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746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选择性考试)专题复习学案:第7讲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7讲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线索一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代潮流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继续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先后经历了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等四个阶段,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线索二民族资产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萧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最后陷入绝境。线索三近现代的思想解放和理论成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

2、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孙中山与时俱进,将三民主义改造成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导思想。项目年份考向202020192018试题分布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思想的嬗变新高考卷(山东卷),7(民众的觉醒)全国卷,3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全国卷,29(爱国主义精神)全国卷,2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全国卷,2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全国卷,29(孙中山思想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 全国卷,30(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卷,29(共产党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全国卷,3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高考卷(山东卷),9

3、(国民革命)全国卷,30(毛泽东思想);全国卷,30(解放战争时期的干部培训)全国卷,30(西方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全国卷,30(抗日根据地建设)试题分布曲折发展的民族经济全国卷,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全国卷,30(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命题视角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五四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上,强调对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考查。命题多提供新材料,以小角度切入,多层面综合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要求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强调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7年)1五四运动。(1)性质:

4、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3)划时代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中国共产党成立。(1)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2)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3)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国共合作。(1)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2)意义: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了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4北伐

5、战争。(1)进程: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以消灭北洋军阀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发展到高潮。(2)失败: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5毛泽东思想萌芽: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阶级的重要性。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1革命道路的开辟。(1)“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红军战略转移。1934年10月,由于领导人的“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

6、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2国民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1)措施: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实行币制改革。(2)影响: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得到了较大发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3日本局部侵华:从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华民族危机加深。4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三、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1抗日战争。(1)日本侵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7、开始。(2)全民族抗战。1937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战,分两个战场,两条战线。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3)意义:是100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2民族工业的萎缩: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掠夺和国统区的战时体制,中国民族工业日趋萎缩。3毛泽东思想形成。(1)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毛泽东

8、思想基本形成。(2)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和平与内战、民主与独裁。(2)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3)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解放战争胜利:经过战略防御、反攻、决战,1949年解放军攻占南京,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3民族工业:美国商品排挤、官僚资本挤压、苛捐杂税、通货膨胀等因素,使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考向一

9、抗日战争1(2020全国卷)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单位:%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465251122上表反映出当时边区()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解析: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与地主都参与了县参议员的选举,体现了各阶层的联合,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故选D项;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于1940年,排除A项;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

10、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赞成抗日的民主人士,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专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改变”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45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未建立联合政府,排除C项。答案:D2(2019全国卷)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解析:本题以毛泽东对中俄革命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学生

11、准确解读历史信息、运用比较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突出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而俄国的资产阶级则是革命的对象,其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不同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俄革命具有不同的性质,没有涉及借鉴俄国革命经验的信息,A项错误;毛泽东指出中国的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意在阐释资产阶级是中国共产党争取的对象,并不是要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党的右倾错误,D项错误。答案: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1)工业化进

12、程:在全民族抗战爆发前的十年里,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推动下,中国现代化工业迅速发展,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2)民主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战时体制使国民党加紧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排斥其他民主力量,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2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1)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的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2)促进了内地工业化的发展:内迁的工业虽然远没有战前发展迅速,但改变了原来各地区工业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形成重庆、昆明等11个工业区。(3)为国内统一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使中国出现了政治力量大一统的形势,全

13、国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4)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1943年初,中国先后与美、英等国签署了废除旧约、签订新约的协议。抗战胜利后,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5)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在抗日战争中,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现代化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空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考向二曲折发展的民族经济1(2020全国卷)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

14、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解析: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全国的度量衡不统一,因此在市场商品交易时,增加了各地之间的换算困难,增加了交易环节,延长了交易时间,提高了商品交易的成本,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故选择A项;度量衡不统一,没有统一的市场,是军阀林立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国民经济结构失衡”一般是指工业、农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排除C项;“阻断了”夸大了度量衡的作用,不符合常理,排除D项。答案:A2(2020全国卷)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

15、副业”。这说明,当时()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和“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表明经济出现不正常现象,1940年代中后期正值抗战胜利后,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上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大肆征敛,滥发纸币使得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故选C项;材料“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说明工业生产减缓且材料未反映商业的繁荣,排除A项;根据材料“难以维持再生产”说明生产减缓不是恢复,排除B项;材料主要提及194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抗战

