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755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7 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K:39第卷 选择题(共

2、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沙子、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B. 制玻璃、水泥的原料都用到石灰石C. 硅在常温下不与氧气、氯气、硝酸反应D. 一定条件下SiO2可与碱和氢氟酸反应,故其属于两性氧化物。【答案】D【解析】【详解】A. 沙子、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故A正确;B. 制玻璃的原料有石灰石、纯碱和石英,生产水泥的原料有泥土和石灰石,所以都用到石灰石,故B正确;C. 硅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常温下不与氧气、氯气、硝酸反应,故C正确;D. SiO2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酸性

3、氧化物,只能与氢氟酸反应,与其它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D。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材料所属类别错误的是()A. 玻璃钢金属材料B. 光导纤维无机非金属材料C. 广泛应用的芯片半导体材料D. 钢化玻璃硅酸盐材料【答案】A【解析】【详解】A. 玻璃钢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属于复合材料,故A错误;B. 光导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C. 广泛应用的芯片成分是晶体硅,属于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D. 钢化玻璃成分与普通玻璃相同,都是硅酸盐材料,故D正确,故选A。3.下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趋势与图一致的是()A. C + CO22COB. CaCO3C

4、aO + CO2C. 2Al + Fe2O32Fe + Al2O3D. Ba(OH)28H2O + 2NH4Cl=BaCl2 + 2NH3+ 10H2O【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A. C + CO22CO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不符合;B. CaCO3CaO + CO2多数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B不符合;C. 2Al + Fe2O32Fe + Al2O3铝热反应是典型的放热反应,故C符合;D. Ba(OH)28H2O + 2NH4Cl=BaCl2 + 2NH3+ 10H2O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故选C。【点睛】判断反应是吸热反

5、应还是放热反应切不可以根据反应条件判断,高温条件的反应不一定就是吸热,这是易错点。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B. 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C. 物质中都含化学键D. 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含离子键【答案】B【解析】【详解】A. 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存在共价键,比如氢氧化钠,故A错误;B. 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 化学键是指微粒间强烈的作用力,稀有气体微粒间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故C错误;D. 非金属元素也可以形成离子,比如铵根离子,可以形成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B。【点睛】一般情况下,含有金属元

6、素的化合物,容易形成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但也有例外,不可以以此作为判断依据。5.下列化合物的类别完全正确的是()A. H2SO4,酸,电解质B. Al2O3,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C. Na2CO3,碱,电解质D. CO2,酸性氧化物,电解质【答案】A【解析】【详解】A. H2SO4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是电解质,故A正确;B. Al2O3是金属氧化物,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C. Na2CO3属于盐,是电解质,故C错误;D. C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点睛】Na2CO3俗名是纯碱,但不属于碱,而是盐。6.下列

7、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 明矾用作净水剂B.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C. 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缕缕光束D. 向三氯化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A. 明矾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形成了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故A与胶体性质有关;B.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是利用胶体的聚沉现象,故B与胶体性质有关;C. 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缕缕光束,是因为空气中形成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造成的,故C和胶体性质有关;D. 向三氯化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红褐色沉淀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铁难溶,故D与胶体性质无关,故选D。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

8、上口倒出上层液体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D.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答案】B【解析】【详解】A. 分液时,为了保证两层溶液不相互污染,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故A正确;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悬在试管口上方,故B错误;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防止液体流出,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D. 过滤时,防止液体飞溅,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故D正确,故选B。8.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N2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分子内氮氮键很强B. 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

9、在C. 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D. 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答案】B【解析】【详解】A. N2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A正确;B. 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其中NO遇氧气可以与之反应生成NO2,故B错误;C. 浓盐酸易挥发,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可以看到白烟,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故C正确;D. 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铜和银反应,所以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故D正确,故选B。9.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称量时,若将Na2CO3固体置于

