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336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3能力提升:综合评估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3综合评估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纪元前后,世界有两个中心: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东征到兴都库什山(在今阿富汗境内),在那里建立了“极远的亚历山大城”。此后的希腊化时代,从地中海到伊朗高原,以亚历山大里亚(在埃及的尼罗河口)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一体化的世界,一个世纪以后,在东方,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华夏九州也建成了一个政治文化一体化的世界。在这两个世界中间,横亘着从小兴安岭到喜马拉雅山脉的一系列隆起的大山,像一道由雪峰和高山组成的天然屏障,只有一些险隘的山口,维持着两个世界间微弱的交通。中华帝国由秦入汉

2、后,开始向西北扩张,一直扩张到中亚。于是,两个世界中心长安和罗马,借助丝绸之路开始了频繁的交流沟通。此后就是漫长的20个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再也没能在旧址上重建,而中国封建王朝则由秦汉、隋唐、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其间虽有阶段性的分裂动乱,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思想一贯,则是现实中的常态。从张骞出使西域到马戛尔尼出使中国,这20个世纪是“世界走向中国”的时代。如果说秦汉帝国只是当时世界的两个中心之一,那么后来的盛世大唐则是当时世界的中心。罗马帝国衰败以后,再也没有复原,而秦汉帝国的遗产被完整地继承下来。经过近四个世纪的战乱之后,隋唐重新统一了中华,在秦汉帝国的版图上重建了一个胡汉混血的世界

3、帝国。长安再次成为世界之都。于是,四邻番邦归附贡献,万里商贾远来贸易;波斯的流亡贵族、大食的商人教士、日本的留学生、东非或爪哇的“昆仑奴”和睦居住在同一座都市里;吐蕃的马匹、阿拉伯的鸵鸟、天竺的孔雀、波斯的铜器、爪哇的犀牛、高丽的贡纸,井然陈列在同一处市面上;佛教徒、道教徒、景教徒、摩尼教徒、拜火教徒与前来避难的伊斯兰教徒在毗邻的寺庙里相安礼拜。作为帝国之都的长安,有世界胸怀与气象。大唐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文治武功的影响,西到印度,东及朝鲜、日本。西北的大山被翻越,征战、和亲、贡纳,贸易将大唐文明远播到吐蕃与波斯。中华文化在东亚传播,由中国而朝鲜、日本,由越南而南洋诸岛,华夏文化圈到唐代基

4、本形成。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东南亚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超越国家与民族、战争与敌意的“华夏文化圈”。礼制天下、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为这个文化圈奠定了共同的价值基础。汉字为这个文化共同体提供了语言基础,建立在儒学科举、唐朝律令、汉传佛教基础上的共同的政教制度,为这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一个代表着当时最先进文化的“华夏文化圈”。(摘编自彭艳华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光明日报2017年7月8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纪元前后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先后分别成为世界的中心,二者之间只有微弱

5、的联系。B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始终保持着华夏一体化世界,保持了广土众民,天下一统状态。C盛唐成为世界中心后,长安是世界之都,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人、物产及所有宗教。D公元后第一个千年,中国创立了华夏文化圈,是此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解析:A项,“只有微弱的联系”只是初期;B项,“始终保持着华夏一体化世界”错;C项,“所有宗教”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文章开头对比了秦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崛起的方式及过程,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B第一段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世界文明中心的产生、发展与兴衰的过程,思路清晰。C第二段论证“大唐是世界的中心”这一观点,运用了大量具体

6、的实例,增强了说服力。D文章的写作思路遵循时代发展的脉络,符合了历史规律,使论述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解析:“对比崛起方式及过程”错,文章并没有对两种文明进行对比。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一种文化只有不断融合、吸收别国文化,才能不断强大,才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B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使大唐成为当时的世界中心。C世界文化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产生与衰亡的过程,只有不断发展才能长久保持。D中华文化有过令人自豪的繁荣时期,为世界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解析:原文是说“儒家思想的价值基础、汉字语言基础及科举等政教制度”不是大唐成

7、为世界中心的原因,只是“为这个文明创立了统一的制度体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

