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前必纠的18个生物易错易混点1.对蛋白质中的数量关系把握不到位,导致判断与计算错误解题基础:在形成一个肽键时,会产生一分子水、消耗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脱掉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水解时,每断开一个肽键,就消耗一分子水、恢复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增加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据此可得出:(1)肽链形成时的脱水数形成的肽键数消耗的氨基数或羧基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2)肽链水解时的耗水数断开的肽键数恢复的氨基数或羧基数。(3)O原子个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2氨基酸个数R基上O原子数脱去的水分子数R基上的O原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4)N原子个数氨基酸中的N原子总数氨基酸个数R基上的N原子
2、数。(5)氨基数氨基酸中的氨基总数形成的肽键数R基上的氨基数肽链条数。(6)羧基数氨基酸中的羧基总数形成的肽键数R基上的羧基数肽链条数。(7)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脱去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包括脱去的水和其他物质,如胰岛素中二硫键形成时的脱氢)。2.对细胞的结构理解不够,导致相关的判断错误(1)认为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属真核细胞。(2)认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叶绿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根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3)认为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其实,除支原体外的原核生物及酵母菌等真菌也
3、有细胞壁。(4)认为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其实,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5)认为有液泡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其实,某些低等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伸缩泡)、真菌也有液泡。3.对O2浓度与运输速率的关系理解不到位而出错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与O2浓度无关。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O2浓度通过影响细胞呼吸而影响能量供应,进而影响主动运输:O2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供能充足,主动运输较快;O2不足时,有氧呼吸减弱,供能减少,运输速率减慢,但在无氧时,也可通过无氧呼吸供给少量能量,主动运输可缓慢进行。影响曲线图如下:4.酶实验的类型(1)几个与酶相关的实验的混淆点验证酶的高效性与验证酶的催
4、化作用不同:前者既可以通过比较过氧化氢酶和无机催化剂催化H2O2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反应速率,来证明酶的高效性,也可以增加酶的稀释度进行验证,即极少量的酶也具有较强的催化作用,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后者则需要设置不加催化剂的空白对照。验证酶的作用受温度(或pH)的影响与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前者只需要设置“较低温度(或较低pH)、适宜温度(或适宜pH)和较高温度(或较高pH)”,在其他条件适宜时,观察酶促反应的快慢即可;后者需要设置“梯度温度(或梯度pH)”,在其他条件适宜时,检测酶的活性,酶活性最强时对应的温度(或pH)就是酶的最适温度(或最适pH)。(2)合理设计操作程序,有效控制实验
5、条件:对于温度和pH等实验条件的控制,应该在酶与底物接触之前进行。(3)合理确定观测指标:即对因变量的检测应具有可操作性,如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中,通过观察相同时间内气泡产生的多少或用无火焰的卫生香来确定产生气体的快慢和产生了O2,如果直接观察产生的O2则不能实现。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若所用的酶是淀粉酶,则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的产物,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要加热,会改变实验的自变量(温度)。5.判断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条件控制及结论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有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进行,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相等;
6、无氧呼吸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因产物不同可分为产生CO2和酒精的酒精发酵和产生乳酸的乳酸发酵。利用如下实验装置可观测到如表所示的现象与结论:说明:(1)根据装置中液滴的移动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装置中液滴的移动反映的是装置内气体的体积变化,具体情况是:装置1内放置蒸馏水,吸收气体忽略不计,液滴左移反映装置内的气体减少(如吸收O2量多于产生的气体量),液滴右移反映装置内的气体增多(如酒精发酵)。装置2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装置内的CO2,因此,装置内产生CO2量的多少不会影响装置中的液滴移动,具体是:有氧呼吸消耗O2使装置内的气体减少,液滴左移;酒精发酵时,没有气体的消耗,产生的CO2被吸
7、收,装置内的气体量不变,液滴不移动;乳酸发酵时,既无气体消耗,也无气体产生,液滴也不移动。(2)利用该装置测量待测生物的呼吸熵,即释放的CO2量吸收的O2量。如:在以葡萄糖为细胞呼吸底物时,有氧呼吸中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相等,结合装置1和装置2中的气体变化,即可计算待测生物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和有氧呼吸时产生的CO2量及有氧呼吸时消耗的O2量,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呼吸熵。6.混淆光合作用的“总”与“净”总光合作用强度,即真(或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是表观光合作用强度(即净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之和。在以CO2消耗量(或O2释放量)为指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时,总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或
