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456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韩非子如何取法老子周苇风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曾

2、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但他的文章传入秦国后大受欢迎,秦王甚至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史记中,韩非与老子合传,同传中还有庄子和申不害。庄子和老子是道家人物,韩非和申不害为法家人物。司马迁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黄老学派形成于战国时期,最初流行于齐国稷下学宫。它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既以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强调“道生法”,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理解了这个学术背景,司

3、马迁说韩非“其归本于黄老”也就不奇怪了。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客观自然规律。韩非接受了老子对道的阐述,承认道决定宇宙万物的演变。同时,老子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对此,韩非则进一步发挥,强调道是变化的,天地也是变化的,人也在不断变化中,整个社会都在变化。由此,治理社会的方式和方法自然也应该变化。但是,韩非也非常重视道的稳定性。道的稳定性在现实中表现为法。法是依道建立起来的,人人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更改。老子曰:“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正治国,以奇

4、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一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则发展为以权术驾驭群臣,也就是术。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韩非子就明确提出:“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春秋战国时期,残酷的现实使法家意识到,人君的威胁主要不是来自民众和敌国,而是来自臣下。所以,申不害和韩非都主张术应该隐藏在君主心中,不能为臣下窥破。术有权术的含义,但法家的术不仅仅局限于权术的运用。韩非子认为,所谓的术就是根据才能授予官职,明确职责并严加考核。这样,君主就可以操生杀之柄,督促群臣尽力工作。人们在谈论法家时常常商、韩并举,认为韩非的思想是商鞅的继承和发

5、展。确实,韩非认同商鞅富国强兵的种种举措,也主张建构一元化社会控制体系。然而,在继承商鞅法治思想的同时,韩非更加关注稳固社会秩序的永续。韩非和商鞅都认为,社会秩序的稳固在于加强君主专制集权。但是,商鞅对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缺少详细论述。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因“无术以知奸”,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由此,韩非尽力鼓吹权术,以弥补商鞅的不足。不过,既然有驭臣之术,就会有欺君之方。尔虞我诈,你争我斗,反而加剧了政权的不稳定性。秦始皇后期迷信权术,为了让人觉得自己威严、神圣和神秘,长期疏远大臣,这就给了赵高弄权的机会。二世胡亥即位后,继续沿用秦始皇的做法,最终连刘邦

6、逼近咸阳的消息都被权臣蒙在鼓里,可以说是自吞玩弄权术的苦果。(选自解放日报2019.08.06)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他不善言谈,于是用上书的方式进谏韩王,可是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B. 荀子曾在稷下学宫做祭酒,深受黄老思想影响。他提出礼法并举,是因为他认识到依靠“克己”不能实现礼的施行。C. 老子的某些思想到了申不害和韩非手里,发展为术。韩非对以进为退、暗藏杀机及权谋的运用,可以说是津津乐道。D. 以术驭臣,以法治民,缺一不可。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2. 下列对原

7、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论证了韩非子思想中的“法”与“术”都取法自老子思想这一中心观点。B. 文章前三段论述的重点是韩非“其归本于黄老”。黄老学派对荀子的影响这一学术背景是论述的基础。C. 文章论述韩非子的“法”与“术”的观点时,强调其源于老子思想,又有所发展,也指出了“术”的利弊。D. 文章采用多种论证方法,既有因果论证,又有引用论证,既讲道理,又举事例,论证语言清晰,逻辑严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老学派在战国时期形成,将道德和刑名并举,既推崇“无为”,又重视法治,其思想对儒家学者也有一定的影响。B. 韩

8、非子有两篇解读老子的专著,对老子阐述的道不仅接受,还有进一步的发展,他可以说是最早研究老子的专家。C. 春秋战国时期,残酷的现实使申、韩意识到人君的威胁主要来自臣下,因而主张术应该隐藏在君主心中,不能为臣下窥破。D. 君有驭臣之术,臣也会有欺君之方。君如果迷信权术,就可能给权臣弄权、蒙蔽君王以机会,自吞玩弄权术的苦果。【答案】1. C 2. A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9、。A项,强加因果,“因为口吃,他不善言谈,于是用上书的方式进谏韩王”错误,由原文“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荀子的学生,因为口吃,不喜言谈。曾数次上书进谏韩王,却不被采纳”可知,“口吃”与“上书进谏韩王”并没有因果关系,原文只是客观的叙述。A错误。B项,“深受黄老思想影响”错误,由原文“作为儒家学派的一员,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可知,原文是思想“难免受到”黄老思想的影响,而不是“深受”,“难免受到”和“深受”的程度有区别。“是因为他认识到依靠克己不能实现礼的施行”错误,由原文“他清醒地认识到,礼的施行无法完全依靠克己来实现。于是,便提出了礼法并举的思想”可知,是“无法完

10、全”依靠“克己”来实现,而不是依靠“克己”不能实现礼的施行。B错误。C项,正确。D项,“以术驭臣,以法治民,缺一不可”错误,由原文“韩非批评商鞅知法而无术,认为商鞅的种种富国强兵之举因无术以知奸,最终只能资人臣而已。由此,韩非尽力鼓吹权术,以弥补商鞅的不足”可知,并没有提到“以法治民”,“以法治民”于文无据。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

11、“文章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错误,原文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方式,论证了韩非子思想中的“法”与“术”都取法自老子思想这一中心观点。A错误。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他可以说是最早研究老子的专家”错误,由原文“韩非子有解老喻老两篇,顾名思义是解读老子的专著。从这个角度来看,韩非可以说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可知,是“早期”研究老子的专家,并不是“最早”。B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