10、托盘天平右盘,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B. 将Na2CO3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C.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 将配制好的Na2CO3溶液转移至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答案】C【解析】【详解】A. 称量时,若将Na2CO3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的实际质量应该是砝码减去游码的质量,所以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故A正确;B. 溶解过程应该在烧杯中进行,转移之前溶液要恢复室温,故B正确;C. 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浓度偏低,故C错误;D. 容量瓶不能长时间存放药品,所以将配制好的Na2CO3溶液转移至带橡胶塞的试剂瓶

11、中,故D正确,故选C。10.用锌粒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 升高温度B. 滴加少量浓硫酸C. 滴加少量浓硝酸溶液D. 改用等质量的锌粉【答案】C【解析】【详解】A. 升高温度反应加快,也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故A可行;B. 滴加少量浓硫酸,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加快,且锌粒质量不变,产生氢气的量不变,故B可行;C.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锌粒反应不生成氢气,故C错误;D. 锌粉与酸的接触面增大,反应加快,且生成的氢气的量不变,故D可行,故选B。【点睛】注意题干要求有两个条件,一是速率加快,而是氢气的量不变;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是容易被

12、忽略的易错点。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B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退色该气体一定是SO2C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无明显变化铁与浓硝酸不反应D将点燃的镁条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黑色颗粒附着二氧化碳作氧化剂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能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BaCO3、BaSO3等,所以,该溶液中可能含Ag+或CO32-、SO32、SO42,故不能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故A错

13、误;B. 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退色,说明该气体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是SO2,故B错误;C. 常温下将铁片放入浓硝酸,因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铁钝化,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故C错误;D.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氧化镁和碳,所以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壁上有黑色颗粒附着,在该反应中,CO2中碳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D正确。答案选D。12.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H2SO4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14、;(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反应,由此可以推断A、B、C、D、E依次为 ( )A. Fe、Cu、Al、Ag、MgB. Al、Cu、Mg、Ag、FeC. Mg、Cu、Al、Ag、FeD. Mg、Ag、Al、Cu、Fe【答案】C【解析】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说明A、C排在氢前面,C、E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则C、E是Al、铁,则A是Mg。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说明B排在D的前面,则B是Cu,D是Ag。因此A、B、C、D、E可能是Mg、Cu、Al、Ag、Fe或Mg、Cu、Fe、Ag、Al,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判断,明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金属性质即可

15、解答,金属C与E不能确定是解答的易错点。13.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Al Al2O3 Al(OH)3 NaHCO3 NH4NO3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l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和硫酸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和硫酸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NaH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NH4NO3与硫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所以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故选C。14.

16、关于下列材料说法不正确是()序号材料类别性能用途A钛合金金属材料密度小,强度高制飞机机翼B普通玻璃硅酸盐材料熔点高,透明制试管、烧杯C压电陶瓷半导体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声纳、地震仪D氮化硅陶瓷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硬度高,耐磨制发动机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 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密度小,可以用于航天器材,故A正确;B. 普通玻璃的成分是硅酸盐,熔点较高,透明,可以用作某些实验仪器,故B正确;C. 压电陶瓷属于功能性陶瓷,不属于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D. 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硬度大,耐磨,可以用于制发动机,故D正确,故选C。15.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

17、中,下列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K+、Na+、NO3、Fe2+B. K+、NH4+、OH、Fe3+C. K+、Na+、Br、HCO3D. Mg2+、Na+、Cl、SO42【答案】D【解析】【详解】A. NO3遇到H+时具有强氧化性,将Fe2+氧化成Fe3+,故A错误;B. 强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强酸性溶液中,HCO3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D. Mg2+、Na+、Cl、SO42几种离子相互间不反应,故可以大量共存,故选D。【点睛】题干中的隐含条件如无色、强酸性,是容易被忽略的易错点。16.用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0.1m

