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论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身不屈于王公 名不耗于终始高士文化与高士图王亚军 高士,盖指博学多才、品行高尚、超脱世俗之人,多指隐居山野田园的雅士。在读书求仕的时代,高士的归隐与逸致,开拓了中国山林文化、田园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高士文化,是中国士文化的重要标志,亦为历代文人墨客追求的至高境界。早在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就提出两种隐逸观:儒家以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为根本思想,主张“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道家以“无为”为宗旨,尊重生命,崇尚自然,主张高度自由、自主的精神状态,追求“达生无累”的生命境界。这两种隐逸观,对传统文人在人格构建、价值观念、
2、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均产生重大影响。 至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兴起,或为政治权贵,或为经济大族,或为文化大族,所谓的“魏晋风度”“高士文化”就是名士贵族的精神产物。面对社会动乱,士族阶层感叹人生无常,企求解脱人生苦难,寻求逍遥境界。于是玄学盛行,学派众多。魏晋形成的人生观,虽然角度各异,但皆“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高士文化的逐渐成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不同的时代,高士绘画追求不同的人文精神。概而言之,宋之前遵循儒家“教化天下”的思想理念,追求修身,这种情怀在五代卫贤的高士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它描绘的是汉代隐士梁鸿和其妻孟光“相敬如
3、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卫贤把梁鸿夫妇的居所布于山环水绕的自然美景之中,以衬托高士志在山野的志趣。这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使高士完美的人格得到进一步升华,是儒家“君子比德”说的典型代表。 宋以后,艺术审美向哲思性转变,艺术家更加重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与人文思想的表达,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文人画大发展。这时的高士图,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与尊严、意义与价值的理解,故文人画家常借助于诗、画,或表现自然情趣,或隐喻世情冷暖,以反映社会现实。这从宋代马麟的静听松风图中可窥一斑一位高士悠然坐卧于虬龙般屈曲蜿蜒的古松之下,听风冥想。 在强调神似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中国传统高士图
4、的首要特征。如南宋李唐的采薇图,为传达出殷贵族伯夷、叔齐不食周天子之饭的骨气,刻意将二者刻画得面容清癯、身体瘦弱,但行为举止传达出他们不屈的精神。强调意境营造,亦是高士图的特征。再看采薇图,画家近景画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正是以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不凋,对应两位高士坚定不屈的高贵品格。李唐意在通过描绘这个历史故事“借古讽今”,即褒奖南宋与金国对峙之时的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体现出画家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士绘画所以绵延不衰,在于其饱含的高士精神。高士精神之于各时代的文人画家而言,不再是简单的寻古趣、拟古意,而是寄托情怀、批判社会的重要途径。今天,传统高士图的意义在于,鼓励
5、艺术家始终保持高品格的追求,不为名利所囿,不忘绘画对于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与表达。(选自2017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士”是博学多才、志趣高雅、品行高尚的隐士,他们开拓了山林文化、田园文化,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B.高士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发展成熟于魏晋时期,为后期高士绘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C.宋之后的“高士图”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更注重表现心灵自由和人文思想,使文人画得以大发展。D.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是强调神似,注重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其次是强调意境的营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
6、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高士写起,引出高士文化,进而说明高士文化对高士图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B.文章以宋朝为界限,论述了高士绘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特点。C.文章以静听松风图和采薇图为例,来证明高士图与一般绘画不同的艺术追求。D.文章对高士图进行历史审视,指出当代艺术家应对人文精神和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儒家的隐逸观具有积极入世的色彩,而道家倡导自由、无为,追求生命通达、不为世事所累的生命境界。B.魏晋时期的社会名士多出自世家大族,魏晋风度虽是名士贵族所追求的精神风范,但其形成却跟经济与文化地位不无
7、关系。C.五代卫贤的高士图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颂扬了相敬如宾的爱情主题,体现了儒家君子比德的思想。D.采薇图取材于历史故事,作者巧用衬托手法表现两位高士的品格,并借古讽今,褒奖南宋爱国守节之士,谴责投降变节之人。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家语、遗训等形式。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家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
8、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一般来说,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
9、可不守”、“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等,又足可让人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力诫之言也举不胜举。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祸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其中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为主,中间还夹杂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已广为人知的家书,是家训的一种重要形式。家书往往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词气