8、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

9、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

10、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2)修复方案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

11、“魔术般的变化”。(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A)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解析:A项,“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张冠李戴,结合原文“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可知“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是脱水,属于治理方面的技术。故选A。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

12、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解析:C项,“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曲解文意,材料三中所说的“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

13、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可见去酸方案是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纸浆补书机修补法主要是修补书页。故选C。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答:(1)气候方面,位于赤道附近,湿热多雨,造成纸张寿命短;(2)档案材料所用纸张方面,所用破布浆机制纸,柔韧性差,纸张严重酸化。(3)档案形成的年代久远。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材料二列举了温度和湿度对纸张寿命的影响,结合材料三所说的“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可以概括出气候方面,位于赤道附近,湿热多雨,造成纸张寿命短;材料三中“文件纸张为破布

14、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可以概括为档案材料所用纸张方面,所用破布浆机制纸,柔韧性差,纸张严重酸化。结合材料三中“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可概括整合出档案材料书写所用墨水方面,档案材料书写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加快了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易受时间的影响。综合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

15、文字,完成问题。归来女真李大壮心疼,广州开往沈阳的火车票,两张票多花了二百,二百块钱哪!冯秋萍知道了,更得心疼!在老家,冯秋萍抠门儿是有名的,吃不舍得,穿不舍得。养了一水塘的鸭子,鸭蛋腌咸了,端午那天,一家三口一人一只,剩下的卖给来水塘钓鱼的。他们家的鸭子在水塘里放养,不喂饲料,吃过的都说好。冯秋萍还不舍得穿。五年前的一套红秋衣,已经洗得没底色了,除了夏天,一直套在身上。车厢里挤满了回东北过年的老乡。行李架上塞得满满的,从广州出发时,过道上就有站着的了。李大壮和李强,有座位。李大壮靠窗,李强挨着过道,父子俩肩挨肩,睡一会儿醒一会儿,谁也不说话。两年前,年根儿底下,母子俩南下和他会合。李强在鞋厂

16、当学徒,冯秋萍给食堂摘菜洗碗。一家三口,年在哪儿都是过,省了路费,还有春节加班的额外补贴,挺好的事儿。没想到,这个元旦刚过,冯秋萍突然肚子疼。肚子疼她向来不当回事儿。肚子疼对女人来说还算病吗?她不肯吃药。忍不住了,买了两盒止疼片。两盒药吃完,还是疼,疼大发了,冒冷汗珠子,发烧,这才舍得去医院。去医院的路上,冯秋萍说:“我想回家过年。”就为她这句话,李大壮安排了这次行程。火车有节奏的晃动让他昏昏欲睡,儿子李强不肯说话,李大壮知道为什么。这孩子,还生气呢。那也没办法,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他也生气,生自己的气,气自己为什么没早带媳妇去医院。问题是:生气有用吗?!车过山海关。蓝天、白雪覆盖的原野,透明

17、的空气,那是白天应有的景象。现在,外面一片黑暗,他却精神起来,再也睡不着。瞟了一眼儿子。李强睡得正香。毕竟是孩子啊!一家三口,其实最适应广东气候的,就是儿子。他从来没说过想家的话。过完年李强肯定要回南方。李大壮没想好自己回不回去。临走时,他跟老板说的是活话儿。他还有退路。问题是,他还能回去吗?那个城市,让他心疼!火车终于在北站停下时,李大壮的腿,已经有些抬不起来了。左手拎着包裹,右手提着旅行袋。儿子扛着大编织袋,里面装着一家三口的四季衣裳,还有冯秋萍嘱咐他给老人买的过年东西。冬天的早晨,冷,心脏好像被冻小了,往胸腔里缩着,呼出的每一口气都化成白霜,在空气中留下痕迹。这样的冷,曾经让他想念,现在