12、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重点群体看

13、,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创新高,农民工规模增速放缓但年龄老化,“4050”人员规模上升,就业压力较大。在高校毕业生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含研究生)从1999年的88万攀升至2019年的834万。考虑到2015一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含研究生)从803万增至877万,可以预测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仍将持续创新高。由于部分学生的技能难以适应就业要求,“就业难”的压力持续上升。在农民工方面,农民工规模从2010年的2.4亿增至2018年的2.9亿,增速从5.4%放缓至0.6%,但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的农民工群体更加老龄化,在经济下行阶段面临较大失业风险。2008-2018年50岁以上农民工

14、占比从11.4%升至22.4%,41一50岁占比从18.6%升至25.5%。在“4050”人员方面,“4050”人员规模及占比持续上升,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单一,容易陷入长期失业。其中,2003-2018年女性40-59岁人口占女性15-59岁人口比重从38.0%升47.5%,男性50一59岁人口占男性15一59岁人口比重从16.4%升至22.3%,二者合计占15一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从27.1%升至34.6%。(摘自2019中国就业形势报告)材料二: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

1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今年发布了13个新职业,这些颇具科技含量又充满未来感的职业不仅让人眼前一亮,也日益受到广泛认可。在农村、城市,甚至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人正积极投身新职业。在农村,一个新职业悄然兴起农业经理人。他们好比农民中的“CEO”,凭借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专业合作社中运营着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数据显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将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发展。预计,未来5年我国对农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50万左右。在城市,同样也有一个职业方兴未艾二家庭整理收纳师。他们可以帮助人们实现从物质到心灵的“断舍离”。据统计,我国当前收纳整理市场规模约为260亿元,支出仅占个人总消费的0.11%

16、;预计到2020年,整个市场的规模将达千亿元,至少需要1万名以上从业者,目前行业人才供不应求。而在互联网上,各种新职业更是层出不穷。云柜姐、群聊师、选品师其中,“带薪出游吃遍全球,月入3万元,时间自由”的“水果猎人”最近火了。据了解,生鲜电商兴起后,传统水果销售路径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以牧轲为代表的“水果猎人”研究出了一个新的路子:把新品种引入国内,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做市场推广。如今,这种岗位已经成为天猫等生鲜商家的标配,行业人才缺口很大。(摘自1193万人:新就业新活力光明日报2019年12月08日01版)材料三:平台型就业浮现,自然人成为市场的主体。“平台式就业”已经成为基本就业

17、景观。传统的就业方式下,员工受雇于特定企业,通过企业与市场进行价值交换;而平台方式下,自然人只需通过虚拟账号就可以成为平台的服务方,与市场消费者连接,实现个人的市场价值。“创业式就业”成为一种显著的“就业”方式。“互联网十”带来的新经济,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高效途径,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年青人创业的首选。淘宝、天猫正成为千万年青人创业的三角地,从而对接超过4亿在线消费者、3万亿大市场。“共享式就业”成为广泛可能。“平台经济”是基础、“共享经济”是实质、“微经济”是土壤。共享经济打破了传统的“全时雇佣”关系,在使就业方式更加灵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渠道与岗位。分享经

18、济给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谋生方式,人们不必依托组织即可供应自己的劳动力和知识技能,使得拥有弹性工作时间的个人和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企业、机构均能利益最大化。数字化网络平台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联系成本和签约成本等。(摘自2020年后未来就业发展有三大趋势)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就业重点人群来看,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4050”人员规模都在上升,就业压力较大。B. 虽然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少于2018年,但可以预测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仍将持续创新高。C. 农民工规模增速虽然放缓,但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经济下行阶段失业风险

19、增加。D. 2003一2018年,“4050”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他们年龄大、学历低、技能单一,一旦失业很难再次就业。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新职业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规模逐年增大的就业重点人群“就业难”的压力。B.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13个新职业,这些职业虽然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但是门槛普遍较高。C. “平台式就业”与传统就业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自然人通过平台与消费者连接,成为市场主体,实现个人的市场价值。D. 分享经济给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谋生方式,“平台式就业”“创业式就业”“共享式

20、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主要方式。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为什么“强技”是“稳就业”的关键办法。“强技”是“稳就业”的关键办法。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时期,有一部分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无法跟上企业在产业升级之后对劳动力要求提升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对于这部分失业群体而言,他们并非不愿意工作或者没有能力工作,只是在工作技能方面需要进行提升。对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强技”政策,并鼓励职业技能学院在校内开展企业用工的“订制式”培养,减轻企业人才培养负担。据悉,从11月25日开始,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服务周也将在全

21、国展开,城乡各类劳动者都可以参加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答案】4. B 5. D 6. 从劳动者来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部分劳动者的技能不能满足就业需求,提升技能、丰富技能是实现“稳就业”的关键;从新职业要求来看,只有具备符合新职业要求的素质和能力,强化新职业技能,才能实现“稳就业”;从未来职业发展趋势来看,自然人依托互联网平台,直接与市场连接,“强技”才能实现个体价值,从而“稳就业”。【解析】【4题详解】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

22、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B项,“虽然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少于2018年”错误,由原文“在高校毕业生方面,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含研究生)从1999年的88万攀升至2019年的834万。考虑到2015一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含研究生)从803万增至877万,可以预测未来几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仍将持续创新高”可知,原文没有具体提到“2019年毕业生人数少于2018年”,属于无中生有。B错误。故选B。【5题详解】本题