10、真切。在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教子的主题,如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与家诫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那些妮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鼓端淑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为者亦难矣”,左宗棠的“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等,都是家书中的教育名言。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的心大为之震撼。 (选自华人时刊,2011年第十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家训”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等形式。B.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
11、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为政、治国为最主要。D.家训中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都是今天应该加以弘扬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些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B.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在“家训”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C.富有情感而又词气真切的家书,比板起面孔的家诫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
12、和鼓舞下一代。D.古代家书中不乏教育名言,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充分表现出诸葛亮对求学者的教诲与期望。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受到震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代的名人志士、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这些家训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B.“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体现了封建士大夫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家训内容。C.“治家”中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祸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很好的借鉴作用。D.封建士大夫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
13、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明缘何生命力如此旺盛?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文明的核心精神之一:“礼”。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而凝聚这一丛体的正是“礼”。“礼”推动中国最终成为文明之邦。云南元谋县、陕西蓝田县等地的猿人化石可证明从那时起有了中华民族的先祖。文明的孕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7000多处文化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到新时期时代中晚期,中华文明诞生了。从物质层面表现而言,一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有相当发展的基础之上;二是出现明显的社会
14、阶层分化;三是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四是在这些城市,特别是中心性城市出现大型建筑。从精神层面表现而言,“礼”贯穿始终。有学者认为,从红山时代的大巫师到上古时代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实际上都是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大巫。伴随着神权走向王权,巫的祭祀演变为王的仪礼,祭祀礼仪演化出政治典章,原始歌舞演化出文学艺术。中华文明由此依靠由“礼”衍化出的一整套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传承至今,并不断袪魅,走向实用理性,成就今天的礼仪之邦。中华文明在早期生成的过程中,形成于黄河上中下游的三个文化区、形成于长江中下游的两个文化区和燕辽文化区等的接触中,“礼”被延伸,从部落到国家,从家族到民族,因而铸
15、就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基因。基因生成后,中华文明至少经历了三次基因大调节,有效发挥了阻遏作用、激活作用。第一次是秦灭六国之后,由百家争鸣走向文化大一统,自汉武帝起,奠定了实用主义倾向的儒家思想统治模式。第二次是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国儒家、道家融合,至隋唐,儒释道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第三次是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传入,由中国共产党主导,形成了方克立总结的“马魂、中体、西用”的综合创新。中华文明早期发展过程是从多元到一体,既有中华大地不同文明之间的兼收并蓄,也有对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的确如此,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中华大地较为广阔的根基,先祖在这里狩猎、放牧,原始农耕的发展
16、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在多元文化接触中,相互竞争,相互依存,自觉创新;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辐射性影响;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礼”的基因,一脉相承,延绵不辍。(摘编自张恒军“礼”:中华文化文明的生命密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展开的中华文明,历经漫长岁月的洗礼,“礼”就此孕育而生。B.中华文明依靠由“礼”衍化出的一整套制度等传承至今,助推中国成为礼仪之邦。C.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中华大地,也将会延续“礼”的基因而传承下去。D.中华文明在黄河文明和长江文
17、明等的交汇融通中,逐渐铸就生生不息的强大基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对中华文明旺盛的生命力追根溯源,清晰阐述了“礼”是解读中华文化的密码。B.文章指出中华文明是基于两个层面的表现而诞生的,并论证了二者的关系。C.文章以中华文明经历的三次基因调节为前提,论证了“礼”的阻遏与激活作用。D.文章分析论证了“礼”的产生和衍化的过程,是按从历史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中华文明核心精神之一的“礼”的认知,有助于促进当今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B.随着由神权向王权转轨,“礼”也在不断衍化,并致力于中华文明的袪魅与建构。C.中华文明在与
