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0024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现代文阅读(一)(江西)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21分)寻梅郝卫宁我爱死梅花了,但长这么大,竟没见过梅花。我之爱梅大概是在十岁左右的时候。其实,我生长在一个没有梅树的城市,根本没见过梅花,而且,确切地说,除了喇叭花和月季花,其他的花我都见得少。忽然有一天,听到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毛主席的一首词卜算子咏梅。呀!我所敬爱的毛主席原来如此地喜爱梅花啊!梅花真是高洁之品、人间奇绝呢。于是,梅花,走进了我的心里。我一位同学的父亲是个画家。曾有一阵子,我天天缠着她的父亲要学画梅花。人家说这里没有梅花,你没见过,不好画的。我说,龙你见过吗,不照样画!屈原你见过吗,不

2、照样画!于是,人家就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捺着性子,抽着空教我画梅。他教我的是宋朝杨无咎的墨梅画法,他说杨无咎一生坎坷,终身寻梅、观梅、画梅,他的墨梅在线条上更有书法的笔意和梅的风骨。画家的话我似懂非懂,我画的梅也多是“有墨无梅”。画家说梅花傲霜斗雪,高洁雅淡,你心中要有梅,才能画好。我说我们这个城市没有梅,观察不到,心中怎么能有梅!他就沉默了。有时候,他会在他画得比较满意的画儿上写一两句古代赞梅的诗,比如“一树寒梅白玉条” “尚余孤瘦雪霜姿”那是一些淡淡的、清幽的日子。画家潇洒泼墨,笔下的梅花从蓓蕾、小蕊、大蕊到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各种形态鲜鲜活活,冲淡了外面世事的喧闹。后来,我的“墨

3、梅”一直没画好,这个同学已经举家南迁了。丈夫的表姐梅英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一所大学教授中文。一天打电话来说她的美国学生在上课时问到了她名字的中文含义,她说是梅的婴儿她在闪念之间把“梅英”改作了“梅婴”。她让我帮她找些有关梅花的中国古诗词之类,她说她忽然意识到也许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介绍中国文化的突破口。我答应了她。我很想再走近梅。我狂翻了所有有关梅花的书藉。我告诉梅英,“梅文化”中的人文色彩和“仙”风“道”骨,深深震撼了我,一句话说完:“人间奇绝,只有梅花枝上雪”!书海“寻梅”,又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遗憾没见到真正的梅花。寻梅不见梅,心里非常难过。真梅到底在哪儿?我问自己。古往今来,骚人墨客以梅言志,咏

4、梅、画梅、唱梅、赞梅,梅的风骨、气节和韵味远远超出了她的本身。我想,或许见梅者未必识梅,或许识梅者未必见梅。画家的梅花,“梅婴”的梅花,带给我许许多多有“梅”陪伴的日子,使我孤寂中有了希望;身本洁来还洁去,叫我浮躁中有了恬淡。难道这就是“心中有梅”的含义?梅花本无形,寻梅之于我,恐怕是今生一世的精神之旅了。(散文选刊2007年第5期有删改)17文章开头以 “我爱死梅花了,但长这么大,竟没见过梅花。”独立成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_ _18作者在文中说“见梅者未必识梅,识梅者未必见梅”, 这句话说明了一种现象,包含了一种哲理。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_ _19作着寻梅最终也

5、没有见到梅花,但是作者表示要寻找一辈子,你认为作者寻找的“真梅”是什么?在我们国家第二届国花评比中,梅花名列第一,许多人呼吁要把梅花定为国花,你认为可以吗?请谈谈你的理由。(7分)答:_20.本文标题是“寻梅”,阅读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作者“寻梅”的历程。(4分)答:_16. 开头点题,开门见山。用对比来说明作者对梅花特殊的感情,爱死了梅花,却没见过梅花,吸引读者注意,引起读者思考。引起下文,为下文写自己寻梅经历作铺垫。首尾照应,开头写没见过梅花同结尾写寻找“真梅”形成照应,深化了文章中心。17. 这句话说明了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生活在梅花之下,天天看见梅花,不一定喜爱梅花,成为梅花的知