18、ol.L-l的NaOH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0.1 NAB. 4.4 g CO2 和2.24 L(标准状况) NH3均含有0.1 NA 个分子C. 78 g 金属钾(K)完全转化为超氧化钾(K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 NAD. 1 mol Na2O2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4 NA【答案】B【解析】【详解】A. 0.1mol.L-l的NaOH溶液,不知道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含OH的数目,故A错误;B. 4.4 g CO2为0.1mol,2.24 L(标准状况) NH3为1mol,所以均含有0.1 NA 个分子,故B正确;C. 78 g 金属钾(K)为2mol,超氧化钾(KO2)中K化合价为

19、+1,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故C错误;D. 1 mol Na2O2固体中,阳离子为钠离子,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所以离子总数为3 NA,故D错误,故选B。17.下列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BaSO4B. 将一小块钠投入过量的盐酸中:2Na+2H2O=2Na+2OH-+H2C. 向氨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 Al3+ + 3NH3H2O = Al(OH)3+3NH4+D. 碳酸钙溶于盐酸:CO3 2-2HH2OCO2【答案】C【解析】【详解】A.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2OH-+Cu2+SO42-BaSO4+Cu(

20、OH)2,故A错误;B. 将一小块钠投入过量的盐酸中:Na+2H+=2Na+H2,故B错误;C. 向氨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 Al3+ + 3NH3H2O = Al(OH)3+3NH4+,故C正确;D. 碳酸钙溶于盐酸:CaCO32HH2OCO2+Ca2+,故D错误,故选C。【点睛】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离子符号书写是否正确;2、原子数目和电荷是否守恒;3、反应的产物是否符合客观事实。18.物质的下列性质能肯定该物质为离子化合物的是( )A. 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B. 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 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D. 熔点高

21、的物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而离子键再熔化是可以电离出离子,既熔融是可以导电。但共价键再熔融是不变,不能导电,据此可以判断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化合物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训练与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19.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 KOHB. CO2C. MgCl2D. Na2O【答案】A【解析】【详解】A. 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之间是离子键,氢氧根中存在共价键,故A正确;B. CO2中只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

22、C. 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D. Na2O中只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微粒和形成条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v(A)0.15 molL1s1v(B)0.6 molL1s1v(C)0.4 molL1s1v(D)0.45 molL1min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v(A)0.15 molL1s1;v(B)0.6 molL1s1,则v(A)0.2 molL1s1;v(C)0.4 molL1s1,则v(A)0.2 molL

23、1s1;v(D)0.45 molL1min1,则v(A)0.1 molL1s1,所以快慢顺序为:,故选C。【点睛】同一个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这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CO(g)Fe2O3(s)3CO2(g)2Fe(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将块状 Fe2O3改为粉末,反应速率加快B.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 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D. 充入N2使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 将块状 Fe2O3改为粉末,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B.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 使用

24、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D. N2不参加反应,即使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也不改变,故D错误,故选D。22.下列对于可逆反应2M(g)N(g)2P(g)达到平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 M、N全部变成了PB. 反应已经停止C.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D. v (M)v(N)=21【答案】C【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存在反应限度,故A错误;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故B错误;C.反应混合物各成分的浓度不再改变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C正确;D.v(M)v(N)=21,未体现正逆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

25、睛】化学平衡的特征:逆:可逆反应,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平衡混合物中百分含量一定,变:改变平衡条件,平衡就会改变,建立新平衡。23.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硫离子构成,Na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正电荷的阳离子,S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电子式中需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硫化钠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B.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阳离子铵根离子的原子必须标出最外层电子数,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氨气为共价化合物,氮原子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氨气正确的电子式

26、为:,故C正确;D.硫化氢为共价化合物,不带电荷,正确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C。【点睛】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为其离子符号,复杂的阳离子电子式除应标出共用电子对、非共用电子对等外,还应加中括号,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24.已知断裂1 molNN键吸收能量为945.6 kJ,形成1 mol HN键放出能量为391 kJ,若1 mol N2和3 mol H2完全反应:N23H22NH3,放出的能量为92.4 kJ,则断裂1 molHH键吸收的能量是()A. 436 kJB. 433.6 kJC. 463 kJD. 869 kJ【答案】A【解析】【详解】1 mol N2和3 mol