18、多元文化的交锋中练就了兼容并包的本领,才不致于被外来文明吞没。D.虽然中国共产党主导了中华文明的综合创新,但“礼”的基因减缓了文明的进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古代的流寓民歌李雄飞 文字出现之时,远古民歌早就在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流传至今的上古民歌及四方之音,是先民持续流寓的结果。各地人类最初发出的声音清浊粗细有别,各地民歌的差异从产生的时候就开始存在了。 古代民众的大规模流寓往往是非持续性地骤然流动开来,其原因有天灾造成部族迁徙等,但战争等人祸尤巨。不同时代、地域、民族之不同阶层、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的不同人群以不同方式经历不同路途、遭际、命运之流寓,由此而引起的自然、社会
19、与人文氛围之变化,使得流寓者创作出风格、种类、形态、旨趣迥然有异的民歌。他们以歌完成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诉求,在现实世界与艺术氛围里寻找心理平衡。 一些民间歌手随编随唱,形成个人演唱风格,使得许多民歌相互影响,也由之诞生了许多经典民歌及民歌类别。社会流寓改变着民歌土壤,造就了一部分民间的歌者与歌曲。但战乱频仍使得许多地方人死歌绝,成了民歌空白带或隔离带。民歌对于社会流寓的记录与反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有被动与主动、外出与家居、群体与个人等。民歌具有动态性与传播性。古人将民歌谓之为“风”就道出了民歌的流动性,民歌总是以鲜活的面貌存在,歌唱的过程就是传承过程与传播过程。 一般情况下,百姓在一定地城内
20、相互流动,自然形成品种与文本大同小异的民歌文化区。陆地、大河等隔不断歌来歌往,出现了毗邻民歌文化区,区城之间形成大致相似的民歌文化带,直至遇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区域而渐趋中断。民众短距离流动一般在同一文化带,他们把当地民歌带出去,把外地民歌带进来。起初,两地民歌的传播交流也许并不理想;可旷日持久,相邻或间隔的民歌文化区的多种民歌长期融汇,往往重构而成一种新民歌。而民众长途流寓,一般会在不同民歌文化带里进行。流寓的间断性与复杂性使得一种民歌从此地传到彼地,沿途形成许多民歌文化过渡区。 可惜,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中国古代民歌只有少数来自劳苦大众,十有八九依靠优伶继承与发展下来,为了谋生,优伶一般从乡村流
21、寓到城镇。他们对传统民歌予以加工、改造与再创造,然后在茶馆等场所表演,由此变成了俗曲。少数民歌从乡移于邑,经才人文士之手,同样成了俗曲,古代文人怀才不遇者众多,纵然为官,官场生态又会使多数文人遇黜遭贬。于是,此类文人人们便纵情山水,退留市井,耽溺诗酒,流连歌伎。歌伎的俗曲被流寓的文人记载下来,竭力效仿,其仿作便也被当成了民歌。历代学人不辨真伪,以讹传讹,俗曲就成民歌了。(选自2017年11月20日光明日报)【注】流寓:流落他乡居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民歌比文字的历史要长得多,但也因为文字的出现才使得各地的民歌产生了差异。B.流寓民歌创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
22、不同的风格,但都是流寓者精神诉求的寄托。C.民众短距离流动在同一文化带,长途流寓则在不同的文化带,前者民歌交流并不理想。D.我国古代民歌变成俗曲主要是通过优伶或才人文士对其进行加工、改编与创造而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先指出了流传至今的上古民歌及四方之音的来历是先民持续流寓,然后指出了各地民歌的差异一直存在。B.文章第二段先分析古代民众大规模流寓的原因,接着分析了不同的流寓导致了流寓民歌的迥然有异,最后点出歌者的诉求。C.文中用古人把民歌叫作“风”的事实说明了民歌歌唱的过程是传承与传播的过程,论证了民歌具有动态性与传播性的特点。D.古代歌伎的俗曲被流寓
23、文人记载并竭力效仿,后被当成了民歌,文章以此来证明历代学人不辨真伪,以讹传讹的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民众大规模流寓不是持续性的,而是骤然流动开来的,这是因为战乱频仍。B.民众的流寓会引起自然、社会与人文氛围的变化,对于民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益处。C.民歌从此地传到彼地,沿途形成民歌文化过渡区,这与流寓的间断性与复杂性有关。D.古代文人如果没有怀才不遇或遇黜遭贬,有可能就不会逗留市井,耽溺诗酒,流连歌伎。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唐诗的自然精神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
24、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
25、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
26、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
27、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
28、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B.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C.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B.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
29、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C.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D.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B.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C.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6、阅
30、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艺高峰的出现,除客观社会环境外,创作主体至关重要。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文艺家勇攀文艺高峰创设良好客观条件,但伟大杰出作品的产生依然有赖于文艺家自身努力,换句话说,创作主体高度决定文艺高度。众所周知,文艺高峰总以伟大文艺家所创作的杰出作品为标志。如屈原的离骚代表楚辞高峰,司马迁的史记代表史传文学高峰,李白、杜甫代表唐诗高峰,唐宋八大家代表古典散文高峰,等等。代表文艺高峰的作品往往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反映的现实生活比较广阔和深刻,二是给人们的思想启迪比较丰富和先进,三是文艺形式的创造比较完美和新颖。优秀作品是真善美的统一。真即相对现实生活而言,善乃相对思想导向而言
31、,美则是有别于现实美乃至比现实美更高的艺术美。真善美的统一必然要求文艺家对现实生活有广泛深刻的体验与把握,除确保生活细节真实生动外,还要深入了解人性和社会关系,与时俱进,因为人性和人的社会关系都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必然要求文艺家对历史积累的思想文化有丰厚继承,并对历史发展趋势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还必然要求文艺家具有独到的审美涵养、自觉的艺术创新意识以及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屈原之所以名垂千古,与他被流放三湘“哀民生之多艰”、上下求索、广纳民歌民俗丰富自己的创作以及弘扬爱国精神分不开。司马迁史记的不朽,跟他遍历名山大川,广蒐史籍史料,横受宫刑后发愤著书紧密联系。李白、杜甫被誉“诗仙”“诗圣”,与他