6、音;了解梅花傲雪凌霜的特点,喜爱梅花,心中有梅花,没见过梅花也无妨。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神交、心仪等等现象。这句话包含了一种哲理:心有灵犀一点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们身边那些天天见面、非常熟悉的人,如果没有共同语言往往和不相识的没有什么不同,而没见过面的网友、笔友,却可以成为很知心的朋友,可以无话不谈,互相支持帮助的情况都属于这种现象。(言之成理即可)18. “真梅”是指风骨、气节和韵味。在本文,梅花已经成了气节和品质的象征,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痴爱,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文章昭示我们在生活中要追求高洁,决不低俗。我认为可以。梅花,君子的象征,每当朔风凛冽、冰雪皑皑之际,唯独梅花昂然枝

7、头,不畏严寒,对生命永远充满希望,让人精神一振。梅花珍惜早春的消息、保持晚春的气节,永远俏丽,永远欢笑,正是这种冷绝群芳的特性,使她成为审美的极致、人格的象征;梅花开放在严寒中,同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屈服一样,用梅花做国花,有警醒国人的作用。19. 跟画家学画梅花,但终无所成; “书海寻梅”,感受到梅花孤傲、高雅;寻得干枝梅,但并非“真梅”;感悟到寻梅是“今生一世的精神之旅”。(大意对即可)二、(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最好的老师胡海棠/译当汤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级学生面前时,她撒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 但事实上,这是不

8、可能的。比如,汤普生夫人就很不喜欢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名叫特德的小男孩。汤普生夫人注意到这个孩子很乖张,与其他孩子合不来;他总是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似乎从未洗过澡。他的学习也很不好每当汤普生夫人的目光落到特德身上,她就会不由自主皱眉头。 一天,校方要求汤普生夫人必须阅读班上每个孩子的档案。她把特德的那份抽了出来,放在了最后。然而,当她读到这个孩子的评语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惊。 一年级的老师这样写道:“特德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作业整洁而优美,很有礼貌总是给大家带来欢乐。” 二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很优秀,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但这孩子很不幸,他妈妈的病已到了晚期。家庭生活对他而言,将是一场考验。” 三

9、年级的老师写道:“妈妈的死给他很大打击,虽然他试着尽最大努力,但他的父亲对这些毫不在意。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会毁了他的。” 四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对学习不感兴趣,他孤僻内向,没有朋友,有时还在课堂上睡大觉。”直到这时,汤普生夫人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她为自己感到羞愧。圣诞节来临,孩子们都送来了精致、漂亮的礼品,煞是惹人喜爱,特德也送来一份,不过是用一张包装食品的旧褐色包装纸包裹着的。如果在从前,汤普生夫人会不由自主皱一下眉。而现在,汤普生夫人却感觉心中沉甸甸的。当汤普生夫人把特德的礼品打开时,她感到一阵心痛。里面是一只缺损了的人造水晶手镯,和一只装着小半瓶香水的玻璃瓶。在孩子们的嘲笑中,汤普生夫人

10、当即把手镯戴上,惊叹道:“多美的手镯呀!”随后,她又把特德送的香水洒在手腕处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那天放学以后,特德一反常态,待了很久,仅仅为了和汤普生夫人讲一句话。他说:“老师,今天你的样子,和我妈妈一样,她常常像你那样,闻我送给她的香水。”孩子走了以后,汤普生夫人哭了至少一个小时。从这天开始,汤普生夫人的教师工作多了一项内容,用不同的方式鼓励、诱导孩子们。汤普生夫人对特德给予特别的关注。现在,只要和他在一起,他的思维好像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她越是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敏锐。学年结束的时候,特德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中的一员。不过,汤普生夫人“一视同仁”的诺言始终没有

11、兑现从前,特德是她的“弃儿”,现在则成了她的“宠儿”,一年以后,她在自家的门缝发现了一封信。是特德写的,在信中,特德告诉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六年过去了,汤普生夫人收到特德的第二封信,他写道,他已经高中毕业,在班上名列第三。转眼又是四年,汤普生夫人再次收到特德的信。特德说日子很艰难,但他顽强地抗争着,很快他就要以最优秀的毕业生身份离开学校。第二个四年过去后,一封信又不期而至。不同的是,这一次特德的署名稍稍长了一点,前面冠以医学博士的字样。虽然特德每次来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每次他在信中都会对汤普生夫人说同样的一句话:你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故事还没有结束。就在那年春天,汤普生

