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248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20次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届(高三)2020-2021下期第20次周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2021-04-06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

2、,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25表为两汉时期农业发展概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 B犁耕技术已经基本定型C耦犁是牛耕主要形式 D政府注重犁耕技术推广著作概况汉书食货志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田多垦辟”后汉书“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后汉书王景迁庐江太守,“教用犁耕垦辟倍多”2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社会相对稳定繁荣,墓碑、摩崖石刻、塔铭等文字遗迹宏富。但北魏分

3、裂后的漫长的1000多年里,妍媚潇洒的书法风行天下,北朝碑刻湮没无闻,几乎无人问津。这反映了A汉字书法艺术处于长期的停滞状态 B史上对北魏书法评价负面倾向明显C少数民族政权对书法发展贡献不大 D社会环境根本决定了书法艺术走向2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若张居正在汉唐宋三代,那是一好宰相。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意在说明A才能决定内阁学士的权力 B张居正提升了内阁的权力C张居正专权削弱了皇权 D张居正专权不符合法理28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

4、,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A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B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C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D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观念29下表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外贸易数据表。据此可知国家国家物品1845年1855年英国输华物品棉纱(万磅)260290棉布(万匹)310200中国出口物品茶(万斤)13008400丝(包)100056000A清政府对英贸易拥有优势 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势在必行C英国机制品在华销路不畅 D民众商战行动初见成效30曾国藩主张“诚信外交”。他认为,中国办理对外事务要“依约而行,接之以信,驭之以诚,断之以理”,那么中外交涉

5、就“不至大有龃龉。”该主张A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足 B推动中外平等关系的建立C使诚信外交观念成为共识 D标志条约外交理论的形成31下图所示是1954年的一幅年画。它反映出当时A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B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D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32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A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C雅典法律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 D所有人都 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3315世纪,西欧早期思想家主张,要到科学中去寻找真理,到大自然中去

6、“阅读自然之书”,依靠理性光芒照亮的真理去怀疑权威。这些主张旨在A高扬理性主义旗帜 B克服宗教改革引发的思想混乱C推动近代科学发展 D鼓励人们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34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含蓄承认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这体现出法国A议会拥有极大权力 B封建势力存在复辟可能C总统权力受到限制 D党派竞争激化社会矛盾35在21世纪初,占全球人口85%却只拥有世界收入39%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日益不满,但是最近几年,一些以美国为首的当初制定了全球化规则的发达国家也加入到反全球化的行列中。这一变化从

7、本质上反映了全球化( )A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B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C已打破了原有的规则D加剧世界性利益失衡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苏联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和决议,着手整顿农村普通教育。联共十七大(1934年1月)规定从1937/38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19291937年农村新建学校26351所,占新建学校的82,接纳学生6116000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

8、末期,农村就学人数达到2700多万名。革命前平均每千所学校中有4所七年制学校和1所中学,而1955/56学年,差不多每3所学校就有1所七年制学校,每10所学校中就有1所中学。1955/56学年,全苏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比1914/15学年增加了161.5倍,城市只增加了5.4倍。摘编自苏联农村教育的演变及其历史成因材料二 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政府基本上对农村教育没有投入。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力争10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1953年我国小学生人数已达到五千五百余万,与中国历史上小学生数最高年份1946

9、年相比增加了13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冒进的路线指导下,全国开展了缩短学制的改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小学生升学率由1952的96,骤减到1962年的42.6。总体而言,这个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全国普遍教育严重缺失,但党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摘编自建国后30年中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20世纪3050年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目的,并概括其发展的特点。(13分)(2)

10、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特点。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苏农村教育发展的共同因素。(12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以下是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播出时间表与节目单(节选)。据“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播出时间表整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整体或局部任选一个角度并自拟论题,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2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乡饮酒礼始于周代乡人以时聚会宴饮的礼仪,

11、长期承担着社会教化的职能,到元代却逐渐淡化。洪武五年,明太祖正式向全国推广修订后的乡饮酒礼,其礼仪程式主要从儒家典籍和唐宋礼制中损益而来,但增加了宣讲国家律法的“读律”一项。洪武十六年,明太祖又下诏颁行乡饮酒礼图式,对府州县和民间里社乡饮酒礼作出了详细规定。府州县的乡饮酒礼程序非常繁琐,宾客座次以官爵高低和年龄长幼为序,而里社的乡饮酒礼仪式相对简略,宾客座次也仅以年龄长幼为序。洪武二十二年,明太祖再次颁布乡饮酒礼图式,按照无过、有过及过犯程度分别设置三等座次。同时,大明律还对违反乡饮酒礼规定的行为制定了惩罚措施。但正如时人观察到的,一些惩戒性的规定在民间因“恐启争生衅”而致废搁已久。据杨艳秋明