32、们从盛世入乱世,走遍大半中国,胸怀匡国济民之志,创作大量诗篇不无关联。红楼梦之所以名列古典小说的上乘,也缘于作者曹雪芹由富贵堕入贫寒的身世,缘于其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精深的文化积累和高远的思想境界,进而萌发个性解放之心声,在“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困境中仍能将此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见,没有创作主体的超常条件和超常努力,高峰很难以产生。一般来说,文艺家的生活阅历越丰富,思想就越丰富;在生活中积累的思想文化资源越多,就越可能具有超越常人的思想高度;如果站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前沿,其思想就必然带有先进的性质,从而就更能创作出鼓舞人们前进的现实内涵广阔且深刻的作品,成为鲁迅所说的“照亮国民精神前途
33、的灯火”。(张炯创作主体高度决定文艺高度,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文艺高峰能否出现的外在条件,创作主体才是它能否出现的决定性因素。B.代表文艺高峰的优秀作品是现实、思想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换句话说就是能做到真善美的统一。C.要做到“善”,文艺家必然要对历史发展趋势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具有独到的审美涵养和创新意识等。D.流放让屈原对生活有了广泛深刻的体验与把握,离骚能成为楚辞的高峰是与此分不开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开门见山提出了要论述的中心观点,而为了突出这个中心,本段还进行了又一次强调。B.文章
34、论述创作主体高度体现在真善美的统一,接着阐释了真善美的内涵,以及对文艺家的必然要求。C.二三两段虽然均列举了屈原、司马迁、李杜的事例,但是两段的事例所论证的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D.文章提出论点后,就抽丝剥茧,一步一步地把论证引向深入,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文艺创作的才能就没有杰出作品的问世,没有杰出的作品就谈不上有文艺高峰。B.文艺家洞悉了人性和社会关系,与时俱进,因而能写出现实生活广阔且深刻的作品。C.文艺家的生活阅历丰富了,思想就丰富;思想丰富了,其越常人的思想高度就有了。D.文艺作品的现实内涵广阔且深刻,就能成为鲁迅所说的“照亮国
35、民精神前途的灯火”。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 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儒学的思想价值可以用来为实现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服务。这是由儒学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也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那么,儒学具有哪些本质特性呢? 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
36、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出自中国史籍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一个具有儒学思想的
37、人,汉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这里举一个例子。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一书有问孔刺孟两篇文章。文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为务”。所谓经世致用,就是要坚持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
38、和国家、社会的治理,也就是儒学大家们坚持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实干兴邦”。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为汉武帝所采纳。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节选自教育文化论坛)1.下列关于“儒学本质特性”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产生、存在和发展于中国,
39、且传播到亚洲乃至世界,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它具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不断进步,推陈出新。B.儒学有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等几个最主要方面的本质特性。它因开放包容所以能海纳百川,对别的学说兼收并蓄。C.儒学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位居第一的“显学”,是儒学比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更有影响力的结果。D.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所具有的重要特性,中国儒学在文化的发展历程,都对自身思想存在的问题,加以了指出和纠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儒家思想与佛学等共存的事实,论证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及发展活力。B.文章因果论证,指出因为儒学具有实
40、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求是并改错。C.文章举刘德的例子,论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国历代的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D.文章引用王充论衡中相关的观点,说明王充敢于纠正孔孟思想中存在的错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的经世致用,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B.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C.西汉时期,因为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所以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D.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
41、的两千年间,能够存在和发展,并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共同决定的。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黄梅戏是从民间的采茶调发展成为如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它的发展及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起源于唐初。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一带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但作为地方剧种,黄梅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念白及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情反映的也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黄梅戏中经常
