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朐县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7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基础科学是以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逻辑学七门基础学科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边缘学科有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等。(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在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中,与应用科研解决从1到的问题不同,基础科学研究解决的是从0到1的问题,即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基础科学研究是高新技术的地基,引发人类经济和社会翻天覆地
2、变化的新兴产业都与基础科学研究紧密相关。比如,量子论和相对论的产生,促成了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核能源与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遗传定律和DNA双螺旋理论的发现,奠定了现代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基础科学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提升创新能力的供给侧,是引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动机。(摘编自罗志敏双一流高校,耕好基础研究责任田)材料三很多人习惯于将科学技术关系想象为如此的线性模式 大学和科研院所贡献科学知识,对科学的应用形成技术,企业对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就是创新。这也对应于科技统计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的研发形态三分法。但是,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无数事实告诉我
3、们,技术的发展逻辑与科学截然不同,更不能将其简单视为科学的应用结果。科学是在给定条件下探求世界的规律,是求真的结果,但这个结果往往高度不确定;技术的本质则是务实,是在已知终点的情况下寻求实现结果的适当条件。这两种迥异的发展逻辑决定了科学与技术之间一系列的重要差别和联系。首先,由于科学求真并不必然考虑有用性,因此科学发现并不会自动导致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升 100年前波尔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今天科学界对黑洞和新粒子的痴迷,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不会在短期内看到实用的方向。即便求真过程存在对有用性的考虑,科学原理的突破也必须同具体的现成技术相结合,才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其次,由于
4、技术的务实集中表现为能够达成特定现象,因此技术问题的解决并不必然需要科学的支持。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往往在于在反复试错摸索中积累的经验和匠心,经验越老到,现象的达成就越稳定。一旦获得必要的经验,产业发展就获得了初始动能,而不必等待科学知识健全之日。以自行车为例诞生 200年来,自行车稳定行驶的原理至今成谜,此前出现的陀螺效应、前轮尾迹等解释被先后证伪,但这丝毫不影响其成长为千亿级产业。最后,除上述差别之外,科学和技术之间也可以建立互动。对这一问题最经典的讨论来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从十字军征讨以来,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并随之出现许多新的事实这些事实,不但提供
5、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思格斯在此指出了技术对科学的两种作用路径一是技术需求(即恩格斯说的生产)为科学提供了研究对象;二是作为实验手段和研究载体,构成了科学给定条件的一部分。从这两方面来看,科学应归功于生产的事实多得不可胜数。在前一种情形中,响应技术进步的需求成为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其中既包括在现有技术达到极限时为技术升级寻找新的科学原理,也包括用科学语言翻译技术经验、以科学原理保障技术适当条件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转移性。目前不少大型企业和工研院的基础研究源自攻克技术瓶颈和翻译技术经验的任务,是对技术环节发起需求的科学响应,也
6、是对务实和求真的兼顾。但这种兼顾却在传统三分法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因为这往往需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开发之间的有机联动。有很多术语描述这类跨形态研究,如十九大报告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钱学森先生有关技术科学的思想。在以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战略科学家看来,技术科学研究是对工程技术中的宝贵经验和初步理论进行科学概括,从而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有科学基础的工程理论。70 年来,奠定新中国竞争力基础的重大成就几乎无不源自技术科学研究,无论是十二年科学规划还是两弹一星工程,都是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成果为学科提供载体、学科为成果提供支持的成功范例,我国力学、数学、通信等学科的传统优势即由此而
7、来。由此不难看出,技术科学研究是连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桥梁和枢纽。以任务为导向,以响应需求为动力,以技术科学研究为枢纽,实现工程技术开发和自然科学研究的时空统一、协同发展,这应该是处理当前我国科学一技术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摘编自孙喜、窦晓健我们紧缺什么样的基础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基础科学关注与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形式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各学科之间自成体系,有着严格的学科界限。B.基础科学研究不仅能够提升人类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认识,还能有力地促进人类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蓬勃发展。C.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科学研究的主阵地,承担着贡献科学知识的重任
