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628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1.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以下史实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领导了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 A、 B、 C、 D、2.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解放战

2、争 D、三大改造3. 下列两幅反映同一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图片,其共同主题是 A、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B、人民庆祝实施股份制C、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取得成果D、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4.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 A、新经济政策 B、人民公社化 C、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

3、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6. 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上海当时实际情况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7.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8. 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

4、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中国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A、 B、 C、 D、9. 1958年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后,“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载了客观规律10. 美国学者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

5、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比较吻合的是 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 C、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 D、乡镇企业11.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错误的根源在于 A、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了客观规律C、违背了经济建设应综合平衡的原则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12.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D、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情况13. 从1962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城镇恢复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

6、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表明 A、农村工作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 B、我国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成效 D、人民公社的弊端得以去除14.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 437个,1962年为38 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15. 在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以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了演讲,你认为能够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

7、腾飞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二、非选择题16. 材料一 田家英告诉我,他走过多少农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掺相,像遭过一场抢劫后的情景。在这个大队里,不仅没有看到耕畜,而且全队没有一只家禽。当食堂开饭的时候,人们眼巴巴盯着的是大锅里的稀粥,因为每人每天平均只有4两或者3两米。当调查组的同志们端起自己的稀粥时,一口也吃不进,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在我们面前一群孩子正伸出他们的空碗,你怎么能咽得下?!只好把粥分到这些空碗里,大锅无法填饱群众的肚子,不少人靠作绿肥用的红花草充饥。 大饥荒,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红旗出版社,1994年材料二 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

8、要的补充部分。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他们的助手。在积极办好集体经济,不妨碍集体经济的发展,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人民公社社员可以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二卷材料三 农业生产前两年连续增产,今年又获得了更好的收成,达到了过去较高年份的水平。据估计,粮食、棉花、烤烟、甘蔗、猪、羊等主要农业牧业产品的产量,都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即1957年的水

9、平。工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品种、质量出现了新的跃进。196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预计比1963年增长15%以上,比1957年有了很大的增加。铜、石油、化学肥料、水泥、汽车、棉纱、食糖、卷烟等主要工业产品,1964年的产量都比1963年增长了20%以上。商品供应状况显著改善,物价稳定,财政收入平衡,货币信用提高,对外贸易有较大发展。最近几年,城乡人民生活都逐步有所改善。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所描述的“大饥荒”的景象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1课

10、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解析)1.【答案】 A 【分析】此题易用排除法。国民大革命是有国共两党领导的,因此说法错误,故选A。都是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重要事件的基本史实。与此相关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需要把握。2.【答案】 D 【分析】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帝反封革命,因此A、B、C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指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的革命,其任务是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D正确【点评】对农业的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的,土地由私有制变成公有制。三大改造是

1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3.【答案】 C 【分析】图1中体现的是农业互助组,反映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2庆祝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相关知识的把握。只要根据图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4.【答案】 C 【分析】从材料中“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一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 ,为此

12、,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故答案选拔C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1921年实施的,人民公社化虽是集体经营,但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用家庭个体经营取代生产队的集体经营,故A、B、D项不正确。【点评】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中共八大到“八字”方针,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就与失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启迪,常常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一系列探索措施的内容、特征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5.【答案】 B 【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3、,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故此题应选B项。6.【答案】 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凭票供应”生活物品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实行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也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的贫乏和短缺,答案选A,B C D三项与史实不符。【点评】今年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考查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影响、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特点的知识点方面;复习时一方面要梳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经营管理及经济结构方面的不同特点。另一方面要与西方及苏联的经济机制的调整联系,分析本题经济模式的相

14、互借鉴及影响。7.【答案】 C 【分析】材料中“青壮炼钢去”是指“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现象,造成这样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共党内存在着“左”倾错误思想的推动,故C项符合题意。ABD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但是重要原因而不是主因。【点评】高考对中共在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等内容的考查近几年来有所增加,其目的是通过反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来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仔细体会此点。8.【答案】 B 材料中“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实际是“左”倾错误干扰经济,它既反映人民建设和会注意的热情高涨,又同时反映中国社会出现了

15、一种盲动急躁情绪,与材料不符。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抓住关键词,即可解答。9.【答案】 A 【分析】材料反映了农民消极怠工的情况,联系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C说法错误;D应是指大跃进运动。【点评】1958年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以钢为纲,严重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扩大合作化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一大二公”),片面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10.【答案】 B 【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实行集体劳动,吃大锅饭,实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所以将妇女

16、从家务劳动中 出来。故选B。A项合作社并不是全部公有,吃公共食堂;C项是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措施;D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改革的内容。【点评】解题时注意分析是如何把妇女从家务劳动中 出来的。由于兴办了“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妇女出来,而这些指令性的东西是在人民公社时期建立起来的。党在十年探索中所犯错误的两个核心问题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2)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这两个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中国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曲折。11.【答案】 B

17、【分析】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随后党中央又发起了“大跃进”运动,要求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总路线和“大跃进” 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错误的根源在于B项。 【点评】总路线和“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12.【答案】 A 【分析】根据一般的常识,人口增长率不可能变化如此快,人口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结合

18、1962年因为“三年困难”达最低,1982年因为改革开放达最高,之后平稳上升,不难判断出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部分是偏高的,可以排除掉。13.【答案】 C【分析】从题干时间信息可判断A、B、D三项错误。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的严重破坏,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八字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材料正好反映了这一措施及其成效。故选C。【点评】考查从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的调整14.【答案】 D【分析】为了对付经济困难,从1960年开始实行国民经济的调整,题目时间是“1961年”和“1962年”,故D项正确;这一次调整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故A

19、项错误;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提出的,故B、C两项错误。故选D。【点评】考查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15.【答案】 C【分析】 19561976年,我国经历了十年全面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总体概括起来应该是C项。A、B两项应该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项不全面。【点评】考查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16. 【答案】(1)发生在19591961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农村大办人民公社,农民的一切财产在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农民的自留地、家畜等归公社所有。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大饥荒”的出现。(2)面对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农村鼓励发展家庭副业,增加产品和社员收入,分配自留地归社员家庭耕种,长期不变。这些措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