42、演出的大本戏,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很少演出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的剧目。黄梅戏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它地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黄梅戏的传承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首先,在形体语言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吴亚玲主演的墙头马上,就在形体语言上做了很大突破,这出戏把舞蹈和戏曲程式经过精心提炼,二者融成一体,戏中人物形象达到了现代古典艺术的审美高度。墙头马上的成功,使我们相信:形体语言的拓展与解放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须的。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也不能本末倒置,失去剧种本身的特点,而应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所以,黄梅戏在继承的同
43、时,需要学习借鉴,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完善的艺术体系,从而向更高的艺术领域迈进。 其次,要创新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感官盛宴。近些年来,大量的高科技声光电产品运用到舞台上来,这奠定了灯光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光把环境和人物照亮,更把人物立体化、背景生活化,为舞台美术增色添彩。舞台灯光在戏剧舞台中有了思想,起到了刻画人物、转换时空、渲染气氛的作用。新创作的3D版舞台剧牛郎织女正是一部集声光电于一体的视觉大餐,为黄梅戏舞台艺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可见,积极研究与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会越来越成为黄梅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最后,要处理好新剧目创作与市场经济
44、之间的关系。如今,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处理好新剧目创作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平衡关系,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这也是每一个文艺团体所面临的一个比较难的课题。黄梅戏剧团转企后,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一个企业要生存下去,经济效益是第一关注点。没有了效益,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艺术创作也就无从谈起了。但如果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就会忽视艺术创作,忽视生存的意义,最终也会因为没有好的艺术产品提供给社会而退出市场舞台。所以,在两者之间如何权衡,如何博弈,成为了在市场经济下顺利发展黄梅戏艺术的最重要的课题,这一点对于其它艺术形式也同样适用。【注】本戏:是成本演出的戏曲,内容
45、包括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不一定一次演完。1.从原文看,下列对黄梅戏存在“一定局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黄梅戏是产生于湖北黄梅县大别山采茶调,传入安庆并结合当地的民间艺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剧种。B.黄梅戏的念白与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中故事和人物也广为老百姓所熟悉。C.黄梅戏剧目题材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较少涉及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D.由于眼界和视角的局限,黄梅戏发展进程很缓慢,演出的范围也只局限在安徽地区。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文章观点:作为如今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其发展及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引出下文。B.第二段
46、介绍了黄梅戏的来历和发展,由于受到语言、题材和演出地区等方面的局限,黄梅戏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C.第三、四段指出黄梅戏的传承者在形体语言和声光电新技术创新运用上,作出了很多努力与突破,会促进黄梅戏艺术的发展。D.纵观全文可知,如果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问题,突破演出地区范围的局限,做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权衡和博弈,那么黄梅戏剧团会走得更远。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黄梅戏是大别山采茶调与怀宁地方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进行演出的地方戏曲剧种。后为青阳腔、徽调所吸收,诞生出本戏。B.吴亚玲主演的黄梅戏新作品墙头马上的成功说明,只要能够解放与拓展形体语言,就能很好地处理
47、黄梅戏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C.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可以创新运用到黄梅戏中,为舞台增色添彩,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它已成为黄梅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D.新创作的3D版舞台剧牛郎织女能够说明舞台灯光在戏剧舞台中有了思想,起到了刻画人物、转换时空、渲染气氛的作用。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关于唐赋的价值与地位,一向有“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之说。两极之间,多有争议。这些争议,不无道理,也不无局限。这些局限往往与时代思潮和著述体例有关。随着思想的开放与唐以后赋研究的深入,重新估量唐赋的价值与地位,我们心气会更加平和,心态更加开放。唐赋的题材承旧而出新、因时而变。大唐开国,充溢着向上生长的力量,
48、颂美王朝君国的作品为数不少,讽谏的成分也有所加强,士人的报国之志与不平之气在赋体创作中开始振发,君臣唱和的风气殊为显盛。到了盛唐时代,赋体创作已突破题材的拘束,达到无人、无物、无情、无事不可以入赋的程度。中唐因古、律之分而有所侧重,古体多见科考失意、贬谪愤懑、社会批判,律赋则多写礼乐刑政、典章制度、祥瑞献奉;命题出入经史,意在探究治乱、推行教化、颂赞君国。晚唐赋作,一面吊古伤今,一面讽时刺世,更多末世景象与情怀。赋经汉魏六朝,题材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唐人还是尽量在传统的题材上寻求突破并致力于新题材的开创,直到晚唐,赋的题材内容还在因时、因人而变,而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