23、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选项的内容不一定是原材料中句子的照搬,可能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以变通、转换,甚至添加了出题者或客观或主观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变通,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D项,“平台式就业创业式就业共享式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主要方式”错误,材料三中三大就业是“未来”就业发展趋势,“

24、已成为当今社会就业的主要方式”是曲解原文的意思。D错误。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两层含意:一是不能止于对文本的认同,也不能因袭他人的成说,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力求提出的见解具有独创性;二是提出的见解虽不要求得出最终的科学结论,但要求能自圆其说,因此要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解答此题必须先亮出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再从文章中找出论据来论证观点。由原文“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时期,有一部分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无法跟上企业在产业升级之后对劳动力要求提升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对于这部分失业群体而言,他们并非

25、不愿意工作或者没有能力工作,只是在工作技能方面需要进行提升”可知,从劳动者来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部分劳动者的技能不能满足就业需求,提升技能、丰富技能是实现“稳就业”的关键;由原文“这些颇具科技含量又充满未来感的职业不仅让人眼前一亮,也日益受到广泛认可。在农村、城市,甚至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人正积极投身新职业”可知,从新职业要求来看,只有具备符合新职业要求的素质和能力,强化新职业技能,才能实现“稳就业”;由原文“分享经济给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谋生方式,人们不必依托组织即可供应自己的劳动力和知识技能,使得拥有弹性工作时间的个人和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企业、机构均能利益最大化”可知,从未来

26、职业发展趋势来看,自然人依托互联网平台,直接与市场连接,“强技”才能实现个体价值,从而“稳就业”。【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奶奶的小木船吴建三奶奶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在遛弯儿:“木头,咱

27、们这辈子还能去南海看看不?”木头知道奶奶“去南海看看”的意思,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腿,叹了一口气:“唉!都是我,拖累你了!”三奶奶的眼圈有些发红,苦笑了一下:“算了吧,咱都老了,走不动了,听说去南海先坐飞机再坐轮船,千里遥远的,这辈子想想就算去了。”三奶奶和木头两个人一块儿过,大门上挂着“烈属”的红牌牌。这个红牌牌让三奶奶脸上荣光了一生,也心痛了一生。没过几天,三奶奶问木头:“木头,快告诉我,咱们薛河的水是不是流向西湖的?”“是呀。”“西湖水是不是流向东海呢?”“对呀。”木头弄不明白三奶奶问这些做什么。三奶奶又说:“那东海的水一定是通南海的,对不?”木头愣了一下,说:“是呀,还别说你知道的真不少呢

28、。”听木头说是,三奶奶昏花的老眼瞬间亮了。过了些日子,三奶奶又对木头说:“木头,咱们找人做一只小木船吧?”木头不明白地看着三奶奶:“你做小木船干啥?不当吃又不当喝的。”“我看见有人把河灯放在小木船上,河灯就不会下沉,顺着河水往下漂,听说能漂很远很远,挺好玩的。”木头心里想,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放河灯?怪不得有人说老人是“老顽童”“老小孩”,看来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几天后,三奶奶拿回家一只小木船,像拿个宝贝一样欣喜地反和正地看。夏季的一天,山洪暴发,薛河涨水了。三奶奶踮着小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急急地出了门:“快,木头,咱们走。”三奶奶把小木船放在轮椅后面,她自己背着一个布包,“木头,走,咱们下河

29、去。”三奶奶推着木头到了河边。河水暴涨,黄龙一样滚滚向西。三奶奶把那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双发了黄的老布鞋,就是那种手工的,千缝百纳能踢死牛的老布鞋。木头一惊,突然明白了三奶奶要做什么了。三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老布鞋放入小木船里,再用绳子固定好,然后把小木船缓缓地推进了河里,那只载着老布鞋的小木船就顺着浪涛向下漂去。三奶奶看着越漂越远的小木船,松了一口气:“好了,这下老三就能穿上我做的鞋了。”那只小木船越漂越远,三奶奶的心也好像跟着小木船漂走了:“老三啊六十七年了呀,我一直想给你送这双老布鞋去南海太远了。再说,木头这个样子,一会儿也不能离人,我没办法呀晚上我只要一合眼,就看到你光着脚丫子在大海里

30、我和木头也没有多少日子了,就要去见你了”原来,三奶奶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故事,三奶奶的故事只有木头知道。六十七年前,三奶奶过门才三天,三爷的部队就接到了攻打海南岛的命令。三爷脱掉脚上结婚时的新布鞋,穿上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烂布鞋就要走。那双新布鞋是结婚时借对门二蛋的。三奶奶一把拉住了三爷:“急啥呀?”三奶奶也顾不上脸面了,央求婆婆去东家借鞋布,西家借鞋底,点灯熬油整宿没睡觉,也只赶出来一只,另一只才刚起头儿,三爷就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旧布鞋跟着部队走了。三爷走时对三奶奶说:“媳妇,慢慢做,等我打完海南岛回来再穿也不晚。”谁知三爷这一去就没能回来。后来,三爷的连长回来了,他们是同乡。连长是拄着一双拐杖回

31、来的。连长握着三奶奶的手说:“他是个英雄,没有他就没有敢死队!”连长说着从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一只老布鞋,那是一只露着脚趾头的褪了色的旧布鞋。连长双手托着,像托着一枚军功章,给三奶奶原来,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连长只抢回了三爷的一只漂在海水中的鞋子。三爷的声音一直在连长的心头炸响:“如果我光荣了,请你照顾好我的女人!”连长留下来了。木头就是那个连长。望着越来越远的小木船,木头忽然缓缓地抬起右手,向小木船和那双老布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选自海燕2019年第3期)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题目中将老人和小木船放在一起,激发了读者的

