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南山实验原创语文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 2013 级高三下期 3 月月考语 文 命 题:高 2013 级语文组 审 题:高 2013 级语文组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題。不仅仅是男耕女织:春秋时的农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农业的发明便是文化的曙光:当人类在过渔猎的生活时,他们的行动是和禽兽没有多大的区别的。自从有了农业,人类开始定
2、居,才有余暇来做别的工作,所以高等文化是随定居的生活而产生的。种植的发明并不是很晚的事,据近代考古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考究,欧洲等处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很幼稚的农业了。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仰韶村里,最近也发掘出石制的耕器来,这证明了东西人类古代文化进展的速度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周人是以发展农业而强盛的民族,他们认了农神后稷为始祖,利用金属物制成的耕器,努力开辟田地,从国王以下都是“卑服即康功田功”,在诗书里叙述和歌颂农业的话不知道有多少,这可见那时确已是农业的全盛时代了。据近人的研究,商代的农具似乎只是木制或石制的,到周代才用铜制的耕器。直到春秋时,铁器应用渐广:至迟在春秋中期以后,当时已有铁制的农
3、具了。古代耕种的情形,是用脚压踏耕器入土又用手推发而工作,多半是两人合作的,这就是所谓“耦耕”。大致也到春秋中期以后,才有牛耕的发明(古代的牛是专作拉车用的)。孔子的弟子有名“耕”而字“牛”的,可以为证。春秋时的田地分配制度,我们已不能详细地知道。我们只能大略地知道一切田地的所有权都属于贵族阶级,他们把田地分成两种:一种是贵族自己的禄地,这种田便是所谓“公田”;2 另外一种田由贵族分配给人民,只许耕种之后享用田里的出产,这种田便是所谓“私田”。公田的耕种,是人民对于公家所担任的义务,而私田出产的享受,便算是公家对于人民的报酬了。所以公田的出产便是赋税,此外私田或许也另有征收。若问公私田的分配份
4、量如何,我们没有材料,不敢确实回答。又有一篇号称周公所作而实际却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诗七月记载:农民们一到正月,便修好农器;到了二月,就下去耕种;一直忙到八月,开始收获;九月里修筑场圃,预备把农作物送进去;十月里获了稻子,并酿制明春给贵人们上寿的酒。等到把农作物统统收好,便忙着去替公家修筑宫室,白天去揉茅,晚上绞绳;刚把公家的宫室盖完,便又快到开始播谷的时候了。在冬天,还要去打猎:打到狐狸,就替公子们制皮袍;打到野猪,便把大的献给贵人们,自己只敢偷藏了小的。他们除了耕田、盖屋、打猎以外,还要替贵人们去凿冰,凿下了冰就收进冰室,预备给贵人们夏天去凉快。以上说的是男人们的工作,至于女人们呢?在春天阳光
5、温和黄鹂歌叫的时候,她们手里提着篮子,循着小路去采桑叶来养蚕;八月里织麻布和收得的蚕丝,染成黑的、黄的和红色的,替公子们做衣裳。至于农民如何面对这一切呢?到快过年的时候,他们杀了羔羊,也要献给贵人们;他们走到贵人的堂上去,用大杯捧上美酒,高声说:“万寿无疆!”在左传和国语等书里记着当时国君贵族们对于人民的暴敛横征的情形很多。最详尽的,如当时齐国的百姓竟三分其力,“二人于公,而衣食其一”,这与后儒梦想的什一之制相差多少呢?论语里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有若道:“年成不好,国用不足,怎么办呢?”有若答道:“你何不行彻制(彻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我们已不能很明白)?”哀公叹道:“我的二成的税尚且不够,如何谈
6、得到彻制?”哀公所谓的二成的税,或许就是“二人于公”的“二”。那时公室向人民的榨取,确实不少了。注释:什一之制,农民向官府缴纳的土地税,约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叫做“什一之税”。(摘自国史讲话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年)1下列选项中对原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农业的出现,让人类的定居生活成为一种可能。拥有更多自主时间的人类将自己的文化推向了一个更高水平,所以农耕文明比渔猎文明更为先进。B周人是以发展农业而强盛的民族,他们认了农神后稷为始祖,利用金属物制成的耕器和耕牛开辟田地,促进农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全盛时代。C古代一切田地的所有权都属于贵族阶级。公田的耕种,是人民对于公家所担任的义务
7、,而私田的出产全归人民,便算是公家对于人民的报酬了。D七月里记载当时的农民在农作物统统收好后,还要替公家修筑宫室。在冬天,甚3 至还要替贵人们去凿冰打猎,所有这些劳动的收获都要上缴。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欧洲等处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很幼稚的农业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仰韶村里也发掘出石制的耕器,可见东西方文化在早期的差异其实并不大。B种植的发明并不是很晚的事,因为据近代考古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考究,欧洲和中国等处在新石器时代均出现了农业,中国还发掘出了石制的耕器。C据近来研究,农具的演变从商代到周代有着巨大的变化。商代的农具制造材料似乎和新石器时代差异不大,到周代以后才有金属制成
8、的耕器出现。D我们大略地知道春秋时的田地分配制度是一切田地的所有权都属于贵族阶级,其中又分为“公田”和“私田”,这些田地上的劳作都是人民承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农民中女人们的工作相对轻松多了,春天阳光温和黄鹂歌叫时采桑养蚕,八月织布,收丝,染色,替公子们做衣裳。B农业盛时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全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但诗书里的叙述歌颂仍然不仅是男耕女织的浪漫。C到快过年时,农民杀羔羊,献给贵人们。来到贵人的堂上,用大杯盛上美酒,高声说万寿无疆来表达他们对贵人的感恩。D由鲁哀公的感叹“我的二成的税尚且不够,如何谈得到彻制”可见春秋时农民的赋税比后儒梦想的什一之制足
9、足多了一成。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贞观十年,魏征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然而言而不信,言无信也;令而不从,令无诚也。不信之言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自王道休明,十有余载,威加海外,万国来庭,仓廪日积,土地日广,然而道德未益厚,仁义未益博者,何哉?由乎