18、,却让他伸出的手很快僵硬起来。通往靠山屯的长途汽车上,李强仍旧不跟他说话。他的心咚咚跳着,像一个没经历过世面的年轻人。在北站,他给村里打了电话,庆魁说去汽车站接他们。挂甲屯、毛屯、姚千户、杨千户,然后就是靠山屯了。他们在靠山屯下了车,候车亭前,聚着好几十人。有男人,也有女人。都是来接他们的!庆魁冲在最前面,问他:“我二嫂呢?”李大壮的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从上车,第一次有人问他话!家乡话!李大壮举起手里的包袱。包袱里是一只精致的骨灰盒。五百块钱买的。一路上,他没敢打开看,怕惊着周围的乘客。“怎么不早送医院呢?!”在沉默而哀戚的目光中,李大壮看出了乡亲们的心里话。是啊,怎么不早送医院呢?!广州医院

19、的大夫也这样责问他。止疼片吃完了,还疼,疼得冒冷汗,发烧,说胡话,哭爹喊娘,这才张罗去医院。李大壮的媳妇冯秋萍,这辈子就住过一次医院。大夫说,太迟了,肠穿孔。怎么不早点送来?!现在,面对眼前的这些乡亲,他忽然明白了,儿子跟他生气是对的。媳妇这辈子活得太屈,吃没吃上、穿没穿上。最后一次,他得让女人活得值,他得大办,请吹鼓手来,请扎纸活儿的来,把村长请来主事。因为村长收回养鱼塘,李大壮跟他翻脸,一气之下去了南方。现在,人家到车站来接你了,你还计较那些事儿吗?看在女人的面子上吧。过小年的头一天,靠山屯鼓乐震天。李大壮一家,从南方回来过年了。(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20、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儿子李强对母亲的病逝耿耿于怀,在火车上一直不愿与父亲李大壮说话,因为在他看来,父亲亏欠母亲太多,是父亲不早带母亲去医院,致使母亲病逝。B李大壮望着前来候车亭接自己的乡亲,情不自禁想起妻子跟随自己的苦难一生,心中愧疚,决定大办丧事来弥补,这样的结局,耐人寻味。C小说主要通过对李大壮内心活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农民工艰辛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乡村打工者的悲惨遭遇。D过年,原本应该是快乐热闹的,然而在小说中,读者却只能看到让人黯然感伤的一幕,作者通过这样的故事,以小见大,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和世道的黑暗。解析:“控诉了社会的不公和世道的黑暗”解读错误,小说聚焦乡村打工者的悲

21、惨遭遇,显示出真实的艺术力量,表达的是作者深厚的悲悯之情与真挚的人文关怀。8小说中画线的两处环境描写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第一处是对车厢里环境的描写,通过描写车厢的拥挤,交代了小说主人公李大壮乡村打工者的身份,揭示了乡村打工者生存的艰难,还起到了营造感伤气氛的作用。第二处是对车站环境的描写,通过强调冬天早晨的寒冷,揭示了小说主人公李大壮心境的凄凉,渲染了悲伤的气氛,有力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9小说以“回家”为中心来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从情节安排来看,小说以“回家”为线索,使叙事显得更加集中。从人物塑造来看,小说通

22、过“回家”这一典型事件和火车上、车站等典型的场景较好地展示了人物的形象特点。从主题表达来看,小说以小见大,以李大壮一家的“回家”来展示乡村打工者群体的生存状况,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悲悯之情。从艺术感染力来看,回家过年本是一件高兴的事,而李大壮一家的回家却是如此悲惨,对比中更能突出乡村打工者处境的艰难,引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熙时举贤良,授清河知县。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役夫动以千计。前令请得沭阳五百人为助,然去家远,艰于衣食。信圭请免其助役,代输清河浮征三之二,两邑便之。俗好发冢纵火,信圭设

23、教戒十三条,令里民书于牌,月朔望儆戒之。且令书其民勤惰善恶以闻,俗为之变。宣德三年,上疏言:“本邑地广人稀,地当冲要,使节络绎,日发民挽舟。丁壮既尽,役及老稚,妨废农桑。前年兵部有令,公事亟者舟予五人,缓者则否。今此令不行,役夫无限,有一舟至四五十人者。凶威所加,谁敢诘问。或遇快风,步追不及,则官舫人役齎衣粮,俾受寒馁。乞申明前令,哀此惮人。”从之。八年春,又言:“自江、淮达京师,沿河郡县悉令军民挽舟,州县岁发二三千人,昼夜以俟。而上官又不分别杂泛差役,一体派及。致土田荒芜,民无蓄积。稍遇歉岁,辄老稚相携,缘道乞食,实可悯伤。请自仪真抵通州,尽免其杂徭,俾得尽力农田,兼供夫役。”帝亦从之。自是