32、阅读兴趣,同时也暗示小木船具有某种特殊意义。B. 三奶奶要照顾木头不得不放弃了亲自去南海的夙愿,而漂流小木船这个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遗憾。C. 那只露脚趾的旧布鞋是三爷留给三奶奶的唯一物件,它寄托了三爷对三奶奶的绵绵深情。D. 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情节,语言简洁明白、朴实纯净,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8. 透过三爷这一着墨不多的人物形象,你能感受到哪些可贵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 有人评价这篇小说“虽怀忧伤,却不悲伤”,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答案】7. C 8. (1)永不褪色的爱情。三爷与三奶奶的爱情,三爷是三奶奶67年的思念与牵挂;(2)战友深情。三爷的带领敢死

33、队冲锋时的嘱托与连长留下来用一生践诺;(3)爱国真情。对国家来说,三爷是为国牺牲的英雄,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9. 忧伤:小说书写了一个忧伤哀婉的爱情故事。三奶奶新婚不久便了失去丈夫,她只能把爱留在思念中,最后连想去丈夫牺牲的地方看看的愿望都难达成。不悲伤:故事包含着友情、爱情、爱国心,充满着一种正面的力量,给人积极的情感指向。对爱情的执着,一场婚姻是一辈子的思念;对战友的承诺与坚守,一句话守候了一辈子;对祖国义无反顾的爱,为了祖国的解放奋不顾身,牺牲自己。【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34、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三爷留给三奶奶的唯一物件”错误,由原文“原来,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连长只抢回了三爷的一只漂在海水中的鞋子”可知,并非留给,而是连长抢回的,因而也不是“寄托三爷绵绵深情”的物件。C错误。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

35、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由原文“三奶奶把那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双发了黄的老布鞋,就是那种手工的,千缝百纳能踢死牛的老布鞋。木头一惊,突然明白了三奶奶要做什么了。”“三奶奶看着越漂越远的小木船,松了一口气:好了,这下老三就能穿上我做的鞋了。”“那只小木船越漂越远,三奶奶的心也好像跟着小木船漂走了:老三啊六十七年了呀,我一直想给你送这双老布鞋去南海太远了。再说,木头这个样子,一会儿也不能离人,我没办法呀晚上我只要一合眼,就看到你光着脚丫子在大海里”可知,三爷与三奶奶的爱情,三爷是三奶奶67年的思念与牵挂,体现了永不褪色的爱情。

36、由原文“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连长只抢回了三爷的一只漂在海水中的鞋子。三爷的声音一直在连长的心头炸响:如果我光荣了,请你照顾好我的女人”可知,三爷带领敢死队冲锋时嘱托连长照顾自己的妻子;由原文“连长留下来了。木头就是那个连长”可知,因为三爷的嘱托,连长留下来用一生践诺;这两点体现了战友深情。由原文“六十七年前,三奶奶过门才三天,三爷的部队就接到了攻打海南岛的命令。三爷脱掉脚上结婚时的新布鞋,穿上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烂布鞋就要走”和“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可知,对国家来说,三爷是为国牺牲的英雄,是爱国精神的体现,表现了爱国真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作者情感态度

37、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总览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写作特点。对作品做体验式探究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其次联系生活,明确观点。在对文本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分析评判作者的情感态度。由原文“六十七年前,三奶奶过门才三天,三爷的部队就接到了攻打海南岛的命令。三爷脱掉脚上结婚时的新布鞋,穿上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烂布鞋就要走。谁知三爷这一去就没能回来”可知,三奶奶新婚不久便了失去丈夫;由原文“那只小木船越漂越远,三奶奶的心也好像跟着小木船漂走了:老三啊六十七年了呀,我

38、一直想给你送这双老布鞋去南海太远了。再说,木头这个样子,一会儿也不能离人,我没办法呀”可知,三奶奶只能把爱留在思念中,最后连想去丈夫牺牲的地方看看的愿望都难达成。由此可知,小说书写了一个忧伤哀婉的爱情故事,所以小说是忧伤的。由原文“老三啊六十七年了呀,我一直想给你送这双老布鞋去南海太远了”可知,三爷是三奶奶67年的思念与牵挂,三奶奶对爱情的执着,一场婚姻是一辈子的思念;由原文“连长留下来了。木头就是那个连长”可知,因为三爷的嘱托,连长留下来用一生践诺,对战友的承诺与坚守,一句话守候了一辈子;由原文“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可知,三爷是为国牺牲的英雄,对祖国义无反顾的爱,为了祖国

39、的解放奋不顾身,牺牲自己,是爱国精神的体现。由此可知,故事包含着友情、爱情、爱国心,充满着一种正面的力量,给人积极的情感指向,所以小说是不悲伤的。【点睛】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少清警有才用,仕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武帝践阼,封扶

40、风郡王,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遣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族当斩,亮与军司曹冏上言,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方死。有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诏惟免官。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出镇许昌。未发,帝大渐,诏留亮委以后事。杨骏闻之,从中书监华廙索诏视,遂不还。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不入,于大司马门外叙哀而已,出营城外,表求过葬而行。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及骏诛,亮论赏