8、,而企业则无需关注基础科学的研究。D基础科学研究排斥有用性,一些科学发现可能只是科学家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而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基础科学研究能夯实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半导体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就与基础科学研究密切相关。B.科技创新指的是企业对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商业行为,这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C.自行车稳定行驶的原理至今成谜,但却没有影响行业的发展,是因为凭经验可解决自行车行驶的问题。D.我国在力学、数学等学科上具有传统优势,这与我们采取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策略有关。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科学应归
9、功于生产的事实的一项是(3分)A.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所有的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并且依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此基础上他们创立了细胞学说。B.法国物理学家看到英国制造的蒸汽机性能远远超过自己国家生产的,便决心从事热机效率问题的研究。他从理论的高度上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卡诺定理。C二战期间,美国军方邀请数学家维纳参与提升自动防空火炮射击精度的项目研究,维纳创造性地将计算机与大脑神经系统联系在一起,创立了一门新学科,称为控制论。D.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提出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同年,他发明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在功率和负荷能力进一步改进后
10、,这种机器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现代文阅读的三则材料虽出自不同文章,但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论述整体。请分析三则材料组合的内在逻辑。(4 分)5.2020年4月 29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发布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文件,文件要求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件相关要求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6分)(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 4小题 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旧院付秀莹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旧院指的是我姥姥家的大
11、院子。为什么叫旧院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想过。当然,也许有一天,我想了,可是没有想明白。甚至,也可能问了大人,一定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我歪着头,发了一会呆,很快就忘记了。是啊,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爬树,掏蚂蚁窝,粘知了,逮喇叭虫。这些,是我童年岁月里的好光阴,明亮而跳跃。我忘不了。旧院是一座方正的院子,在村子的东头。院子里有一棵枣树,很老了。巨大的树冠几乎覆盖了半个房顶。春天,枣花开了,雪白的一树,很繁华了。到了秋天,累累的果实,在茂密的枝叶间,藏也藏不住。我们这些小孩子,简直馋得很,吮着指头,仰着脸,眼巴巴地看着表哥攀上树枝,摘了枣子,往下扔。我们锐叫着,追着满院子乱跑的枣子,笑。每年秋
12、天,姥姥总要做醉枣,装在陶罐里,拿黄泥把口封严。过年的时候,这是我们最爱的零嘴了。姥姥是一个很爽利的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大概也是个美人。端庄的五官,神态安详,眼睛深处,纯净,清澈,也有饱经世事的沧桑。头发向后面拢去,一丝不苟,在脑后梳成一只光滑的髻。在我的记忆里,似乎,她一直就是这种发式。姥姥一生,共生养了九个女儿,其中,有三个,夭折了。留下六个女儿。我的母亲,是老二。谁会相信呢,姥姥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嫁给姥爷。并且,一生为他吃苦。说起来,姥爷祖上原是有些根基的,在乡间,也算是大户人家。后来,到了姥爷的父亲这一辈,就败落了。姥爷的母亲,我不大记得了。在姥姥的描述里,是一个刁钻的婆婆,专门同儿媳
13、妇过不去。姥爷是家里的独子,幼年丧父。寡母把独子视为命,视为自己一世艰辛的见证。儿子是她的私有物,谁都不允许分享,即便是儿媳妇。有坚硬强势的母亲,往往有软弱温绵的儿子。在姥爷身上,有一种典型的纨绔气质。当然,我不是说姥爷是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以当时的家境,也当不起这个字眼了。我是说,气质,姥爷身上有一种气质,怎么说,闲散,落拓,乐天,也懦弱,却是温良的。在他母亲面前,永远是诺诺的。而对姥姥,却有一种近乎骄横的依赖。里里外外,全凭了姥姥的独力支撑。姥爷则从旁冷眼看着,袖着手,偶尔从衣兜里摸出一把炒南瓜子,或者是花生,嘎巴嘎巴剥着,悠闲自在。老一辈的说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姥姥生养了九个女儿,竟没
14、有给姥爷家留下一点香火,真是大不孝了。只为这一条,姥姥在姥爷家就须做小伏低。作为一个女人,她欠他们。姥姥日夜辛劳,带着六个女儿,不,是五个大女儿,也就是我的大姨,被寄养在姨姥姥家。姨姥姥是姥姥的姐姐,嫁给了一位军人,膝下荒凉,就把我大姨要了过去,做女儿。姨姥姥家境殷实,把大姨爱如掌上明珠。虽如此,后来,大姨成人之后,始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甚至,有一回,她来看望姥姥,言语间争执起来,大姨说,我早就知道你不喜欢我,那么多姊妹,单单把我送了人。姥姥一时气结,哭了。她再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女儿会这样指责自己。当然,这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我已经在很远的城里读书了。寒假回来,少不得要到旧院,看姥
15、姥。我和几个姨们说话,讲起城里的趣事,都笑了。姥姥很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然而很快就释然了。孩子们在笑。她张开没牙的嘴,也笑了。我心里一酸。我们都以姥姥的名义,聚到旧院,可是,我们却把姥姥忽略了。我们明知道姥姥耳背,她听不见,我们还是照常说笑。下午的阳光照过来,温暖,悠长,让人昏昏欲睡。无数的飞尘在光线里活泼泼地游动着。姥姥坐在炕上,沉默地看着我们。我们这些儿孙,冷酷,自私,竟舍不得放弃一时口舌之快,走过去,坐在姥姥身旁,摸一摸她老树般的手,她苍老的面容,她的白发,俯在她的耳朵边,说一句她能够听清的话。我们把年迈的姥姥,排除在外了。多年以后,我从京城回到村子,回到旧院,姥姥
