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征帆一片绕蓬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征帆一片”有什么含义?答:_解析:这一句是叙事,也寄寓着诗人的感情。分析的重点是“征帆”和“一片”的含义。答案: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如同一片树叶漂浮在水面。“征帆一片”形容孤单漂泊远航,也暗示了晁衡的遇难。“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一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_解析:诗人把“晁衡”比喻为“明月”,而“白云愁色满苍梧”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的情感可从本句中的“愁
2、”字和诗题上的“哭”字看出。答案:“明月不归沉碧海”以比喻手法写晁衡遇难。明月,是说晁衡高洁的人品如明月般皎洁。而晁衡遇难,正如皓月沉于湛蓝的大海,所比自然贴切,带出末句的无限惋惜和悲愁。“白云愁色满苍梧”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有愁来写诗人自己之愁,将悲痛之情渲染得厚重蕴藉。(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丁都护歌李白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在结构与主旨上具有怎样的作用?答:_解析:这句话的意思可以从“唱都护歌”和“泪如雨”中
3、把握。这是一个描写船夫生活艰辛的语句,也是一个抒情句。答案:这句诗是指纤夫们唱起哀伤的歌,悲痛得泪如雨下。这是从具体的动作描写中,深入地表现纤夫内心的痛苦,直接地表达了他们的悲愤心情。这首诗歌在语言与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答:_解析:诗歌的语言明白如话,浅显生动。直接描写了船夫的生活和思想,属于白描手法。答案:全诗采用了白描手法,从远到近,由景及人,由概括到具体,情景交融,远近交织,感情深切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精练。二、语言运用扩展下面的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80字左右)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答:_解析:本题在进行扩展时,可以以原来的语句作为扩展的主体,在适
4、当的地方添加恰当的枝叶,也可以根据原句的内涵进行续写。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做到整个语句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并且衔接自然,文脉畅通。答案:(示例)梅花,俏皮而又含羞地开在桥头、小院,傲立在风雪中。含羞的花朵,不时惹得北风吹拂衣袂,将那漫天的花香清影留给踏雪寻梅的诗客,留给临枝弄舞的翠鸟,留给追梦寄怀的智者,也留给失落孤独的旅人。下面是“2013年中小学生上网调查”统计表,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学生上网普及率小学(83.5%)初中(90.4%)高中(94.9%)学生上网内容玩游戏(51.4%)QQ聊天(41.2%)学习和其他(7.4%)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反对(70%)赞成(23%)顺其自然
5、(7%)家长反对学生上网的原因影响学习(51%)接触不良信息(44%)其他(5%)(1)全面把握图表信息,从学生或家长的角度概述结论。(不超过40字) 答:_(2)就你的结论给学生或家长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不超过30字) 答:_ 解析:此题先要把图表的内容列出来,然后根据内容的比较归纳概括,若从学生的角度,就要从普及率和上网内容两方面概括;若从家长的角度作答,就要从家长的态度和担心的问题两方面概括。在提建议时,可从上网的危害,上网内容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如上网要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或者对身心健康有益的事情。答案:(1)(示例1)中小学生普遍上网,且比率随学段提高而提高;多数人上网都是做与学习无
6、关的事。(示例2)多数家长对学生上网持有否定态度,认为学生上网会影响其健康成长。(2)(示例1)学生上网应该做对学习或身心健康有益的事情。(示例2)家长要对学生上网做正确引导,以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一、基础考查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姥(m)秦塞(s)鱼凫(f)琵琶(pa)B猿猱(no) 枫树(fn) 渚清(zh) 萧萧(xio)C云梯(t) 惘然(wn) 一系(x) 沧海(cn)D霜鬓(bn) 潦倒(lio) 剡溪(shn) 芒砀(dn)解析:选D。A项,“塞”应读“si”;B项,“渚”应读“zh”;C项,“系”应读“j”。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7、的一项是()A栗深林兮惊层巅B云青青兮欲雨C虎鼓瑟兮鸾回车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解析:选A。A项,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战栗。B、C、D三项全部为名词活用为动词。B项,雨:下雨;C项,鼓:弹奏;D项,事:侍奉。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言不美B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C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人成事D惟觉时之枕席 云鬓半偏新睡觉解析:选A。“信”,副词,确实;形容词,诚实的。B项,“拔”,都是“超过”。C项,“因”,都是介词,凭借,依靠。D项,“觉”,都是“睡醒”。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活用角度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对此欲倒东南倾云青青兮欲雨虎鼓瑟兮鸾回车栗深林兮惊层巅洞