49、的生命意识。唐代有散体大赋、骈赋、诗体赋、骚体赋等传统赋体,不仅集传统赋体之大成,而且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并留存有杰出的俗赋篇章。唐赋体裁不仅多样而且多变,赋体流动不居的品格在唐代展示得最为明显。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其中每类手法又自有其细致的技巧与演革的过程。唐代辞赋大家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汉世赋家,多为言语侍从之臣,身份类同俳优,魏晋文学自觉,激发了个体意识,不过赋家仍以高门士族居多。唐赋作家,身份既多,意识也更复杂。不同的身份意识影响及于赋作,形成不同视角与话语。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以后基本处于停滞。赋体演革的停滞让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而对于
50、唐人来说,恰恰是一种幸运。唐赋因时代精神的影响与个体意识的彰显而形成了一定的风格;较之汉赋的雄霸夸饰与六朝赋的繁缛绮丽,唐赋康健朗畅,更可贵的是唐赋风格多元多貌,并有着时代与个人的特质。总言之,唐赋对王朝盛衰、江山风物、社会生活、个体情怀的铺陈,表征了多元多貌的政治形态、礼仪制度、文化谱系、身份意识,展示了唐朝与唐人开放的胸襟、革新的精神、批判的意识、家国与个我并重的情怀。唐赋赋体的集成、对赋艺的探索、辞赋大家的出现与赋体风格的形成,也造就了它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摘编自刘伟生唐赋:多元多貌广纳万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唐无赋”与“唐赋高峰”两种说
51、法都毫无道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B.随着思想的开放与赋研究的深入,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高于其他朝代。C.盛唐时代,赋体创作不受题材的限制,达到一切可写的都可以入赋的程度。D.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反映深广的社会现实,显现出丰富的生命意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提出了在思想更加开放、研究更加深入的情况下须对唐赋的价值与地位重新估量的问题。B.第段肯定了唐赋在题材上的突破及新题材的开创的贡献,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C.第段从作家身份的角度论述了唐赋作者身份的不同及其对赋作所带来的影响。D.最后一段总结了唐赋的发展变化特点,得出了唐赋“众体兼备、承前启后的赋史地位
52、”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赋的体裁与题材一样,承旧而出新,衍生出律赋、文赋等新的赋作体式。B.赋体的表现手法与赋作的体裁、体制关联互动,可见唐赋的表现手法与以往也会有所不同。C.唐代辞赋大家打破了魏晋时期高门士族居多的状况,出现了各种身份的辞赋大家。D.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因此后人不再有创新的机会与空间,从而造成赋体演革的停滞。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诗书俱佳,与苏軾并称“苏黄”。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
53、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級阶段。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 这里的“无我之境”是指深入学习对象,意识不到“我”的存在。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任何一种风格,对其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为深入了解和学习书法对象, 习书者需要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责似”,需要澄心静虑,下大力气研究书法传统,深耕艺术经典,做到李可染先生所言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认真体悟经典艺术特点。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是为“无我之境”。 进一步的学习则是了解与掌握书法经典的方法和原則,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
54、即达到“有我之境”。这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大致属于“遣貌取神”,“神”就是艺术本体的方法和原理。例如,黄庭坚书理,体现在幸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黄庭坚萆书的幸法是“大九宫”原理,是穿插争让的“嵌合”之法。推而广之,凡是一流书法作品在形式上都符合“大九宫”原理和“嵌合”之法。黄庭坚的书法结字上灵活多变,他把每个字内部的矛眉关系软正、 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繁简等,夸张出来,又能处理安当,创造了独特的结字法。黄庭坚的笔法也充满律动和涩势,中锋行笔,笔画圆幼而有弹性,如千里阵云,力逢纸背,对后世影响很大。上述对黄庭坚书风的研究与熟练运用,属于“有我之境”。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生呑活刹地搬用
55、形式,而是幵始回味审视所学对象,并运用其原理形成新的形式。不过,这个阶段还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自我的独创性还未形成。 “本我之境,是出乎对象之外,发现与形成独特的艺木“自我”,即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面貌。通过艺木历程中漫长的“无我” “有我”阶段,有作为的艺木家一定会形成独特的“自我,即“本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是黄庭坚关于书法原创性的宣言,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铮諍风骨。黄庭坚最终从自然中获得书法创造的原动力。他在山谷题跋中写道:“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滿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坨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黄庭坚找到了书法艺木
56、与自然规律相通之关键“同是一笔法”,也就是从自然界发现书法刨造的原动力。实质上,艺术家只有回到自然,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才会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从而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钊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节选自刘宗超书法研习三境界,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这三阶段分别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和本我之境。B.无我之境指对艺术对象的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这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C.有我之境指对艺术本体的方法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这阶段运用原理形成新形式。D.本我之境指出乎对象之外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有作为艺术家表现出自我。2.
