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774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课后巩固提升:第三章 第五节 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 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生态系统第五节生态系统中存在信息传递 第六节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态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1.大多数生态系统主要的稳态调节机制是一致的,如果一个因素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会减少它;如果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调节机制称为()A.正反馈B.内调节C.外调节D.负反馈答案D2.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一边伏在领地上做着“俯卧撑”,一边伸缩颈部色彩鲜艳的垂囊,这种展示包含了颜色和运动两个因素,有人用墨水改变垂囊的颜色后,雌性仍被雄性吸引,由此说明雄性安乐蜥在求偶时利用的信息是()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答案C3.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命系统平衡或稳态的重要

2、调节机制。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长期服用睾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答案D解析长期服用睾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A项不符合题意;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B项不符合题意;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项不符合题意;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项符合题意。4.下列信息的传递中,

3、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等可寄生的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D.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答案D解析小囊虫发出聚集信息素、榆树分泌化学物质、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均属于化学信息,而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属于物理信息。5.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草原生态系统复杂,其中不包括()A.处于同一级的生物种类较多B.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递至顶级C.某一营养

4、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可替代生物种类比草原生态系统多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因为营养结构越复杂,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如果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消失,就会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代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则可替代的生物种类越多,从而维持生态平衡。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物理信息都是由生物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依赖于信息传递答案

5、C解析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A项正确;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B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可能来自非生物环境,如物理信息中的光,也可能来自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C项错误;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如森林中的狼和兔依据对方气味进行捕食或躲避捕食,进而维持生态系统中狼和兔数量的相对稳定,D项正确。7.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说法合理的是()A.应该将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B.应该经常向生态瓶中通气,从而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C.其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应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

6、量流动D.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答案C解析生态瓶应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阳光直射可能使生态瓶水温过高导致生物死亡,A项错误;为观察生态瓶的稳定性,生态瓶要密封,B项错误;生态瓶应具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完成相应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C项正确;投放到生态瓶中的生物比例要适中,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需要信息传递B.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C.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信息传递D.生长旺盛的牧草为食草动物(植食性动物)提供了采食

7、信息,这对牧草不利答案D解析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A项正确;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存在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C项正确;生长旺盛的牧草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和牧草均有利,D项错误。9.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A.小肠黏膜促胰液素胰岛B.雌蛾信息激素同种雄蛾C.次级消费者气味分子初级消费者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下丘脑或垂体答案A解析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的外分泌细胞,促使其分泌胰液,A项错误;雌蛾在繁殖季节,释放出性外激素,作用于同种雄蛾,并引诱其前来交尾,B项正确;初级消费者会接收到次级消

8、费者产生的气味分子,C项正确;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用以调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D项正确。10.生命系统中存在各种类型的信息传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中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不存在信息传递B.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及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C.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是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来实现的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答案B解析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蛋白质合成,因此酵母菌中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过程存在信息传递,A项错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种群繁衍同样也离不开信息传递,B项正确;细胞之

9、间的信息交流可不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C项错误;信息传递通常是双向的,D项错误。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或水库中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B.农业生产中防治稻田害虫的目的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向土壤中投放微生物复合菌剂分解土壤中的残留农药,会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近年来频繁出现雾霾天气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已经丧失殆尽答案C解析芦苇等植物不能吸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A项错误;农业生产中防治稻田害虫的目的是让水稻积累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

10、人类有益的部分,不是为了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向土壤中投放微生物复合菌剂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分解者,分解者越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越快,C项正确;近年来频繁出现雾霾天气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而不是丧失殆尽,D项错误。1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材料二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

11、。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1)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能力较强,原因是红树林中。(2)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3)在海啸中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为什么不宜直接种植农作物?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案(1)自我调节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2)有限的(3)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中无机盐浓度过高,农作物无法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解析(1)红树林生态系统属于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2)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

12、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3)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会使土壤中无机盐浓度上升,而农作物不能通过渗透作用从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故在海啸中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不宜直接种植农作物。关键能力提升练13.假设动物“沟通”的定义是信息者主动发出信息以改变信息接收者的行为,则下列不属于“沟通”的是()A.亲鸟假装翅膀受伤,以吸引天敌的注意,使其远离雏鸟B.捕食性萤火虫模拟其他种萤火虫的发光信号,以吸引该种雄虫前来,将之捕食C.母土拨鼠发出警告叫声,使小土拨鼠及时躲避天敌D.老鼠在草丛中跑动的声音,吸引了天敌的注意答案D解析亲鸟(信息发出者)假装翅膀受伤以吸引天

