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793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0讲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时作业学以致用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一、选择题1据1879年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江浙的农妇纺布一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一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一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一月挣45美元。这一状况()A说明近代工业发展迅速 B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C导致殖民侵略日渐加剧 D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解析:根据“中国江浙的农妇纺布一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一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一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一月挣45美元”可知,传统的纺织业和农业收入少,受到近代生产方式的冲击,加速了男耕女织自然经济的解体,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近代工业发展迅速”,排除A项;材料现象

2、是经济结构变动的结果,B项中“产业结构调整”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从事近代生产方式的生产活动的收入超过从事传统的纺织业和农业的收入,不能得出“导致殖民侵略日渐加剧”的结论,排除C项。答案:D2下图为1838186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该图反映出()A自然经济无法抵制外来经济侵略B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C中国渐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英国在中国外贸中占据主导地位解析:材料中“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增长,表明中国日益成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地,故选C项;材料中三、四阶段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停滞,反映了自然经济一定的抵制作用,排除A项;B项符合史实,但与“该图反映出”不符,排除;材料只有

3、“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未涉及其他国家,不能反映主导地位,排除D项。答案:C3鸦片战争后,依附于外商的买办首先在上海诞生;至19世纪60年代买办“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广州有不少失去垄断特权的行商纷纷到上海充当买办。据此推知()A广州行商最具买办职业优势B买办社会地位高于“四民”C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D上海外贸地位逐渐提升解析:据材料“依附于外商的买办首先在上海诞生”到买办“别成一业”可知买办在当时经济活动中(对外贸易)占有较重要的位置,故选D项;材料强调买办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未重点区分各地买办的职业优势,排除A项;据材料“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得不出买办地位高于“四民”,排除B项;

4、据材料“依附于外商的买办首先在上海诞生”“不少失去垄断特权的行商纷纷到上海充当买办”可知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被动的,排除C项。答案:D4随着五口通商,清朝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章、杨坊等人,尽管他们依附于外国人,但他们的出现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据此可知,这批商人()A具有较强的近代经营意识B创办近代最早的民营企业C得到外国资本家的支持D抓住贸易中心转移的契机解析:根据题目中“随着五口通商,清朝出现了一批大商人”“依附于外国人”可知这批商人可以向西方商人学习,具有较强的近代经营意识,故A项正确;近代最早的民营企业出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外国资本主义不

5、会支持中国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贸易中心转移的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A5“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这首竹枝词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目的是()A满足军事工业发展需要B抵制外国经济的侵略C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解析:从材料“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可知是轮船招商局,故其反映的经济活动是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以实现满足军事工业需要的目的,故选A项;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但不是其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主导的维护清政府统治的运动,不可能以保护民族资本主义为主要目的,排除C项

6、;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排除D项。答案:A6对于洋务运动,有提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也有提出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引进了机器和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对这一分歧解释合理的是()A忽视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B对洋务派追求目标认识不同C研究洋务运动的视角不同D对洋务运动难以客观的评价解析:材料中呈现的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实则研究角度不同,故结论不同,第一种观点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出发,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所以“从未梦想要把中国”,第二种观点则从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客观影响出发,认

7、为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和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故选C项。答案:C7光绪初年,唐廷枢受命创办开平煤矿,不料建成投产后,礼部侍郎祁世长出来参奏,扬言煤矿邻近遵化“陵寝重地”,在此采煤,有碍皇陵风水,奏请封矿。后经矿务局派人绘图说明陵寝位置和山川形势,保证无碍皇陵风水,方使煤矿得以继续开办。这反映出()A官办企业受到普遍支持B民营企业创业环境恶劣C实业救国促进矿业开采D以富求强遭遇迷信阻挠解析:根据材料“礼部侍郎祁世长出来参奏,扬言煤矿邻近遵化陵寝重地,在此采煤,有碍皇陵风水,奏请封矿”可知洋务企业受到顽固派迷信思想的阻挠,故选D项。答案:D8某学者总结了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对不同企业的

8、做法,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清政府的做法 ()企业类型典型企业清政府对企业的做法 官办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 “父爱式庇护” 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 “亲戚式庇护” 商办企业 华新纱厂 “朋友式庇护” A.对近代企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B推动了民族企业的持续发展C促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D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解析:清政府对官办企业采取“父爱式庇护”、对官督商办企业采取“亲戚式庇护”、对商办企业采取“朋友式庇护”等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近代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限制其发展,即清政府对近代企业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故选A

9、项。答案:A91866年,京师同文馆打算增设天文算学馆,准备招收30岁以下正途出身人员(翰林、进士、举人、秀才),遭到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结果,“自倭仁倡议以来,京师各省士大夫聚党私议,约法阻挡,甚且以无稽谣言煽惑人心,臣衙门遂无复有投考者”。材料主要反映了()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博弈B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C儒家纲常伦理受到挑战D洋务派奉行“中体西用”不切实际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坚决反对京师同文馆打算增设天文算学馆,说明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材料中没有提及洋务派的举动,故A项错误,B项正确;以倭仁为首的顽固派坚决反对京师同文馆打算增设天文算学馆,目的是维护儒家纲常伦