16、胜利后国共内战,不是国民党军阀混战时期,排除D项。答案:C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促进因素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阻碍因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

17、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考向三近代中国后期的思想解放新潮流1(2019全国卷)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

18、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华载文认为,只要是“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都知道“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体现了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思考中国经济性质问题,故选D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普遍关注经济理论问题,故C项错误。答案:D2(201

19、8全国卷)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解析:1920年初,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以工读互助团等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都以失败告终。这让很多青年认识到,在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之前,一点一滴的部分改造很难行得通。于是,他们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答案:C五四运动后的道路选择与马克思主义主流地位的确立1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

20、,新文化运动分化,出现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传播者。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加深了中国知识界和中国社会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全面反省与怀疑。3马克思主义与工农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与组织基础。4随着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而引发的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论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观点评析(论)类大题观点评析(论)类大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很受

21、命题者的青睐。解答这类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引用)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内因、外因。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思路五:主观、客观。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理清思路再写出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3总结提升,得出结论。一定要有这一

22、步,注意呼应观点,但不要简单重复观点,要上升到一定的认识高度,可以适当写一写应当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

23、望。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指导语注意审题,要求评析的是材料的整体观点或其中的某一具体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而得出“结论”。材料的整体观点是:国人应当对中国历史熟知,并有温情敬意,从而推动祖国进步。评析时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观点出现的原因并进而评析其历史意义。最后,要得出结论,该结论要由以上评析自然得出,并且与材料中的观点不重复试答:_答案:示例:观点:国人应对中国历史熟知而有温情敬意,从而推动祖国进步。我赞同该观点。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发表于1940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是抗战

24、最艰难的时期。当时,中国国内流行历史虚无主义和投降主义论调,认为中国文明不如西方文明,中国处处不如外国,中国抗战必亡。在这种背景下,钱穆的这一观点有助于国人重温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从而壮大抗日力量,争取抗战胜利。从现实意义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重温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坚持“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结论:我们应当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12分题目命题特色与变化规律纵观20112020全国卷的历史科12分试题,呈现以下特色与

25、变化规律:1.从材料形式看:新颖多样,与问题设计、能力层次形成有机联系。2.从考查内容看:既重视学科特色,又凸显与现实的联系。3.从答题要求看,视野更加开放,答案更加灵活。一、选择题1(2020湖北七市州教联考)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该机构的成立表明()A工人运动由经济斗争转向了政治斗争B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走向结合C中国革命受到了苏俄革命道路的影响D中国革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解析:根据材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结合所学苏俄革命道路是依靠工人阶级可知

26、中国革命受到了苏俄革命道路的影响,故选C项;根据所学,1919年五四运动已经是政治运动,排除A项;根据所学,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走向结合,排除B项;中国革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结合是1927年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排除D项。答案:C2(2020山东滨州二模)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最终取得胜利。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趋势的是()解析: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20世纪30年代初革命处于低点,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后中国革命继续发展,但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国民党政策的变化使中国共产党革命处于低点,1945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27、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选B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开始不能处于比较强的状态;国民党的“围剿”使20世纪30年代初革命处于低点,排除A项;由所学可知,中国革命的过程是一个曲折向上的线条,不是直线,排除C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开始不能处于比较强的状态,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国民党政策的变化使中国共产党革命处于低点,排除D项。答案:B3(2020山东聊城二模)“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这一现象推动了()A工人运动走向新高潮B北伐战争的顺

28、利进行C南方革命根据地巩固 D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解析:红军时期的政治教育,提高了红军士兵的阶级觉悟,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故选C项;材料是对红军士兵进行政治教育,不涉及工人运动,排除A项;1928年5月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而此时国共合作破裂,对红军的政治教育不能推动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排除B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而材料是红军,排除D项。答案:C4(2020福建泉州一模)1932年,金融界人士章乃器说:“近年以来,农产品输出减退,而工业品之输入农村,则旦夕滋长。农村入不敷出之结果,现金一昧外流。”据此推知,当时中国()A开始卷入资本主

