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308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1页
第51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2页
第52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3页
第53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4页
第54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5页
第55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6页
第56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7页
第57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8页
第58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59页
第59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60页
第60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61页
第61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62页
第62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63页
第63页 / 共64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doc_第64页
第64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实词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它包括理解和分析综合两部分,理解部分主要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等;分析综合主要考查信息的筛选、要点的归纳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综观2009年高考,从选材看,人物传记仍是重点,除天津、湖北、重庆、江西几省,均选择人物传记,人物仍是忠臣、良将、仁人、义士之类,且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对应,旨在引导人们健康发展。从考查内容看,理解和分析综合两部分都有涉及,实词的地位尤为突出,新课标地区所有考卷均考到实词,这些词既有课文出现过的,也有没出现的;对文章

2、内容要点的概括也是一个考查重点,几乎出现在每套试卷中。从2009年考查情况看,2011年高考在文段选择上将更加趋于多元化,一些哲理性强的散文和文质兼美的散文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内容的考查上将趋于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考查重点外,一些新鲜的考点将时有出现。 比如,直接考查句式(像2009年浙江卷),兼考问答题(像2009年福建卷)等。另外,文言断句也将得到强化。总之,2011年高考文言考查会异彩纷呈。第一节文言实词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李斯非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敢偶语诗、

3、书,弃市;是古非今者,族灭。吏见之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 1解释文中的五个“非” 字。_【答案】驳斥责怪不是认为不对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臣请敕史官_(2)非博士官所职_(3)有敢偶语诗、书_(4)吏见之弗举_【答案】(1)命令(2)掌管(3)相对私语(4)检举【参考译文】李斯诽谤淳于越说:“学生们不学现在而学古,认为现在不好,惑乱百姓。我请求下令给史官,不是秦国的书都烧掉;如果不是博士官等职,天下有敢收藏诗、书、百家学说、各种刑书的人,全都交给各地守尉集中焚烧;有敢偶然说诗书中句子的人,处死;以古时学问反对现在的,灭族;官吏发现而不揭发,和犯人同罪。”秦始皇同意了。二、阅读下文

4、,完成34题。晏子振民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注】当:主持,主管。赁:工钱。兆:此句与下句有误,应是:“远其涂,佻其日。”佻,延缓。偶:通“寓”,寄托。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晏子请为民发粟_(2)民足乎食_(3)依物而偶于政_【答案】(1)粮食(2)充足(3)政策4解释下列各句中“振”的意思。(1)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_(2)轩辕乃修德振兵_(3)天伦之爱,振古莫俦_(4)三年台成而民振_【答案】(1)挥动,抖

5、动(2)整顿,整治(3)自,从(4)“振”通“赈”,赈济【参考译文】景公时,闹饥荒。晏子请求给百姓发放粮食,景公不同意。晏子主管修筑路寝之台,他命令管理提高雇工的工钱,增加道路的长度,延缓工期,而不加以催促。三年后台子建成,百姓也得到赈济。所以君王满意于游玩,百姓粮食能饱足。君子说:“按照政策晏子只想发给百姓粮食罢了,如果不能实现,就借助事物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关于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下列几点1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对正确理

6、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关系很大。 2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又如“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是用其本义;“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3词的古今异义学习文言文困难大的是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相同的词,这类词的词义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词义弱化。(5)词义强化

7、。(6)感情色彩变化。(7)名称说法改变。4偏义复词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语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要注意把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区别开来。5分清单音词与双音词(1)文言中两个相邻的单音词,恰与现代汉语某个双音词相同,意义有相同也有不同,须加以区别。(2)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词拆成两个单音词,而误解了原词义。如“仓皇”“布衣”等。二、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1联想推断:试卷上常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

8、实词的含义。2. 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推断词义。比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决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3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比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做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寺”中,它做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做定语,修饰“风”,释为“微小、微弱”,等等。4根据对偶、排比、并列结构等句法

9、特点推断词义。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采用互文的修辞形式,我们可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属对仗,“忠”与“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应为同义,所以“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5利用上下文的人情事理推断词义。比如项脊轩志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此句中的“借”字,就不可理解为“借阅”之借,因为借阅一本几本尚可,哪有“借”满架书之理?况且,归有光是书香门第,所读之书又不会是什么珍本秘书,一般是用不着去“借”的。此“借”字当读为“积”,是“堆叠”的意思。一、阅读下文,完成12题。永之氓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