16、是越发苍老了。我舅一家(我舅实则是上门女婿五姨夫),早已离开了旧院,他们到新房安居了。旧院,在儿时的记忆里,宽阔,轩敞,青砖瓦房,有一种说不出的气派。可是,如今,在周围楼房的映衬下,却显得那么矮小,狭仄。这是当年那个旧院么?在这里,有我迷茫的童年岁月,我的姨们,盛开的青春,我父亲和母亲,我舅和五姨,这两对年轻人,携着手,在旧院走过了他们的苦乐年华。当然,还有我的姥姥姥爷,他们一生的艰辛,困顿,微茫的喜悦,漫无边际的伤悲,都在这里了。那棵枣树还在。据说,有好几回,我舅要刨掉它,遮了半间房子,粮食都不好晒。都被姥姥劝阻了。枣树更茂盛了。开花的时候,如雪,如霞,繁华一片。引得蜜蜂在院子里飞来飞去,一
17、不小心,把我舅的孙子蜇哭了。姥姥茫然地看着他,这是谁家的孩子?秋天,枣子挂了一树,风一吹,熟透的枣子落下来,啪嗒一声闷响,倒把昏睡的老猫吓了一跳。醉枣,姥姥早已不做了。那个坛子,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么多年,走了这么多的路,我却再没有吃到那么好的醉枣了。香醇,甘甜,那真是旧院的醉枣。而今,都远去了,再也寻觅不到了。(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开头很快就忘记了与我忘不了两者不矛盾,都是不同年龄的我对旧院的真切感受。B.因为姥姥与姨姥姥的姊妹情深,加之家庭败落,姥姥就将大姨寄养在姨姥姥家,这让大姨一直心怀不满。C.老树般的手苍老的面容,这表现了姥
18、姥饱经沧桑的一生,又表达了我对她依恋难忘的深情。D文章不仅写了姥姥,也写了生活在旧院的亲人们的苦乐年华,这丰富了旧院所承载的意义与内涵,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本文的叙述是从我的回忆展开的,叙写了我对旧院的记忆,展现了独特、细腻的人生体验。B.文章用较多篇幅写姥爷的家世和性情,衬托出姥姥一生的坚强与能干,饱含着我对姥姥的同情和敬佩。C.全文没有用一个完整故事贯穿始终,而是以散点轻描的方式,写了旧院中人物的遭际及时光的流变。D文中通过旧院抒发我的情感,如今旧院矮小,狭仄,表达了我淡淡的哀愁和新的希望。8本文有两处写到枣树及相关内容,请分析这两处叙写中所包
19、含的丰富意蕴。(6分)9.付秀莹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乡村,是我们故园,它有着自带的诗性。”本文突出体现了付秀莹作品的“诗性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甲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
20、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节选自苏洵六国论乙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
21、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B.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C.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
22、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D.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义:正义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摈:抛弃D佐当寇之韩、魏 寇:侵略者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苏洵的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B苏辙认为当时天下所重应为六国团结,而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
23、生息,不能真正帮助韩、魏两国,导致六国先后灭亡。C苏辙从各诸侯国着笔,指出山东诸国如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摈秦”,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D苏辙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败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文章末尾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1分)(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4分)(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4分)(3)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嘲子由苏轼堆几尽埃简,攻之如蠹虫。谁知
24、圣人意,不尽书籍中。曲尽弦犹在,器成机见空。 妙哉斫轮手,堂下笑桓公。【注】子由 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庄子天道中,工匠轮扁嘲笑在读书的桓公,轮扁解释嘲笑的原因是,自己制作车轮的本领,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堆攻两个动词,生动勾勒出子由埋头苦读古代典籍的形象。B.作者将子由比作专门啃食书籍的蠹虫,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与批判。C.书籍只承载一部分圣人意,如同弦和机,无法表达圣人意的全部内容。D.尾联的笑与标题的嘲相呼应,典故中的轮扁和桓公,可以看作苏轼兄弟的类比。15.苏轼借助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治学观点
25、?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民,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2)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_,_。(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静态山水图景的诗句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
26、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 ,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 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 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交相辉
27、映 喧闹无比 络绎不绝 原汁原味 B.相互映衬 热闹非凡 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C.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连绵不断 汁醇味正D.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B.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C.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D.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19.
