保护等事项。由洋务大员主持签订的护侨条约,除续定招工章程条约外,还有中美蒲安臣条约(1868年)、中秘会议专条(1873年)等等。据估计,19世纪上半叶出国华工约为32万人,从1850年到1875年间,出国华工人数猛增到128万人。1893年,清廷准驻英大使薛福成请解除海禁招徕华民疏,谕令“嗣后良善商民
15、,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毋得仍前籍端讹索”。长达200多年的海禁条例从此废除。摘编自刘华评1868年中美以华工出国及华侨保护问题为视角等(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侨务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促成中国海外移民增长的原因。参考答案(1)变化:由禁止国人出国到允许出国,并逐渐注重保护华工利益。原因: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强迫,清政府被迫同意华工出国;西方近代观念的影响;洋务运动的推行。(2)原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对劳动力需求日益增加;亚非拉殖民地的开发、拓展也需要大
16、量的劳动力;由于外国商品和资本入侵,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广大自耕农、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寻求海外谋生;清政府海外移民政策的变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可知此时清朝的侨务政策是禁止国人出国,由材料“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处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可知清政府允许国人出国;从材料中的“兼管华工保护”等信息可知,清政府逐渐注重保护华工利益。第二小问,“原因”应从列强逼迫、西方观念、洋务运动等角度来分析。第(2)问,根据时空信息,应从西方工业革命、殖民地的开
17、发、自然经济的解体、移民政策的变化等角度来分析原因。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768年,为扩大英帝国的版图,政府派海军军官库克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691770年,库克到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宣布澳大利亚为英国所有。同行的植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331种新植物。库克在航海中绘制了大量海图,给世界地图增加了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后来库克到达了夏威夷等岛屿,在与原住民冲突中被杀死。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英国从澳大利亚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英国移民为库克建立纪念碑和雕像。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和科学家。但在澳大利亚一些原住民社区
18、里,库克被当成道德沦丧者的典型;在原住民的艺术品中,库克船长的形象丑陋不堪,是一个带枪的大袋鼠和大海盗。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英国史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参考答案示例情节:库克到达澳洲的航行使这些地区相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成为英国重要的原料产地和收入来源。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对外殖民、侵略扩张。概述和评价: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需要开辟更加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库克航抵澳大利亚等地进行殖民扩张,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殖民地,获取大量黄金、羊毛等财富。大量的英国移民涌入澳大利亚等地,打破了澳洲与世隔绝的状态。库克的航海活动给当地的原住民带来灾难,使他们经历了残酷的殖民统治。解析首先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如库克宣布澳大利亚归英国所有、植物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331种新植物、大量英国移民涌向澳大利亚等;然后指出其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如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移民浪潮;继而再从原因、表现来加以概述,从辩证的角度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