10、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 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文。(节选自柳河东集) 【注】永:永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氓:百姓。咸:都,全。中济:渡河渡到中途。侣:伴侣,伙伴。有顷:过了一会儿。身:自己。溺:淹没,淹死。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绝:横渡B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后:后面C又摇其首,遂溺死 其:语气词,起强调作用D何不去

11、之 去:到【解析】B落在后面;C.代词,他的;D.抛弃。【答案】A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1)又摇其首,遂溺死_(2)身且死,何以货为_(3)一日,水暴甚_(4)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_【答案】(1)于是(2)钱(3)突然(4)渡水【参考译文】永州一带的百姓都很会游泳。一天,水突然涨起很大。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心,船破了。有一人用尽全力来游却不能和平常一样游(得快),他的同伴说:“你平时最会游水,今天为什么落后了?”他说:“我的腰带上系着很重的千文钱,因此落后了。”他的同伴说:“为什么不丢掉它?”这个人不做声,摇着头。过了一会儿,更加往下沉。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大喊

12、大叫道:“你太愚蠢了!太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了!眼看将要死,还不愿丢掉身上的钱,留着干什么?”那人又摇头,之后就淹死了。我对此感到痛心。如果像这样,能不有因为更多的钱财而淹死更多的人吗?于是我写了哀溺一文。二、阅读下文,完成34题。杨伯雍种玉杨公伯雍,雒阳县人也。本以侩卖为业。性笃孝。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 “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

13、。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天子闻而异之,拜为大夫。乃于种玉处,四角做大石柱,各一丈,中央一顷地,名曰“玉田”。(节选自晋干宝搜神记,有删节)【注】雒(lu)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侩(kui)卖:介绍买卖。性笃孝:性,性格、本性;笃,忠厚。无终山:在今河北省蓟县北。焉:于此,在这里。汲(j):从下往上打水。浆:泛指饮料。坂:音bn,山坡。就:靠近、接近。莫:不。狂:发狂、发疯。戏:戏弄。听:听从。大夫:古代官职,位置在卿之下、士之上。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拜为大夫_(2)语毕不见_(3)女甚有行_【答

14、案】(1)授予官职(2)完(3)德行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1)遂以女妻公_(2)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_【答案】(1)名作动,许配(2)名作动,安家【参考译文】杨伯雍是洛阳县人。本来以介绍买卖为职业。他性格厚道孝顺。父母去世后,安葬在无终山上,于是他就在那里安了家。无终山有八十里高,上面没有水,杨伯雍就从山下打来水,在山坡上做成浆汤免费供应,过往行人都可以喝。到了第三年,有一个人来喝浆汤,给了他一斗石子,让他到又高又平又有石头的地方把石子种下去,还说: “玉一定会生在这中间。”当时杨公还没有娶妻,那人又对他说: “你将来一定会娶一个好妻子。”说完就不见了。杨公于是种下

15、了那斗石子。几年来,他不断地去察看,看见石头上渐渐地长出玉子来了,但人们不知道。有一个姓徐的人,是右北平的名门大姓,女儿很有德行,当时不少人求婚,他都不答应。杨公试探着向徐氏求婚。徐氏笑他发了疯,于是戏弄他说: “如果你拿一双白璧来,就听从你的,结成婚姻。”杨公就到他种玉的田地里,拿了五双白璧去作聘礼。徐氏非常吃惊,于是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天子听说后觉得这件事很奇异,就封他为大夫。又在种玉的地方,四个角立起了大石柱,每根有一丈高,中间一块地,命名为“玉田”。三、阅读下文,完成57题。严母训子初,延年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雒阳,适见报囚。母大惊,便止都亭,不肯入府。延年出至都亭谒母,母闭阁不见

16、。延年免冠顿首阁下,良久,母乃见之,因数责延年:“幸得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爱教化,顾乘刑罚多刑杀人,欲以立威, 岂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重顿首谢,因自为母御,归府舍。母毕正腊,谓延年:“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遂去,归郡,见昆弟宗人,复为言之。后岁余,果败。东海莫不贤知其母。(节选自汉书酷吏传)【注】严母:严延年的母亲。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适:恰好。都亭:秦汉时在郡县城郭附近道旁修筑的亭舍,供旅客停宿。谒(y):拜见。阁:小门、旁门。免冠:脱去帽子。顿首:拜时以头叩地。乘:乘着、靠着。御:驾车。毕:结束。腊,古时每年十二月举行一次祭祀活动,称腊祭,也叫

