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12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457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12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十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从击黥布军,为都尉。孝文时,嘉迁为御史大夫。张苍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广国贤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时大臣又皆多死,馀见无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为丞相,因故邑封为故安侯。 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文帝尝燕饮通家,其宠如是。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丞相奏事毕,因言曰:“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上曰:“君勿言,吾私之。”罢朝坐府中,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文帝曰:

2、“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嘉坐自如,故不为礼,责曰:“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通顿首,首尽出血,不解。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 嘉为丞相五岁,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二年,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诸法令多所请变更,议以谪罚侵削诸侯。而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庙 垣。嘉闻之,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错客有语错,错恐,夜入宫上谒,自归景帝。至朝,丞相奏请诛内史错。景帝曰:“错所穿

3、非真庙垣,乃外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错无罪。”罢朝,嘉谓长史曰:“吾悔不先斩错,乃先请之,为错所卖。”至舍。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太史公曰: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术学,殆与萧、曹、陈平异矣。 注绌:不足,此处指不满。埂垣:宫外的墙。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私:偏爱。 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第: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 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D晁错为内史,责幸用事 用事:凭感情做事。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申屠嘉“刚毅守节”的一组是( ) 嘉为人廉直,门不

4、受私谒。 嘉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 (嘉)责曰:“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 丞相嘉自绌所言不用,疾错。 欲因此以法错擅穿宗庙垣为门,奏请诛错。 因欧血而死。谥为节侯。 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屠嘉早年随高帝征战,孝文帝时,旧大臣多已过世,余下的没有合适人选,孝文帝又不愿因任用窦广国而招来非议,才让申屠嘉当了丞相。 44 B申屠嘉为人廉直,不畏权贵。邓通在朝廷上傲慢无礼,皇上对他宠爱有加,申屠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并依法斩首。 C皇上重用晁错,而申屠嘉提出的意见却不被采用。申屠嘉就抓住晁错过失,奏请皇

5、上惩处,皇上不同意诛杀晁错,申屠嘉后悔没有先斩了晁错,回家后吐血而死。 D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玠,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5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曰,董祁想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 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 (1)范氏富,盍已乎? 译文:_ (2)献子执

6、而纺于庭之槐。 译文:_ (3)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_答案与精析1答案为D。“用事”,当权,执掌朝政。 2答案为c。A项,两个“其”都是代词,他。B项,两个“且”都作“将、将要”讲。D项,两个“乃”都作“竟”讲。C项,“所”,与动词“言”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与“为”组合表示被动。 3答案为A。均为申屠嘉与晁错的矛盾,表现出来的是申屠嘉的心胸狭窄。 4答案为B。“依法斩首”与原文不符。 5(1)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盍”,何不。“已”,停止,取消。(2)范献之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执”,捉拿,拘捕。“纺”,绑。(3)(你)想要的(东

7、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十九)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初左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魏元忠为洛州长史,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及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史。对仗,问宰相曰:“谁堪雍州者?”元忠对曰:“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太后曰:“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别除一官。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太后默然而止。元忠又尝面奏:“臣自先帝以来蒙被恩渥,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太后不悦。由是诸张深怨之。会

8、太后不豫,张昌宗恐太后一曰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云:“太后老矣,不若挟太子为久长。”太后怒,下元忠、戬狱,将使与昌宗廷辨之。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说许之。太后召说。说将入,凤阁舍人南和宋憬谓说曰:“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若事有不测,憬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努力为之,万代瞻仰。在此举也。”及入,太后问之,说未对。元忠惧,谓说曰:“张说欲与昌宗共罗织魏元忠邪?”说叱之曰:“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

9、昌宗逼臣使诬证之耳。且臣岂不知今曰附昌宗立取台衡,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他曰,更引问,说对如前。 (录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略) 注对仗:当廷奏事。:从前。承乏:充任(谦辞)。戬:高戬,时任司礼丞。台衡:指宰相。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项是( ) A张易之奴暴乱都市 暴乱:发动叛乱。 B朕欲别除一官 除:革除。 C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空闲。 D昌宗从旁迫趣说 趣:催促。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元忠与张氏兄弟相互斗争的一组是( ) 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 今承乏宰相,不能尽忠死节,使小人

10、在侧,臣之罪也45 将使与昌宗廷辨之 昌宗密引凤阁舍人张说,赂以美官,使证元忠 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 元忠为宰相,何乃效委巷小人之言 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元忠曾杖杀张易之的家奴,又曾阻止张易之的弟弟为雍州长史,二张因此恨之入骨。 B太后生病,张昌宗担心太后一旦去世,失去靠山,被魏元忠诛戮,因而设计陷害元忠。 C凤阁舍人宋璟劝勉张说伸张正义,不为邪恶势力所屈服,即便因此获罪,也是光荣的。 D张说起先阿附张昌宗,参与了对魏元忠的陷害;后来由于宋璟的劝导,转变了立场,没有按张昌宗的意愿加害元忠。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

11、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译文:_ (2)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译文:_ (3)附元忠立致族灭。 译文:_答案与精析 1答案为D。A项,“暴”,残暴,凶恶。“乱”,扰乱,破坏。B项,“除”,拜官授职。c项,“闲”,熟悉。 2答案为c。A项,“以为”:以(之)为,让他担任;“以为”:认为。B项,“且”:将要;“且”:苟且。D项,“也”:表判断;“也”:句中提顿。c项,两个“乃”均作“于是”讲。 3答案为B。是太后所为。是凤阁舍人南和宋璟对张说讲的话。是张说对元忠说的话。 4答案为D。张说事先并未参与对魏元忠的陷害。 5(1)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人能够取代薛季昶。“易”,替换,译为“取代”。(2)不

12、能用阿附邪恶,陷害忠正的手段达到免祸的目的。“党”,同伙,与邪恶结为同伙。“苟”,暂且,表示时间短暂。(3)站在元忠一边会立即招致灭族之祸。“附”,依附。“致”,招致。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放鹤亭记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愫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13、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会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曰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

14、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曰子洞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6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

15、,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伺、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_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_ (3)独终曰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_答案与精析1答案为B。“和”,应读h,应和,跟着唱的

16、意思。 2答案为A。A项,两个“以”均为介词,作“拿,用”讲,后省略“之”。B项,“其”:代词,代鹤;“其”:副词,放在句首,表反诘语气,译为“难道”。c项,“而”:连词,表并列;“而”:表修饰,译为“地”。D项,“于”:到;“于”:从。 3答案为C。A项,“明年”,转年,某一年的第二年。B项,“适”,正好;“当”,挡。D项,“南面”,面向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 4答案为D。应是作者所作。 5译文: (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斯”,这;“乐”,“以为乐”,意动用法。(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以”,凭借;“名”,闻名,作动词。(3)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履”,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