27、H2完全反应,需要断开1molNN键和3molHH键,形成6molHN键,设断裂1 molHH键吸收的能量是x,则391 kJ6-(945.6 kJ+x3)=92.4 kJ,x= 436 kJ,故选A。2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 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D. 原子半径:r(X)r(Y)r(Z)r(W)【答案】B【解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

28、的元素,应为F,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应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Z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应为S元素。A元素X、W的简单阴离子分别为O2-、S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故A错误;BY为F,Z为Na,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F,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非金属性F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错误;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半径r(F)r(O)r(S)r(Na),故D错误;故选B。【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第卷 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2

29、6.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Q、R、T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QO2的电子式为_,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_。(2)T单质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答案】 (1). )第3周期、第A族 (2). AlCN (3). (4). N2O5 (5). 2Al+2OH-+6H2O = 2 Al(OH)4-+3H2【解析】【分析】图中所示是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因为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族序数相等,所以可以知道T是Al,Q

30、是C,R是N,W是S,据此解答各小题即可。【详解】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族序数相等,则T为Al,结合位置可知:Q是C,R是N,W是S,(1)W为S,S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6个电子,故处于第三周期A族,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故C、N、Al三种元素原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AlCN,C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二氧化碳,CO2中C与O形成两对共价键,故电子式为,R为N,N最外层有5个电子,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故答案为:第三周期A族;AlCN;N2O5;(2)T为Al,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6H2O = 2 Al(OH)4-+3H2,故答

31、案为:2Al+2OH-+6H2O = 2 Al(OH)4-+3H2。27.500 多年前,一艘载着天然苏打晶体(Na2CO310H2O)的商船在航行中搁浅,船员们便在附近的沙滩上用几块苏打晶体支锅煮饭。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在苏打与沙粒接触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晶莹发亮的珠子。回答下列问题:(1)沙滩上沙粒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2)上述晶莹发亮的珠子可能是_(填字母)。A. 水晶颗粒 B.无水碳酸钠 C.晶体硅 D.玻璃珠(3)生成该珠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氢氟酸常用作玻璃的蚀刻剂,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 (1). SiO2 (2). D (3). SiO2+Na

32、2CO3Na2SiO3+CO2 (4). SiO2+4HF=SiF4+2H2O【解析】(1)沙滩上沙粒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2)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硅酸钠与二氧化硅均是玻璃的主要成分,所以上述晶莹发亮的珠子可能是玻璃珠,答案选D。(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成该珠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Na2CO3Na2SiO3+CO2。(4)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因此氢氟酸常用作玻璃的蚀刻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28.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橙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ClO2)气体,

3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1)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 (填化学式)。(2)在反应中浓盐酸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填字母)。A只有还原性 B只有氧化性 C还原性和酸性 D氧化性和酸性(3)若该反应产生2.24L(标准状况)Cl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 (4)当发生二氧化氯泄漏和爆炸事故,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_(填字母)。ANaOH BNaCl CKCl DNa2CO3(5)某地生产的氧化钠井盐中含有少量的剧毒物质氰化钠(NaCN),用ClO2可除去其中的氰化钠,

34、从而得到纯净的食盐,同时产生两种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Cl2 (2). C (3). 0.lmol (4). D (5). 2ClO2+2NaCN=2CO2+N2+2NaCl【解析】【分析】根据化合价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反应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详解】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橙黄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Cl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1)还原剂被氧化,得到的产物称为氧化产物,此反应氧化

35、产物为Cl2,故答案为:Cl2;(2)浓盐酸在反应中作还原剂,但氯元素化合价并没有全部升高,所以表现出来的性质既有还原性,也有酸性,故答案为:C;(3)2.24L(标准状况)ClO2为0.1mol,氯元素化合价由KClO3中+5降低为+4,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答案为:0.1mol; (4)ANaOH碱性过强,对身体有损害,故A不适宜;BNaCl和CKCl与氯气不反应,故B和C不适宜;DNa2CO3溶液呈碱性,可以与氯气反应,故最适宜,故答案为:D;(5)根据题干信息,该反应为2ClO2+2NaCN=2CO2+N2+2NaCl,故答案为:2ClO2+2NaCN=2CO2+N2+

