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
2、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
3、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新部首“纟”。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2借助诗中表示颜色的词感受色彩美,体会古
4、诗所表现的意境。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和1个新部首,会写5个生字。教学难点:感受色彩美,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朗读古诗的前两行,复习所学生字及诗句。 【设计意图】更好地复习旧知,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二、多种方法,趣味识字(一)结合插图识字,感受色彩美 1出示没有颜色的插图,请学生借助后两行古诗装扮这幅插图。2自由读古诗后两行,找出表示颜色的词。(1)白色在这幅图里,哪里应该是白色的?从诗中哪个词知道的?读一读这个词。学习“毛”字。齐读字音,学生交流识记“毛”字的方法。通过观察同桌的脸,为“毛”字扩词。复习学过的成语“九牛一毛”。
5、(2)绿色在这幅图里,哪里应该是绿色的?从诗中哪个词知道的?齐读这个词。借助插图讲解水的两边是碧绿碧绿的树,树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湖水中,使本来没有颜色的湖水呈现出了绿色。(3)红色通过“绿”和“红”字的对比,学习新部首“纟”,书空“纟”。 用笔画摆字的方法学习“工”字。通过图片为“工”字扩词,并用带有“工”字的词语练习说话。“纟”和“工”组成“红”字。拼读字音,指导书写“红”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红色的事物中,什么最漂亮。 学习“掌”字。白鹅身上什么是红色的?开火车拼读字音。通过做动作鼓掌,为“掌”字扩词。3生字回文,读一读带有颜色的后两行古诗。【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圈画表示颜色的字,使学
6、生透过有颜色的字感受色彩的直观美;然后通过回文寻找表示颜色的词语,在色彩绚丽的图画中理解颜色的视觉美;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品味色彩的意境美。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使学生对色彩的美逐步由感知到理解最后到抒发。(二)借助实验识字,发现生字规律1借助旧字“青”学习新字“清”,读准字音,出示一杯清水,理解“清”字含义。2做实验学习“浮”字。在这杯水中分别放入羽毛和石子,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了解“浮”和“沉”是一对意思相反的字,体会“浮”的意思。 3做实验学习“波”字。向清水中吹气,说一说观察到的情形,学习“波”字。男女生比赛的方式读准字音。4通过比较,找规律观察这三个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带有“氵”的字
7、都与水有关,扩展带有“氵”的字。【设计意图】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教者采用了老字带新字,直观实验的识字方法,多种识字方式的采用既增强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又使识字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三、快乐游戏,巩固识字1将古诗中的生字取下,请学生读准,并送生字宝宝回家。2齐读古诗。【设计意图】 教师创设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实际是在取下生字和送回生字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识字。四、激发想象,诵读古诗1想象一下,这幅图中还可能有什么颜色的什么事物?2想象美丽的画面,诵读古诗。【设计意图】在想象中扩展学生的思维,在描述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色彩美的感悟,培养学生对古诗意境美的领悟。 五、课外延伸,填充颜色为书中71页的插图涂上颜色,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已经理解了古诗中所描述的色彩美,通过涂一涂这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对色彩的感悟更加内化为自己的个性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