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达标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4分)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二、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把字母填在“()”里。(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剖开(po) 砚台(yn) B弥漫(n) 裸露(lu)C晕倒(yn) 机械(xi) D单于(dn) 屡次(l)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行驶凌晨 B秩序主宰 C穿梭调谴 D乾坤士卒3下面词语搭配有错的一项是()A研究科学违抗意志 B提高水平解开绳索C锻炼身体加快速度 D违背信念请求道理4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囊萤夜读(口袋) B家贫不常得油(贫穷)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回去
2、) D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通晓,明白)5下列成语中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无关的一项是()A悬梁刺股 B凿壁偷光 C手不释卷 D南辕北辙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天他一直失魂落魄,肯定是出了什么事。B列车即将离站,可妈妈还没来,我和爸爸等得心急如焚。C哈尔威船长的光辉形象,在人们心中如同高山一样纹丝不动。D在洪水面前,人民子弟兵临危不惧,敢于担当,体现了军人如磐石般的坚定和勇敢。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语言描写)B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动作
3、描写)C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外貌描写)D青铜摇了摇头,心里很为那人感到遗憾。(动作、心理描写)8下面有关本单元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写的。B塞下曲表现了将士们不畏艰苦、准备追敌的威武气概。C“诺曼底号”遇难记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D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9最能概括下面语段主要内容的一项是()于谦是我国明代的名臣,曾经在河南、山西等地做官。按当时的规定,地方官员每过几年就需要到京城接受考核。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给京
4、城的上司送礼。可是于谦每次进京时什么东西都不带,只带“两袖清风”。A于谦进京不送礼,为政廉洁。B于谦带了“两袖清风”准备送给京城的上司。C于谦关心百姓疾苦,不准备给京城的上司送礼。D于谦不会办事,不懂得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10“他们在童第周的身旁互相追逐。”这句话插入下面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是()童第周坐在校园的椅子上读科学杂志。一群小朋友在草地上做游戏。可是童第周始终在专心读书,连眼皮子也不抬一下,好像周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A之间 B之间C之前D之后三、根据课本内容填空。(9分)1天行健,_。周易(2分)2论语中“_”,告诉我们当遇到挫折时,不要一味地去埋怨。(2分)3芙蓉楼送辛渐中“
5、_,_”两句表现了诗人坚守高洁、清白的志向。(2分)4成语故事囊萤夜读讲的是_的故事,这样的成语故事还有_。(3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6分)(一)程门立雪(12分)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注释】杨时:宋代文学家。见:拜见。洛:洛阳。盖:大概。偶:恰巧。瞑坐:坐着打盹儿。游酢:杨时的朋友。既觉:睡醒以后。1“侍立不去”中“去”的意思是()(2分)A离开。 B失去,失掉。C距离。 D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2文中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的原因是程颐()(2分)A在上课。 B在打盹儿。 C家里有客人。 D不想见他们
6、。3下列哪一项不是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2分)A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B杨时信念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学习。C不管是对待学习还是做人,都要实事求是。D杨时尊敬师长的精神值得学习。4程颐一觉醒来看到门口已经成了雪人的两个人,他会怎么想?(6分)_(二)高贵的捐赠(24分)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那个叫翔子的小孩儿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待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
7、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女儿说着什么,而那个小女孩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惹得小女孩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赠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旧玩具熊呢?”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是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个旧玩具熊,捐你最宝贵的?”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
8、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贵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还是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我的回答。小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就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
9、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我终于明白了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您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您一下。您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为这个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个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
10、,开出了高贵的花。1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2分)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2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小女孩的动作,从中可以感受到此刻她的心情是()的。(2分)A郁闷和生气 B恐惧和紧张 C不舍和矛盾 D烦躁和绝望3“我”捐赠的是“一点点钱”,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采用对比的手法,起到的作用是()(2分)A表现出“我”还不够有爱心,捐赠得太少。B让“我”为自己只是捐赠“一点点钱”感到汗颜。C用“我”微薄的关爱和同情突出母女俩的高贵,有力地表现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D让读者看出小女孩的母亲很会引导孩子,让小女孩改变了捐赠旧玩具熊的决定
11、。4第段中“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的原因是_。(4分)5第段中写道:“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_;她“骄傲”是因为_。(4分)6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的含义。(6分)(1)高贵的捐赠:_(2)高贵的母亲:_(3)高贵的花:_7请你从文中的母亲和小女孩中选择一个人,写清楚她给你留下的印象,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_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十分敬佩的人,他(她)也许是你的老师,也许是你的爸爸妈妈,也许是你遇到的陌生人请你写写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儿,说说你为什么敬佩他(她)。要求:1
12、.题目自拟。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标点正确。第七单元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混乱窟窿岗位惊慌失措二、1.C2.C3.D4.A5.D6.C7.C8.D9.A10.B三、1.君子以自强不息2.不怨天,不尤人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4.车胤读书求学示例:手不释卷凿壁偷光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1.A2.B3.C4示例:他们真是诚恳执着的求学之人啊!日后必定学有所成。(二)1.D2.C3.C4示例:妈妈告诉她捐赠应该捐最好的东西,可她又舍不得,不知怎么办才好5示例:她的女儿将她当作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6示例:(1)小女孩不仅捐出了自己的妈妈,还捐出了充满童真的无私的爱心。(2)母亲通过言传身教,让善心得以传承。(3)小女孩认识到爱是将自己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并传承了母亲的善心,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种善心发扬光大。7示例:小女孩:童稚却明白事理,天真无邪且可爱纯洁;无私的爱使得其含泪将最宝贵的妈妈捐给了翔子,她有着金子般的心灵。第三部分:习作表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