12、夫人又接到一封来信。特德说他遇上了一个好姑娘,并且快要结婚了。他想知道汤普生夫人愿不愿意在他结婚那天,坐在新郎母亲通常坐的那个位置上。当然,汤普生夫人答应了。就在那一天,汤普生夫人特意戴上那只缺损了的人造水晶手镯,喷上那只玻璃瓶里的香水。他们拥抱在一起,特德在汤普生夫人耳边轻轻说道:“谢谢,多谢你的信任,汤普生夫人。是你让我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并明白了自己的确可以非同一般。”汤普生夫人含着泪花,大声说:“你错了,特德。你才是那个教我意识到自己很重要的人。在未遇见你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怎样教我的学生。”此刻,暧流淌过每个人的心田。16文章第1段说汤普生夫人“撒了一个谎”,为什么这样说?(5分)答:

13、。17看了学生档案后,“汤普生夫人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她为自己感到羞愧。”请根据文意回答:特德的问题在哪里?汤普生夫人为何会感到羞愧?(6分)答: 。18自从汤普生夫人给了特德特别的关注以后,她一共收到特德几封信?这些信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6分)答: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通过介绍汤普生夫人在对待特德的教育问题上的转变,鲜明地揭示了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充满爱心,尤其要帮助和鼓励后进学生的重要意义。 B文章先写汤普生夫人不喜欢特德,后写她特别关爱特德,用的是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C文章写汤普生夫人打开特

14、德的礼品感到一阵心痛,是因为他送的礼品很寒酸,没有其他同学送的礼品精致、漂亮。D文中写到汤普生夫人两次戴上特德送给她的那只缺损的人造水晶手镯,喷上那只玻璃瓶里的香水,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表明汤普生夫人对特德的尊重和信任。E当特德在结婚那天把汤普生夫人请到新郎母亲通常坐的那个位置上时,她流下了眼泪。这一细节说明老师也是人,她同样需要学生的尊敬和关爱。16因为她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可事实上她就很不喜欢特德。17特德本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只是母亲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加上父亲的不闻不问,以致他破罐破摔。汤普生夫人为自己不了解特德的真实情况而歧视他而羞愧,她为自己对学生有偏见、成见而缺乏关

15、爱而后悔。18共五封信。内容上:反映了特德自从得到了汤普生夫人的鼓励和关爱后找到了自信,获得了新生,成为出类拔萃的学者,并遇上志同道合的伴侣的过程,从而说明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及关心鼓励是何等重要。结构上: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题。19AB(C. “因为他送的礼品漂亮”,错;D.作用不完全相同; E. “说明老师也是人”错)三、(21分)山月曾是旧时友夜阑人静,万家灯火次第熄尽,一轮小城月,这才怯怯迈了步子,移向中天,照亮些残留的夜色、人迹。那月亮,有些瘦弱、苍白、营养不良的。哪里比得上我故园那轮丰美而多情的山月呵?山月曾是我旧时友。我是弄不明白:不同地方的月亮,为什么差别那么大?故园的那轮

16、山月,那么大,那么白,那么亮。东边那座最高的山,名叫河里沟。群山若也是一户人家,有一道前门,肯定就开在河里沟。白昼是常关的,只有夜晚才会打开,那山月、山雾、山精灵,都是从那门里走出来的。山月升起,在山顶露出半边脸,然后是整个身子,最后轻轻一蹬,便飘向夜空。今夜窗前小城月,大不过一个盘子,记得旧时山月,足有一个箩筐大小。有时,有事,我在月夜归来。翻过村前黄泥岗,站在山岗上,看一轮山月。我若站得再高一点,也许就能摸到山月了,虽然还隔着一段距离,但我也能感觉到,山月是凉的,不是想象的那样冷,而是一种让人心平气和的凉。我想:如果赶在天黑之夜,攀上高高的河里沟,待山月升起,就可走到山月中去了。 月照山中

