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275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八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0讲 农业地域类型.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0讲农业地域类型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1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生产特点。2学会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3掌握分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方法。 重难提示1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重点)2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重点)3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和评价。(难点)考点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1)概况(2)特点2商品谷物农业(1)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2)主要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

2、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4)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评价与发展措施(1)突出的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3)发展的三大措施: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方向发展。3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是典

3、型的商品性农业地域类型,其典型分布地区是美国的中部平原地区,我们可以此为例,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入手,来评价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区位因素分析形成条件评价自然因素地势平坦开阔(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壤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气候温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水源充足(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

4、土地租金低)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4.中美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比,既有相似区位条件,也有不同之处。(1)共同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区位条件相似。(2)不同之处:经营方式不同美国农场由家庭经营,我国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美国特殊区位条件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大面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

5、等。 (3)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读某农作物在甲、乙两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示农业区属于()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2影响图示农业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C交通便利,城市众多D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解析:第1题,图示为我国东北和俄罗斯、乌克兰的小麦商品谷物种植业区。第2题,图示农业区位于平原地区,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商品率高。答案:1.B2.B读我国某农业区示意图,回答34题。3该区域

6、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河谷农业B灌溉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畜牧业4该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城市较多,市场广阔经济发达,从业人员素质高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交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ABCD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为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因为气候较为干旱,主要以黄河水为灌溉水源,发展灌溉农业。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城市较多,农产品需求量大;河套平原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该区域的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从业人员的素质整体不高;该区域的水运条件并不优越。答案:3.B4.B考点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1)主要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南非等国

7、。(2)自然条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3)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2乳畜业(1)概念:随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2)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3)主要产品:牛奶及其制品。(4)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5)区位要求:接近消费市场。3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2)不合理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思考探究】园艺业布局的区位条件有哪些?提示:靠近城市等市场;交通便利。1阿

8、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对比分析项目异同西欧乳畜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产品相同点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不同点牛奶及其制品牛肉市场相同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点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国内市场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经营方式相同点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不同点规模较小生产规模大交通条件相同点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不同点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公路需要依赖国际联系的铁路、海运原料供应相同点牧草、饲料不同点种植牧草、饲料作物以天然牧草为主区位不同点城市郊区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区科技相同点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2.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判断依据判断结论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

9、型水稻自给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农业牛、羊面向市场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小麦、玉米面向市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谷物农业谷物、牲畜主要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混合农业单一热带经济作物面向国际市场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种植园农业(2015湖南六校联考)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今年前半年,阿根廷的牛肉产量增长52%,可供应到世界各地的餐桌上。结合下图,回答12题。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牧牛占重要地位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A B C D2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A地

10、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弱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解析: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国。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适合放牧牲畜。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牧牛业占重要地位,这里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距海港近等。答案:1.D2.B(2015南京模拟)下图是某农场农事活动季节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农场所属国家,最可能是()A英国 B美国 C新西兰 D巴西4有关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11、()A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水源B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C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D一般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干旱、半干旱区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该地区35月播种冬谷,故为南半球,因此A、B错误,该地区农业生产以养牛为主,可知它为新西兰的乳畜业,故C正确,D错误。第4题,乳畜业主要面向城市市场,商品率高,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故A错误,C正确。乳畜业发展中水利工程量小,故B错误。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故D错误。答案:3.C4.C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有人说我国的牧区畜牧业属大牧场放牧业,准确吗?请简要分析。A区域地处我国华北,其牲畜

12、的主要饲养方式是什么?(2)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B区域所在国家为发展畜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3)D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_。该区域发展农业的优势和制约条件是什么?(4)C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了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我国牧区畜牧业长期以来主要是靠天养畜,农业生产率低。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解答。第(3)问,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主要发展混合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但水源成为其农业发展的制约条件。第(4)问,由于西欧气候适宜、城市和人口较多、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故

13、乳畜业发达。答案:(1)不准确。原因:我国牧区畜牧业一般以游牧业为主,牲畜数量小,牧区规模小;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商品率低。主要饲养方式:圈养。(2)主要分布国家: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等。措施: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3)混合农业优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养羊。制约条件:墨累达令盆地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水源成为该区域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4)乳畜业有利条件: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集中、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图表特

14、征】农业地域类型图多以区域图、农业生产结构图、农业生产流程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区域内农业地域类型、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图1美国农业带(区)分布示意图图2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图3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这些图都以不同形式展示了农业地域类型,在判读时有其共性的规律,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图来讲其判读又各有其规律可循。1根据分布来判断这种农业地域多以区域图来呈现,对这类图的判读,首先要根据海陆轮廓和经纬度位置来进行区域定位;其次根据区域内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结合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再次对区域内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等问题进

15、行分析。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再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而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3根据农业特点判断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受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基础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4根据存在的问题判断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阅读图文资料,

