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年11月11日,荆州新闻网消息: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入选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该遗址所属时期典型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内、外服制度C分封制 D宗法制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商代政治制度的识记能力,商代典型的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统治的地区。2(2012宁波四中高一测试)下图是某民国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密切联系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皇帝制 D内阁制解析:选A。宗祠主要就是体现宗族关系,与此对应的是宗法制。3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体现了()A对祭祀的重视 B迷信无知C重视礼仪规范 D崇尚理性解析:选A。材
2、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意在说明祭祀与战争的地位都很重要。4周朝制定礼乐制度,主要是为了()A提高整个国家的文明礼仪水平B改善劳动群众的文化生活C解决贵族之间的关系问题D防止外服部族叛乱解析:选C。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制定该制度有利于处理贵族之间的关系。5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1)依据
3、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2)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解析:本题以“家谱”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相关知识,命题有新意,也注重了对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在于充分解读材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2)作用: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一、选择题1(2012宁波四中高一测试)今天的山东也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应源于()A夏朝B西周C春秋 D战国解析:选B。西周分封制中曾在山东分封了齐
4、国和鲁国,因此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2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最能说明这一特征的是()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C甲骨卜辞 D民间故事解析:选C。以上四项中只有C项直接并真实地反映了殷商占卜的相关内容,是最有说服力的史料。3(2012临沂高一质检)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是指()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封制这一概念的理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初年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等。材料中的“殷民”是指商代遗民,因为商朝
5、又称殷朝。4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军队 B土地和军队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军队解析:选C。周朝分封同姓亲族以巩固周族对全国的统治,土地和人口是分封的主要内容。5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 B鲁国国君C卿大夫 D士解析:选B。按照宗法制的规定,鲁国国君相对周王而言是小宗,但在鲁国,他却是大宗。62011年11月19日开始,重庆园博园太原园把“晋祠”搬来了,太原园占地7356平方米,以著名的晋祠为建设取材源泉,“晋祠”的出现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其继承依据是()A嫡庶与年龄
6、B年龄C军功 D年龄与军功解析:选A。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依据的是其嫡庶与年龄,故A项正确。7(2012辽宁开原高一月考)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BC D解析:选D。解答此题用排除法,在宗法制下,周王正妻所生之子并非都是大宗,只有嫡长子才能成为大宗,故排除。8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
7、人必失去其礼”。夏商西周时期的“礼”主要指()A礼仪 B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C风俗 D贡赋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即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礼”具体指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92011年11月11日洛阳晚报消息:瀍河乡发现小型西周马坑祭祀坑,为进一步研究西周增添了有价值的史料,当时的西周已形成了较成熟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材料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
8、;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3: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1)材料1、2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3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可知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及其相互关系,
9、依据材料不难判断出这两种制度。第(1)问,依据爵位和土地的关系可以作出判断;第(2)问,特点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容易回答;第(3)问,注意要分别叙述两种制度的作用。答案:(1)分封制。因为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3)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一、解析与探究 (教材P5)根据上述材料,试归纳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的成因。基本
10、特点: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条件下,西周社会结构中,各个阶层的关系既是家族隶属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一庶人”的宗法等级,另一方面表现为“周王一公、侯一大夫一士一皂役”的行政等级,二者紧密结合。形成原因: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同时受到上古时期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影响,西周实行分封制。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政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与分封制相关联、把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宗法制。二、自我测评 (教材P5)1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提示:商代的附属国是被征服或主动臣服于商王的,附属国的首领由商王册封
11、,但与商王基本上没有血缘宗亲关系;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是有限的,附属国基本保持独立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发生战争。而西周的诸侯则是被周王分封到地方的,被封诸侯或是周王的宗亲,或者通过姻亲与周王形成宗法关系,诸侯与周王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周王的势力渗透到诸侯国,周王派代表监督诸侯,对诸侯国的控制加强了,诸侯国的自主权有所削减,对周王的义务更加明确了;周初有的诸侯国打破商朝附属国的血缘界限,成为人口构成复杂的更有活力的新兴封国。2说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提示: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西周的天子分封同姓宗族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
12、位世袭,在其封地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诸侯对下属再进行分封,形成“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世代均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称为大宗,平位继承土地、财产和权力;嫡长子以外的子弟为小宗,降位继承。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特点:主要是嫡长子继承制。作用:巩固分封制度,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3举例说明礼乐制度与宗法分封制的关系。提示: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
13、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依据礼乐制度,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六舞”主要用于周代宫廷祭祀礼仪,规格标准各不相同。天子用“八佾” (祭庙乐舞的编队八人一行,称“佾”, “八佾”即64人的舞阵)的标准;诸侯则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凡诸侯之礼:上公五积,皆饩飧牵,三问皆修。群介、行人、宰、史皆有牢。飧五牢,食四十,篮十,豆四十,铡四十有二,壶四十,鼎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对于侯、伯、子、男则另有一套规定。三、活动建议 (教材P5)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古汉字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试根据下列甲骨文的字形,找一找其中反映出的有关商周政治状况的信息。提示:“执”甲骨文形状像一人戴手梏,“圉”像戴手梏的人被关进监狱,这两个字说明商周已有监狱;“王”是斧钺的象形,说明王权的强大;“臣”像一只竖立的眼睛,说明臣下对上级的俯首顺目;“劓”像用刀割鼻子,“刖”像用锯断人一足,这两个字反映商周时期有残损人肢体的刑罚;“巫”的字形为在龟甲上用刀刻画痕迹,以行占卜,指占卜之人,也反映出当时祭祀、占卜活动频繁。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