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县六中2015级高一周练(文)数学练习50(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综合)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考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场 座号 密 封 线 高一数学文科数学限时练50答题卷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填空题13 ; 14 ;15 ; 16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8.19座号20.2122滑县六中2015级高一周练(文)50参考答案1-12 CDCA BDAD BBAC13. 4;14.(x-2)2+(y+1)2=1;15.10;16. .17. 解:(1)由,得, 2分. . 4分(2),. 6分 又, 8分,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
2、0分18解:由,解得点. 2分(1)因为,所以直线的斜率, 4分又直线过点,故直线的方程为:,即. 6分(2)因为直线过点,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的方程为,即. 所以坐标原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得, 8分因此直线的方程为:,即. 9分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方程为,验证可知符合题意 11分学,科综上所述,所求直线的方程为或.12分19. 解:(1) 当时,设,将M(1,4)代入可得;2分由可知线段MN所在的直线方程为即:,N(3,3).4分将点N代入可得a=4, 6分所以: 8分(2) 当时,由得,9分当时,;10分当时,由得.11分故满足条件的t的范围是. 12分20(1)证明:取中点
3、,连结、为的中点,QEDCA BP且 又且,且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平面,平面,平面. 4分(2)证明:底面,. 又,且, 平面, . ,为的中点, , 平面. ,平面. 9分 (3)由已知可得又底面, 12分21 (1)证明由题设知,圆C的方程为(xa)2a2,2分当y0时,x0或2a,则A(2a,0);当x0时,y0或,则B(0,),4分SAOB|OA|OB|2a4为定值5分(2)解OMON,则原点O在MN的中垂线上,设MN的中点为H,则CHMN,C、H、O三点共线,7分则直线OC的斜率k,a2或a2. 9分 a0,圆心为C(2,1),11分圆C的方程为(x2)2(y1)25,12分22 (1)函数为R上的增函数证明如下: 证明:函数的定义域为R,对任意,设,则 . 2分因为是R上的增函数,且,所以,所以即,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 4分(2)解:函数为奇函数,且, . 即 =2,所以 7分(3)不等式在恒成立等价于不等式在上恒成立,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又因为在上为增函数,所以等价于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即不等式在上恒成立10分设, ()当时,函数的图象在时必有在轴上方的点,不符合题意;当时,显然成立, 当时,必须,解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