16、完成下列各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2)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思维流程1问题探究简述地中海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优势。提示:夏季热量充足、光热充足、气温昼夜温差大。2信息解读标准答案(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

17、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2)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考向一农业地域类型1(2013高考北京卷)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甲、乙、丙分别位于()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解析:选C。据图可知中国华北地区玉米是春播、秋收

18、,夏季处于生长时期。图中甲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最接近,故甲为与中国华北同处于北半球的印度;乙、丙种植期、收获期与中国华北相反,应为南半球国家,对比四个选项,可确定C正确。2(2013高考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图示为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等。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等。解析: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与美国棉花带的光照条件均比较好,同时地形平坦、地广人稀,适宜棉花大规模生产;但是水源匮乏、交通不便、远离市场等因素制约着我国新疆棉花产区的发展。答案: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

19、期长交通运输技术装备考向二粮食生产与粮食问题3(2014高考重庆卷)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A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解析:选A。人口数量等于耕地总量与人均耕地的比值,依据材料可判断A项正确。(2013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双选)4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A热量更丰富B地形更平坦C土壤更肥沃D水源更充足5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A扩大播种面积B提高机械化水平C选用优良

20、品种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解析:第4题,图中信息显示甲地为我国东北地区,丙地为我国南方地区中的山地;丙地较甲地纬度低,热量更丰富。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为肥沃的黑土。综上分析应选择B、C。第5题,图中信息显示乙地为华北平原,要提高单产只能依靠精耕细作、培育优良品种、兴修水利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可提高生产效率,与提高单产无关;扩大播种面积可提高粮食总产。答案:4.BC5.CD(2012高考课标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67题。6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

21、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7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解析:第6题,由材料知,近年来随着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播种面积应是下降的,故A项错误;改进农田水利设施,能保证粮食生产,但不会使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C项错误;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也不是“连续”的,D项错误;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投入的加大会引起粮食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的“连续”增长,故选B项。第7题,选项中四个粮食主产区相比,改革开放以来太湖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耕地被挤占最多,符合题意。答案:6.B7.A读三个地区农业基

22、本情况比较表,完成12题。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86%14%20%大45%55%90%小8%92%89%小1.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D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2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受市场波动影响小C机械化水平高D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解析:第1题,根据三个地区农业产值的比重可知,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地区种植业与畜牧业比重相当,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地区畜牧业比重很高,商品率高

23、,为大牧场放牧业。第2题,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答案:1.A2.A(2015福建莆田一中一模)地理调查是地理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表示意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对我国某地区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根据材料回答34题。3.从传统种植方式看,该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田农业B牧场畜牧业C旱作农业D高度发达的商品混合农业4根据农业种植方式判断,该地区可能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地区解析:第3题,从表格来看,该地区传统种植方式以冬小麦、玉米、西瓜为主,为旱作农业;传统种植方式与高度发达的商品混合农业不相符,因此C对。第4题,从种植

24、方式来看,该地以旱地作物为主,一年能种植两季,东北平原只能种植一季,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以水田农业为主,华北平原冬季有冬小麦,南部能达到一年两季,B项正确。答案:3.C4.B(2015临沂期末)近年来,中阿农牧业贸易与合作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中国是阿根廷最大的牛肉、乳制品等农产品出口市场,阿根廷是中国第三大农业产品供应国。回答56题。5有关阿根廷畜牧业发展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半干旱区,不适宜农耕B机械化水平低C交通便捷D商品率低6阿根廷畜牧业的下列做法,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地区借鉴的是()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C拓展海外市场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解析:第5题

25、,阿根廷是大牧场放牧业,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草类繁茂,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靠近海洋,海运便捷,牛肉大量销往海外。第6题,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的地区是内蒙古牧区,就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来说,可以借鉴的是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等做法。答案:5.C6.A7(2015山东青岛一模)乌龙茶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较短,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云雾较多,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下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乌龙茶起源地适宜种植茶树的气候条件。(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A地比B地更适于乌龙茶的种植,据图说明坡度对乌龙茶生长的影响。(3)该地区春季易受低

26、温、霜冻的影响,为防止春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喷水,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简析其地理原理。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结合乌龙茶的生产条件和图示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气候条件;(2)坡度影响坡面水流速度,对土壤水肥的保持有影响,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说明;(3)通过改造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喷水防冻利用热力原理来解释。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山区昼夜温差大。(2)A地等高线比B地更为稀疏,说明坡度缓,物质迁移速度(水土流失)慢,泥沙沉积(侵蚀较弱),土壤厚度更厚,土壤水分条件好,肥力更高。(3)使空气中水分增多,