17、“腊”。正腊:腊祭的那天叫“腊日”。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那天举行的祭祀叫“正腊”。昆:兄。宗人:本家人。莫:没有人。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欲从延年腊_(2)母大惊,便止都亭_(3)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_(4)延年服罪,重顿首谢_【答案】(1)和一起(2)停止,歇止(3)离开(4)谢罪6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去女东归_通_(2)东海莫不贤知其母_通_【答案】(1)“女”通“汝”,你(2)“知”通“智”,智慧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岂为民父母意哉_(2)顾乘刑罚多刑杀人_(3)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_(4)后岁余,果败_【答案】(1)父母官(2)反而(

18、3)遭受(4)出事【参考译文】当初,严延年的母亲从东海郡来,打算与严延年一起行腊祭礼。刚到洛阳,就碰上处决犯人。母亲很震惊,便在都亭歇止,不肯进入郡府。严延年出城到都亭拜见母亲,母亲关门不见。严延年在门外脱帽叩头,过了好一阵,母亲见了他,于是一条条地斥责他说:“有幸当了郡太守,治理方圆千里的地方,没听说你以仁爱之心教化百姓,反而靠着动用刑罚大量杀人,想以此来建立威信,难道这是当老百姓的父母官的意图吗!”严延年赶忙认错,重重地叩头谢罪,于是亲自为母亲驾车,一同回郡府去。正腊的祭祀结束后,母亲对严延年说:“我想不到人老了还要亲眼看见壮年的儿子身受刑戮!我走了!离开你向东回到家乡去,为你准备好葬身之

19、地。”于是母亲离去了,回到本郡,见到兄弟本家,母亲又把以上的话对他们说了。过了一年多,严延年果然出事了,东海人没有不认为严延年的母亲贤明智慧的。四、阅读下文,完成810题。唐雎说信陵君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 “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 “何谓也?”对曰: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注】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卒然:突

20、然。“卒”通“猝”。无忌:信陵君的名。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事有不可知者_(2)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_【答案】(1)能(2)恨9解释加点的词语。(1)赵王自郊迎_(2)(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_【答案】(1)亲自(2)从10解释句中多义词的含义。(1)唐雎谓信陵君曰_(2)何谓也_(3)太守谓谁_【答案】(1)对说,介词(2)说,动词(3)是,动词【参考译文】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了邯郸,打败了秦军,保全了赵国,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陵君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世上有的事情,是不可以知道的,有的事情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有的事情是不可以忘记的,有的却是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 “

21、这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别人憎恨我,我不能不知道,我憎恨别人,不能让别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我不能忘记;我对别人有恩德,我不能不忘记。现在你杀了晋鄙,解救了邯郸之围,打败了秦军,保全了赵国,这是你对赵国的大功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要见到赵王,我希望你忘记救赵的事。”信陵君说: “我恭恭敬敬地接受您的教诲。”解实词义关键在于:1看清题目要求,明确思考角度。2借助于课本梳理、积累文言知识,编织出知识网络;研习340个常用词的种种义项。3多背多读,借以形成敏锐的语感。4训练科学的思路,培养迁移、推断能力。遇到疑难词句,要联系所掌握的知识,根据上下文意,寻求隐含信息,推断出词义

22、。5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确定。还可把解释的意思代入原文,联系上下文辨析确认。 一、120个文言实词强化训练第一组1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 2安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被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

23、传) ()被明月兮佩宝璐(涉江) ()4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本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6鄙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7兵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8病病万变,药亦万变(吕

24、氏春秋察今)()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9察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10朝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先轸朝,问秦囚(左传殽之战)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11曾所以动心忍性

25、,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12乘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江)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殽之战)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13诚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

26、山(愚公移山)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14除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左忠毅公逸事)()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 ()15辞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使皇武子辞焉(左传殽之战)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

27、兮辞)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赤壁之战)()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16从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17殆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梦溪笔谈)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 ()18当当窗理云鬓(木兰诗)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惴惴恐不当意