13、敌(信息接收者)的注意,亲鸟是有目的地发出信息,使其远离雏鸟,属于动物之间的“沟通”,A项正确;捕食性萤火虫(信息发出者)模拟其他种萤火虫的发光信号,以吸引该种雄虫(信息接收者)前来,捕食性萤火虫也是有目的地发出信息,属于动物之间的“沟通”,B项正确;母土拨鼠(信息发出者)发出警告叫声,使小土拨鼠(信息接收者)及时躲避天敌,母土拨鼠同样是有目的地发出信息,属于动物之间的“沟通”,C项正确;老鼠在草丛中跑动的声音,吸引了天敌的注意,老鼠跑动的声音并不是主动发出的信息,而且也没有改变天敌的行为,不属于动物之间的“沟通”,D项错误。14.为验证“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某课外实践活动小

14、组选用窗纱制成等大的小笼子若干,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不做处理,乙组小笼子里投放一定浓度的性外激素,丙组与丁组小笼子里各放23只未交尾的雌蛾,丁组小笼子再用可透气的遮光布包裹。将上述4组小笼子等距离放在农田的空地上,结果发现甲组没有吸引到雄蛾,其他三组都吸引到了雄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雌蛾分泌的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B.实验中,与丙、丁组相比,甲组是空白对照组C.比较乙、丁两组实验结果能够说明雄蛾被吸引与雄蛾是否看见雌蛾无关D.对比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性外激素可以吸引雄蛾答案C解析性外激素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化学信息,雌蛾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15、前来交尾的现象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A项正确;丙、丁组有雌蛾,能吸引雄蛾,甲组不做处理,不能吸引到雄蛾,甲组是空白对照组,B项正确;乙、丁两组中的雄蛾都看不到雌蛾,两组对照不能说明雄蛾被吸引与其是否看得见雌蛾的关系,C项错误;甲、乙组的自变量是性外激素,二者对比可说明性外激素可以吸引雄蛾,D项正确。15.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时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A.地点3附近需氧型微生物活动旺盛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C.地点3溶氧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答案C解析

16、地点3的溶氧量少,主要原因是污染严重,需氧型微生物活动旺盛,A项正确,C项错误;水中溶氧量从地点2开始减少,说明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的,B项正确;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御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即自我调节能力,D项正确。16.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生态系统的组分光水草藻类植物浮游动物小鱼泥沙生态瓶编号甲+-+乙-+-+丙+-丁+注:“+”表示有,“-”表示无。A.乙瓶中藻类植物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C

17、.与甲瓶相比,丁瓶中氧气含量少D.本实验说明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四种成分答案C解析乙瓶无光照,藻类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种群密度会逐渐下降,A项错误;与甲瓶相比,丙瓶中无泥沙,缺少分解者,无法将该瓶中的动、植物残体和动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生产者无法再利用这部分无机物,导致丙瓶积累的有机物少,B项错误;与甲瓶相比,丁瓶中有小鱼,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因此与甲瓶相比,丁瓶中氧气含量低,C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成分,但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分解者,D项错误。17.招潮蟹是

18、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动大螯的方式不同,如下图是甲、乙两种招潮蟹的挥螯行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信息。(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有直接关系。(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离不开信息传递。(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在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这说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答案(1)行为(2)性激素(3)繁衍(4)物理信息、

19、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种间稳定解析(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是通过动作行为传递信息的,故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行为信息。(2)这种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其产生与体内分泌的性激素有直接关系。(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种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在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通过气味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通过行为传递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8.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手段,昆虫之间也存在着可用于交流的“

20、信息”,使昆虫表现出复杂的行为。昆虫的交尾求偶就是通过某种信息长距离传递实现的,如灯蛾的雌虫能吸引11千米外的雄虫,天蚕蛾的雌虫腹部或停息过新羽化的雌虫的物体,都能吸引雄虫。为了探索昆虫交尾求偶的秘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将某昆虫未交尾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实验2:将未交尾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一块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实验3:将未交尾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去,再将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发现捕捉到雄虫。实验4:将未交尾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在诱捕器的周围浇一桶汽油,将诱捕器悬挂

21、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与实验2比较说明。(2)实验1与实验3比较说明。(3)实验4浇汽油的作用是,但仍能捕捉到雄性昆虫,这说明。(4)这个实验使人们受到启发,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和诱杀害虫,请指出一种可能的做法:。答案(1)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2)雌性昆虫的腹部是分泌这种信息物质的部位(3)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素的交流这种信息素具有较强的专一性(4)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诱芯,置于诱捕器中,用于诱杀昆虫(或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溶液,于田间喷洒,干扰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交尾,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22、合理即可)解析(1)将未交尾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性外激素不能向外挥发,通过实验1与实验2比较可知,昆虫间进行交流的信息是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2)比较实验1和实验3的变量和结果可知,雌性昆虫的腹部是分泌这种信息交流物质的部位。(3)汽油具有挥发性,会干扰雌雄虫之间信息素的交流,但实验4仍能“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这说明这种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较强的专一性。(4)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控制和诱杀害虫的方法是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诱芯,置于诱捕器中,用于诱杀昆虫(或将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制成溶液,于田间喷洒,干扰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交尾,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合理即可)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