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667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第1单元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主干梳理 认知拓展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代皇权的强化(1)废除丞相原因:明太祖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措施:1380年,朱元璋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影响: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但也导致皇帝负担加重。(2)设立内阁目的:减轻皇帝负担,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过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务决策,内阁制度正

2、式形成;明宣宗时内阁地位提高,大学士有了票拟权;明神宗时内阁职权加大,首辅张居正权压众臣。地位: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权强化的产物。(3)宦官专权明代中后期,皇帝因担心内阁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导致宦官擅权乱政,这是皇帝授权的结果。2清代专制皇权达到顶峰(1)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是清初的最高权力机构,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南书房职权: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影响: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皇权得到加强。(3)军机处设置: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军机处。军机大

3、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职权: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传达诏令。特点:简、勤、速、密。影响: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4)密折制增添皇权的神秘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1明代地方管理体制(1)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三司鼎立,互不隶属,各自听命于朝廷,以加强皇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2)明朝中期,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巡抚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遂成为一级

4、地方官员。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但巡抚与总督都属于中央系统。(3)明代的三司与巡抚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受制于中央。三司受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事务;巡抚由皇帝直接派遣,统领地方事务。2清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2)确立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3)“改土归流”。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上做法因地制宜,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5、。3清朝的统治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岛等,南至南海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问题探究 有人说,明朝的内阁制与之前的宰相制本质是一样的,你怎么认识?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宰相制下,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稳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教材拾遗 清朝边疆政策清朝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

6、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对于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中央政府也给予了特殊的重视。知识拓展 明清对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继承发展(1)继承:基本上继承了元代的行省制度以及土司制度等地方行政制度。(2)发展明代: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降低其品秩等级。地方分权,相互牵制,由布政使司掌民政、财政,另设都指挥使司主兵政,按察使司主刑狱,三机构互不统属,各直隶中枢,凡遇重大政事便共同商讨。整顿地方机构统属关系,实行布政使司、府和直隶州、县和一般州三级统属。清代:清承明制,在内地设18行省;清行省以下机构大都承明制,但其长官称知府、知县;清代边疆地区政治制度因地制宜,因民族而异。牛刀小试 请构建明清君主专

7、制强化措施的思维导图。参考: 教材拾遗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秦朝的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秦末,刘邦攻入秦都咸阳,将领们都去抢储藏金帛财物的府库,唯独萧何注意搜集丞相与御史府中的“律令图书”,因而能够了解秦朝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可见萧何所收图书之内应有户籍。(2)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隋制定“输籍法”。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会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刮户

8、”。(3)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世代相袭,不得变动。(4)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唯物史观 正确看待“康乾盛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任何一个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

9、代造就的,“时势造英雄”,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统治者励精图治,平定叛乱,收复台湾,挫败沙俄的侵略企图,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开发,奠定了汉唐都难以比拟的辽阔疆域;经济发展,国力强大,人丁兴旺,文化昌盛,这130年呈现的盛世景象,史称“康乾盛世”。这种盛世建立在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之上,从纵向看,它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但这并不能阻止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步伐。此时,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崛起,危机在盛世中潜滋暗长。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史料精研微解重难微解1明朝内阁制度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二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

10、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明神宗实录三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中国传统政治史料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宰相制的特点。史料二、三反映了内阁制的特点。精研探究(1)史料一反映出宰相制有何特点?(2)史料二、三反映出内阁制有何特点?答:提示:(1)史料一表明宰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2)由史料二、三可知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阁臣职责仅限顾问,不具宰相之权,一旦威胁到君权,还会

11、招来灾祸,从本质上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强化。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宰相制内阁制地位及权力来源百官之首,地位巩固,权力是宰相制度赋予仅是皇帝顾问,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信任职权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侍从机构,无决策权,无属官性质国家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微解2军机处的特点一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二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

12、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廷寄史料解读史料一、二分别从军机处办事内容及处理政事特点等不同角度反映了军机处的特点。精研探究上述史料反映出军机处有哪些特点?答:提示:由史料一中可知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史料二中表明军机处处理政事具有快捷、效率高等特点。军机处的特点(1)简:机构人员十分简单。(2)便:地处内廷,便于皇帝宣召。(3)传: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能跪受笔录,传达皇命。(4)密:选用亲信重臣,保密性强,宦官不得参与。(5)速:办事效率高,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按皇帝旨

13、意办理军务。要点突破深化拓展要点一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比较项内阁军机处不同点朝代明朝清朝设置原因皇帝政务负担沉重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权限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时拥有了票拟权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特点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干涉少(密)相同点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都无决策权例1(2019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联)下面是清朝雍正到光绪时期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朝军机处()皇帝军机大臣雍正起初三人,最多时期六至七人乾隆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

14、0%的时间六至七人嘉庆、道光、咸丰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同治五至六人光绪76.5%的时间四至六人A精干高效 B保密性强C机构健全 D权力稳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图表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人数不多,说明军机处人员设置上精简,办事效率高,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要点二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和消极影响1特点(1)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2)程度空前强化。(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消极影响(1)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进步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2)经济上,束缚

15、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例2乾隆帝亲自主持编撰四库全书,每部分装三万六千余册,分别储存于华北和江浙等地;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文化重心转移 B君主专制强化C弘扬传统文化 D满足科举需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中,既保存了一部分文化遗产,又毁坏了一批文化典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图书的保存与销毁都与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有关,故选B项。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1(2017全国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

16、,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由明初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反映出明代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宦官地位提高,其实质是皇权的加强而非衰落,B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知识链接宦官专权的原因和本质:宦官是皇帝的近侍人员,是皇帝与大臣联系的纽带,具有专权的便利条件;皇帝在遭到外

17、戚或朝中大臣威胁时,也往往借助宦官的力量。宦官专权的本质是皇权的不断加强。2(2016全国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明朝对地方三司的管理从六部直接管理演变为由巡抚管理,巡抚总括地方三司,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这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1(2019山东潍坊高二期末)明朝时期,就职权和地位而言,阁臣最终成为一、二品大员,位居六部之上,地位尊祟;内阁能

18、够“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这说明内阁()A能够左右皇帝的决策B成为国家正式机构C已参与处理国家机务D能够直接统领六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向皇帝提供咨询、出谋划策,具有票拟权,已经参与处理国家机务,故C项正确。明朝内阁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皇帝的决策,但不能左右皇帝决策,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B、D两项错误。2(2019甘肃兰州一中高二期末)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起居注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可以看出这与地方没有直接关系,而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由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到唐朝开始观看、宋代阅读成为惯例,再到清朝停止编撰,说明史官对皇帝的制约逐渐消失,体现的是皇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在清朝康熙帝以后起居注不再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不能全面否定其他方面对皇权的制约,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相权问题,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