41、诛杨骏之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楚王玮有勋而好立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玮甚憾,乃承贾后旨,诬亮与璀有废立之谋,矫诏遣其长史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夜以兵围之。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日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促兵攻之。长史刘准谓亮曰:“观此必是奸谋,府中俊义如林,犹可尽力距战。”又弗听,遂为肇所执。是时大热,兵人坐亮于车下,时人怜之,为之交扇。将及日中,无敢害者。玮出令曰:“能斩亮者,赏布千匹。”遂为乱兵所害,投于北门之壁,鬓发耳鼻皆悉毁焉。及玮诛,追复亮爵位,丧葬之礼如安平献王孚故事,庙设轩悬之乐。(节选自晋书司马亮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42、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B. 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C. 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D. 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爵土,即爵位和封地,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

43、臣的封赐,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B. 寝疾,指卧病。渐,指征兆,迹象;大渐,指病情出现好的迹象,将要痊愈。C. 大司马,官名,西汉常授给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D. 追复,一是指恢复,二是指为已故遭贬的大臣复官或爵位。文中指的是后者。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亮虽有才干,但仕途不顺。在曹魏时期以及武帝登基之后,他都担任多种官职;后来因刘旅的事情,最终被免掉官职。B. 司马亮处事畏缩,不听建议。武帝死后,他惧怕杨骏怀疑自己,称病不人朝;后拒绝何勖废骏的主张,逃往许昌。C. 司马亮构怨招祸,终遭非命。他想要夺取司马玮兵权,

44、反而被诬陷,最终被悬赏处死,尸体也被损坏。D. 司马亮为君主推重,死后仍享哀荣。司马玮被诛杀之后,司马亮的丧葬之礼颇为隆重,庙内还陈设了轩悬之乐。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造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贬为平西将军。(2)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正赶上秦州刺史胡烈被羌人杀害,司马亮派将军刘旂前往救援,未能进兵,因这件事获罪而被贬为平西将军。(2)等到杨骏被杀以后,司马亮评定赏赐诛杀杨骏的人的功劳超过了等级,想以此暂且博取众人欢心,因此令众人大失所望。【解析】【10

4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句子翻译:帐下督李龙告诉司马亮说外面有事变,请求抵御,司马亮不听从。一会儿楚王司马玮的军队登墙呼叫,司马亮吃惊地说:“我对朝廷没有二心,为何到这个地步?如果有诏书,可以给我看一下吗?”公孙宏等不同意。“白”是“告诉、禀告”之意,“外有变”是其宾语,后面可断开,而“帐下督李龙白外”语意不通,故排除B、D两项;“楚兵登墙而呼”,并非“呼亮”,“亮”应是“惊曰”的主语,故排除A项。故选C。【11题详解】

46、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大渐,指病情出现好的迹象,将要痊愈”错误,“大渐”是病危之意。B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B项,“后

47、拒绝何勖废骏的主张”错误,由原文“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可知,有人劝司马亮率领他统领的人入宫废除杨骏,司马亮没有采纳,连夜奔赴许昌,所以能够免祸。由此可知,“废骏”的主张并非廷尉何勖提出,“或”意思是“有的人”,所以应该是“有人”。B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会,恰逢,正赶上。为所,被动句式。造:派遣。不进

48、:未能进兵。坐,因获罪。是:这件事。(2)及:等到。论,评定。差,等级。苟:暂且。悦:博取。由是,因此。【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

49、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译文:汝南文成王司马亮,字子翼。年幼时机警敏锐有才干,在魏国任散骑侍郎、万岁亭侯,被任命为东中郎将,进封为广阳乡侯。武帝司马炎继位,封他为扶风郡王,食邑一万户,设置骑司马,增加参军掾属,持节,统领关中雍州、凉州诸军事。正赶上秦州刺史胡烈被羌人杀害,司马亮派将军刘旂前往救援,未能进兵,因这件事获罪而被贬为平西将军。刘旂判罪斩首,司马亮与军司曹司马冏上表称,调度指挥的错误是由司马亮引起的,乞求赦免刘旂的死罪。有关官员又上奏罢免司

50、马亮的官职,削去他的爵位和封地。皇帝下诏仅免去他的官职。到武帝司马炎卧病时,被杨骏排挤,于是任命司马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都督豫州诸军事,出京镇守许昌。还未出发,武帝病危,下诏留下司马亮托付后事。杨骏听说后,向中书监华廙索取诏书来看,于是便不再归还。武帝死后,司马亮怕杨骏怀疑自己,托辞有病不入朝,只在大司马门外致哀而已,出京在城外宿营,上表请求参加完葬礼再走。杨骏想要讨伐司马亮,司马亮知道这种情况,向廷尉何勖询问计策。何勖说:“现在朝廷人心都归向明公,明公为什么不讨伐他却惧怕被他讨伐呢?”有人劝司马亮率领他统领的人入宫废除杨骏,司马亮没有采纳,连夜奔赴许昌,所以能够免祸。等到杨骏被

51、杀以后,司马亮评定赏赐诛杀杨骏的人的功劳超过了等级,想以此暂且博取众人欢心,因此令众人大失所望。楚王司马玮有功勋却好立声威,司马亮惧怕他,想夺他的兵权。司马玮很愤恨,便受贾后之旨,诬告司马亮与卫瓘有废太子的图谋,假传诏令派长史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在夜间用军队把司马亮包围起来。帐下督李龙告诉司马亮说外面有事变,请求抵御,司马亮不听从。一会儿楚王司马玮的军队登墙呼叫,司马亮吃惊地说:“我对朝廷没有二心,为何到这个地步?如果有诏书,可以给我看一下吗?”公孙宏等不同意,催促军队攻打他。长史刘准对司马亮说:“看这种情形定是奸人的计谋,府中的俊杰之士如林,仍然可以尽力抵抗。”司马亮又不听从,于是被李肇捉住

