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84854 上传时间:2025-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作业布置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方位协调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手段。因此,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如何提高数学作业的实效性,是当前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传统作业设计的缺陷1.作业途径的单调性传统的数学作业中,问题都是由教科书、练习册提供的,内容通常是所授知识的简单重复。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有一定的题海战的嫌疑。这样的作业在巩固基础知识方面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是无所作为的。因为,同样的作业,面对的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吃不饱”、“吃不下”两

2、极分化现象,极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2.作业形式的单一性就目前的作业而言,基本都是单一的书面作业,培养的是学生简单的模仿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作业完成的限时性传统的数学作业片面强调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从不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培养。学生缺少合作的机会,只能为做题而做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二、优化作业设计的思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构建数学作业的新形式、新内涵,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1.差异性作业的设计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尊

3、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强作业的层次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作业量分层。对于学困生来说,要适当的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双基。对于一些拓展性练习,这些学生可以选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学习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现实,必须找准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量体裁衣,设计相应的作业。一般可以分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目标,促使他们学习能力得到长足发展。作业时间分层。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花费的时间会截然不

4、同。以二次函数题为例,有些学生在短时间内不一定能思考出,但假以时日,他们会豁然开朗。因此,对于一些特殊学生,交作业的时间可以后移几天,这样,保证了学困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2.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开放性试题内容丰富、题型多样、背景广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题型有文字型、表格型、图画型、对话型等,它不像封闭性习题呈现形式单一,它凸现着设计者的出发点、思维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再靠记忆、套模式来寻求答案。开放性试题更多注重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解答这类题目可以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得以提高。例题: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和4,另

5、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9和12及x,那么x的值为()。A.只有1个B.可以有2个C.至少2个D.有无数个通过这一道条件开放的探索题,在较少的时间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分析问题,获得逻辑思维训练。注重考查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在探索多种解题策略中,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生活性作业的设计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标教材中己有很多体现,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认识水

6、平。可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融入生活层面的计算、调查、统筹、优选等实践作业。生活性作业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生活性作业的设计,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设计生活性的数学作业还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构成联系,解决数学理性认知与生活中数学知识和经验“断层”的问题,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意义世界。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

7、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总之,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重视学为所用的数学理念,创新数学作业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在数学作业中得以最大化张扬,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最真实的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得到最完美化的发展。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