8、天石扉,訇然中开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A/B/C/ D/解析:选D。名词用作状语,向东南;名词用作动词,下雨;名词用作动词,弹奏;使动用法,使战栗,使惊骇;名词用作状语,从中间;名词用作状语,向东;名词用作动词,侍奉。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注】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载“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古诗中常用“折柳”来表达思乡之情,那么本诗的主旨是否为抒发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呢
9、?请简要说明。答:_解析: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不能仅靠一词一句,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诗歌的主旨来分析。答案:“思乡之情”并非本诗的主旨。本诗虽然使用了“折柳”典故,但主要用意在于造成江南春色与边塞雪景的对比,突出环境的艰苦;虽然也写出了战士的思乡,但这并非本诗的主旨,全诗抒发的是对戍边将士报国精神的赞颂之情。成语有“枕戈待旦”,据此,有人主张“宵眠抱玉鞍”的“抱”字改为“枕”字更好。请说说你的看法。答:_解析:此题考查诗歌中的炼字,可以从表达的含义和体现的情感等角度分析。答案:不同意这种说法。“宵眠枕玉鞍”虽然显得更合乎情理,但是不如用“抱”字更加传神,更能烘托出军营中高度警备的气氛,似乎只要一有
10、风吹草动,将士们马上就会一跃而起,抱起马鞍,跳上马背,给侵犯者以迎头痛击。(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答:_解析:在诗歌的颈联中,最能体现诗人用词精妙的是动词,这类词往往是诗眼所在。鉴赏时可以从动景与静景的关系角度分析。答案: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对“分”字进行赏析: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一个“分”字,化静为动,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对“挂”字
11、进行赏析: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联想到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垂直落下的情状。有人说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也有人说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答:_解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结合诗人采用的表现手法。如果理解为直接描写,主要人物形象当为李白;如果理解为侧面描写,主要人物形象当为道士。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1)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示例2)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
12、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松,都烘托出道士淡泊、疏放的风格。作者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了作者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也侧面表现了道士的人品。三、语言表达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前面形成排比,并与首句尾句相照应。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象春天的清新;_,_;_,_。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解析:仿写语句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形似”,句式要与画线的语句保持一致,即采用“只给你就能叫你去想象”;二是“神似”,要注意所写的语句围绕整个语段的中心意思,感情基调、思想意趣相同。答案:(示例)只给你一朵浪
13、花,就能叫你去想象大海的浩渺只给你一颗星星,就能叫你去想象星空的灿烂为下面的漫画一次使用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能揭示漫画的内涵。(不少于50字) 答: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为漫画拟写解说词既要抓住画面的要素,又要揭示漫画的内涵,还要注意修辞和字数的要求。分析该漫画可知,画面中的两棵绿树被当成了一次性筷子使用,本漫画揭示的是使用一次性筷子对森林的破坏。从这一角度揭示其寓意即可。答案:这是一幅把两棵绿树当筷子使用的画面。使用一次性筷子,就像手持刀斧砍伐森林一样。它警示人们:破坏自然环境就是自毁家园。四、名句默写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一夜飞度镜湖月。(2)忽魂悸以魄动,_。惟觉时之枕席,_。(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4)明月不归沉碧海,_。(5)_,掩泪悲千古。(6)笑入荷花去,_。答案:(1)我欲因之梦吴越(2)怳惊起而长嗟 失向来之烟霞(3)使我不得开心颜(4)白云愁色满苍梧(5)君看石芒砀(6)佯羞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