10、待下之情未尽于诚信,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故也。昔贞 观 之 始 乃 闻 善 惊 叹 暨 八 九 年 间 犹 悦 以 从 谏 自 兹 厥 后 渐 恶 直 言 虽 或 勉 强 有所 容 非 复 曩 时 之 豁 如。謇谔之辈,稍避龙鳞;便佞之徒,肆其巧辩。谓同心者为擅权,4 谓忠谠者为诽谤。谓之为朋党,虽忠信而可疑;谓之为至公,虽矫伪而无咎。强直者畏擅权之议,忠谠者虑诽谤之尤。正臣不得尽其言,大臣莫能与之争。荧惑视听,郁于大道,妨政损德,其在此乎?故孔子曰“恶利口之覆邦家者”,盖为此也。且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惟利之所在,危
11、人自安。夫苟在危人,则何所不至?今欲将求致治,必委之于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于小人。其待君子也则敬而疏,遇小人也必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是则毁誉在于小人,刑罚加于君子,实兴丧之所在,可不慎哉!此乃孙卿所谓“使智者谋之,与愚者论之,使修洁之士行之,与污鄙之人疑之,欲其成功,可得乎哉?”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惠?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于倾败;况内怀奸利,承颜顺旨,其为祸患,不亦深乎?夫立直木而疑影之不直,虽竭精神,劳思虑,其不得亦已明矣。若欲令君子小人是非不杂,必怀之以德,待之以信,厉之以义,节之以礼,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
12、何远之有?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太宗览疏叹曰:“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节选自贞观政要论诚信,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资于德礼 资:凭借,借助 B德礼形则远人斯格 形:得以实施 C未睹克终之美故也 克:能够 D实兴丧之所在 丧:丧命,死亡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 贞 观 之 始/乃 闻 善 惊 叹/暨 八 九 年 间/犹 悦 以 从 谏 自 兹/厥 后 渐 恶 直 言/虽 或 勉 强 有 所 容/非 复 曩 时 之 豁 如/B昔 贞 观 之 始/乃 闻 善
13、 惊 叹/暨 八 九 年 间/犹 悦 以 从 谏/自 兹 厥 后/渐 恶 直 言/虽 或 勉 强 有 所 容/非 复 曩 时 之 豁 如/C昔 贞 观 之 始/乃 闻 善 惊 叹 暨/八 九 年 间/犹 悦 以 从 谏/自 兹 厥 后/渐 恶 直 言/虽 或 勉 强 有 所 容/非 复 曩 时 之 豁 如/D昔 贞 观 之 始 乃 闻/善 惊 叹 暨/八 九 年 间/犹 悦 以 从 谏 自 兹/厥 后 渐 恶 直 言/虽 或 勉 强 有 所 容/非 复 曩 时 之 豁 如/5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认为,做为一个君王,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的根本就在于行德政和讲诚
14、信。做事讲诚信,那么臣子就不会有二心;政事行德政,那么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B魏征认为,诚信贯穿君臣父子关系的始终。一个人说出的话能使人相信,是因为在这之前已取得了信任;发布的政令能让人执行,是因为政令中已经含有诚信。C魏征认为,因李世民现在未尽诚信,全然不听忠言直谏,以致奸邪小人横行,出现刚强正直的人畏惧擅权的罪名,忠诚正直的人担心诽谤朝廷的罪名的社会风气。D魏征认为,君子与小人从外表上是不易区别,但在言行中君子能发现别人的优点,掩盖别人的缺点;小人却不知羞耻,不讲仁义,唯利是图,让别人陷入困境。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不信之言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虽在颠沛
15、之中,君子之所不为也。(2)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则小人绝其私佞,君子自强不息,无为之治,何远之有?(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葛长庚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8全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首句在全词中有怎样的作用?(5 分)9词的下片在表达技巧上极富特色,请任选两种技巧简要赏析。(6 分)10名句默写(命题人:袁 进)(1
16、)离骚一诗中爱国诗人屈原以博大的胸襟、悲悯情怀,对广大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2)逍遥游一文中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6 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讨分数的人 一阵小跑声过后,
17、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吗?”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 65 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 70 分呢。”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图。这算是期中考试了。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
18、画得还是到位的”他听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说的话:“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 5 分,下次还你,行不行?”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 5 分呢?”“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啊,我表扬过你?”“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还有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可是这次你只能得 65 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的”“65 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