12、代的以礼化俗及礼向基层的渗透明洪武朝乡饮酒礼考察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太祖推行乡饮酒礼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推行乡饮酒礼的作用。(7分)4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的基本方针,也是其意图称霸世界的决定性步骤之一。德军在西线获胜后,进攻苏联的议案提上日程。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批准了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作战计划。希特勒预估攻占苏联会有以下好处: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能补充德国产业界的劳工短缺;获取大量便宜食品以及石油需求;改善德国在地缘战略上的处境;进一步孤立英国。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

13、苏联发动闪电战。9月,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推进到距莫斯科约400公里的斯摩棱斯克,南路占领了基辅,苏联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9月30日,德军发动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莫斯科全市动员,组成12万人的民兵师和巷战小组,约有45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在苏军的顽强抗击下,德军攻势受阻。11月7日,苏联红场阅兵增强了苏联军民胜利的信心。严冬到来后,德军后勤补给不力,苏军抓住战机大举反攻。到1942年1月7日,中路德军被击退100-150公里。莫斯科之战是德军在二战中的首次失利。摘编自吴于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斯科战役爆发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

14、合所学知识,简析莫斯科战役的意义。(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899年,流亡日本的業启趣所写东籍月旦文,被认为是国人采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的擘始。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本思想变迁之大势文中阐述道:“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3年他又指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倍大民装主义。小民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纽威一大民族。1905年,梁启超又写了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

15、文,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最后,梁启超下了結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由此,启是从形式到内容,究成了“中华民族”这一科学的现代观念的定义。(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中华民族观念提出的背景。(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民族观念产生的影响。(9分)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届高三文综下期第20次周考文综试卷答案第20次周考历史参考答案24【答案】B材料表明商朝的王位由“兄终弟及”逐步转变为“父死子继”,由以前的兄弟之间的大家族观念逐步发展成为父子之间的

16、小家庭,原因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观念越来越浓厚,家国观念也出现变化,故B正确;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故A错误;王位“兄终弟及”“父死子继”都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不是材料主旨,故C错误;材料与“优胜劣汰”无关,故D错误。25【答案】D据材料“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以人挽犁、“(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王景迁庐江太守,教用犁耕”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官员教人们使用犁耕技术,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和耦犁是牛耕主要形式,故A、C两项错误;犁耕技术的基本定型是隋唐时期的曲辕犁,

17、故B项错误。26【答案】B对魏碑不重视不等于书法艺术停滞不前,排除A;由材料“漫长的1000多年里”“北朝碑刻湮没无闻,几乎无人问津”,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历史上较为长期时期内北魏书法的评价负面倾向明显,故选B; 少数民族政权也可以对书法发展做出贡献,排除C;社会环境对书法艺术的走向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D。27、【答案】D “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说明明代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这是明代政治体制运行的特点,即张居正专权不合法理,D正确;内阁权力来自皇权,排除A;B与题无关

18、,不是钱穆强调的主旨,排除;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并不能削弱皇权,排除C。28【答案】A 申报登载的文章认为日本主动向中国发动军事侵略是不自量力,可见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故A项符合题意;“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是中国固有情况,并非洋务运动的成果,故B项不符合题意;申报的观点不是统治者的策略,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引用的是申报的观点,不是清政府的理念,故D项不符合题意。29【答案】C材料中体现了英国输华物品增长较低或者倒退,说明英国工业品受到抵制,故C项正确;中国在中英正当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但是英国还进行着鸦片贸易,且中英贸易之中还包括民间贸易,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列强对华大规模资

19、本输出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非主动商战,且当时商战思想尚未出现,故D项排除。30【答案】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并非中国办理对外事务时“诚信”“依约”,就能避免中外意见不一或冲突,曾国藩的主张反映了他对列强侵略本质认识不足,A项正确;近代中国遭到列强侵略,并未建立起中外平等关系,B项错误;曾国藩的观点并未使诚信外交观念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C项错误;曾国藩的观点不能说明条约外交理论的形成,D项错误;31【答案】C画中劳作的农民,一起出工,一起干农活,互帮互助,结合“1954年”这一信息可知,当时我国农业领域正在进行农