24、,他郡亦蒙其泽。正统元年,用侍郎章敞荐,擢知蕲州。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饥民攘食人一牛,御史论死八人。信圭奏之,免六人。天久雨,淮水大溢,没庐舍畜产甚众。信圭奏请振贷,并停岁办物件及军匠厨役、濬河人夫,报可。南北往来道死不葬者,信圭为三大冢瘗之。十一年冬,尚书金濂荐擢处州知府,其在清河已二十二年矣。处州方苦旱,信圭至辄雨。未几,卒于官。清河民为立祠祀之。(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循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

25、圭奏之/诏还民/B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C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D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解析:原文标点如下:清河民诣阙乞留,命以知州理县事。民有湖田数百顷,为淮安卫卒所夺,民代输租者六十年,信圭奏之,诏还民。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举”即举荐,在古代官场制度中,个人因贤良、优秀、孝顺可经由别人或乡、县、州府举荐而做官

26、。B“输”即为输送之意,在这里是指代替清河县输送了额外赋税的三分之二。C“丁壮”指少壮的人。我国早在商、周时已有征兵制度,而兵员的主要来源便是农民,在秦朝时,征兵以郡县为单位,郡守有征发一郡壮丁作战的权力。D“立祠”是古代的一种民俗。是指死后为一个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也有的是在活着的时候设立祠堂,称之为“立生祠”。解析:输:交纳,献纳(赋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洪熙年间,李信圭因贤良被举荐担任清河知县。当地百姓好盗墓、纵火,李信圭设立教戒十三条,命令村民书写在牌上,每月的初一、十五加以告诫,并且将百姓的勤劳、善良或怠惰、恶行公之于众,清河风俗因

27、此得以改变。B李信圭关注民生。宣德三年曾上书朝廷,言及清河县由于每天征调百姓拖挽船只,以致丁壮尽无,连老人和小孩都被征调为役夫,妨碍了农业发展。请求朝廷重申先前兵部的命令,限制役夫的征用。C李信圭勤政为民。在担任蕲州知州时,上奏朝廷把被淮安卫卒侵夺的数百顷湖田归还百姓。在淮河水泛滥、百姓财物受损严重的情况下,李信圭请求朝廷赈灾,并停止岁办物件以及征用军匠厨役、疏浚河道的役夫。D李信圭在清河县为官二十二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当他被提拔担任蕲州知州时,清河县百姓进京请求让他留任,朝廷于是命令他以知州身份管理清河县事;后来李信圭死在清河县任上,清河县百姓为他立祠庙祭祀。解析:从文末可以看出李信圭是死

28、在“处州知府”任上的,因为李信圭“在清河已二十二年”,所以“清河民为立祠祀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县瘠而冲,官艘日相衔,役夫动以千计。(5分)译文:该县(土地)很贫瘠而地处交通要道,官船每天来往不断,(征用的)役夫动辄以千来计算。(2)或遇快风,步追不及,则官舫人役齎衣粮,俾受寒馁。(5分)译文:有时(行船)遇到快风,(役夫)步行追赶不上,官船上的差役就没收他们所带的衣粮,使他们遭受饥寒。参考译文:李信圭,字君信,泰和人。洪熙年间,因贤良而被举荐,授官清河知县。该县(土地)很贫瘠而地处交通要道,官船每天来往不断,(征用的)役夫动辄以千来计算。前任县令请示上级

