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912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距今有200年历史的菲律宾巴纳韦梯田,以气势磅礴和陡峭的坡度而著称,19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户名来为这应当地自然环境。梯田提坝多用石块砌成,纵贯在梯田间的主渠,往往修得大而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巴纳韦梯田却陷入“濒危”的困境。图a示意巴纳韦梯田地理位置,图b为巴纳韦梯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巴纳韦梯田堤坝多用石块砌成,主渠修得大而宽,是因为该地A. 地处岛屿,风力强劲B. 海拔高,昼夜温差大C. 降水量大,山洪多发D. 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2. 巴纳韦梯田陷入“濒危”困境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变暖导致梯田蒸发加

2、剧B. 水土流失严重及劳动力外流C. 旅游过度开发,破坏梯田景观D. 热带作物产量不高,收益低【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从图可知,该梯田所在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坡度较陡,山洪容易把梯田冲毁,梯田多用石块砌成,可以防止山洪冲毁梯田,主渠修得大而宽,加速排水,防止冲毁梯田,C正确。热带雨林气候区,风力较小,A错误。由于处于低纬,昼夜温差小,B错误。梯田是人工引水,可以控制水流速度,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巴纳韦梯田陷入“濒危”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梯田地区坡度较陡,降水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作物产量低,收入低,有些青年弃农经商,或下山谋生,劳动力外流,使部分梯田

3、失修塌毁,陷入“濒危”困境,B正确。气候变暖对梯田的水源影响不大,A错误。旅游开发对梯田景观影响不大,C错误。热带作物产量不高,收益低不是主要原因,劳动力外流是陷入“濒危”困境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巴纳韦梯田的特征及其兴衰,注重成因的分析考查和综合分析能力考查,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解题关键。那曲县(现为那曲市色尼区)位于藏北高原,上世纪70年代以前,当地无定居聚落。随着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和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2009年那曲县牧民全部实现定居。下图示意2006-2017年那曲县定居聚落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那曲县牧民不定居的主导因素是

4、A. 地形和土壤B. 植被和水源C. 动物和气候D. 天气和湖泊4. 2006-2017年,导致那曲县定居聚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基础设施发展不够均衡 牧民市场意识逐渐加强道路沿线对外联系便利 区域自然环境明显改善A. B. C. D. 5. 2006年后,那曲县西部聚落萎缩原因最可能是该地A 地表崎岖B. 水源枯竭C. 交通闭塞D. 生态移民【答案】3. B 4. A 5. D【解析】【3题详解】上世纪70年代以前,牧民生活主要是逐水(草)而居,水草丰美的地方有利于放牧,季节不同放牧的地点不同,植被(草)和水源决定他们生活的地点,B正确。地形和土壤对畜牧业影响不大,A错误。气候基本稳定,不是

5、主要因素,C错误。天气对放牧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4题详解】由图可知,原来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附近,扩张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公路和铁路沿线,原来的聚落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正确。扩张聚落靠近交通线分布,对外联系便利,正确。扩张聚落靠近交通线分布,有利于畜产品的交易和运输,正确。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没有明显变化,错误。正确,故选A。【5题详解】从图可以看出,西部聚落海拔相对较低,地势相对平坦,有湖泊和河流,水源充足,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出现萎缩,最有可能是响应国家生态移民号召,保护生态环境,D正确。从图看,西部地表比较平坦,A错误。水源枯竭材料信息没有体现,B错误。交通条件对牧民不是主要因素,

6、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聚落的变化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根据图形和材料的信息,深入挖掘图形的有效作息作答是关键。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分冰川表面覆盖着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和寒冻风化、块体运动等作用下直接落于冰川表面的碎屑物。一般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观测发现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受亚洲季风影响,2005年6月,在绒布冰川新降雪中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下图示意某时间段绒布冰川消融量随正积温、表碛厚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推测新降雪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A. 塔里木盆地B. 南亚C. 欧洲D. 东亚7. 随表碛厚度增大,冰