28、(促织)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过秦论) ()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19道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褒禅山记)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

29、)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20得白马令李云以谏受罪,秉争之不能得(后汉书杨秉传)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记王忠肃公翱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六国论)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21度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万里赴

30、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 ()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郑人买履)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22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庄暴见孟子)()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23复成子精神复旧

31、(促织) ()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 ()寓形宇内复几时(归去来兮辞) ()便复在旦夕(孔雀东南飞) ()24负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报任安书) ()吾行负神明(祭十二郎文) ()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礼记孔子闲居) ()25盖盖均无贫,和无寡(季氏将伐颛臾)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3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我行既济,盖云归哉!(诗经小雅黍苗)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26故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 ()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祭十二郎文)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27顾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不得中顾私(白马篇) ()顾未有路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忽反顾以游目兮(离骚)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3、?(为学) ()28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 ()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君子固穷(论语) ()29归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国语勾践灭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30国六国破灭,非兵不

34、利(六国论)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1动词,爱护动词,爱惜动词,吝惜动词,喜欢,爱好通“”,隐藏2形容词,安稳形容词,安逸,舒服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疑问副词,怎么使安定3蒙受,遭受介词,表被动动词,通“披”,披散动词,通“披”,穿4加倍动词,通“背”,违背5本来,原来本源树干稿本,诗稿根本本着,按照6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以为边邑名词,边远的地方轻贱浅薄,鄙陋7军队,士卒兵器战争8疾病担心,忧虑有病,患病困苦不堪9细看,观察详审,细究洁净的样子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看得清10名词,朝廷名词,朝代名

35、词,早晨动词,拜访,拜见动词,上朝,朝见11动词,通“增”,增加副词,曾经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12动词,乘坐动词,登上量词,辆介词,趁着古代兵车一辆叫一乘,这里用作名词,指兵车动词,相连,相依13连词,假如,果真副词,确实形容词,真诚真诚的心意14名词,台阶动词,修治,整理动词,任命官职动词,清除动词,逝去,过15动词,告别,辞别动词,计较道歉名词,言辞,文辞借口,理由动词,告诉文辞,这里指文学古代的一种文体言辞,这里指命令动词,推辞,拒绝16跟随动词,参与动词,依顺,听从名词,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

36、介词,表示地点,相当于“自”“由”使跟从17副词,大概形容词,通“怠”,精神困倦而无所得副词,几乎,近乎危险18面对,向抵挡符合抵,相抵在时候动词,主持,掌管动词,占据,把守应当动词,判处副词,必定,一定19道路动词,取道名词,方法、途径道义,正道志向说这里指风尚道理,规律名词,主张,学说20成,成功获得,具备与“无”一起,表示“莫非”“岂不是”能够,可以获得契合,投合必须适宜,得当动词,通“德”,感激21估量,揣测制度,法度比较越过名词,思考,考虑名词,限度名词,计量长短的工具名词,常态,容度量词,次,回动词,谱写22不是错误没有与“常”一起解释为“意外的或突如其来的”与“常”一起解释为“特

37、殊的”副词,不动词,反对,责怪23恢复副词,再,又双层助词,表反问语气回答,回复24载使承担凭借,倚仗违背,背弃与“下”连用,意为“负罪之下,即受刑之人”辜负,对不起靠近25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名词,伞超过,胜过发语词,大概句首语气词,表假设语气通“盍”,何不名词,车盖26原来形容词,旧,衰老缘故,原因特意连词,所以,因此交情27回头看拜访看见顾念,顾惜副词,只是,不过看反而,难道28巩固顽固坚决本来固然坚决,顽强坚固仍然安守29女子出嫁被休回娘家回去归附,归属回家30诸侯国国都,京城地域,乡土国家第二组1过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志)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庄子逍遥游)

38、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 ()2何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楛矢何参差(白马篇)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3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4胡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白马篇) ()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5患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

39、辩士说王万端(信陵君窃符救赵)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6或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7疾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长亭送别)()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8及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

40、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9即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 ()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10既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祭十二郎文)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11假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本纪)()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 ()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

41、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滕王阁序) ()12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13见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蜀道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伐颛臾)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明道德

42、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屈原列传)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14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柳毅传)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15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既又与汝就食江南(祭十二郎文) ()三径就荒(归去来兮辞) ()16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