29、义市场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D经济深受世界市场影响解析:1932年正值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扩大出口限制进口,中国也深受影响,故选D项;A选项“开始”一词无从体现,且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就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排除A项;材料论述的是农村的现象,并未提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排除B项;当时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变,农村生产关系也未变,因此阶级结构也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答案:D5(2020山西太原二模)1920年3月,北大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立,以搜集、编译马克思主义文献著作和分组研究专题理论为

30、主要活动内容,并关注国内大事,发展工人入会,指导和推动工人群众开展斗争。这说明该研究会()A注重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B成为中国共产党北京地区党组织的前身C最先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D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解析:根据材料“以搜集、编译马克思主义文献著作和分组研究专题理论为主要活动内容,并关注国内大事,发展工人入会,指导和推动工人群众开展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研究会注重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故选A项;1920年10月,在北大红楼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并非“北大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立”,排除B项;李大钊最先向

31、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北大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排除C项;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与材料所述时间“1920年”不符,排除D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6(2020河北石家庄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各诸侯国之间政治斗争激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等思想,主张蛮夷必须向天子朝贡,承认天子的统治地位,后来大多数中原政权将此奉为圭臬。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初几位皇帝都强调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入主中原是符合“中华”价值标准的正当举措。雍正皇帝对此解释说:“我朝

32、肇基东海之滨,统一诸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礼乐征伐,中外一家之政也。内而直隶各省臣民,外而蒙古极边诸部落,以及海陬,梯航纳贡,异域遐方,莫不尊亲。”摘编自李治亭清代民族“大一统”观念的时代变革等材料二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专门论述了“中华民族”,说明“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为动员少数民族参加革命,一直以各民族“自决”相号召,毛泽东认为这一口号已失去了意义,要“团结中华各民族(汉、满、蒙、回、藏、苗、瑶等)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

33、日图存”,为争取中华民族自决权而斗争。在统一的国家之下,少数民族“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整体力量用语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最强音。摘编自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统治者民族观与孔子民族观的不同之处,并对清初统治者民族观做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的基本内涵,并说明其意义。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等思想,主张蛮夷必须向天子朝贡,承认天子的统治地位”得出孔子的民族观:主张严格民族界限;强

34、调少数民族要臣服周天子,遵守尊卑秩序;根据材料一“清初几位皇帝都强调自己的所作所为及入主中原是符合中华价值标准的正当举措”“我朝肇基东海之滨,统一诸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等得出清初统治者的民族观:认为满族是中华的一部分,其统治具有正当性;强调“中外一统”“华夷一家”。第二小问评价,对清初民族观做简要评价主要是全面分析清初民族观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根据材料一“我朝肇基东海之滨,统一诸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等可知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中华民族价值观,通过宣扬“中外一家”促进各民族相互认同

35、,有利于缓和清初因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带来的尖锐的民族矛盾;根据材料一“内而直隶各省臣民,外而蒙古极边诸部落,以及海陬,梯航纳贡,异域遐方,莫不尊亲”得出有利于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推动了各民族共同建设国家,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根据所学清朝是由满洲贵族建立,政权的核心是以维护满族贵族为基础,所以在实际的统治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2)第一小问基本内涵,根据材料二“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得出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根据材料二“在统一的国家之下,少数民族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得出统一国家之下各民族有自治权;据材料二“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中

36、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要团结中华各民族(汉、满、蒙、回、藏、苗、瑶等)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图存,为争取中华民族自决权而斗争”得出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表述的内容,意义可根据从民族观对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去概括。政治上,根据材料二“要团结中华各民族(汉、满、蒙、回、藏、苗、瑶等)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图存,为争取中华民族自决权而斗争”可知促进了国共合作,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根据材料二“在统一的国家之下,少数民族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整体力量用语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的最强音”可得通过强调统一国家之

37、下各民族有自治权,密切了中国共产党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动员少数民族参加抗战;同时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奠定了基础;思想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总结出来的,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答案:(1)不同:孔子:主张严格民族界限;强调少数民族要臣服周天子,遵守尊卑秩序;清初统治者:认为满族是中华的一部分,其统治具有正当性;强调“中外一统”“华夷一家”。评价: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中华民族价值观,有利于缓和清初的民族矛盾;有利于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但事实上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2)基本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统一国家之下各民族有自治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意义:促进了国共合作,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密切了中国共产党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动员少数民族参加抗战;推动了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