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作业(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91110031】(1)然而最重要的是,中国要始终尊重俄罗斯,在它遇到16年来最大经济困难的时候,不对其趾高气扬,更不_。(2)耐心和勇气常能帮助我们去对付善于搅和的人,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不要让对方有_的机会。(3)位于火奴鲁鲁、迈阿密、纽约的三家酒店购买了一种新型的耐洗的射频识别标签,用以防止人们拿走他们的毛巾、亚麻织品和高级绒毛浴袍。这种_已然成为某些人旅游之外的乐趣。A趁火打劫顺手牵羊浑水摸鱼B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C浑水摸鱼 趁火打劫 顺手牵羊D趁火打劫 浑水摸鱼 顺手牵羊【解析】
2、趁火打劫: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混水摸鱼”。顺手牵羊: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句强调中国对俄罗斯遭遇了经济困难的态度,所以选用“趁火打劫”。句强调把事情弄清楚以制止善于搅和的人的行为,所以选用“浑水摸鱼”。句强调不良游客的行为,所以选用“顺手牵羊”。【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导学号:91110106】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
3、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 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D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与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设计、建造、开发”。C项,主谓搭配不当,并列主语中的“植被覆盖率”不能与“严重”搭配。D项,动宾搭配不当,“表现”不能和并列宾语中的“热情奔放”搭配。【答案】B3(2015全国卷)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4、最恰当的一句是() 【导学号:91110107】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整个语段叙述的中心是尾气排放量对空
5、气质量的影响,“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提升“成品油质量”都是为了降低尾气排放量。所以,要填写的句子的叙述重点也应该落到尾气排放量上。B项叙述重点是“汽车的改造”;C项中的“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与原文中“只要使用和柴油”矛盾;D项“不管都”句式,不如A项的“即使也”语气强烈,更能显示出后文“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的迫切性,所以A项更恰当。【答案】A4下面一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字) 【导学号:91110109】游欧前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游欧回来后,梁开始以西方反省
6、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有力地引入中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以发展新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通读语段,筛选出有关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的重点内容:“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然后用一句话表达出来。【答案】(示例)以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主张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借鉴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5在下面这段话中,画线句子表达不够准确,也不生动。请运用恰
7、当的修辞手法,把它改写得既准确又生动。梁启超故宅门前,那棵老杨树又粗又壮,像老母鸡护雏般把院子搂了个严实:新房子和旧房子堆叠在一起,显得很拥挤。 【解析】画线语句的意思非常明确,关键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可以使它变得形象和生动,选用比喻或拟人皆可,但所写句子必须简明扼要。【答案】新房子和旧房子你拥我,我挤你,显得十分亲密。6请结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及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谈谈你对梁实秋散文风格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 【导学号:91110032】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
8、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地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避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避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避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梁实秋雅舍小品) 【解析】作答时,要
9、能合理指出梁实秋的散文风格,联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及两则材料评析要合理;阐述要有说服力,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答案】(示例)梁实秋的散文简洁、雅致而内蕴丰厚。他认为散文贵在“简单”而有“文调”。写梁任公,他抓住人物出场时的两句开场白,几个简单的动作,就活画出任公先生谦逊而自负、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可谓言简而意丰;写曾经居住的“雅舍”,三言两语之间,既突出其简陋而不能避风雨的破旧,又表现其妙趣横生,别具个性的意味。简单中的丰厚,雅洁中的趣味,使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风采独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导学号:91110108】梅花,另一种乡愁方华敏记得儿时,我唱着“雪霁天晴朗