52、。当时天气十分炎热,士兵让司马亮坐在车下,当时的人可怜他,替他不停地扇风。将到中午,没有人敢杀他。司马玮下命令说:“能够杀司马亮的人,赏他一千匹布。”于是司马亮被乱兵杀害,尸体被扔在北门的墙壁下,头发耳朵鼻子都被毁坏了。等到司马玮被戮以后,才追赠恢复了司马亮的爵位,丧葬之礼如同安平献王司马孚的旧例,庙内陈设轩悬之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注】星桥,星津桥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总写节日欢快气氛。“

53、火树银花”形容灯彩华丽,“铁锁开”指正月十五铁锁打开,任人通行。B. 中间两联是节日欢乐气氛的具体写照。游人如织,皓月当空,游伎们身着艳装,边走边唱。C. 尾联与李白笔下“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所呈现的心理及其产生原因是相同的。D. 统观全诗对仗工稳,词采华艳,音调和谐,展现了一幅古代节日的风情画,让人百看不厌。15. 纪晓岚评此诗:“三、四句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得神处尤在暗字。”请简要赏析“暗”字“得神”所在。【答案】14. C 15. “暗”指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暗尘”指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突出灯光

54、、月光明亮;进而突出节日热闹、欢腾的氛围。【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所呈现的心理及其产生原因是相同的”错误,本诗尾联重在强调快乐的时光非常短暂。李白句重在人生如梦,及时行乐。所以两者所呈现的心理是不同的。C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

55、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写元夕车马游人之盛。由于车马交驰、游人杂沓,扬起了道路上的阵阵尘土。在平常的夜间,即使有尘土飞扬,人也是看不见的。但元夕之夜,由于月光灯影的照耀,却分明可见随着车马的飞驰而去,后面便扬起一阵飞尘,这就是所谓“暗尘随马去”。本不可见的“暗尘”因“正月十五夜”的月光灯影而见,这正是对元夕的传神描写。着一“去”字,写出了马的奔驰和尘土飞扬而去的态势。纪昀说此句得神处在一“暗”字,固极有见。其实,“去”字也同样精彩,从中仿佛可见车马飞驰时

56、卷起的气流,下句专写人的活动,却不忘交代元夕的特点。由于是望月,所以满月的清光映照着东都城的每一个角落。游人熙熙攘攘,摩顶接踵,月亮的光辉始终与人相随。由此“明月”还可进一步想象灯月交辉的热闹场景。【点睛】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这些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不同的诗歌有时候也会运用同一个词语,但是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及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比中鉴赏,体会其不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的“_,_”与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似,借“行路”来强调从点滴做起、逐步积累的重要性。(2)离

57、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是:_,_。(3)论语中孔子强调既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参照别人的缺点、改正自己的两句是:_,_。【答案】 (1). (1)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4). 謇朝谇而夕替 (5). (3)择其善者而从之, (6). 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58、,“跬”“至”“姱”“鞿羁”“謇”“谇”。【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

59、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才有机会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这种小巷,( )了市廛的红尘,又深又长,曲曲折折,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 )。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的藤萝,像古朴的屏风。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只要你到巷里踯躅一会儿,心情就会如巷尾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乌衣巷中,重门叠户,秋虫浅唱,歌吟往事;夕阳影里

60、, , , 。此刻小巷的氛围澄明如水,净化一切,使人忘忧。你情绪烦躁,心境悒郁吗?请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儿,你一定会( ),怡然自得,物我两忘。爱逐金追利,( )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静候你!1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隔绝 幽僻 恍然大悟 斤斤计较B. 隔离 幽僻 恍然大悟 锱铢必较C. 隔离 幽静 豁然开朗 斤斤计较D. 隔绝 幽静 豁然开朗 锱铢必较18. 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比拟、比喻、夸张B. 比拟、比喻、排比C. 反问、借代、排比D. 反问、借代、

61、夸张19. 请结合刘禹锡乌衣巷的内容,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答案】17. D 18. B 19. (参考示例)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解答词语题,一般从以下地方思考: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三、要注意词语使范围,搭配的对象;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第一空处,隔绝:阻隔,

62、隔断,断绝。隔离:不让聚在一起,使断绝往来。2.把患传染病的人、畜和健康的人、畜分开,避免接触。此处的语境是指小巷阻隔了市廛的红尘,所以应该用词语“隔绝”。第二空处,幽僻:幽静偏僻。幽静:清幽寂静,指一个地方幽冷寂静。此处的语境是指小巷的环境更加清幽寂静,所以应该用词语“幽静”。第三空处,恍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此处的语境是指烦躁的情绪和悒郁的心境一定会变好,所以应该用成语“豁然开朗”。第四空处,斤斤计较:形容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也要计较(含贬义)。锱铢必较: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

63、,很小的事也要计较。此处的语境是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的人,所以应该用成语“锱铢必较”。故选D。【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方法考纲中共考查9种,即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一般说,比喻、夸张、比拟、借代是语言类的修辞方法;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的修辞方法;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的修辞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要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及特征;其次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句子“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把“巷”比作“散文”和“图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这种巷,常在江

64、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把“巷”当成“少女”来写,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句子“爱逐金追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静候你”,运用了排比手法,句式整齐,读起来郎朗上口。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

65、导。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等。由划线句子“重门叠户,秋虫浅唱,歌吟往事”可知,第一空处应该和“重门叠户”相对应,是两个名词,再根据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可得出两个名词为“野草闲花”,所以第一空处应该填写“野草闲花”。第二空处应该和“秋虫浅唱”相对应,为主谓结构,在根据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可得出“燕子低飞”,所以第二空处应该填写“燕子低飞”。第三空处应该和“歌吟往事”相对应,为动宾结构,再根据诗句“飞