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雪衣藻 ,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 ,而
29、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B.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C.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D.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宋人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里说,司马温公(司马光)每次出门不坐轿子,程伊川谓曰:“公出无从骑,市人或不识,有未便者。”公曰:“某惟求人不识耳
30、。”然而千百年后,单凭一部资治通鉴,我们就偏还认识他司马光。 材料二:如今的名人和明星,很多恨不得要天下人尽识,认识他的人越多他就越红。有些一时走红,人人尽识,几年过后已是路人。抖音的存在成就了一些人,出现了很多民间网红;也蹉跎了一些人,在抖音中迷失了自我。2021年 1 月 8 日,抖音平台因存在低俗内容等被行政处罚。 材料三:2020年10月17日晚,“淘宝直播一姐”薇娅亮相直播间,为贫困县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当晚,直播带货达67万元。材料四: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读完上面的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出名?请根据你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要求:选
31、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临朐县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7月月考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1.B(A项依据材料一,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逻辑学七门基础学科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基础科学重视基础学科的研究,这是言之有据的;而各学科之间“有着严格的学科界限”,则理解分析有误。根据材料一“边缘学科有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等”相关表述,各学科之间其实是有交叉融合的。C项根据材料二出处的文章标题“双一流”高校,耕好基础研究“责任田”,以及材料三“大学和科研
32、院所贡献科学知识,对科学的应用形成技术”等相关内容,得出“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科学研究的主阵地,承担着贡献科学知识的重任”的理解与分析是恰当的,但材料三提到“目前不少大型企业和工研院的基础研究源自攻克技术瓶颈和翻译技术经验的任务,是对技术环节发起需求的科学响应,也是对务实和求真的兼顾”,据此可知,一些企业也是有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故说企业“无需关注于基础科学研究”理解分析有误。D项依据材料三“由于科学求真并不必然考虑有用性”,“并不必然考虑”并不等同于“排斥”,同时,即使一些科学发现可能只是科学家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但也只是“不会在短期内看到实用的方向”,而非“而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因为,从
33、长远来说,或许还是有实际意义的。)2.B(材料三第三段末句依据材料二“在整个科技创新链条中,与应用科研解决从1到的问题不同,基础科学研究解决的是从0到1的问题,即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可知,整个科技创新链条由应用科研和基础科学研究组成,而不能把科技创新片面理解为“企业对技术成果进行转化”。虽然材料三有“企业对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就是创新”的表述,但要注意“很多人习惯于将科学一技术关系想象为如此的线性模式”,“习惯于”这只是一般人的理解,同时后文提到“但这种兼顾却在传统三分法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因为这往往需要基础研究、应用研宄与试验开发之间的有机联动。”,这些表述均表明在作者看来,科技创新不能简单理
34、解为“企业对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商业行为”。)3.D(D选项的内容体现的是科学原理应用于技术开发,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而非证明“科学应归功于生产(技术需求)”。)4.材料一明确了基础科学的概念与范畴(1分);材料二强调基础科学研究对于技术发展的意义作用(1分);材料三在材料二的基础上,论述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重要差别和联系,提出了技术科学研究是处理当前我国“科学一技术关系”的有效途径(1分)。这三则材料紧扣“基础科学研究”这一话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顺序来论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1分)5.理论依据:恩格斯、钱学森等人对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他们的认识都表达出基础科
35、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基础科学研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响应技术进步的需求成为基础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所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是发展趋势。(3分)实践依据:新中国70年来,尤其是“十二年科学规划”“两弹一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成功,证明了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是符合国情的;我国力学、数学、通信等学科的传统优势即由此而来;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科学和技术之间也可以建立互动。(3分)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斟酌给分。6.B(被寄养的原因是家庭败落,而不是姊妹情深,而且大姨对被寄养也是成人以后才不满,而不是“一直很不满”。)7.D