27、可减小温度变化,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一、选择题读某大型农场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1该农场生产的特点是()A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低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C历史悠久,专业化程度高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2该农场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是()A温室效应显著B水源水质恶化C大气污染减轻D土壤肥力下降解析:第1题,该农场为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A、C、D选项都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第2题,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环境,减轻温室效应,控制土壤肥力。答案:1.B2.C3(2015西安五校二模)读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柱状图,甲、乙两省区分别是()A江

28、苏、内蒙古B湖北、吉林C广西、黑龙江D湖南、新疆解析:选C。甜菜、小麦主要在我国北方种植,水稻、甘蔗主要在我国南方种植。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也可以发展水稻种植。据此可判断甲、乙分别是广西和黑龙江。(2015湖南怀化一模)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图甲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乙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45题。4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乳牛大量繁殖B气温偏低C鲜草供应偏多D降水偏少5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A地形的种类B市场的距

29、离C雨量的多少D奶牛的数量解析:第4题,从两图对应月份牧草成长与气温、降水关系中可看出,牧草成长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图甲显示710月份,牧草需求量大于牧草成长,从图乙中可看出相应月份降水较多、而气温相对较低,故主要原因是气温偏低。第5题,牛奶不易储存,要接近市场布局,而其他乳制品相对便于运输和储存,可以较远距离运输。依题意,可知该地距离市场较远,导致该地外销产品主要是其他乳制品。答案:4.B5.B(2015莱芜期末)下图示意19782004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与水稻产量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6该地区粮食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力的提高B耕地面积的扩大C市场需求的变化D交通条件

30、的改善7黑龙江垦区粮食结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地区()A土地盐渍化B温室效应C土地沙漠化D水资源短缺解析:第6题,黑龙江垦区为商品谷物农业,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业类型和规模,故C对。第7题,黑龙江垦区粮食产量中水稻增加,用水量增多,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答案:6.C7.D(2015兰州期末)下表所列数据为某四个国家季风水田农业生产情况统计。据表回答89题。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甲4 4002.149 416.00乙2 9504.2312 478.50丙1 0361.801 864.80丁1684.36732.488.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日本、印度、中国、泰国

31、B印度、中国、泰国、日本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泰国、日本、中国、印度9以下关于该农业地域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地块狭小,所以生产国的机械化水平都很低,水利工程投资较大B虽然精耕细作,单产量较高,但因为人口压力大,仍属于粗放农业C主要以家庭农场为单位进行生产,规模较小,商品率较低D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匹配较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解析:第8题,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种植面积最广的是平原面积广大的印度,单产最高的是亚洲农业最发达的日本。第9题,季风水田农业特点有: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以自给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但日本机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投资较大;科技水平低。答案:8.

32、B9.D(2015山东烟台期中)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1011题。10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D甲城郊乳畜业11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解析:第10题,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地区主要为种植业,但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商品率低,不符合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或城郊乳畜业的特点,故A、D两项排除;丙地主要为畜牧业,且商品率高,故C错误;乙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符合此特点,故B正确。第11题,

33、甲地区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雨热同期。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10.B11.B二、综合题12(2015南京模拟)读下图,回答问题。澳大利亚东南部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我国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图(1)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乳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其小麦牧羊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_,解决的主要途径是_。(2)据图分析我国珠三角基塘农业生产的优点。(3)珠三角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其地位下降,每年需要调入大量粮食,试分析原因。(4)近年来,中澳农业合作日益加深。澳大利亚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及科技运用等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解析:第

34、(1)问,澳大利亚乳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大城市附近,原因是该地市场广阔;小麦牧羊业位于墨累达令盆地,由于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进行解决。第(2)问,珠三角基塘农业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取得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第(3)问,珠三角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应主要从产量下降(耕地减少)和需求量增加(人口增加)两方面分析。第(4)问,我国农业发展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科技投入等。答案:(1)市场灌溉水源不足跨流域调水(2)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市场适应性强;产业链延长,农民收入增加;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3)工业

35、化城市化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城市化迅速,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增加。(4)因地制宜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形成农业带;加强农业生产过程和环节的专业化;增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机械化生产。13图1为亚洲部分区域图,图2为甲、乙、丙三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_,形成原因是_。乙地5月均温高于6月的主要原因是_。若无青藏高原的隆起,乙地冬季气温将_,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2)图1中阴影区域的主要农产品是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是_,影响当地农业类型的主导社会经济因素是_。(3

36、)分析丙地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气候资料和地理位置可判断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在降水少的季节,气温上升快;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使乙地冬季气温偏高,说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第(2)题,阴影区域为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区,主要为水稻种植区;从空间来看,均位于沿海地区;劳动力充足,便于发展此类农业。第(3)题,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但季风的不稳定性容易给当地带来旱涝灾害。答案:(1)全年高温少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气温高降低整体性(2)水稻(稻谷)沿海分布劳动力(3)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不利影响:易受旱涝灾害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