66、入寻常百姓家”可得出“寻觅旧家”,所以第三空处应该填写“寻觅旧家”。【点睛】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思是约定俗称的。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就会导致理解不确切,由此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20.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逻辑正确、表意清楚的两句( )( )A. 在从前,四方台向来没有人上去过,上去的人就从来没有回来过。B. 1942年,母亲在战争硝烟弥漫的华北大地上度过了她沉默、清

67、贫的一生。C. 衡量科学技术进步的尺度,从过去的万年、千年、百年,已经变成现在的十年、一年,甚至日新月异。D. 某报刊载一篇关于哲学理论的文章,主要内容是黑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局限性。E. 在主持人问及澳大利亚山火危机能否推动政府调整今后减排目标时,澳总理暗示今后气候政策可能会发生改变。【答案】CE【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逻辑推理的能力。有的推断题从句意上不好判断,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就是看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的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A项,前后矛盾,“没有人上去过”,何谈“上去的人”。B项,不合事理常识。“1942年”与“度过

68、一生”是矛盾的。CE项,正确。D项,题目结构不严谨引起歧义。既可以理解为黑格尔所批判的是“批判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也可以理解为黑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本身存在着“局限性”。故选CE。【点睛】解答逻辑推理题,第一步,读文段,明大意,通读文段,把握文段话题,概括文段大意。在这一步中就要注意文段中具有因果、条件、包含、矛盾等关系的句子。第二步,看例句,定方式,此步骤与仿写句式有相同点,要求所填句子与所给例句形式上基本一致,表述方式上基本一致。第三步,明错误,巧推导,首先明确例句对应的原文所出现的逻辑问题,以便在寻找其他错误时有方向,然后再读原文,依据前面分析,推导错误,并参照例句方式组织答案。第四步,

69、回原文,求合理,结合例句及原文,审视答案是否合理。21.请在下面三则材料中任选两则,将故事补写完整,体现故事的幽默与智慧,每空不超过20字。(1)在一次盛大的招待会上,服务生倒酒时,不慎将酒洒到了坐在边上的一位宾客那光亮的头上。服务生吓得不知所措,在场的人也都目瞪口呆。而这位宾客却微笑着说:“_”会场中的人闻声大笑,尴尬的场面即刻打破了。(2)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_”(3)2018年的亚运会上,韩国篮协主席方烈离场时对姚明说:“你们运气真好。”这种话,是一种不认

70、可对方实力的不友好的话。但面对这种话,姚明则是有礼貌地伸出了手对这位韩国人说:“谢谢方教授,_”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又是对对方有力的回击。【答案】 (1). (1)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谢顶的方法会有效吗? (2). (2)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3). (3)运气一般留给做好准备的人!【解析】【详解】本题查考生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语段的话题,全面理解语段的整体意思;二是仔细分析判断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权衡上下文内容的逻辑关系与语意衔接。(1)由上文“不慎将酒洒到了坐在边上的一位宾客那光亮的头上”可知,这位宾客没有头发,把酒洒在了

71、没有头发的宾客的头上,在这么尴尬的情况下,这位宾客说了一句话,使会场中的人闻声大笑,尴尬的场面即刻打破了,所以这句话即幽默又饱含智慧,宾客结合自身没有头发的特点,可以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谢顶的方法会有效吗?”。(2)根据上文“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可知,这是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这个问题不可能有具体的数字,但是作为国家的总理,又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所以周总理选择了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答记者的问题,不管多少厕所,都是男厕所和女厕所,所以周总理回答“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体现了周总理的智慧。(3)由上文“你们运气真好。这种话,是一种不认可对方实力的不友好的话”可知,这是对方不承

72、认自己的实力,所以回答的时候就不能说运气好,那样等于承认了自己没有实力,回答时应该重点强调“实力”,姚明回答的“运气一般留给做好准备的人”这句话,正是强调了实力,因为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所以我是靠实力赢得的比赛。体现了姚明的智慧。【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补写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73、作。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怎样认知?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不管到哪一代,中华文化,总在”。英国学者罗素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完成写作。(1)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

74、特殊生命力。(2)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3)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兼收并蓄,振兴中华xxx阁下:展信佳!请原谅一位有思想的青年贸然打扰您。我是振华中学的一名学生,请您考虑并接受“结合东西方的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我认为,只有“兼收并蓄”,融中通外,才能“振兴中华”。希望这一美好构想,能在各位支持下变成现实,让民族复兴大业早日实现。保留传统文化,互鉴西

75、方文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固然伟大,但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些东西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包括西方先进文化,对于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外,重要的是我们派出大量留学生到西方学习交流。这些青年学子学成回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祖国建设上,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结合并发挥极致,才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当然,在融会贯通中批判地接受才是正确选择。对任何文化都应是扬弃的态度。因为每种文化在发展中,都有与时代相背的部分,后人在继承时,都要传承那些优秀部分,抛弃那些不适应的部分,文化才能健康的发展。为了打破瓶颈限制,接

76、受不同的思维,这是文明发展过程中必须突破的瓶颈限制。早在一百年前,“德先生”、“赛先生”就来到中国,科学民主深入人心。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更是使民主思想境界迈上新台阶。“师夷长技以制夷”救民族于水火;“百家争鸣”为思想带来了春风拂面。因为文化的开放首先是思想上的“开放”。青年人应立足于当下着眼未来。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结合各种文化的优点,文明互鉴,吸收长处,抛弃短处,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文明。但是不应全盘西化,做西方文化的“奴隶”,像鲁迅说的那样: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毛泽东更明确指出: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在创造伟大新文明时,应基于中华文明的原则来创新,防止被同化。世界其它文化在发展中,邯