10、,梅花处处香”,深一脚浅一脚地疯跑在落雪的三九,摘一朵盛开的梅,捧一团蓬松的雪,真就有了李渔“雪点寒梅横小院”的意境,小小的我哪知踏雪寻梅的情致啊。初识梅,是在画上。每年除夕,老屋厅堂正墙早早换上匾额和字画。这古旧的字画与门楣新帖的春联相映,透着玄幻的前世色彩。然而这匾额和字画每年只能“显身”半月,待到正月十五过后,外公就取下卷好包藏,来年春节再挂,循环往复。我那时小,踮脚凝望画上的朵朵小花,思忖那花儿笑盈盈地开在枯老的枝干上,怎么总也不凋落呢?长大后才知这画是有名的九九消寒图。图中有诗云:“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哦,原来在描述民俗中的“画九”吧?说
11、是旧时的闺中女画素梅一枝,枝上共有白梅八十一朵,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将一朵白梅描红,待到白梅红遍,就出了“九”,九尽春来。真是奇了,那时的女孩儿虽然身置寒冬,却是日日与洋溢春意的花儿相视,看似寻常的细微,也有意义的品赏,应为梅花最有美感的记载了。我想,老屋那宽条幅画中风霜已过,描红者和写诗人是否早就化身为香如故的一朵寒梅呢?在我的童年,无论是画里静止的梅,还是院梗上凌寒的梅,都开在我心里。外婆针线活做得极好。她在我的浅色衬衣前胸处,绣一簇粉的梅,带着一团团的喜气,仿佛要从衣裳上跳跃下来,惹得小伙伴用小手摩挲,痴痴羡慕,怜惜不已。我的书包搭盖上檐的梅花瓣是外婆剪纸后再以
12、细毛线缝制的,淡黄的底色突兀出炫耀的朱红,那个妖娆啊,背起书包飞跑起来,真是热闹,把少时的岁月都染红了。似乎每个日子都过得像班上同学名字中嵌有的“梅”字一样,含苞的美梅呀。清清浅浅的心,盛满了生命之初点点碎碎的幸福和快乐。哪里还念想只有春节才能看到悬挂的梅花图,只有三九才能采撷到的雪梅?夜晚,一灯如豆,外婆纺线织布。雪白的棉线从她手中均匀地抽出,细细袅袅;棉线穿梭在她织机经纬里,像是把早春的希望也织进光洁的线条里。我每天聆听织布纺线声音如梦,吱吱哑哑,声声寒霜意,丝丝梅花香。外婆用粗布温暖我,换钱养活我,用粗布成衣绣出好看的梅花,保存她对一棵棉的感恩。她说,有梅在侧的老屋,有纺车轻摇的夜,便有
13、端然的厚度,守得轮回始终。从我童稚起,外婆的纺机一直织成我离乡的明月光。待我学会识文断字,再看那书里的梅,分明是染着乡愁的。明末张岱在西湖大雪三日、鸟声俱绝之时,独往湖心亭观雪,并青梅煮酒,酒意诗情,写下如水墨画般的西湖冬景,那份岑寂中的干净百媚多像他天府故国的梅花。红楼梦第五十回,贾宝玉“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诗中的踏雪寻梅,则是禅心与梅心的天然合一,有藏在梅里无人知晓的春愁。除此还有北宋林和靖、民国才女石评梅等,他们倚窗凝思,看梅著花忆故乡的惆怅总是如此打动我的心。读着读着直到怅然若思,他们带给我的那种感觉,就像梅花三弄的第四拍,是那么值得挽留。待我离开故乡定居南京,这一年一度的
14、梅花之约,俨然成为既定的仪式,怀旧而亲切。悠悠穿行梅林,细碎的花瓣寥寥地落在脸上,抬头细看,朵朵含苞的梅尖上也噙着盈盈的雨露,默默泪珠样的就是不落下,纯净透明得像回不去的少年,含了粉色香的乡愁。触梅思旧,故乡九九消寒图中描红的梅,细腻也好,精致也罢,却只是锁在老屋里的山水,只可想象不能触摸。儿时衣裳、书包上的簇簇梅花,楚楚盛开在岁月深处也好,鲜活灵动也罢,它却只是一幅疏朗的水墨,墨色晕开染成墨梅,才能风神绰约,梅魂隐现。此时斜斜的一枝梅红,仿佛从一曲纺机吱吱哑哑里漾出,细针密线地把我织进童年的月夜。当我走过南京梅花山长长的神道和蜿蜒的陵前路,那尽头便是连着儿时的春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5、”梅花花开烂漫,又有多少随一夕风雨,洒落石阶。“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不正是眼前这般情景?梅花于我,是相遇故知,寻一丝慰藉,细水长流。梅花于我,是另外一种乡愁。7.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写我儿时唱着咏梅诗歌,在雪中摘梅花玩乐的情景,已有踏雪寻梅的意境,作用是统领全文,突出我对梅花的深厚情感。B文章写画作九九消寒图和“画九”民俗,想象闺中女子画梅的情景,写出了儿时初识梅花时的美好印象,也表达了对老屋和外公的思念。C“有梅在侧的老屋,有纺车轻摇的夜,便有端然的厚度,守得轮回始终”一句写出了外婆面对艰苦生活的坚韧和对外婆的怀念。D. 文章第段引用了与梅有关的情
16、节和诗句,还写到了林和靖和石评梅,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增添文章的古典韵味和文化底蕴。E本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耐人寻味。【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意的能力。A项,小时还不懂踏雪寻梅的意境。开头不能统领全文。作用是为了衬托长大后我对梅花的深厚情感。D项,“主要是为了增添文章的古典韵味和文化底蕴”说法有误,主要是通过这些与梅有关的作品中体现的乡愁来衬托我对故乡的思念。【答案】AD8文章以“梅花,另一种乡愁”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内容、结构和主题等角度分析。【答案】(1)统领全文的作用,
17、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篇文章围绕着“梅花,另一种乡愁”来展开。(2)文章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写了我儿时摘梅唱梅歌,识画中梅;童年时外婆纺线织布,在我的衣服上绣梅;我学会识文断字后读书中梅;我离开故乡后赏梅寄托乡愁。(3)点出主题,梅花寄托着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和对家乡和亲人的真挚思念之情。9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此时斜斜的一枝梅红,仿佛从一曲纺机吱吱哑哑里漾出,细针密线地把我织进童年的月夜。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先表明手法,在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此手法的表达效果。【答案】这句话写我离开故乡定居南京后,在梅花山赏梅时,由眼前的梅花想起童年外婆月夜辛勤织布的情景,用了比拟(
18、或炼字),写梅“漾出”“织进”形象生动,又以联想,化实为虚,虚实结合,将深情融于画意,由眼前梅表达对外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含蓄蕴藉,韵味悠长。10作者第段为什么说“梅花于我,是相遇故知,寻一丝慰藉,细水长流”?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解释句意,然后结合文本和个人见解分析。【答案】作者定居南京后,看到梅花有亲切感,梅花如同他乡故知,勾起心底的记忆,慰藉心灵。作者从儿时到离开故乡前,在雪地里吟唱梅花诗,与外公在老屋画梅花、赏梅画,与织棉纺纱的外婆相依为命,梅花贯穿儿时生活,烙印入心。离乡后,赏梅时就会想起与梅花有关的童年生活以及故乡的人与事。梅花如同亲人、故乡一样,亲切可感。 梅花是作者遥寄思念、乡愁的载体,寄托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童年生活的浓浓思念之情。联系现实生活或者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