10、理,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洋务派奉行“中体西用”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101872年,海外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建厂后头三年,到该厂学艺的就达一千多人;到1881年,江浦司一带就有模仿继昌隆的机器缫丝厂十家。这可用来说明()A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C实业救国思想盛极一时D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的发展解析:自然经济解体是指农业中“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与材料中使用大机器生产不符,故A项错误;广东继昌隆缫丝厂是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代表,材料反映出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用大机器生产的缫丝厂就发展到十家,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了使

11、用机器生产的企业增加,但数量并不多,故不能反映出实业救国思想盛极一时,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企业属于民族工业,故D项错误。答案:B11据下表可知,中国无产阶级()19世纪9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分布表企业性质工人人数 外商经营的近代企业34 000人 洋务派经营的军事企业 9 000至10 810人 洋务派经营的民用企业5 500至6 000人 近代采矿业 16 000至20 000人 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 27 250人 总计 91 750至98 060人A.分布在近代企业B最早产生于外商经营的企业C集中于沿海地区D具备了登上政治舞台的力量解析:题干中的表格主要反映了外商经营的近代企业、洋务派经

12、营的军事企业、洋务派经营的民用企业、近代采矿业、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中的工人人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企业都属于近代企业,说明中国早期的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近代企业中,故选A项。答案:A12近代中国第一家棉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成立伊始就从英国进口辊轴式轧机和织机,从美国进口环锭纺机和500马力的汽炉。材料表明该企业()A受外国资本的严密控制B是由洋务派最早创办C发展初期重视技术引进D在当时得到外国扶持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外国资本的控制,故A项错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是军事工业,而材料中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民用工业,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从英国和美国引进技术可以看出其发展初期重视引进技术,故C

13、项正确;上海机器织布局引进外国技术并不是受到外国企业的扶持,而是该企业重视引进技术,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当一部分人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据那个时候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伙务,有用之不竭之势。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离家不计也”。面对这种情况,因西方势力楔入而产生的经济变化只能像水面波纹一样

14、层层翻出,缓缓荡开。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买办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外国人可以直接影响的一部分中国人。按照相关统计,18721913年中国共开办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地主和官僚,有113人;其次即是买办,有50人。“买办在数量上、投资的规模上极力侧身于近代工商企业,而且获利颇丰。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

15、,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 摘编自金普森、易继苍买办与中国近代社会阶层的变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和改组”的表现,概括指出其“两重意义”。(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买办”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然经济、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的情况;第二小问两重意义,应从“破旧”与“促新”两方面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买办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

16、商人的双重身份145家新式企业,已知投资人202人买办,有50人”得出买办具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是近代工商业的投资者之一;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买办的这些活动,给社会的各个阶层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国人投资近代新式企业的热情,有利于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买办对普通人的生活也产生很大影响,农村通过他们才用上了物美价廉的煤油、洋布和其他棉织品”得出买办推动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丰富了普通人的生活,促进中西的文化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由于买办依附于洋人,对中国革命有阻碍作用,他们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之一。 第(3)问,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可知,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

17、答案:(1)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近代民族工业、外商企业也可)意义: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旧制度的崩溃;新的经济因素产生,促进近代社会变革,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2)特点:具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近代工商业的重要投资者。 影响: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丰富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由于依附洋人,阻碍中国革命,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对象之一。(3)趋向:逐步迈向近代化(现代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济实体的独立运行,主要依据市场需要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洋务官僚缺乏近代经济知识,他们谈得最多的企业创办理由主要是两条:一是直接服务于

18、洋务军工企业的需要;二是与洋人争利,基本都是从实用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着眼于国计民生需要。这种从政治需要出发的做法常常掩盖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与要求。朱师君中国近现代开放制度与经济发展结合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解析:首先拟定一个观点,材料认为洋务运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律。如果赞成,则主要论述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出于增强清政府统治能力的政治目的,由于其政治目的性,最终洋务运动以破产而告终。如果反对,则主要论述洋务运动中创办民用工业时所采取的股份制不自觉地遵循了市场和经济规律,取得了一定成效。(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观点一:材料认为洋务

19、运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律,此观点正确。说明:洋务运动是在清王朝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洋务运动中无论是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都是为了增强清政府的统治能力;民用工业中虽有些涉及了国计民生,但也是服务于军事工业,或出于与洋人争利的政治目的;因而尽管洋务运动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但并没有使中国完成近代化转型;由于其政治目的性,最终洋务运动以破产而告终。观点二:材料认为洋务运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经济规律,此观点不正确。说明:尽管洋务运动是出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但其在创办工业的过程中也不自觉地遵循市场和经济规律,尤其是洋务运动中在创办民用工业时所采取的股份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方现代管理制度,体现了对市场和价值规律的遵循;同时尽管洋务运动是出于实用和政治角度考虑问题,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如果没有经济实体的独立运行,也不会取得相应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