57、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谈到黄庭坚及其书法学习的三阶段,对下文的深入论述起总领作用。B.文章第二段引用李可染先生等言论,论述了书法学习基础阶段如何进行模仿。C.文章以黄庭坚书理为例,从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解析了有我之境的含义。D.文章指出黄庭坚的书法因为达到了本我之境,所以能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模仿借鉴、书理运用到领悟天人合一精神,这过程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B.只要深入书法学习对象,达到信仰的程度,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C.如果学习黄庭坚书法时理解并熟练运用其书理,就能达到书法的有我之境。D.艺术家
58、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从而通过体验创造新的艺术风格。 答案1答案:1.D; 2.C; 3.C解析:1.A项,高士并非全为隐士。B项,“形成于先秦时期”不准确,先秦时期儒、道两家的隐逸观对高士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但并不意味着高士文化就在这一时期形成。C项,由原文“艺术教化进一步寓于审美功能之中”可知,“摒弃了以往教化天下的传统”错。2.静听松风图高士图意在证明“不同的时代,高士绘画追求不同的人文精神”;采薇图意在证明“在强调神似的同时,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是中国传统高士图的首要特征”。3.主题是颂扬了高士志在山野的高雅情怀和完美人格。 2答案:1.C; 2.D; 3.C解析
59、:1.“以修身、为政、治国为最主要”有误,原文第三段是“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2.张冠李戴,“表现出诸葛亮对求学者的教诲与期望”错误,文中举例为家书,自然是教诲子弟后代的。3.“给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不当,应为“辩证的看待”。 3答案:1.C; 2.B; 3.C解析:1.C项,结合文本内容“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在多元文化接触中,相互竞争,相互依存,自觉创新;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辐射性影响”分析可知,“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中华大地”有误,除了中华文明外,还有多元文化以及外来先进文明。2.B项,结合文本后两节内容分析,
60、“并论证了二者的关系”有误,于文无据。3.A项,对“礼”的认知与反腐倡廉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B项,中华文明是依靠“礼”所衍化的制度而传承,并不是“礼”来帮助中华文明祛魅和建构;D项,“礼的基因仍拖累了文明的进程”有误,最后一段说“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礼的基因”。 4答案:1.D; 2.D; 3.A解析:1.A项,“但也因为文字的出现才使得各地的民歌产生了差异”因果不当,文中有“各地民歌的差异从产生的时候就开始存在了”的信息,可知各地民歌存在差异与文字出现无关。B项,“但都是流寓者精神诉求的寄托”说法错误,根据原文,也有物质方面的诉求。C项,“前者民歌交流并不理想说法”错误,相关在信息在文
61、章第四段,原文为“民众短距离流动一般在同一文化带,他们把当地民歌带出去,把外地民歌带进来。起初,两地民歌的传播交流也许并不理想”。故选D。2.D项,“文章以此来证明历代学人不辨真伪,以讹传讹的论点”错误,“历代学人不辨真伪,以讹传讹”并非文中的论点;两者之间也不存在论证关系。3.A项,“这是因为战乱频仍”以偏概全。文中有“其原因有天灾或部族迁徙等,但战争等人祸尤巨”的信息,说明战争只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故选A。 5答案:1.C; 2.D; 3.B解析:1.C项,“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根据第二段内容,“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是在唐
62、代展现出来的,陶渊明所在的晋代开启了自然之美的画卷。2.D项,“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说法错误,应该是对比论证,不是类比论证。3.A项,逻辑错误,由“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推导不出“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占有重要地位。C项,“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说法错误,应该是“澄澈宁静”,不是“深远空寂”。D项,“逍遥远游之境”是庄子的境界,并不是本文论述的李白的大鹏精神。 6答案:1.C; 2.B; 3.A解析:1.本题中,C项,“要做到善,文艺家必然要对历史发展趋势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具有独到的审美
63、涵养和创新意识等”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真善美的统一必然要求文艺家对历史发展趋势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还必然要求文艺家具有独到的审美涵养、自觉的艺术创新意识”,文中说的是“真善美的统一”,选项偷换概念,变成“善”。故选C项。2.本题中,B项,“文章论述创作主体高度体现在真善美的统一”错误,文章第一段说“文艺高峰的出现,除客观社会环境外,创作主体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创作主体高度决定文艺高度”,这是说创作主体对于文艺的意义;第二段说“众所周知,文艺高峰总以伟大文艺家所创作的杰出作品为标志代表文艺高峰的作品往往具备以下特征”,这是说优秀的作品对于文艺的意义,第三段指出优秀作品的内涵,开头说“优秀作
64、品是真善美的统一”,由此可知,“真善美的统一”指的是“优秀作品”,而非“创作主体”,选项把两处内容杂糅到一处,故错误。故选B项。3.本题中,B项,“文艺家洞悉了人性和社会关系,与时俱进,因而能写出现实生活广阔且深刻的作品”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文章第三段说的是“真善美的统一必然要求文艺家还要深入了解人性和社会关系,与时俱进,”,这只是真善美的统一对文艺家的要求,但并非洞悉了人性和社会关系就能写出现实生活广阔且深刻的作品。C项,“文艺家的生活阅历丰富了,思想就丰富;思想丰富了,其越常人的思想高度就有了”错误,选项的说法太绝对。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一般来说,文艺家的生活阅历越丰富,思想就越丰富;在生