7、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是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8. 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主要原因是越向下游冰川A. 表碛物颗粒越大B. 侵蚀能力越强C. 融化越多D. 完全融化【答案】6. B 7. C 8. C【解析】考查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特征和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6题详解】材料“受亚洲季风影响”信息可知,农药的来源是被亚洲的冬季风、夏季风带来的,此时时间为“2005年6月”,6月份为夏季,应该是受夏季风影响。而“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喜马拉雅山南邻南亚地区,因此农药是由南亚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故选B;青藏高原海拔高,东南季风难以翻越高山到达该地,D错;

8、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为偏北风,我国冬季偏北风强,A错;来自欧洲的是西风带的西南风,该风不属于亚洲季风,C错。【7题详解】读图,第一幅图是表碛厚度为0.1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220-330之间,第二幅图是表碛厚度为10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250-400之间,第三幅图是表碛厚度为13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190-330之间,因此随表碛厚度的增大,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先增大后减小,C对,A、B、D错。8题详解】“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碎屑物”,越向冰川下游,则海拔越低、气温越高,融化的冰川规模越大,从冰川内部出露的冰碛物

9、越多,则表碛物越多,C对;冰川搬运过程中,对颗粒物的大小没有分选性,无论大小颗粒都被冰川包裹一起搬运,下游和上游相比,颗粒物大小差别小,A错;下游地区地势较低平,冰川滑动速度慢,侵蚀作用弱,B错;表碛物是指“冰川表面的碎屑物”,说明表碛下部还有冰川,冰川没有完全融化,D错。风是沙丘形成与演化的最重要动力。左图为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沿西北一东南方向),右图中白色线条为该沙丘脊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据图判断6月9日前后该地主要风向为A. 西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东南风10. 图示沙丘脊线的移动方向为A. 一直往西北B

10、. 一直往东南C. 冬季往东南D. 固定不变11. 与甲坡相比,乙坡A. 日照时间短B. 地表含水量低C 植被更稀疏D. 侵蚀作用明显【答案】9. D 10. C 11. D【解析】【9题详解】据图可知,第三个沙丘是6月9日出现的,很明显沙丘东南坡缓,西北坡陡。据所学知识可知,沙丘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因此可以确定东南坡为迎风坡,可判断6月9日前后该地主要风向为东南风。故选D。【10题详解】据图可知,2月2日、4月14日、10月10日、12月16日这几个日期(冬季、春季、秋季)对应的沙丘均为西北坡缓,东南坡陡,说明西北坡为迎风坡,可判断主要盛行西北风,风会使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6月9日、7月

11、20日这两个日期(夏季)对应的沙丘为东南坡缓,西北坡陡,说明东南坡为迎风坡,可判断主要盛行东南风,风会使沙丘向西北方向移动。综上所述,故选C。【11题详解】据图可知,甲坡对应的日期为12月16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沙丘所在地区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日照时间短;乙坡对应的日期为6月9日,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沙丘所在地区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照时间长,A错误。据上题分析,乙坡为迎风坡,盛行水汽含量较大的东南风,受其影响降水稍多,地表含水量稍高、植被稍多,B、C错误。甲坡较陡为背风坡,以沉积作用为主;乙坡较缓为迎风坡,侵蚀作用明显,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点睛】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

12、通过沙丘的移动方式可以判断:形成沙丘最简单的方式是:一个障碍物,如石头、植物,阻止了气流,使沙子在顺风一侧堆积起来。沙丘逐渐增大,对风携带的沙所起的阻挡作用就更大,在下风隐蔽处截住跳跃的沙粒。沙丘增大后,开始顺风缓慢移动,呈不对称的形状,沙丘对气流的干扰越来越大。这时在沙丘向风的一面风速加大,跳跃沙粒被吹动向上,并越过丘峰,下落到下风丘坡的上部,造成比较陡峭的滑面。二、综合题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对水热条件要求高,抗寒性差,根系浅生、好气。“坐在火山口上”的徐闻县(下图)种植菠萝已有近百年历史。2020年4月,徐闻菠萝首次出口日本,开启了

