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习重点1.了解汉语的古今演变。2.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阅读引子部分,思考: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答:_阅读“古人云,今人说”,说说古今汉语在词义和句式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_1.汉语语音演变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2.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演变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答:_3.汉语语法的演变包括哪几个方面?答:_4.什么叫词类活用?它有哪些类型?答:_5.什么是句式?文言文的句式有哪些?答:_1.下面对汉语演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言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由于汉语的口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言也逐渐变成了一般人不懂的书面语。B.汉语的演变包括
2、语音的演变、词汇的演变和语法的演变。C.语音的演变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节组合规律的变化。D.古代诗歌讲究“平仄”,“平”指平声字,“仄”包括上声、去声、入声的字。入声调在现代已经彻底消失,并入“平、上、去”等声调了。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奚以知其然也 B.都督阎公之雅望C.寂寥而莫我知也 D.惟兄嫂是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全有活用现象且活用相同的一组是()宾主尽东南之美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死生亦大矣目吴会于云间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而后乃今将图南襟三江而带五湖A. B.C. D.4.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1)
3、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答:_(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答:_(3)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答:_(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战国策)答:_(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答:_题型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语和句式的用法例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A. B.C. D.解题技巧解答此题,要明确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发生的变化,如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
4、变化,以及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然后再对题中的词语鉴别,看看这些古代语汇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何变化。例题2下列各句中,与“见犯乃死,重负国”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大王来何操C.甚矣,汝之不惠 D.不拘于时,学于余解题技巧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用法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因此,在判断时,也应将其先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古今对照,判别二者之间的不同,也就能分辨出属于什么句式了。题型二文言文翻译例题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傅青主善医。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王急治任旋里。会傅入
5、都,遇诸途,问王归意,以疾告,曰:“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王叹曰:“仆之归,从其命也。”乃具告所言。傅骇曰:“果尔,奈何?试为汝诊之。”按脉良久,叹曰:“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王泫然泣曰:“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然君久着和、缓注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傅又沉思久之,谓曰:“汝疾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王大喜,求方。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履之。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更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君犹无恙耶?”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某叹曰:“傅君神医,吾不及也。吾初诊汝疾,乃脑髓亏耗,按古
6、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为鄙人所误耶!医虽小道,攻之不精,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注和、缓: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1)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译文:_(2)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然君久着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译文:_(3)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译文:_解题技巧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留。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
7、节的词对译出来。对译时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a.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亦称前缀、后缀);b.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c.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此情况大致有两种:a.句子的省略成分必须增补出来;b.词类发生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新内容。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示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
8、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答案精析解引子(1)文言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2)汉语的口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来变成了书面语。析活动(1)词义变化:有些古代汉语的词,意义没怎么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已不能单独使用,而是作为多音节词里的一个构词成分,或作为成语的一个组成成分。如“形”“修”“衣”“妻”“自”等。有些古代汉语的词只在某些情况下才使用,一般是被另一个词代替了。如一些文言虚词:“之”“其”“何”“若”等。有些古代汉语的词的某个意义(即某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如“服”的“穿戴”这一义项在现代汉语里
9、已经没有这样的用法了。(2)句式变化:有些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如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倒装句(“忌不自信”)、省略句(“与坐谈”)等。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作了一些改变,以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如“不若君之美”,现在一般不会说“不如您的漂亮”,而是直接说“不如您漂亮”。有些文言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依然保留着,但是在用法上却受到很大限制。如“之所以”“为所”“唯是”“有所”等句式仅仅在书面语中体现。知要点1(1)声调的变化: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失了入声声调,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形成了现代
10、汉语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2)韵母的变化:古代汉语的韵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带“p/t/k”塞音尾的韵母都消失了。2(1)词语的词形变化。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窥镜”的“镜”,在现代汉语中则要用双音节词“镜子”来表示。(2)词语的消长变化。一是产生了一些新词语。比如“上网、数字电视、基因、DVD”等。二是一些旧词语退出了词汇舞台。如“买办、知青、人民公社”等。三是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或者消亡了,或者仅在复合词或成语中作为构词成分保留下来。(3)词语的替换变化。词语替换变化有社会的因素。比如由于避讳把“
11、世”改为“代”。词语替换变化也有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比如古代汉语中的“足、目”,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变成了“脚、眼”。此外,为了避免过多的同音词和多义词,就用双音节词代替单音节词。(4)词语的引申变化。词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是引申。比如“朝”本来是名词,意义是“早上”,后来引申出了“朝见”,并进一步引申出“朝向”等等。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3(1)语序的变化:现代汉语所有动宾结构中宾语的典型位置都是在动词的后面。(2)句式的变化:有些句式古今都有,但表现形式不同,如判断句。还有的句式,是后来才出现的,如“把字句”。(3)词类的变化: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4
12、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作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5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比如排比句式、命令句式等等。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
13、有它自己的特点。文言文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测基础1D入声调在普通话里已消失,在粤语等方言里还存在。2BB项为定语后置句。3C均为名词用作动词,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为动词用作名词,为名词的意动用法。4(1)“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看”。(2)“短”,形容词用作动词,“说坏话”。(3)“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锋利的武器”。(4)“面”,名词作状语,“当面”。(5)“先”“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明考点题型一例
14、题1B“可以”“以为”,这两个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变化,其余则发生了变化。“亲戚”,古代“亲”指有血缘关系的,“戚”指有婚姻关系的;现代泛指跟自己家庭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范围大了。“作息”,偏义复词,指劳作;现代指工作与休息。“其实”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其”相当于“他”,“实”是“实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其实”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至于”,古汉语“至”是动词“到”,“于”是表处所的介词;现代汉语“至于”是介词时,表示另提一事;是动词时,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例题2D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A、B两项均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C项为主谓倒装。而D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题型二例题(1)太医
15、院里某先生,是全国第一流的医生,为什么不请他治病?(2)如果确实像您说的那样,我真的没有活着的希望了。不过您久负名医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吗?(3)太医送王尧出门,立即请求退休,关上门谢绝求医的人,闭口不再谈医术了。解析(1)盍,兼词,相当于“何不”,译为“为什么不”“怎么不”,或者直接写“何不”;国手也,判断句;国手,国家闻名的医师。(2)诚,译为“如果确实”;“着和、缓名”,译为“有着和、缓那样的名望”;“乃”,副词,译为“竟然”“却”“反而”;“生死人而肉白骨”,“生”“肉”,使动用法,可意译为“起死复生”“起死回生”。(3)补充主语“太医”;“乞休”译为“请求退休”“请求辞退官职”;“谢”译为“谢绝”“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