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385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的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学者冯天瑜在“封建论”考论中指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所以又是对殷商氏族联合国家的一大提升。”材料旨在说明分封制A.废除了血缘政治关系 B.扩大了西周

2、疆域领土范围C.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2中国古代律家群体的构成,有政治家、司法官员、著书立说的律学家、经学家。西汉开国元勋萧何,出身于“刀笔吏”(法律官吏),魏晋时律学成为与经学并立的学府,唐代律学发展已经完全成熟。材料反映古代律家群体A成份多元化,社会地位高B都是政府官员,法律素养较高C传授经学,培养统治人才D只重法律研究,不重司法实践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3、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4.宋代在京师、州城乃至县城,往往竖立“科甲功名”牌坊表扬地方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地方学校的各类建筑物往往也会在命名时采用科举入仕的著名官宦的姓名,或者取名为魁星、文昌(皆为科举神)。上述举措A.表明科举制发展到完备程度 B.导致地方获得了部分选官权力C.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有助于扩大科举的社会影响力5.下图是根据明代阁臣数实考整理的内阁阁臣的人数及来源情况。据此可知,阁臣人数的激增反映了A.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B.明朝官僚体制已完备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6.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从明代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

4、统治的做法。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西南军务的繁重 C.民族融合的加强 D.统治疆域的扩大7鸦片战争爆发原因,费正清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造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材料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肯定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C未揭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8.“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

5、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A.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态度 B.体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C.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 D.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9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材料反映了义和团A运动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B对帝国主义有了理性的认识C运动本身具有自发性和彻底性D具有朴素的爱国、排外思想101936年9月中共中央指示:目前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在日本继续进攻,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一方

6、面继续揭破他们的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这表明A蒋介石抗日态度已根本转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D中共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1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妇女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废除买卖婚姻、买卖奴婢。”材料说明太平天国A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B主张平分财产男女平等C保留了封建等级制度D废除私有顺应历史潮流12辛亥革命后,像袁世凯、张勋等心存“皇帝梦”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这表明辛亥革命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观念

7、深入人心C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地位13五四运动既坚决反对西方列强将凡尔赛和约强加于中国,也坚决反对屈服于帝国主义压力准备在这个丧权辱国和约上签字的北洋政府。由此可知五四运动A加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B使科学理性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D是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14.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A.促进了国共进一步合作 B.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5.从井冈山革命

8、根据地建立开始,到1930年上半年,经过3年多的斗争和探索,全国红军发展到10万人左右,大小革命根据地有15块。红军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A.游击战术的正确运用 B.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C.苏维埃政权广泛建立 D.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16.1954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提出后的几个月里,宪法起草委员会先后召开七次会议,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全国各界共有1.5亿多人参加宪法草案的讨论,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说明1954年宪法A.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得益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C.其制定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D.是新中国直接民主制度的产物17“大会上他

9、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与该言论相关的人物和事件是A周恩来日内瓦会议B周恩来26届联大C周恩来万隆会议D乔冠华26届联大18.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这主要得益于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中美关系的逐渐缓和C.意识形态对立已消除 D.新型区域合作的推进19.公元前440年,雅典城邦司库官被指控挪用公款,在未经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公民大会便将其

10、中十位成员判处死刑。当钱的去向被查明并证明司库官无辜的时候,其中九人已经被处死,只有一人得以幸免。这表明雅典公民大会A.掌握城邦司法权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民主的范围狭隘 D.存在权力滥用的现象20罗马法堪称世界法律典范,确立了许多法律原则,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A巩固了罗马共和国统治B体现了罗马平民利益要求C激发了公民参政积极性D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21.1716年,辉格党人为长期霸占议会,通过“七年法案”,将每届议会延长到七年。但以后国王经常“扯皮”,干扰它的正常执行。从1784年到1832年,共召

11、开十三届议会,平均每届历时三年零七个月。这表明当时英国A.权力之争导致政局不稳 B.君主立宪制度尚待完善C.议会地位仍处王权之下 D.政党竞争利于王权扩张22.美国宪法规定:由各州的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来间接选举总统;选举人的资格是有限制的,联邦议员和官员不得担任选举人;当选举人选不出总统时,由众议院选举,但实行参议院投票方式,每州一票。美国的总统选举方式A.规范了共和政体的运行 B.反映了公民没有选举权C.暴露了联邦体制的弊端 D.落实了三权分立的理念2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

12、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无产阶级革命迅猛发展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2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德意志帝国A.议会的权力至上 B.政府行政效率低下C.政治近代化趋势 D.宰相权力受到制约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 “科举制发展大事记”时间 科举制大事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 唐高宗主持科举史上第一次“殿试” 唐武则天长安二

13、年(702年) 始置武举考试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 殿试实行封弥(糊名)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 南方北方分卷考试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进行简要评价。(6分) 材料二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

14、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材料三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

15、,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据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等(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探索的共同特点。(3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文官制度实践效果不同的原因。(8分)26.从专制走向

16、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臣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基本演进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雅典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管理,统治者不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和意义。(6分)材料二 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

17、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和议会权力的分配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8分)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

18、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内容,根据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分)27.20世纪,中国社会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和进步,谱写了一部民族复兴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德国等8国(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

19、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3分)材料二 正是在抗战期间,列强取消了百年来的对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可以抬头立足于世界。十四年的辛酸和血泪,日本人用火光和死亡,为中国人铸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十四年间,中国奋起抵抗,有许多悲壮的事迹。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期间列强取消对华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并概括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材料三(3)以上图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瞬间写照。写出其中一个你熟知的事件名称及其历史影响。(4分)高一历史入学考试DACDC ACCDD BBDDB CCBDD BADC25(1)特征:科举制以考试为核心,

20、进行公开考试;考试中分设科目;公平竞争;考试做到了兼顾地区平衡;不断发展。(4分,1分1点) 评价: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社会向学风气形成;后期八股取士不利于自然科学发展。(2分,1分1点) (2) 借鉴与传承相结合:立法推进:逐步建立;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3分,1分1点)(3)英国: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较高;工业化的推进;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较强;国内政局长期稳定。(每点2分,任答2点4分)中国:专制集权的政治文化传统;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相对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

21、。国民政府一党专政。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矛盾;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相对较弱;国内政局长期动荡(或长期内外战争的干扰)。(每点2分任答2点4分)26(1)局限性:不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民主范围狭小,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等。(1分1点,2分)意义: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维护了政权稳固;推动工商业发展;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1分1点,4分)(2)地位变化: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2分) 权力分配变化: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工业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

22、权利。(3分)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 工人运动的推动;启蒙思想传播。(1分1点,3分) (3)内容: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1分1点,4分)评价: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但因人设法损害立宪严肃性(有违宪政精神)(积极、消极各2分,共4分)27(1)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3、。(3分)(2)原因: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分)意义:取消不平等条约,提高了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意识等(民族认同感);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2分1点,共4分)(3)图一事件: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2分)影响: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2分)图二事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影响: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2分)图三事件: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2分)影响:洗刷了百年耻辱;推动了民族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