19、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不不不,老师,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 65分,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 55 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考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 70 分老师,你看”7 他撩起一条裤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轻轻问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多年以后 我在地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站起来说:“您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
20、21)他说:“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于是我想起了 20 多年前的那一幕。月台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22)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司的名称。(23)“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24)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25)“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26)“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27)“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28)“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明,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29)我说过吗?记不清
21、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小说第二段写学生向“我”述说“他”的画只有 65 分,较之略“差”的同桌却得 70分,是为了表现他敢于质疑的性格特点。B小说塑造人物形象采用多种描写手法,如第五段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对开口要分前的“他”进行生动的刻画。C第十二段揭示了“他”向“我”讨要分数的深层原因,让读者看到孩子处在一个在意分数、奉行棍棒教育的家庭,颇有典型性。D第十六段“我不再多说”,有“我”为他数学不及格受到父亲暴打留下“青紫的伤痕”的震惊、心疼,也有老师对学生的爱与深情。E小说主要用一人称叙事,真实生
22、动;以对话形式展开情节,利于叙事,情节紧凑而又跌宕起伏;语言充满抒情意味,隽永耐品。(2)请梳理本篇小说的情节。(6 分)8 (3)请概括小说中的“我”的形象特点。(6 分)(4)对于“我”给学生加上分数,有人点赞,也有人表示这种做法欠妥。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岁月静流,相濡情深 杨绛与钱钟书 婚后不久,因为钱钟书要留学,杨绛毫不犹豫中断了清华的学业,与之同赴英伦。在英伦,他们竞赛读书,愉然度日,羡煞世人。满腹经纶的钱钟书,在生活上出奇笨拙,而杨绛几乎揽下了生活里的一切杂事。她爱
23、钱钟书,也包容他的缺点,从不试图去改变他。相伴 63 年,她从未拿过任何家务事去烦他,即便有麻烦只要能解决掉的皆不告诉他。她的爱促使她只分享幸福于他,烦恼尽交付自己。她早已以慧心参透夫妻相处之理。杨绛贤惠淑德、沉稳周到,成了痴气十足的钱钟书在社交上的一道润滑剂。她曾带着钱钟书主动拜访沈从文、张兆和夫妇,来修好曾经因钱钟书写文讽刺沈从文收集假古董而生的隔阂。她家的猫和林徽因家的猫打架,钱钟书欲拿起棍子为自家猫咪助威,她连忙劝止说“林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打猫得看主人面”。对于儿媳杨绛,钱母曾感慨:“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
24、是啊,钱钟书这样的痴人,幸亏有杨绛这样的妻,才能从容走过难捱的岁月;而杨绛也因有钱钟书这样的爱人,生活中平添了更多的乐趣。他们这份爱,经得起风花雪月,也蹚得过柴米油盐。有人说他们在爱情和生活里是琴瑟和弦,鸾凤和鸣。其实,何止于此,他们也是一对事业上的好伴侣。有着贤妻的钱钟书,在事业上如沐春风。1942 年底,杨绛创作的话剧称心如意在金都大戏院甫一上演,便一鸣惊人。此际,钱钟书有了些小落差,某天,他对杨绛说道:“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听后,欢颜不已,催促他赶紧写,并包揽了所有家务。昔日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默默把自己修炼成任劳任怨的贤内助。两年后,围城惊艳问世,他的名气,世人皆知。他
25、在围城的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或许,这就是最朴实的甜言。9 在围城被搬上荧幕时,她写在片头那段著名的旁白“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静静地告诉世人,在这一生一世里,最懂他的,终是她。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时,他在留给妻子的样书上写下这样的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或许,这就是最动听的蜜语。然而,人生相聚有之,分离亦有之,如同天命,再伤悲也要承受。杨绛自是体味这人生之味。女儿
26、阿媛去世时,钱钟书正重病卧床,她以八十多岁高龄,承受着丧女之痛,仍坚持着每天去医院探望钱钟书。心伤在心,无丝毫外露,还百般劝慰钱钟书,并亲自做饭带给他吃,如同过往,她用坚强支撑起失去爱女的破碎的家。她说:“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1999 年,八十八岁的钱钟书逝去。无从揣知,她有怎样的哀恸。四年后,她写了一本情深万千的散文集我们仨来追忆和他的那万千个日子。开篇,她即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和钟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幕,苍苍茫茫中,忽然钟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