17、,山中还是山中,但被月光照亮,给人的感觉,总疑换了一个地方。好多人家,都不点灯,开了门窗,放进一片片月光,在月光里闲坐、喝茶。如果你再仔细地看,月照是别有用心的,该亮的亮,该暗的暗。那些贫穷的、不雅的东西,都被隐去;那些富有的、美好的东西,越发清晰了,还有那些牛栏、猪圈等,是有点肮脏,月照藏不住它们,就把它们弄得模模糊糊,让人看不清楚。最美,莫过于夏秋黄昏,下了一场暴雨,雨后云开,山月来照。有雾,东一团,西一团,南一团,北一团。山峰、河流、村子都在雾中,藏一半,露一半。一天疏星、数村灯火,远几点,近几点。夜来无事,我爱到住在小学的张校长家坐坐,我爱到道班里的小汪那里聊天。走夜路,有山月作伴,我

18、就什么也不怕了。我打开家门,山月就照在我家门口。山月不言,只是悄悄地跟着我上路。每月,农历十五前后之夜,当然,最好是八、九、十月,村外的田畈上,夜已经很深很深了,没有人,没有野畜,也没有风来搅,那山月光,不断地倾泻在这里,厚厚地堆积起来,变得真的很浓很浓了。我真想挑一担水桶,拿一个木瓢,轻轻地,走到田畈上,站在一条田埂上,蹲下身子,像用木瓢舀水一样,把那些山月光舀进水桶。挑回家来,当作豆腐花,当作一种饮料喝。我还异想天开,要是有一种设备,能把这样的月光再做加工,滤去其中大量的清光、冷光以及尘埃、杂质,也会提炼出类似奶粉一样的月光粉,它应该也是乳白色的,闪着一种世上少有的光泽。那样,不时,我就可

19、以用水冲上一杯,也可加点糖,肯定味道鲜美,生津解渴,且富有营养。那山月光有一种极强的穿射力,能把人照透的。有时,我离开家,在那山月光里散步。走着,走着,我突然生出一种害怕,不敢在那山月光里久久逗留,更不敢去面对山月。因为我觉得,隐藏在我内心里,有着不少丑陋、邪恶的东西,譬如懒惰、抱怨、自私等等,会在这山月光里暴露无遗。但我还是战胜了自己,勇敢地站在那里,借着那山月光,正视起自己的内心,一一剔除去那些丑陋、肮脏的东西。踏月归来,步履轻松,心情喜悦,我不能说我变得怎样,但比起以前的那个我,肯定多了一份纯洁、一份善良、一份高尚,我这才觉得自己配作山月的朋友。我听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个山里人,夜里,去偷

20、人家的牛。牛偷到了手,走在回去的路上,这才发觉是个好月夜,他愈往前走,山月光愈亮,突然他害怕了,知罪了,最后终于彻底悔悟,又把牛送了回去。我相信这个故事不是编造。在山中,除了那些人,那山月,还有那幽兰,那鸣虫,那白鹭,那绿蕉,那窗前一枝梅,那屋角一蓬竹,那岭上几棵松多少我旧时师友,真的是久违了!16.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17.纵观全文,说说题目“山月曾是旧时友”包含哪几层意思。(6分)18.根据上下文,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但我也能感觉到,山月是凉的,不是想象的那样冷,而是一种让人心平气和的凉。我真想挑一担水桶,拿一个木瓢,轻轻地,走到田畈上,站在一条田埂上,蹲下身子

21、,像用木瓢舀水一样,把那些山月光舀进水桶。19.文章第段写到“走夜路,有山月作伴,我就什么也不怕了”,第段又写到“有时,我离开家,在那山月光里散步。走着,走着,我突然生出一种害怕”,两者矛盾吗?为什么?(5分)16.结构上:描写“小城月”的胆怯、苍白引起下文对故乡山月的回忆。(3分)(2)内容上:用“小城月”反衬出山月的大、白、亮和富有活力的特点,表现对山月的喜爱、怀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3分)17.(1)故乡的山月像朋友一样,给了作者许多美好的生活感受和人生启迪(2分);(2)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美好多情山月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3)体现了作者对那种淳朴自然生活的怀念与向往(2

22、分)。18.(1)山月是冷静的象征,它能让人去除浮躁,保持心平气和。(2分)(2)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山月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的物象,一个“舀”字,写出了月色的浓郁,月光的皎洁。(2分)19.不矛盾(1发)。前者“不害怕”是从山月是我的朋友,它能在寂寞孤独的时候陪伴我这个角度来写的(2分);后者“害怕”是从山月光能使人阴暗心理暴露无遗这个角度来写(2分)。四、(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不朽的失眠张晓风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