20、业合作化运动,体现了农村个体经济向公有制集体经济的转变,故选C项;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开始于1958年,排除A项;1954年,我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画中反映的是生产关系领域的变化,体现不出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排除D项。32【答案】C “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等做法是在强化公民的意识,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高度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而非高度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并非所有人在雅典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3【答案】D西欧早期思想家鼓励人们通过科学寻求真理,亲

21、近自然,用理性怀疑权威,这些主张有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摆脱天主教会对人们精神和思想的束缚,D正确;理性主义旗帜是启蒙运动时期内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宗教改革时间是在16世纪,排除B;这些主张是利用近代科学,其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近代科学,排除C。34【答案】A依据题干可知与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有关,而题干反映了温和共和派议员采取策略使得共和制最终被议会承认,可见议会仍然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A正确;当时法国存在共和派和君主派之间的斗争,但是君主派倾向于君主立宪,并不是代表封建势力,B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可知温和共和派议员以含蓄承认总统职衔的方式,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

22、但并没有涉及总统的权限,而且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C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并没有体现党派竞争激化社会矛盾,D不符合题意。故选A。35【答案】D根据材料“当初制定了全球化规则的发达国家也加入到反全球化的行列中”可见,全球化也给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失衡是世界性问题,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信息,无法得出“双刃剑”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41【答案】(1)目的:为经济建设(工业化)提供人才;配合农业集

23、体化运动对农村进行社会改造;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和落后状态等。(6分)特点:计划性;新建学校猛增,就学人数增加;城乡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学制更加规范;农村学校增加高于城市等。(7分,3点6分,4点7分)(2)发展特点:逐步扩大农村教育普及与投入;在挫折中不断发展,成果显著等。(6分)共同因素: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国家建设的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与投入;政治局势与方针的变化等。(6分)42【答案】示例1:论题:广播节目能够反映不同的时代特征阐述:上述节目反映了“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时代大背景。“文革”时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突出革命思想,所以“教唱革命现代

24、京剧”节目就是那个时代的直接体现,而“人民公社”和“知青”更加直接地打上“文革”的时代印迹。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告”“国际讲坛”等节目,体现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对国际社会了解的需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节目加入对经济辞典、法治社会、股市、世界信息、天气预报等的报道,有利于推动民众对相关热点问题的认识和学习。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节目的持续播出,也反映了国家媒体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如倡导体育与学习精神,关注军队与国防,传播科学与人文,介绍国际国内新闻,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窗口。由此可见,广播节目深受时代的影响,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学习与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示例2:论题:广播是传播知识和了解国

25、际国内信息的重要途径阐述:广播作为重要的大众传媒,发挥着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功能,是民众增长知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也是国家发挥舆论导向的重要平台。从上述节目表来看,安排有科学节目、体育节目、音乐戏曲节目、新闻节目、农村节目、国防节目等,通过教唱、空中课堂等方式,向大众传播相关知识,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讲卫生节目。具有宣传文明生活方式,革除旧习的作用,教唱歌曲和戏曲等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审美能力。改革开放后的广告节目则适应了商业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扩展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新认识,法治节目则有利于法律知识的传播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新闻节目则是人们了解国内外信息的重要来源。由

26、此可见,广播节目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人们增长知识和了解国际国内信息的重要途径。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答案】(1) 强化君主权威(贯彻国家意志);礼法并用,以礼化俗;持续改革,日益规范;劝善与惩戒并存;分层分类,向基层渗透;继承与创新结合。(8分,每点2分)(2)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化和生活化;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强化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但一些规定难以有效施行,效果有限。(7分,3点6分,4点7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参考答案(1)德军在西线获胜,法国灭亡:英军顾强抵抗: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形势严峻。(6分)(2)打破了德军“闪电战”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军被迫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 提升了苏联在军事,政治方面的国际地位;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答案】(1) 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近代西方民主民族思想的广泛传播;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戊戌变法的失败。(6分)(2) 具有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促进民族平等观念的形成;推 动了民族救亡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发展。(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