65、活中积累的思想文化资源越多,就越可能具有超越常人的思想高度”,选项忽略了“一般说来”“越可能”等限制词。D项,“文艺作品的现实内涵广阔且深刻,就能成为鲁迅所说的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错误,选项曲解文本意思。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从而就更能创作出鼓舞人们前进的现实内涵广阔且深刻的作品,成为鲁迅所说的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更能创作出鼓舞人们前进的现实内涵广阔且深刻的作品”和“成为鲁迅所说的照亮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都是文艺家“站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前沿,其思想就必然带有先进的性质”可能会有的结果,而这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的因果关系。故选A项。 7答案:1.B; 2.D; 3.C解析:1.A“推陈出新”
66、无中生有;C“比更有影响力”错,原文是说儒学向道家等学说学习,才位居百家第一;D绝对化错误,原文是“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2.文章引用王充论衡中相关的观点,旨在说明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3.原文中是目的关系,“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选项曲解为“因为把积极进取所以汉武帝”因果关系。 8答案:1.B; 2.D; 3.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原文看,下列对黄梅戏存在一定局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黄梅戏存在一定局限”的内容,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本题中,A
67、项,“黄梅戏是产生于湖北黄梅县大别山采茶调,传入安庆并结合当地的民间艺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剧种”错误,这是黄梅戏的定义,选项答非所问,不是谈对“黄梅戏存在一定局限”的理解。C项,“黄梅戏剧目题材较少涉及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错误,选项转述不当。文章第二段说的是“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很少演出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的剧目”,文中说的是“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而选项为“黄梅戏剧目题材”;文中说的是“很少演出”,选项说的是“较少涉及”。D项,“由于眼界和视角的局限,黄梅戏发展进程很缓慢,演出的范围也只局限在安徽地区”错误,选项因果倒置,原文为“黄梅戏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他地
68、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故选B项。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项,“做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权衡和博弈”错误,从文中来看,需要搞好“权衡与博弈”的主体弄错了,文章最后一段中说的是“没有了效益,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艺术创作也就无从谈起了。但如果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就会忽视艺术创作,忽视生存的意义,最终也会因为没有好的艺
69、术产品提供给社会而退出市场舞台。所以,在两者之间如何权衡,如何博弈”,由此可知,“权衡和博弈”的主体应是“经济效益”和“艺术创作”,选项属张冠李戴。故选D项。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
70、一致。本题中,A项,“后为青阳腔、徽调所吸收,诞生出本戏”错误,从文中来看,不是青阳腔、徽调吸收了黄梅戏,而是黄梅戏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开始演出“本戏”;“大别山采茶调”错,文中说的是“黄梅县一带大别山采茶调”。B项,“只要能够解放与拓展形体语言,就能很好地处理黄梅戏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错误,“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C项,“它已成为黄梅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错误,“已成为”,文中说的是“将会越来越成为”,选项变未然为已然。故选D项。 9答案:1.C; 2.B; 3.D解析:1.A“两种书法都毫无道理”理解错误,原文“不无道理”的意思是在当时都有自身的理由。B“人们确信唐赋的价值与地
71、位高于其他朝代”于文无据。D“晚唐时期赋的题材才开始”错误,原文“全部的唐赋既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现实,也显现着丰富的生命意识”。2.“也指出了唐赋的不足”错误,于文无据。3.赋体的演革到唐代已达极致与赋体演革的停滞之间无因果关系。 10答案:1.A; 2.D; 3.C解析:1.错在“黄庭坚学习书法”,据原文信息应该是学习黄庭坚书法。2.错在“因为,所以”因果倒置,“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是“达到本我之境”的原因。3.A项错在“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据文意应该是适用于任何艺术;B项错在“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达本我之境还须经过“有我”磨练、追求“自成一家”等过程;D项错在“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忽略“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