13、走向国际的旅程。(1)徐闻多火山丘陵,分析其对菠萝种植的有利影响。(2)与巴西热带雨林产区相比,说明徐闻菠萝种植过程中易遭受的自然威胁。(3)分析徐闻菠萝主要出口日本而不出口菲律宾的原因。(4)为提高菠萝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简述徐闻在菠萝产业上可以采取的措施。【答案】(1)丘陵地形,地势较高,利于排水;火山地貌形成的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土壤矿物质丰富,肥力高。(2)徐闻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易发;(在热带地区,徐闻纬度相对偏高)冬季易受强冷空气影响,遭受低温冻害;徐闻地处亚洲大陆东岸,夏秋季节台风威胁大。(3)菲律宾地处热带,(纬度低,气温高,有利于菠萝生长)当地菠萝产量大

14、;日本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纬度相对较高,气温较低,不利于菠萝的栽培)菠萝主要依赖进口;日本人口较多,(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品质;做好品控,打造品牌;预防气象灾害,确保产量和品相;错峰上市,抢占市场份额;提高专业化运输,降低损失;实行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生长期对水热条件要求高,抗寒性差,根系浅生、好气”,结合菠萝的生长习性分析,徐闻多火山丘陵,地

15、势起伏较大,有利于排水;火山活动形成的土壤矿物质丰富,肥力高;“菠萝根系浅生、好气”,火山地貌的土壤土质疏松,透气性好。(2)该小题属于比较类问题,答题时要注意体现两个区域的对比。徐闻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比巴西热带雨林气候区大,易受旱涝灾害影响;徐闻纬度相对较高,冬季易受强冷空气影响,遭受低温冻害;徐闻位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的破坏。(3)该小题可以从菲律宾和日本两国菠萝产需的情况加以分析,菲律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适合香蕉的种植,是世界香蕉的主要生产国;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度季风气候,纬度高,水热条件不适合菠萝种植,国内菠萝依赖进口;日本人

16、口多,经济发达,对菠萝的市场需求量大。(4)提高菠萝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可以从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扩大宣传、差异化竞争等方面分析。如实行规模化生产,提高专业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菠萝品质,创建品牌,形成品牌效应;与主要菠萝产区错峰上市,扩大市场;提高专业化运输,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失;预防气象灾害,确保菠萝的产量和品质等。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科隆群岛由海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一些岛屿的动植物资源丰富,且特有物种众多。入菊树、加拉帕戈斯群岛象龟,海鬣蜥等,该群岛低海拔地区常分布有热带仙人掌类植被,下图示意科隆群岛的位置。(1)有人推测a、b两岛

17、正处在板块生长边界附近,说明推测理由。(2)根据板块运动的理论,指出科隆群岛各岛屿岛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析该群岛低海拨地区出现大量热带仙人掌类植被的原因。(4)随着人类对科隆群岛不断的开发,大量的新物种被带人该地,分析新物种对该地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答案】(1)由图可以看出ab两岛分布大量活火山;说明a、b两岛下面板块运动频繁,由此推断b两岛正处在板块边界线附近。(2)科隆群高各岛屿岛龄大体上从西北向东南越来越老。最西北方向处于板块边界附近的岛屿由于火山活动频繁,喷出的新岩浆产生的岛屿年龄最新,随着板块的张裂运动,板块边界附近形成的岛屿向东南方向移动,原来的位置又会形成新的岛屿。

18、(3)该岛屿附近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受寒流影响近地面大气气温较低;随着海拔的升高,受寒流影响越来越小,出现逆温现象,使该地大气结构稳定,不易形成降水,气候干旱;虽受寒流影响,但科隆群岛毕竟处在赤道附近,热量条件较好,因此该群岛上出现了大量热带仙人掌类植被。(4)新物种生存能力强,挤占岛屿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食物链条,使原有物种的食物减少,导致岛屿原有物种尤其是特有物种减少,甚至是灭绝;-些经济类植物的引入,并大量种植,改变岛屿原来的水循环和生物循环系统,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解析】【分析】本题以科隆群岛位置及生物分布为材料,考查板块运动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有关知识,难度适

19、中。【详解】(1)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可知,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读图可知,图中ab小岛上有活火山分布,所以应位于板块交界处。(2)由于ab岛上多火山,说明是新的地壳诞生地,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而新的岛屿出现的位置位于各岛屿的西北方向,所以随着新的岛屿出现,使得科隆各岛屿自西北向东南运动,岛龄大体上从西北向东南越来越老。最西北方向处于板块边界附近的岛屿由于火山活动频繁,喷出的新岩浆产生的岛屿年龄最新,随着板块的张裂运动,板块边界附近形成的岛屿向东南方向移动,原来的位置又会形成新的岛屿。(3)该群岛低海拨地区出现大量热带仙人掌类植被的原因要结合纬度(影响气温)及

