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数学:题目创新 一波多折具体就试卷结构而言(理科卷),邢利乐归结为“稳中有变、一波多折”。第一折:前5道选择题属于送分题,和平时的模拟卷拟合程度较高。第6题峰回路转,用九章算术中的具体案例来解析几何体体积,让人耳目一新。第二折:第7题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再次回归基础。第8题余弦函数的周期是常数2,会让一些考生感到意外。第三折:第9题程序框图是送分题。第10题以三项式的形式“横空出世”,该部分内容考生平时并不会当作重点知识来复习。第四折:当考生看到第11题的三视图时,估计会吓一跳,但把题看完,发现并不是很难。第12题才是真正的“拦路虎”,不会做跳过去的估计有不少人。第五折:前3个填空题回归
2、基础知识。第16题解三角形问题,属于中档题,但涉及半特殊角,动笔计算也需要不小的勇气。第六折:解答题环节中第17题数列问题用列项求和法即可。第18题第一问证明面面垂直关系时加大了难度,第二问又变成了较容易的求余弦值。第19题居然是回归分析,复习到该知识点的考生易如反掌。第七折:作为压轴题的圆锥曲线和导数两个题,中等成绩以下的考生估计会觉得难,第20题比较容易,第21题第一问联立两个方程可以轻松拿下,而第二问又和之前的第12题一样,看懂题目都有些费劲。第八折:最后是“三选一”题,极坐标问题属于老生常谈的常规题,难度也不大,多数考生都能得满分。贾善振分析,纵观试卷,中低档题占了绝大多数,考查的知识
3、点都是平时复习备考中多次提到的。试题设计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稳健、成熟的设计理念。“同时,在立体几何的题目上进行了一些微创新,与我国古代九章算术中的著名题目相联系,这些题目的设计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达到多层次选拔人才的目的。”。市十九中数学教师杨汉青认为,今年的数学试题,无论是文科卷还是理科卷都很好地把握了区分度。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
4、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5、。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三名老师均认为,今年的数学考题稳中有变,灵活创新,突出课改,贴近教材,分值、题型、命题方式相对固定,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又兼顾了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体现了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