77、郸学步,丢失自己的文化,这种悲剧我们要警惕重演。在发展中,应该坚持正确的方向,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走出特色的发展之路。青年肩负起传承人的历史使命,刻苦研究传统文化,学习和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才能用于指导实践,推陈出新。综上所述,恳请阁下接纳我的“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建议为盼,让新时代的追梦人,成长为强大的文化传承者,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致敬礼! 振华中学学子二零二零年三月【解析】【详解】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通过余秋雨的认识指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用罗素的认识则引发我们对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进行反思即如何才能“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创造伟大的新文明”

78、。而驱动任务非常明确,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主题限制,所以考生并不容易写跑题,但是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文体上的要求。任务一: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注意点:这是一篇演讲稿!注意格式,有标题(可写可不写)、称呼、开头问候、文末升华,无落款。注意点:目的是向外国中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不是单纯的介绍中国文化的特殊生命力,在写作的时候最好可以加入一些与西方文化的对比,突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但注意不要踩一捧一。注意点:演讲稿的特点是感染力强,所以可以适当削弱一部分议论性,让文采更好一些,更有语势(这就意味着可以多用一些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排比句)。任务二:写

79、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注意点:这是一篇倡议书!注意格式,有标题、称呼、开头问候、背景交代、倡议内容(怎么做,为什么)、落款(先名后日期)。注意点:本任务是基于题干两则素材的,所以写作的时候不要偏离主线,你可以先肯定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再论证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最后论证我们怎么做(这个地方最好提到我们要结合东西方文化)。注意点:倡议书应当表述明确直接,同时要明确给出做事的价值与意义,不能空谈我们要怎么做。任务三:写一封信,向某位政要或长者讲述你对“结合东西方优点、创造伟大新文明”的建议与思考。注意点:这是一封信!注意格式,有称呼、问候、正文、此致敬礼(

80、此致空两格,敬礼顶格)、落款(先名后日期)。注意点:你是写给政要或长者的,语言应当严肃礼貌,议论深刻。写成纯议论文较好,避免写成议论性散文,减少那些诗意化的内容,要点明确。侧重于写“为什么”的部分。立意:(1)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2)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兼收并蓄,振兴中华素材:(1)以前总是认为中西方中间的文化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国人就是国人,洋人就是洋人。似乎中国人就是狡黠而勤劳,提起美国就是橄榄球和秀肌肉,德国佬就是板着脸造汽车正如熊培云所说,把一个西瓜一切两半,指着一个对另一个说,他和你就是文化差异。(2)荷尔德林曾说:“人生充满劳绩,但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我们本应诗意

81、,却为何要选择敌意呢?元宵节与情人节的不期而遇,本就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一次潜行于历史中漫长等待后中西文明的相遇,当你苦恼于家人和“佳人”时,当你一手汤圆一手玫瑰不知抉择时,何不带着“佳人”回家一同陪伴家人,何不让中西文化来一次盛大的会面。(3)为何当传统佳节元宵与情人节相碰时,年轻人会犹豫?为何星巴克进军故宫会引起轩然大波?如若我们一向坚守着传统文化习俗,当“洋玩意儿”出现时我们不会迟疑,只会自信地迎接,因为我们有热爱自己文化的底气。而如今的徘徊恰恰说明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的缺失。因为元宵之时我们没有想要回家与家人团圆,所以徘徊了;因为端午节之时不曾想起那位文人而让端午成为粽子节,所以犹豫

82、了;因为国庆的这一天我们没有自豪地唱起国歌,所以迟疑了;因为日常生活对传统的坚守一点点缺失,所以当外来文化袭来之时,我们慌乱了,这份慌乱无疑在警示我们,是时候亡羊补牢,坚守住传统了。(4)纵观古今,离别是文学作品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宋有柳三变“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明有吴承恩“春情外柳丝长,隔花人远天涯近。”诗三百中也有言“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而唐人的一句“人生足离别”更是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些不同时代的佳作,尽收我怀,而横向观之,日本作家太宰治有(唯有再见,才是人生。)的名句,英国诗人拜伦也留下了这样的名篇(多年离别后,抑或再相逢。相逢何所语?泪流默无声。)以现代高速发展的

83、信息技术为媒介,这些在历史上,在世界上熠熠生辉的隽永之章皆为我所咏,为世人所咏。(5)曾经的锣鼓喧天,新人拜堂之景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神父的祝词与祈祷。而曾经的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已不再是中国人唯一的信仰,真主安拉、天主耶和华还有共产主义的先导马克思已悄然进入人心。就连人们的娱乐生活都已改变,戏曲、歌剧、日漫、韩剧、欧美电影等也早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日升月沉,星河流转,韶华不复。世界每刻都在变化,每一分每一秒,文化融合之势已不可挡,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各种优秀文化,但我们能否守住我们的本源文化,使其亘古流传呢?苏子言:“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愿华夏文明、人类文明永存天地

84、,智慧焕彩。结构层次:题目兼收并蓄,振兴中华能够揭示材料的中心,对称整齐,观点鲜明;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书信体的要求,表达得体;问题具有思辨性,两种不同的学习态度、两种方式方法,具有对比性;原文第四段探讨言论自由,认为应该把思想自由、学术自由放在主要位置和重点来论述,这是学习关键,交流融汇所在,问题焦点所在。【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