20、洋流进行分析。仙人掌分布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群岛周边有秘鲁寒流流经,使得该地降水少。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地处热带,热量条件较好,由于温度高,降水少,所以适宜热带仙人掌分布。(4)外来物种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从对原生物种的生存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角度考虑。外来物种会挤占原生物种的生存空间,使得原物种减少,甚至灭绝。同时,由于大量外来物种进入,会对当地的生物循环及水循环等影响,使得整个地理环境的恶化。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初的旅游业受到巨大冲击。随着疫情逐渐控制乃至基本结束,旅游业会成为战“疫”后恢复较快的行业之一,

21、自然观光、健康旅游等产品估计会有井喷式发展,预测本地游和周边游将最先快速崛起。说明自然观光旅游对“疫”后游客的积极影响,并指出疫情基本结束后本地游和周边游将最先快速崛起的原因。【答案】积极影响:自然观光旅游不仅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显著,同样有助于修复人们的心理损伤,身与心的“治愈”效果都很明显。(合理即可)原因:本地及周边地区外来人口少,安全系数高;本地游和周边游适宜家庭自驾出游;旅游费用相对较低;空闲时间相对较少等。(答对三点即可,第一点必答)【解析】【分析】本题考虑现代旅游的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原理的能力。【详解】受新

22、冠疫情影响,人们心理受到一定的创伤,急需心理上的治疗,自然观光旅游可以呼吸自然的新鲜空气,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显著,同时优美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心理的放松,有助于修复人们的心理损伤,身与心的“治愈”效果都很明显。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地疫情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本地及周边地区外来人口少,安全系数高;本地游和周边游距离近,适宜家庭自驾出游,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更安全;近距离地区,旅游费用相对较低;空闲时间相对较少,只能满足本地游和周边游的要求等。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印尼首都雅加达附近缓缓流过的芝塔龙河,全长272千米,是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最大的河流。它曾是一条清澈迷人的

23、河流,灌溉着两岸的农田,为当地居民提供饮用水,两岸颇具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但近20年来,芝塔龙遭到严重污染,河水质变差,河中垃圾成堆,被媒体视为全世界最脏的河流。下图示意垃圾漂满河面的芝塔龙河。分析芝塔龙河遭到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和被污染的芝塔龙河对流域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答案】原因:近20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大量工业废弃物不经处理排放到河流中;雅加达等城市人口增长快,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并排入河流;在农业生产方面,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残留于土壤的化肥、农药也随灌溉废水排入河流。(任答其中2点)危害:漂浮在河面上的固体垃圾隔绝阳光与大气,使水体缺少阳光、氧气和适宜温度,影响

24、生物生长繁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影响生物多样性;生产废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使水质变差,长期饮用和用于灌溉,会危及生物与人类健康;生活废水的大量排入,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鱼类因缺氧死亡,打破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体污染的原因和危害等相关知识。【详解】芝塔龙河遭到严重污染的原因主要从工业生产、生活和农业生产等方面分析。从工业生产来看,近20年来,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大量的工业废弃物不经处理,排放到河流中。从生活上看,雅加达等城市人口增长快,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并排入河流。从农业生产来看,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残留于土壤中的化肥、农药也随灌溉废水排入河流,导致芝塔龙河水体遭到严重污染。被污染的芝塔龙河对流域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可以漂浮在河面上的固体垃圾的危害、生产废水的危害、生活污水的危害等方面分析。从漂浮在河面上的固体垃圾的危害来看,固体垃圾漂浮在河面上,隔绝阳光与大气,使水体缺少阳光、氧气和适宜温度,影响生物生长繁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从生产废水的危害来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的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废水排入河流,使水质变差,长期饮用和用于灌溉,会危及生物与人类的健康。从生活污水的危害来看,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鱼类因缺氧死亡,从而打破食物链,破环生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