36、2NaCl;29.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先连接如图所示的装置,检查好气密性,再加入试剂;加热A试管,待B试管中品红溶液退色后,熄灭酒精灯;将Cu丝向上抽动离开液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能够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3)在盛有BaCl2溶液的C试管中,除了导管口有气泡外,无其他明显现象,若将其中的溶液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沉淀的化学式填入表中对应的位置。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沉淀的化学式 _ _写出其SO2表现还原性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4) 装置D的作用_ 。(5

37、)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由于导管E的存在,试管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入试管A中,其原因是_。【答案】 (1).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 B试管中品红溶液退色 (3). BaSO4 (4). BaSO3 (5). SO2Cl22H2O=4HSO42-2Cl(或Ba2SO2Cl22H2O=BaSO44H2Cl) (6). 除去剩余的SO2(或尾气处理) (7). 当A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时,空气从E导管进入A试管中,维持A试管中压强平衡【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原理及反应物的性质分析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并书写相关方程式;根据实验装置分析仪器的作

38、用和原理。【详解】(1)A试管中发生的是Cu与浓硫酸生成SO2的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利用SO2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性质来证明Cu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了SO2气体,故答案为:B试管中品红溶液退色;(3)氯水中的Cl2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SO42-,SO42-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氨水具有碱性,吸收SO2生成SO32-,SO32-与Ba2反应生成BaSO3沉淀;二氧化硫作还原剂的反应为:SO2Cl22H2O=4HSO42-2Cl,故答案为: BaSO4 ; BaSO3;SO2Cl22H2O

39、=4HSO42-2Cl(或Ba2SO2Cl22H2O=BaSO44H2Cl); (4)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D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故答案为: 除去剩余的SO2(或尾气处理) ;(5)根据装置特点分析得当A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时,空气从E导管进入A试管中,维持A试管中压强平衡,故答案为:当A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时,空气从E导管进入A试管中,维持A试管中压强平衡30.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pZ(g)qQ(g) mX(g)nY(g),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 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物质XYZQ起始/mol0.712 min末/mol0.82.7

40、0.82.73 min末/mol0.8已知:2 min内v(Q)0.075 molL1min1,v(Z)v(Y)12。请回答下列问题:(1)2 min内X的反应速率v(X)_。(2)起始时n(Y)_。(3) 3 min末是否达到平衡_(填是或否)。(4)对于该反应,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填序号,下同)。A缩小容器体积 B移走部分QC通入大量He气 D升高温度【答案】 (1). 0.025 molL1min1 (2). 2.3 mol (3). 是 (4). A D【解析】【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及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速率;根据数据分析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详解】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pZ(g

41、)qQ(g) mX(g)nY(g),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 min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物质XYZQ起始/mol0.712 min末/mol0.82.70.82.73 min末/mol0.8已知:2 min内v(Q)0.075 molL1min1,v(Z)v(Y)12。请回答下列问题:(1)2 min内X的浓度0.35 molL1变为0.40 molL1,所以v(X)=0.025 molL1min1,故答案为:0.025 molL1min1;(2)v(Z)v(Y)12,则p:n=12,2min内Z反应掉1mol-0.8mol=0.2mol,则同时生成Y为0.2m

42、ol2=0.4mol,则起始时n(Y)2.7mol-0.4mol=2.3 mol ,故答案为:2.3 mol ;(3) 2min末和3 min末Z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说明已经达到平衡,故答案为:是;(4)A缩小容器体积,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 B移走部分Q,反应物浓度减小,正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C通入大量He气,反应物浓度不变,正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D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故答案为:AD。【点睛】在通过图表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看清数据表示的是物质的量还是浓度,这是易错点;在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时,可以从分析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及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是否不变这两个方面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