43、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庄暴见孟子) ()17绝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抢呼欲绝(促织)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18堪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五人墓碑记) ()妾不堪驱使,徒留

44、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19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 ()20类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齐桓晋文之事) ()21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秦策一) ()22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23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赤壁之战)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石钟山记) ()四

45、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4明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 ()明道德之广崇(屈原列传) ()越明年,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25内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长恨歌) ()内君子而外小人(周易泰) ()齐侯好内(左传僖公十七年)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26期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46、信(陈太丘与友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狱中杂记) ()27奇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六国论)()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孔雀东南飞) ()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促织)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8迁始兴起学校,渐迁其俗(后汉书西南夷传)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序)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序) ()29请秦王

47、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信陵君窃符救赵) ()30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祭十二郎文)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1经过超过过失犯错误责备探望,拜访动词,过去2什么怎么,怎么样副词,多么哪里,何处何故,为什么通“呵”,喝问,缉查盘问3怨恨,仇恨名词,遗憾4古代西北部

48、少数民族的称谓为什么5动词,担忧名词,灾祸,忧患6代词,代指人或事物,可译为“有的”有时倘若有的人或许7动词,恨,痛心名词,疾病快速强,这里指声音洪大讨厌,憎恨8动词,比得上,赶得上等到动词,推及动词,达到连词,和9连词,如果连词,即使副词,就副词,立即,马上10副词,已经副词,不久,后来副词,既然11临时的,代理的动词,借动词,凭借,借助给宽容假装名词,休假,假期12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间或,断断续续地一会儿秘密地,悄悄地,暗中,偷偷地夹杂离间参与13动词,看见拜见加在动词前,表被动召见动词,出现,显露放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相当于“我”14剖开,解剖分开排除,消除理解

49、,懂得动词,解开,解下消释15接受踏上,登上就职,赴任动词,担任动词,到,前往变成,造成16举起举出,列举动词,发动任用,选拔攻占动词,升起副词,全,尽17断绝消失副词,非常,极气绝,死亡横渡动词,越过18能够,可以忍受动词,胜任19攻下能够动词,战胜20名词,事物似,像种类,类别21喜爱,爱惜怜悯,同情22更加满,遍23不要不没有谁24明亮视力英明,明智照亮说明,阐明第二(天、月、年)25里边,与“外”相对通“纳”,接纳皇宫亲近妻妾,宫娥名词,内心26音读“j”,满一年至,及动词,约定时日规定的时日,期限动词,希望27形容词,不平常的特异,罕见适宜的珍贵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读“j”,零

50、数28改变贬谪晋升或调动官职动词,迁移29请求询问,请教请允许我邀请问候30困厄,处于困境穷困尽,走到头极,尽用尽第三组1去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报任安书)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海棠) ()2劝惩恶而劝善(左传) ()肃劝权召瑜还(赤壁之战) ()3却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

51、部张十八员外) ()4如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屈原列传)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赤壁之战)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若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6善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积

52、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 ()7少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秋水) ()8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 ()9胜射者中,弈

53、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亭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项脊轩志) ()10识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报任安书) ()独其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问说)()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11使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烛之武退秦师) ()是时

54、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原列传)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12是是日也,天朗气清(兰亭集序)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是己而非人(问说)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13适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逍遥游)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战国策赵策三)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14书书不能悉意(报任安书) ()书者,政

55、事之纪也(荀子劝学)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吾家读书久不效(项脊轩志) ()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 ()15孰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16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赤壁赋) ()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7数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 ()数口之家,可以

56、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18率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梦溪笔谈采草药) ()19说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捕蛇者说(捕蛇者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范增说项羽曰(鸿门宴) ()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20私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荆轲刺秦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鸿门宴) ()21素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

57、()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黄生借书说)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 ()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22汤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23涕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儿涕而去(促织) ()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僮约) ()24徒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答客难)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

58、也(过秦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舍车而徒(周易贲卦)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五人墓碑记) ()帅徒以往(左传) ()25亡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追亡逐北(过秦论)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26王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宜悉王诸功臣(后汉书刘玄传)()27望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七月既望(赤壁赋) ()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 ()先

59、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28恶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窦娥冤)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国语勾践灭吴)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指南录后序)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梦溪笔谈采草药)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9微烟