8、产生的O2量)等于植物从外界吸收的CO2量(或释放的O2量,即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或消耗的O2量)之和,对应关系见下表。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区分“吸收”“释放”“利用”“产生”“总”“净”等关键词:结合上述关系,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植物的细胞呼吸;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时,可测得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综合二者,即可得出总光合作用。常用测量装置(在黑暗条件下测细胞呼吸强度、在光照条件下测光合作用强度)及测量结果曲线如下:7.细胞分裂的认识误区、图像识别(1)原核细胞以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事实上,原核细胞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
9、胞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增殖方式。(2)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图像识别技巧一是确定细胞种类:方形或有细胞板、无中心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圆形或有中心体、无细胞板结构,通过缢裂方式平分细胞,一般可判断为动物细胞。二是确定细胞分裂方式:主要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行为和有无同源染色体,应注意区分同源染色体行为和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行为指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以四分体的形式排列,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成单排列)、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四分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分离,分开时的染色体含染色单体)。对于分裂的细胞而言,有同源
10、染色体行为肯定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但有同源染色体未必有同源染色体行为(有丝分裂时)。三是确定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前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期;新核形成末期。8.因理解错误,不能正确判断细胞是凋亡,还是坏死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程序性死亡的过程,既包括个体发育中正常细胞的有序死亡,如人胚胎发育中某阶段指(趾)间细胞和尾部细胞的死亡,也包括个体主动清除受到外来致病微生物(病毒或病菌)侵染的细胞,还包括机体清除自体变异的癌细胞和衰老、受损的细胞。细胞坏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短期内新陈代谢停止而导致的细胞死亡,如血管阻塞导致供氧不足
11、时,出现的细胞梗死。判断依据:是否属于机体主动清除,机体主动清除活细胞的过程属于凋亡,否则属于坏死。9.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及分离比的适用范围理解不到位,不能正确解答异常分离比问题孟德尔遗传规律可以解决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其分离比为:基因分离定律分离比3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所得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为31。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31)n(n为相对性状的对数):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决定的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所得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中,性状分离比为(31)n。存在两对相对性状时,分
12、离比为9331。上述分离比的适用范围是:“完全显性”“一对等位基因决定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存在“配子致死、胚胎致死、多因一效、一因多效、抑制效应、上位效应、累加效应或数量性状”,将导致以下异常分离比: 基因分离定律的异常分离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异常分离比10.混淆“孩子患病”与“患病孩子”的概率问题(1)由于常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无关,因此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后代中与性别无关。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后代男女患病概率相同。患病孩子实际包含了男孩患病和女孩患病两种情况,其患病概率相同。因此,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
13、子概率(1/2)。这里的“1/2”实际上是自然状况下生男或生女的概率。(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与人类的性别呈连锁关系,计算概率时有以下规律:病名在前、性别在后,推测出双亲基因型后可直接求解,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而不需再乘以1/2;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问题时只考虑相应性别中的患病情况,根据图解可直接求得。(3)当多种遗传病并存时,只要有伴性遗传病,求“患病男(女)孩”概率时一律不用乘以1/2。11.对单倍体基因组的组成理解不清,无法正确判断单倍体基因组的染色体数(1)对于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雌雄异体),单倍体基因组为一组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X、
