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928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8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同步学案: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章末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巩固层知识整合构网络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自我校对东部季风区交通经济发展农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劳动力提升层专题讲练深拓展专题一区域的基本特征及其分析1基本特征基本特征表现整体性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区域内部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相对一致性,但各区域之间甚至是每一个区域内部的次一级区域之间都存在绝对差异。例如,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既有相对的一致性也有绝对的差异性开放性在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

2、与其他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例如,经济全球化会使各区域产生各种联系2.区域特征的分析了解区域的特征,对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特征举例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域,“”“”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实践意义整体性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整体性表现为A内部的地理要素组成一个统一整体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差异性新疆长绒棉基地与陕西苹果基地间的差异性表现为A、B内部分别具有相对一

3、致性,但A、B之间有差异性各个区域既存在优势条件,也存在限制性条件。因此,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域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开放性经济全球化、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性,能提供彼此所需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57522028】(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_。(2)为适应冬季我国北方市场的需要,海南岛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这体现了区域的_特征。(3)请运用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分析地形对海南岛西部地区气候与工业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题,海南岛的河流由中心向四周流,说明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第(2)题,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北方市场,反映了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第(3)题,海南岛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发展了以海盐为原料的制碱业。【答案】(1)中部高、四周低(2)开放性(3)受地形的阻挡作用,海南岛西部地区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晒盐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海洋化学工业。对点训练1青藏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独具特色。据此完成(1)(3)题。(1)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纬度高B地势高C冰川广布 D风力大(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

5、谷农业小麦、青稞B坝子农业小麦、青稞C灌溉农业小麦、棉花D绿洲农业青稞、棉花(3)青藏高原地区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特殊的地理环境,体现了区域的特征是 ()A整体性 B差异性C开放性 D联系性(1)B(2)A(3)A该题组主要考查了区域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第(1)题,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第(2)题,河谷地区地势低、气温高,青藏高原种植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农作物主要是青稞和小麦。第(3)题,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2下图为甲、乙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57522029】(1)关于甲、乙

6、两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表示粮食B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表示核电C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表示劳动力D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表示资金、技术(2)该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综合性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A B C D(1)C(2)C第(1)题,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带,核电分布在东部地带,故A、B两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发达国家具有资金、技术优势,故劳动力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资金、技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第(2)题,该图反映了甲、乙两区域经济要素的差

7、异及联系。专题二中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我国资源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具体原因如下:2主要工程举例(1)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中线、东线三条调水方案(2)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工程图示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概况西气东输工程气源市场主干管道一线工程新疆油气田长江三角洲西起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甘、宁、陕、晋、豫、皖、苏,东至上海。主干管道全长4 200 km,2004年全线贯通,年输气量120108 m3二线工程新疆油气田、中亚油气田珠江三角洲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

8、长4 900多千米,年输气量300108 m3 (3)西电东送北线:由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中线:由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区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4)晋煤外运我国能源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交通运力不足是山西能源基地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类型主要线路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通往华北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

9、连云港出口)等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1)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得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3)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例2】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

10、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普遍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的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2)题。 【导学号:57522030】(1)有专家指出,工程很可能会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

11、,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A BCD(2)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1)A(2)C本题组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第(1)题,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经过了盐碱化严重的黄淮海平原,该地区有的地方潜水面较低,地下水位过高,在较干旱的春秋季节,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的现象。第(2)题,工程是西气东输,该工程的实施能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

12、气环境质量的改善,缓解沿线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它的实施不能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我国的能源结构还是煤占主导地位。对点训练3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1)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2)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B中路水能发电

13、,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D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1)C(2)D第(1)题,西电东送主要是将西部的电力输往东部,从而减小东部地区煤炭的输入,改善当地的大气环境。第(2)题,由图可知,地区是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南部,该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所以也是火电站分布较多的地区;地区包括六盘水地区,火电作为补充;我国能源最大输入省市是上海市。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回答(1)(2)题。(1)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A地势第一、二、

14、三级阶梯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2)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1)D(2)C第(1)题,青藏高原是我国第一级阶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并没有经过;此外也没经过阴山和寒带地区。第(2)题,二线工程是从中亚土库曼斯坦运输油气,不会加快新疆天然气的开采;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不在该工程的显著影响范围内;天然气为清洁能源,输入能源短缺的珠三角既可以缓解珠三角

15、地区能源短缺,还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污染;管道运输并不能带动人口流动,对于促进各国之间社会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微弱。专题三中外重要产业转移实例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内和区域间工业区位因素不断变化,导致不同产业在区域间转移。中外产业转移的案例很多,现选取几个略作分析:120世纪下半叶东亚地区产业转移(1)转移的方向:此轮产业转移的多为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较大,致使工业区位也随着发生变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2)转移的规律: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

16、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变高,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而原来劳动力指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技术指向型企业或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工业区位转移到达地的产品多向工业区位转移出发地销售。2我国的产业转移(1)转移图示(2)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凭借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优惠的机遇,以及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侨乡等优势,吸引了海外产业向这里转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逐渐扩大,具有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腹地范围优势的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兴起,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开始向这些地区转移,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方面成本的提高以及环境的恶化,劳动密集

17、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到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例3】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57522031】(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

18、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费用(1)D(2)C(3)B第(1)题,从材料可知,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因此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是利用当地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区位优势,D项正确;越南不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产国,因此A项错误;K企业总部位于杭州,纱线要运

19、回国内加工,说明市场在国内,无论在国外哪里建厂都不是考虑市场因素,B项错误;美国经济发达,机械化水平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劳动生产率高,C项错误。第(2)题,此题易错选A项,注意材料中提到“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只要是在国外,原料价格一般都比较低,因此没有必要考虑原料价格,A项错误;美国劳动力价格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因此B项错误;美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发达的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创新力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投资环境优越,C项正确;产品运至杭州,说明不是利用美国市场,D项错误。第(3)题,纺纱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而且美国劳动力价格较高,纺纱业要想获取利润,必须减少

20、劳动力数量,因此B项正确;作为纺纱厂原料的棉花,在加工过程中基本没有废弃物,即使工业技术水平再提高,原料使用量也很难降低,A项错误;运输量的多少取决于纺纱厂产量的多少,与工业技术水平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工业技术水平提高,设备费用降低,不只局限于美国,且设备费用不是纺纱厂的主导区位因素,D项错误。对点训练5读图,回答(1)(2)题。(1)箭头可能表示 ()A技术输出 B资金输出C劳力输出D土地输出(2)如果箭头表示服装厂的迁移方向,则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改善生态环境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A BCD(1)C(2)B第(1)题,箭头表示由中西部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即由欠发

21、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应表示劳力输出;技术输出、资金输出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土地不能输出;故正确选项为C。第(2)题,箭头表示服装厂向中西部迁移,对迁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等,故选B。6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 【导学号:57522032】(1)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A先进的技术 B通达的信息C低廉的工资D广阔的市场(2)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 ()A市场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C原料密集型D廉价劳动力密集型(1)C(2)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8年到2006年台湾出口产品比重呈下降趋势的有鞋帽、伞类和玩具、运动品,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均属于廉价劳动力密集型,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廉价劳动力,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逐渐提高。第(2)题,台湾出口产品比重呈上升趋势的有金属制品和精密仪器,其中精密仪器上升的幅度最大,增长了一倍多,而精密仪器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所以,反映其工业转向技术密集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