60、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 ()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祭十二郎文)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30悉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赵王悉召群臣议(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论积贮疏)()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冯婉贞) ()1离开距离除掉,去掉舍生表示行为的趋向2动词,勉励,提倡劝说,劝告3后退再,还使退却,

61、击退退回(原处)副词,反而4到去假如,如果比得上像5你你的像如果比得上同,相当常与“夫”连用,用在一段话开头引起话题,可不译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6美好善事,好事好好地友善,友好擅长,善于羡慕,喜欢表同意的应答词7数量少,不多稍微年轻名词,少数人轻视,小看8涉足,走到进入,到渡过9赢美好,优美能承受,禁得住尽,完胜过,超过美10知道辨识知识,见识通“志”,标记认识11指使派,让命令,叫出使名词,使者连词,假使,假若12指示代词,这,这个表肯定判断认为正确,肯定 正确,对13到去女子出嫁迎合刚才副词,恰好,恰恰这里指享有14书信尚书的专称写,记录帛书名册书籍动词,写字15与“与”合

62、用,表示两者相比,询问哪个更甚通“熟”,仔细疑问代词,谁,哪一个16类通“嘱”,这里指劝酒是,属于连,跟着动词,写作通“嘱”,嘱托17计算数量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气数,命运副词,多次,屡次数量,数目18动词,率领副词,全部,一概副词,大概,大抵19动词,讲,谈,陈述一种文体,侧重议论通“悦”,愉快劝说名词,言论,主张20私事,私利偏爱暗中,私下21质朴,不加装饰一向,向来白色的白色的生绢朴素白白地22名词,热水,开水“汤汤”指水势浩大的样子同“烫”,用热水焐23眼泪流眼泪,哭泣鼻涕24名词,弟子,门徒同类,伙伴副词,白白地党徒,同类或同一派别的人副词,只,仅仅动词,步行空名词,步兵25逃

63、跑名词,逃跑的敌人亡国,灭亡通“无”,没有使灭亡26名词,大王用作动词,为王,称王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封为王27希望,盼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望着名望,声望向远处看埋怨念头28坏事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奸邪的人厌恶中伤嫉妒怎么样形容词,丑,与“美”相对形容词,坏,不好29渺,细小低微含蓄衰微,弱非,没有隐约细微,轻悄悄地,暗暗地30详尽地叙述全部,尽周全,详尽知道尽其所有第四组1相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史记高祖本纪)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孟子万章上)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谢齐威王欲将孙膑,膑

64、辞谢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张良入谢(鸿门宴)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芙蕖) ()3信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4兴积土

65、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屈原列传)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 ()5行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6幸即不幸有

66、方二三千里之旱(论积贮疏)()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信陵君窃符救赵)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7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8徐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触龙说赵太后)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越语下) ()9许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则王许之乎?(齐桓晋文之事)

67、()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10阳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长歌行) ()皆阳应曰:“诺。”(记王忠肃公翱事) ()11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冯婉贞)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察今) ()12宜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13遗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此三者,吾遗恨也

68、(伶官传序)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论贵粟疏) ()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赤壁之战)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 ()14贻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柳毅传) ()15易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五蠹)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吕氏春秋察今)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梦溪笔谈采草药) ()16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

69、)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夫君子争寸阴而弃珠玉(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17右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守成尚文,遭遇右武(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左传殽之战)()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张衡传) ()18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19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梦溪笔谈雁荡山)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

70、()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 ()20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宋宣公可谓知人矣(左传隐公三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其无知,悲不几时(祭十二郎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故绝宾客之知(报任安书) ()21致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衡善机巧,

71、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22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触龙说赵太后)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 ()23治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

72、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萧何治未央宫(汉书高帝纪下)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 ()24诸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孟子公孙丑下) ()25贼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史记秦始皇本纪) ()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指南录后序)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论积贮疏) ()贼

73、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童区寄传) ()大盗积贼,杀人重囚(狱中杂记) ()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三国志) ()26族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庖丁解牛)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庖丁解牛) ()27卒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 ()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28走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

74、秦王) ()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屈原列传)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促织) ()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柳毅传)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29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信陵君窃符救赵)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群英会蒋干中计) ()30坐与子颖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