29、得到沭阳县五百人相助,然而(这些人)离家远,衣食得来艰难。李信圭请求免去那些前来相助的人的差役,而让沭阳县代替清河县缴纳额外赋税的三分之二,两县都觉得方便。当地风俗好盗墓和纵火(抢劫),李信圭设立教育警诫的条文十三条,命令村民书写在牌上,每月的初一、十五加以告诫。并且将百姓的勤劳、善良或怠惰、恶行公之于众,清河县的风俗因此得以改变。宣德三年,信圭上书说:“本县地广人稀,地处交通要道,使节络绎不绝,每天都征调百姓拖挽船只。丁壮已尽,连老人和小孩都被征调为役夫,妨碍、荒废了农业生产。前年兵部有命令,紧急公事每只船派五个役夫,公事宽缓便不派人。现在这道命令没有执行,征调的役夫不加限制,有时一只船竟至

30、于征用役夫四五十人。恶人的威势相逼,谁敢提出质疑。有时(行船)遇到快风,(役夫)步行追赶不上,官船上的差役就没收他们所带的衣粮,使他们遭受饥寒。(信圭)请求重新申明先前的命令,哀怜这些劳苦的人民。”(朝廷)听从了他的请求。八年春,信圭又上书说:“从江、淮到京城,沿河的郡县都命令军民拖挽船只,州县每年都需要征调两三千人,昼夜等待。而上级官员又不区分各种差役,一并摊派。致使土地荒芜,百姓没有蓄积的粮食。稍微遇上歉收之年,便老幼相扶,沿途讨饭,确实令人怜悯哀伤。请从仪真到通州,全部免去他们的杂役,使他们得以尽力从事农田耕作,同时兼任役夫。”皇上也听从了他的请求。从此以后,其他郡县也蒙受他的好处。正统

31、元年,因侍郎章敞的推荐,(李信圭)被提拔为蕲州知州。清河县百姓进京请求李信圭留任,朝廷于是命令李信圭以知州身份管理清河县事。百姓有湖田数百顷,被淮安护卫的兵卒所夺,百姓代替交纳租税达六十年。信圭上奏朝廷,朝廷下令将湖田归还百姓。饥饿的百姓盗食他人一头牛,御史判处八人死刑。信圭上奏,免除了(其中)六人的死罪。天长久降雨,淮河水泛滥,淹没了很多房屋、牲畜。信圭上奏请求赈灾,并且停止征缴每年须上交的物品以及停止征调军匠厨役、疏浚河道的役夫,朝廷批复照准。南北往来死于道路无人埋葬的人,信圭挖了三个大坟坑来埋葬他们。十一年冬季,尚书金濂举荐提拔信圭担任处州知府,这时他在清河任上已经二十二年了。当时处州正

32、被旱灾所苦,信圭一到便降雨。不久,信圭死在处州知府官任上。清河县百姓为他立祠庙祭祀他。(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登岳阳楼望君山注明杨基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注:君山:又名湘山,实则是屹立于洞庭湖口的小岛。相传舜的两位妃子(即湘妃)游此,故名。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A全诗以岳阳楼为聚焦点,生动描绘了暮色笼罩下的洞庭湖独特美丽的景观,取材颇有新意,可谓别具一格。B首联直写诗人登临岳阳楼远望洞庭所见的景象:暮色降临,夜朗风定,湖水清澈,如

33、练铺开,水波不兴。C第二、三联,着力描绘君山的美丽景色。“一点”表明是远望,“青”是指君山的颜色。诗人已完全陶醉于悠悠的青山绿水之中。D题目“登岳阳楼望君山”点明了事件,“望君山”三字统领全诗:前三联写望中景色,第四联写望中所感。解析:A项,“以岳阳楼为聚焦点”说法错误,是以岳阳楼为视角出发点。15本诗运用了比喻修辞和奇特的想象,试对这两种表达技巧各举两例加以赏析。(6分)答:比喻。将暮色中的洞庭湖水比喻为白“练”和“明镜”,体现了湖水的平静、明净;将君山比喻成“芙蓉”,突出了君山的美丽。奇特的想象。将君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想象成湘妃对镜梳头,突出了君山的动人可爱。想象顺流而下的春江水,能够把

34、巴陵之地的万古愁荡涤一清,突出了洞庭水的清亮和荡涤心灵的效果。(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几句话批判了那些在小方面不从师学习的人。(2)次北固山下中,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其中“覆压三百余里”一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的特点,“骊山北构而西折”一句,则说明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而建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一段时间以来,贴在大