36、(“新的希望”有误,不管是旧院由“气派”而至“矮小,狭仄”,还是姥姥的年迈衰老,以及旧院所承载的乡村回忆的“远去了,再也寻觅不到了”,都难以体现“新的希望”。文章更多的是表达了“我”淡淡的哀愁。)8.第一次叙写中枣树茂密繁华,果实累累,表现了家人当时的天伦之乐,抒发了我童年旧院美好生活的无限回忆。(3分)第二次叙写中枣树依然茂盛,开花结果,但家人对枣树的态度已有不同了,生活、人情己发生了变化,抒发了我对童年远去的哀伤感慨。(3分)9. 语言的诗性美。文中的语言清新优美,如对旧院枣树的描写、对姥姥等亲人的情感抒发,文笔细腻,语言优美,是诗化的语言。意境的诗性美。文章写旧院的各种风物,如描写枣树、
37、阳光等环境,叙写琐碎的日常,构造出宁静又美好的诗的意境。情感的诗性美。作者在回忆中有快乐与伤感,有对时光流变与世事沧桑的感叹,表达了丰厚深沉的情感,表现了留恋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愫,极富感染力。题材的诗性美。乡村、故乡都是诗歌的传统取材,本文取材于乡村生活,有着自带的诗性美。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D 11.B (名词活用为动词,坚持正义)12.B(B项认为“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不能真正帮助韩、魏两国”错误,原文说的是“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意思是“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并不是“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不
38、能真正帮助韩、魏两国”。) 13.(1)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2)况且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危,战败而灭亡,确实是不得已。(3)任由弱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抗像虎狼一样强大的秦国,他们(韩魏)怎么能不屈服而归降秦国呢?参考译文(甲)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
39、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乙)秦国要对燕、
40、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样强大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降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降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
41、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14.B(“对子由读书行为的鄙夷和批判”错。
42、诗人将弟弟子由比作“蠹虫”是对子由治学方法的调侃。)15.因为圣人在著书时并不能将思想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在读书的同时应该多思考,就像学音乐、制器物时都不能局限于只学习弹弦和使用机械。(3分)在读书之余要重视生活实践,因为圣人的思想如同制作车轮的技艺,是需要亲身实践才能获得,不能仅凭别人的教学或读书获得。(3分)参考译文:案几上堆满了沾满尘埃的书简,你就像只蠹虫一样在啃食它们。但是你哪里想到,圣人的思想并不全部都在书里啊。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就如同学音乐不只是弹奏琴弦。圣人的思想并不全然体现在书里,就如同学制作也不只是运用机械。当年那个斫轮手曾经在堂下嘲笑死读书的桓公,他的言论实在是
43、精妙啊。16.(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11分)17.(3分)D18.(3分)D19. (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答出给2分,答出给3分。共5分)(二)(9分)20.(3分)A21.(6分)示例:在寒冷的冬季 生长期呈绿色 加快融雪速度四、写作(60分)22.【审题指导】这是一篇由四则材料构成的多则材料作文。学
44、生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理解概括材料,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材料一,司马光不求出名却名垂千古。材料二,当今少数明星或普通人为了出名,不择手段,但更多的只是一时的热度。材料三讲了薇娅的名人效应助力扶贫攻坚。材料四引用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名言。综合四则材料和写作情境,青少年应当辩证地看待出名,树立正确的成名观。【立意】1.保持平和心态,拒绝急功近利 2.功到自然成;做好过程3.无论成名与否,要保持初心 4.名气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与名气对应的责任与担当 六国论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
45、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
46、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
47、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译文】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
48、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
49、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过失。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
50、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