14、Y或Z、W),如人类为24条(即22条常染色体XY),果蝇为5条(即3XY)。(2)对于无性染色体的生物,只需测定一个染色体组。如水稻(2n=24)为12条。12.对下丘脑的功能掌握不到位,导致错误(1)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2)下丘脑是某些反射弧的效应器,如合成抗利尿激素。(3)下丘脑是内分泌的中枢:一是可分泌促性腺(甲状腺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甲状腺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调控性腺(甲状腺或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合成与分泌;二是合成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内环境的渗透压;三是可通过某
15、些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13.对兴奋的产生、传导与传递掌握不到位,不能正确解答相关问题(1)对神经细胞的电位变化与检测掌握不到位,不能正确识别电位变化曲线: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由于K外流,膜外正电荷多于负电荷,表现为正电位,膜内则因为正电荷的流出,负电荷多于正电荷,表现为负电位;受到刺激时,由于Na内流,膜外正电荷逐渐减少至负电荷多出,变为负电位,膜内则因为Na的进入而逐渐多出正电荷,变为正电位;之后,又将Na和K排出,逐渐恢复到静息电位。据此,可将如图所示的电位变化曲线理解为:未受刺激前的ab段测得电位为负,应为静息时的膜内电位;
16、bd段为受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膜内电位由负变为正;d点后,则是动作电位逐渐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2)认为神经纤维上的电位传导总是双向的,实质上在生理状态下,神经细胞总是由胞体膜或树突接受到刺激后,传向轴突末梢,因此,是单向的;只有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即由受刺激部位(或兴奋部位)向未受刺激部位(或未兴奋部位)传导。(3)认为反射弧在受到适宜刺激后一定会产生兴奋,实质上当兴奋传递到突触时,因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因此产生的结果也会表现出兴奋或者抑制两种。14.对特异性免疫中的特异性识别与免疫过程理解不到位,导致判断错误(1)对免疫细胞的识别不理解,不清楚识别特定抗
17、原的细胞是哪些: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进行增殖分化,产生特定的细胞。吞噬细胞虽能识别抗原,但它的识别没有特异性,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特异性免疫,其主要作用是对抗原进行吞噬和处理;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但浆细胞本身不能识别特定抗原。(2)对二次免疫的反应强烈未理解,误认为二次免疫时,仅有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实质上,二次免疫时主要是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还有首次免疫途径中B细胞或T细胞的增殖分化。15.植物激素的相关问题(1)对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的理解:一是不同植物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不同,如单子叶作物中双子叶杂草的除去,利用的是双子叶杂草比
18、单子叶作物对生长素敏感的特点;二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不同,如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减弱;三是同一植物的相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如顶芽和侧芽因所处位置的生长素浓度不同,顶芽正常生长、侧芽被抑制。(2)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一是应设置梯度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二是应进行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两步探讨,前者的梯度浓度较大,目的是找出相对适宜的范围,后者的梯度浓度较小,是在适宜范围内找出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三是应确保实验材料相同,避免因内源激素不同造成不同的影响。(3)在进行植物激素实验时,常常采用切、补、转、倒、照、插等措施,探究单侧光、重力
19、等因素对植物激素产生和分布的影响。解答相关问题时,应密切关注所用措施对植物激素影响的实质,如切去器官是使植物激素不再产生、“补”是补充外源激素、“转”是为了消除单侧光和重力等的影响、“倒”是探究重力对平放植物中的激素分布的影响、“照”是进行单侧光照或均匀光照、“插”是阻止植物激素的转移等。16.对种群的不同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理解不到位,对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区分不开,对年龄组成的类型划分把握不到位。解决方法:(1)正确理解种群的数量与种群特征的关系: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种群密度越大,则种群数量越多。出生率和迁入率的大小与种群密度的大小呈正相关。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年
20、龄组成则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具体表现为: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2)应把握年龄组成是按照“暂不具备正常繁殖能力的幼年”“已经具备正常繁殖能力的成年”和“已经丧失繁殖能力的老年”三个年龄段的比例划分的。17.对种间关系及其曲线理解不到位,无法正确判断种间关系(1)无论空间,还是资源,任一个方面有共性就有竞争。(2)对不同种生物而言,可能存在着多种关系,如人与猪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人与大肠杆菌之间既有共生关系(正常时),也有寄生关系(大肠杆菌引起疾病时)。(3)掌握不同种间关系变化曲线的特点:18.未掌握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流动的几个方面,混淆能量的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仅发生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全过程,除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散失外,还包括生产者对能量的固定、分解者对能量的转化等。(2)能量的单向流动是指在食物链中,能量由较低营养级向较高营养级传递。(3)对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不清。最高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传递给分解者和暂时未利用,其他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比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多一个方面传向下一营养级。(4)生态农业提高的是能量的利用效率,而不是能量的传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