27、他,没人应。”后来她把梦告诉钱钟书,埋怨钱钟书不等她让她惶急和孤凄,钱钟书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她在书中写:“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怪不得,无数文人艳羡他们的爱情,感叹他们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有着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他们彼此的深情,是那岁月里的静水流深,生生不息。一百年的岁月
28、风尘,未曾能掩藏了她的风华,她的安宁及淡泊让她在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成为了一代人温润的慰藉,使人们看到“活着,原可以这么好”。而她和他的爱情,在岁月的镌刻里闪烁其华。(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从杨绛中断自己在清华的学业,陪钱钟书留学英伦可以看出,杨绛的思想中也有中国10 传统女性依赖、从属于丈夫的意识。B痴气十足的文学家钱钟书,有满腹经纶的同时,也有他的率直和不善人际,常得益于杨绛的贤惠和沉稳周到而得以周全。C才华出众、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放下手中的笔,揽下生活杂务,把自己修成贤内助,这背后有牺牲包容,也有挣扎埋怨。D钱钟书为了感激妻子的理解
29、与支持,称赞杨绛绝无仅有地融合了原本各不相容的三个角色“妻子、情人、朋友”于其一身。E女儿去世,丈夫卧病,年迈的杨绛以坚韧和承担,承受心伤,照顾安慰着丈夫,勉力支撑着飘摇破碎的家庭,何其难能可贵。(2)材料中划线的两处引用内容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3)从文本看,岁月静流中,杨绛与钱钟书的相濡情深可以归结为哪几个方面?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 分)(4)作者说杨绛是喧嚣躁动时代一代人温润的慰藉,你怎么看待这个评价?请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 分)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屠呦呦是“三无”科学家
30、,既无留洋经历,又无博士学位,也无院士头衔。这位“三无”科学家是“”,她的研究成果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与肯定。尽管那一代批评家早已 ,天各一方,但他们的批评论著却至今依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楼市素来有“金三银四”的说法,不过今年的 3 月、4 月,岛城楼市 。主要是受公积金及商业贷款收紧以及全国“降价潮”的影响,不少人放慢置业脚步,市场观望情绪浓厚。A墙内开花墙外香 烟消云散 不瘟不火 B外来和尚好念经 烟消云散 不温不火 C外来和尚好念经 风流云散 不瘟不火 D墙内开花墙外香 风流云散 不温不火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调查结果,约 85%以上的被调查者在“
31、女王节”参与网购,成为网购“剁手族”。11 在网购的各类商品中,占所有消费比例中最高的是服饰类。B2016 年,四川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招考 633 名人民警察,本次招考全部面向公安类专业毕业生(含 2016 年应届毕业生),不面向在职公务员。C首届四川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围绕“走向繁荣”的主题,节目均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四川艺术精品中选取。D研究与探索自然科学的领域不在广而在精与准,科研成果也是不在多,关键是原创的和高质量,不仅要看实际运用的成效,还要形成理论成果。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
32、,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点化了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昂扬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或许,;,。那片苍茫的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留出的空白,意味深远。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 只有雪野的空旷 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 才能凸显生命的充实 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 只有雪天的凄冷 江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A B C D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5 分)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
33、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飞向太空的航程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它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17下面是“中国社区标志”,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12 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90 个字。(6 分)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十八大号召儿童学习国学经典,从而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这也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大多数家长认为,该学。国学博大精深,是很多代人智慧的结晶。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学不学国学,主要要看孩子是否感兴趣。鼓励孩子学,但不强迫孩子学。也有家长认为,学国学吃亏。他们认为国学谈的是忍让,不争。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要学的是如何展示自我,坚持忍让、不争很可能找不到工作,或者在单位平平淡淡一辈子。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