23、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船行似风。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

24、之人的泪水。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

25、。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

26、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

27、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16.请从文章结构方面说说“船行似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25字以内)(6分)答: 17.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作者说,“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在作者看来,这钟声对张继起着什么作用?(6字以内)(2分)答: 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中的“某一种心情”所指的是什么样的心情?(15字以内)(3分)答: 18.文章最后一段说,当年的状元已被人遗忘,不朽的诗篇却使落榜者张继不朽。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 (50字以内)(6分)答: 19.下列对文章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4分)A.这篇文章中,作者将联想和想象

28、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一首七绝演绎出的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感情跌宕起伏,意蕴丰富,可谓推陈出新。B.文章前半部分写了张继的失意落魄,讽刺他消极悲观的一面,后面则写了张继因诗而不朽,赞扬他能正视现实的精神。C.文章的标题一语双关:失眠既指夜不能寐的忧愁,又指超脱人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D.捕鱼者“也有撒空网的时候”,“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困难挫折在所难免。E一般人解读“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都说不仅衬托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将张继当时种种难以言传的心理感受都表达出来了。可是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却读到了另一番意味。16. 承上启下,由写张继京城落榜转而

29、写他枫桥夜泊。17.警世和鞭策。遭遇挫折后的失落、沮丧心情。18.暂时的挫折并不意味着事业的终结,真正的强者应该乐观豁达地笑对现实,创造不朽的人生。19.B、C。五、(21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9题韦杰三君朱自清韦杰三君是一个可爱的人;我第一回见他面时就这样想。这一天我正坐在房里,忽然有敲门的声音;进来的是一位温雅的少年。我问他“贵姓”的时候,他将他的姓名写在纸上给我看;说是苏甲荣先生介绍他来的。苏先生是我的同学,他的同乡,他说前一晚已来找过我了,我不在家;所以这回又特地来的。我们闲谈了一会,他说怕耽误我的时间,就告辞走了。是的,我们只谈了一会儿,而且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话;我现在已全忘记

30、但我觉得已懂得他了,我相信他是一个可爱的人。第二回来访,是在几天之后,那时新生甄别试验刚完,他的国文课是被分在钱子泉先生的班上。他来和我说,要转到我的班上。我和他说,钱先生的学问,是我素来佩服的;在他班上比在我班上一定好。而且已定的局面,因一个人而变动,也不大方便。他应了几声,也没有什么,就走了。有一回,在三院第一排屋的后门口遇见他,他微笑着向我点头;他本是捧了书及墨盒去上课的,这时却站住了向我说:“常想到先生那里,只是功课太忙了,总想去的。”我说:“你闲时可以到我这里谈谈。”我们就点首作别。我常是这样想:他是一个可爱的人。钱先生有一日告诉我,说韦君总想转到我班上;钱先生又说:“他知道不能转时

31、,也很安心的用功了,笔记做得很详细的。”我说,自然还是在钱先生班上好。以后这件事还谈起一两次。直到三月十九日早,有人误报了韦君的死信;钱先生站在我屋外的台阶上惋惜地说:“他寒假中来和我谈。我因他常是忧郁的样子,便问他为何这样;是为了我么?他说:不是,你先生很好的;我是因家境不宽,老是愁烦着。他说他家里还有一个年老的父亲和未成年的弟弟;他说他弟弟因为家中无钱,已失学了。他又说他历年在外读书的钱,一小半是自己休了学去做教员弄来的,一大半是向人告贷来的。他又说,下半年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呢。”但他却不愿平白地受人家的钱;我们只看他给大学部学生会起草的请改奖金制为借贷与工读制的信,便知道他年纪虽轻,做人却

32、有骨气的。我最后见他,是在三月十八日早上,天安门下电车时。也照平常一样,微笑着向我点头。他的微笑显示他纯洁的心,告诉人,他愿意亲近一切;我是不会忘记的。所以我现在又想,他毕竟是一个可爱的人。三月十八日晚上,我知道他已危险;第二早天上,听见他死了,叹息而已!但走去看学生会的布告时,知他还在人世,觉得被鼓励似的,忙着将这消息告诉别人。有不信的,我立刻举出学生会布告为证。我二十日进城,到协和医院想去看看他;但不知道医院的规则,去迟了一点钟,不得进去。我很怅惘地在门外徘徊了一会,试问门役道:“你知道清华学校有一个韦杰三,死了没有?”他的回答,我原也知道的,是“不知道”三字!那天傍晚回来;二十一日早上,