35、学生身上的标签,从“佛系”到“空巢”再到“丧”。变的是词汇,不变的是他人强加给这个群体的误会。_的人更是指责大学生不思进取,抵御不了颓废思想的_象牙塔里的年轻人真的颓废了吗?追根溯源,大学校园并非“丧”的_,大学生不过是对“丧”元素进行了二次传播。谁的青春不迷茫?虽然大学生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不面临遭遇挫折。化解形形色色的成长压力,正如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多数大学生口中的“丧”只是于失意、郁闷之时调整情绪的一种个性化表达。一些人认为,大学生长期浸润在充斥“丧”的网络世界里,_容易形成畸形的价值观。对此,我们应分清大学生的“丧”属于哪种类型。成熟的“丧”,是假的“丧”

36、。这些学生通过幽默、个性化的表达可以逐步摆脱烦恼的缠绕。不成熟的“丧”,才是真正的“丧”。于前者而言,社会各界大可不必担心,只需在适当时刻给予贴心的鼓励与暖心的引导。对于后者,社会各界应积极介入、干预,()。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C)A不知所以侵犯发祥地从而B不知所以侵袭发源地甚而C不明就里侵袭发源地从而 D不明就里侵犯发祥地甚而解析:第一处,不知所以:不知道原因。不明就里:不知道内情。由前面“误会”可以知道,后面强调的是不知道内情的人,应该选择“不明就里”。第二处,侵犯:侵入别国领域或损害别人权益。侵袭:侵入并袭击,可以比喻错误思想的侵害。由前面的修饰语“颓

37、废思想”可知,应该选择“侵袭”。第三处,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发源地: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借指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由前面的“追根溯源”可知,应该选择“发源地”。第四处,从而:表原因。甚而:甚至,表递进。原文中“大学生长期浸润在充斥丧的网络世界里”是其“容易形成畸形的价值观”的原因,因此选择“从而”。故选C。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A虽然大学生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不面临挫折。B虽然大学生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遭遇挫折。C大学生虽然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

38、,但也难免在生活中不面临挫折。D大学生虽然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遭遇挫折。解析:原句“虽然大学生是奋斗的急先锋、理想的代言人,但也难免在生活中不面临遭遇挫折”有三处语病,一是主语和关联词语序不当,应把“虽然”放到“大学生”后面;二是“难免不”不合逻辑,应去掉“不”;三是成分赘余,“面临”和“遭遇”删去其中一个。故选D。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C)A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而不是在贴“标签”的同时回避问题B不是在贴“标签”的同时回避问题,而是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C

39、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而不是在贴“标签”的同时回避问题D不是在贴“标签”的同时回避问题,而是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解析:根据逻辑顺序,应先“了解致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症结所在”,再“帮助他们纾解心中的负能量”;联系上文“社会各界应积极介入、干预”,此处应该先从正面谈,再从反面谈。故选C。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压力与肥胖有联系。但人们过去

40、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应该是低谷时,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压力产生的时间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简明的能力。处,联系上文可知,人们压力增大时,脂肪细胞会增加,会导致肥胖。由“所以”一词可知,这里应填入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根据下文“为

41、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可知,这里应填“压力”与“肥胖”相关的内容,此处应该补出的是“压力与肥胖有联系”。处,联系上文“如果打破节律”以及下文“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的语境可知,此处应填与“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相对的句子,所以可以补出表达“本来应该是低谷时”意思的句子。处,根据下文“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这里应填“压力产生的时间”。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

42、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答:关键信息:中英联合考古研究;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作答压缩语段题,首先通读材料,把握大意;其次,划分层次,提炼要点;再次,将要点分条表述出来。材料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句,说明传统观点对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的看法。第二层为第二句,主要意思是英国杜伦大学与中国故宫

43、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出土的陶瓷器残片,结果表明这些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是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地中海地区的。第三句为总结句,以上考古结果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据此,可概括出关键信息:中英联合考古研究;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为了方便蚁民外出,蚁王决定在大家经常活动的地方修路。他让负责工程的蚂蚁迅速召集工匠设计图纸,并尽快开工。工程进展很快,一个月后就建成了几条主要干道。蚁路的修建确实为蚂蚁带来了方便,可没过多久,蚁王就发现有的地方蚂

44、蚁们还是不走已修好的平坦道路而非要另辟新路。这是为什么呢?调查发现,原来是有些路设计不合理,而那些新路恰恰是更方便的近路。蚁王责令手下在今后的修路过程中应杜绝这种现象,避免资源浪费。这时,一只聪明的小蚂蚁提出了一个建议:先将要修路的地段向众蚂蚁张榜公布,然后鼓励蚂蚁们在要修路的地区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去走,走的蚂蚁多了,自然就有了路的痕迹,工匠们再沿走出去的路线修路。蚁王接受了这个建议,修建了一些道路,果然效果很好。要求: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首先可以从材料的第一主语出发思考,蚁王修的路为什么没有蚁民走?是因为脱离

45、蚁民的实际,是闭门造车的结果。可立意为:做事要切合实际;凡事不能凭主观想象。蚁王为什么又改正了错误呢?是因为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纳谏。可立意为:从谏如流。为什么“效果很好”?是因为新道路符合蚁民的实际需要。可立意为:让主观想象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再思考一下,蚁王和蚁民是什么关系?蚁王是领导者、管理者、服务者,而蚁民是被领导者、被管理者、享受服务者。材料谈到了蚁王这一类领导者、管理者是如何服务的,可立意为:改变思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便民利民,政策方好。例文:路在脚下蚂蚁工匠凭借主观判断修路,却无蚂蚁去走;小蚂蚁转变思维,让众蚂蚁踏出

46、一条路再修,效果很好。同样是修路,前者墨守成规,偏离实际,只会事倍功半;后者突破常规,让思维转个弯,困难便迎刃而解。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应盲目拥上,而应适时转变思维,也许就可以拨开云雾见天日。在德国,有一个造纸工人在生产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一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老板解雇。正当他心灰意冷、愁眉不展时,他的一位朋友劝他:“不妨变换一种思路来看这件事,也许能从错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于是,他用了几天时间对废纸进行研究,发现这批纸的吸水性相当好,可以吸干家庭器具上的水分。接着,他把纸切成小块,取名为“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去卖,竟十分畅销。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凭借独家生产的吸水纸发了大

47、财。如果他没有转变思维,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也许他还是个普通的工人,整日重复着机械式的流水线工作。如果说转变思维是一种捷径,那么它背后所蕴含的便是一种人生之大智慧。苏秦,师出鬼谷,学富五车,曾怀揣远大的梦想来到强秦,然而他的抱负并未被秦王赏识。“大困而归”的他又不得不面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的局面。困难一次次将他推向失败的谷底,但他并没有放弃。再度出山时,他转变思维,跑到北方弱小的燕国,针对时弊向燕文侯提出了使燕国强大的策略,受到燕文侯的赏识。继而,他使六国之君勠力同心对抗强秦,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局面。如果当时的苏秦没有转变思维,而是轻言放弃,那么不仅他个人会

48、碌碌无为,恐怕历史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候,目标看似遥不可及,但并不是难以实现,需要的便是转变思维的能力;有时候,前路荆棘密布,但并不是无法前行,需要的便是转变思维的能力。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有一往无前的信念,有突破常规的勇气,才能冲破藩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才能在孤寂的沙漠中开辟一块绚丽的绿洲。梦在远方,路在脚下,让思维转个弯,让梦想之花结出果实!名师点评:文章的题目比较贴合材料的内容,第一段对材料的提炼和概括也是比较准确的。本文最突出的地方是对常见事例的改写,苏秦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但要改写成“让思维转个弯”却有一定的难度,作者却比较好地进行了改写,并且契合材料的内涵,做到了旧例新用。文章的思路比较清晰,第一段提出观点,第二、三段进行例证,第四段道理论证,最后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质朴,清新流畅,与辞藻华丽的作文相比,自有一番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