33、便得着他死的信息这回他真死了!他死在二十一日上午一时四十八分,就是二十日的夜里,我二十日若早去一点钟,还可见他一面呢。这真是十分遗憾的!二十三日同人及同学入城迎灵,我在城里十二点才见报,已赶不及了。下午回来,在校门外看见杠房里的人,知道柩已来了。我到古月堂一问,知道柩安放在旧礼堂里。我去的时候,正在重殓,韦君已穿好了殓衣在照相了。照相毕,入殓,我走到柩旁:韦君的脸已变了样子,我几乎不认识了!他的两颧骨突出,颊肉瘪下,掀唇露齿,那里还像我初见时的温雅呢?这必是他几日间的痛苦所致的。唉,我们可以想见了!我正在乱想,棺盖已经盖上;唉,韦君,这真是最后一面了!我们从此真无再见之期了!死生之理,我不能懂

34、得,但不能再见是事实,韦君,我们失掉了你,更将从何处觅你呢?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1926年4月2日(选自朱自清散文卷二,有删节)注韦杰三,清华大学学生,在“三一八惨案”中和刘和珍等人被段祺瑞反动政府杀害。16结合文意,请概括韦杰三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答: 17作者反复写 “韦杰三是一个可爱的人”,请分析该句在文中的作用。(6分)答: 18作者在第4、5两自然段中不厌其烦地叙写表时间数字,请探究作者这样处理 的目的。(5分)答: 19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A作者忘记

35、与韦杰三初次见面时的谈话内容的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的韦杰三还不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是谈话的时间短。B本文虽然没有直接写“三一八惨案”的经过,但文章的内容却鲜明地反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三一八惨案”。 C本文叙述了作者与韦杰三相识、相交、相知以及韦杰三遇害的详细经过,表达了作者对韦杰三之死的深切哀悼之情。D文章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既突出了人物形象,又使作者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E本文的语言虽然朴实自然,可是朴实的语言中却饱含着作者深沉而强烈的爱憎情感,这也使文章内容十分真切感人。16、温雅懂事。初次见面时,怕耽误我的时间,很快就告辞走了。通情达理。转班这件事上听从了我的劝

36、解。谦虚有礼。每次遇见我后,微笑着向我点头。学习认真。学习安心用功,笔记做得很详细。有骨气。家里贫困却不肯白受别人的资助。爱国勇敢。积极参加爱国游行活动。(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6分)17、一是起着线索作用,文章就是通过“韦杰三是一个可爱的人”这一句贯穿全文材料的。(2分)反复强调韦杰三的可爱,通过写可爱的韦杰三却被反动政府杀害,这样既能表达作者对韦杰三之死的哀悼与悲痛之情,又能反衬出反动政府的残暴,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4分)(意思对即可)18、清楚地记录韦杰三死的经过,表现韦杰三之死对自己震动之大;(2分)表明自己未能与韦杰三见上最后一面的遗憾和对韦杰三之死的

37、悲痛之情;(2分)点明韦杰三之死的历史背景,控诉反动政府的罪行。(1分)(意思对即可)19、A C(答对一项给2分。A原因主要是“谈话内容不重要”,C没有写“相知”与“遇害的详细经过”)20、观点明确、200字9分;观点明确、200字,运用了修辞手法1015分。六、(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姑苏看水张 宏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

38、无所不在的魂魄。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事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末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这是姑苏水,给

39、人的第一印象。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你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这里的水。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笼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

40、苏水的好处。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团,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水带来了富裕,也才能带来灵气,带来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

41、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得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曹孟朴、翁同龢、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

42、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16通观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姑苏水的特点。(4分)答: 17文中第三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会慢慢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请结合全文,说说姑苏水的造化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 18文章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5分)答: 19文章在表现手法方面有哪些特色?试举例简析。(6分)答: 16水多(广);温柔;有灵性;执倔(刚韧)17带给姑苏稻香鱼肥、

43、丝锦之饶、商贾云集的繁华和富裕。 浸润出姑苏人温柔、脱俗的气质和灿烂、张扬、执倔(刚韧)的精神。造化出姑苏名园胜迹、评弹昆曲、文人墨客等光辉灿烂的吴文明和吴文化。(每点2分,共6分)18姑苏水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水养育了姑苏人,并造就了姑苏人水一样的性格;人与水有过相似的命运,都曾经坎坷、不幸,但都不失掉刚韧的精神。19欲扬先抑。文章在歌颂姑苏水、姑苏人和姑苏文化,这是扬,但在开头却说对江南水有些惧怕,是抑,为下文扬作了铺垫。 对比。开头将南北不同的秋景对比,突出姑苏的妩媚。拟人。全文赋予姑苏水人的气质和精神,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在厚实的文化积淀中透出灵气。借物抒情。借水赞美姑苏人及其创造的

44、文化。(答对两点即可,4分)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上班的诀窍德国路席波赖特“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切情况。”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照办。”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的情况了。”“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是啊。要是我们坐在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游荡,那就说参观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的。”“什么理由呢?

45、”诺伊鲍尔饶有兴趣地问。“您来学学吧。譬如,就说要商量和检查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确实是真的,有些事也可以检查两三次。不过您别忘了把文件夹啦、帐薄啦、货单啦诸如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子。这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呆上几个小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常常需要找个玩牌的伙伴。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怎样?”“真有意思。”诺伊鲍尔说。“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单: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马上关上。抽屉里铺上

46、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出来,也没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禁止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过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畅快,需要提提神,那他就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还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一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谁也不会闯进去的。呆在里面,倒叫人感到挺舒服的。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喝多了感到不舒服,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上睡觉。您可知道这句妙言:办公室里睡觉是最舒服的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这我明白。”新同事说。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提出来请您注意:如果您早上睡过了头

47、,就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地跑来,倒可能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说您在医生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来得迟一点。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三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这是因为我们的头发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诀窍,就能在这儿混得很好。”“嗯,我已尝到了各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不过,您能对我说说,您是怎样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佣的人只做某一件事。”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

48、各部门的情况,是因为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16小说开头部分写老板跟哈姆森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7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8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7分)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集中刻画了主人公哈姆森上班吃喝玩乐、工作时间睡觉、迟到撒谎的工作状态。B诺伊鲍尔“不解”“饶有兴趣”的反应和他“有意思”“真实用”等响应哈姆森“指点”的细

49、节,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C为了报答老板的“信赖”,认真完成老板“关照他,指点他”的指示,哈姆森竭尽所能的讲说“上班的诀窍”,帮助新同事尽快融入到新环境。D老板信赖下属员工,老员工满怀关爱地指点新员工,上下同心,同事之间互相信任,这家公司的工作气氛和谐。E哈姆森真诚地想要帮助新同事能在公司“混得很好”,对此,诺伊鲍尔是满怀感激地表示“多谢关照”的。16引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和下文哈姆森的言行形成鲜明对照,刻画了哈马斯性格中的另一个方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暗示了诺伊鲍尔的特殊身份,为故事情节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可能(或为结尾埋下伏笔)。(4分)17散漫懒惰:敷衍塞责,耍滑头,只是混日子

50、 言行不一:表面上诚惶诚恐,热情认真,实际上欺瞒上司,误导同事,败坏工作风气(每点3分)18观点一: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不合适小说描绘的是主人公哈姆森的工作态度,改用“偷懒的诀窍为题就不能告诉读者故事的指向范围,这是一个有关工作作风的故事;小说要讲究故事含义的丰富性,改题后故事指向就明确、单一了,削弱了小说含蓄性丰富性的艺术魅力。原题目有反讽意味,改题后就没有这意味了。(观点明确1分,分析理由一点2分,共7分)观点二:以“偷懒的诀窍”为题合适小说叙述的是主人公哈姆森工作中偷懒耍滑的故事,用“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准确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偷懒”是小说主人公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正可以揭露主人公的本质,使主人公形象更鲜明;以“偷懒的诀窍”为题,更突出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明确1分,分析理由一点2分,共7分)19AB(A项是小说的基本概括,B项概括准确而深刻,E项说诺伊鲍尔的感谢是说哈姆森让他“已尝到了各种诀窍”,“诺伊鲍尔满怀感激”不当。C、D理解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