75、敷(陌上桑) ()与其坐而待亡之,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1省视,察看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辅助,帮助形貌,状貌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2谢绝道歉,谢罪感谢,谢恩告辞,辞别告诉,告诫衰亡,凋落3信任信息,音讯实情可靠的守信用随意实在,的确信物,凭据通“伸”,伸张4产生,兴起抒发兴办兴盛,昌盛使兴盛发动兴致5行为特指古代军制单位,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此处与“伍”连用,指军队做,实施将要运行前往量词,用于成行的事物品行6幸运,幸福幸亏,幸而宠爱幸亏,幸而侥幸7长,高施行整理修养,修行修建,修造8慢慢地,缓慢安闲稳重的样子9同意这,这样表示约计的数量动词

76、,答应名词,处所,地方10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太阳,阳光温暖通“佯”,表面上,假装11打算,希望通“邀”,邀请重要的险要的相约切合,适应12应当适宜,适合13丢弃,放弃遗留,剩下给予剩余的送,寄丢失,遗失,引申为耗费离开,超脱14赠送造成15动词,轻视,瞧不起交换地势平坦改变轻易,容易16名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阴天,没有阳光暗中名词,阴影名词,时间17右为尊位,因而指较高的地位崇尚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担任警卫的叫车右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18第二次两次屡次,多次19作,制造,创建制定造访20知道,懂得了解通“智”,智慧通“智”,明智主持,掌管知觉名词,知识,见

77、解知道,懂得相知,交好21招致,招来获得情趣表达招引,招来极,尽22留作抵押品的人留做抵押品的物质地,底子通“贽”,见面礼通“锧”,古代杀人用的砧板名词,本质,资质动词,质问,质疑正,刚刚23医治部署惩治,治罪管理,治理治理得好,安定太平备办,整治营造,修建讲求,研究24众多,各相当于“之乎”兼词,相当于“之于”相当于人称代词“之”25外来侵犯的人刺客敌人祸害,危害强盗名词,偷东西的人残忍、狠毒26家族,氏族类灭族众,群,一般的丛聚、集结之处27士卒副词,终于死尽,终名词,差役,吏卒28逃跑奔向,趋向使逃跑动词,行走前往自谦之词,仆人古代指疾行,即跑29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官吏降职叫“左迁

78、”左边的位置,上位左边与“右”连用,指“近臣”东面30坐着,坐下通“座”,座位因为,由于坚守,坐守获罪二、常见通假字A“案”通“按”,审察,察看。例如: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干”通“岸”,岸边。例如:置之河之干兮。(诗经伐檀)B“罢”通“疲”,年老体弱的。例如: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倍”通“背”,忘恩。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辟”通“避”,躲避。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拂”通“弼”,辅佐。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趣”通“促”,催促。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厝”通“措”

79、,放置。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裁”通“才”,刚刚。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绌”通“黜”,指罢免官职。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材”通“才”,才能。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D“得”通“德”,恩惠。例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太”通“大”,与“小”相对。例如:死者太半。(赤壁之战)“当”通“挡”,抵挡。例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道”通“导”,引导。例如: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使楚)E“而”通“尔”,你的。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尔”通“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80、例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F“不(fu)”通“否”。例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反”通“返”,往返,。例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例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G“盖”通“盍”,何,怎么。例如: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酤”通“沽”,买。例如:酒酤于市。(训俭示康)H“函胡”通“含糊”。例如:南声函胡,北音清越。(石钟山记)“火”通“伙”,伙伴。例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画”通“划”。例如:曲终收拨当心画。(琵琶行)“堕”通“隳”,毁坏。例如:堕军实而长寇仇。(殽之战)“曷”通“何”。什

81、么。例如: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什么时候。例如:曷至哉?(君子于役)“衡”通“横”。横放。例如: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梗塞,不顺。例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通“环”,环绕。例如: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惠”通“慧”,聪明。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J“静”通“净”,干净。例如:茅檐长扫静无苔。(书湖阴先生壁)“齐”通“剂”,药剂。例如: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戒”通“诫”,告诫。例如: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决”通“诀”,离别。例如: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

82、赵)“菁”通“精”,精华。例如: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具”通“俱”,全,都。例如: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强”通“僵”,僵硬。例如: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辑”通“缉”,连缀。例如: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距”通“拒”。把守。例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抵抗。例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K“扣”通“叩”,敲。例如:扣而聆之。(石钟山记)L“雷”通“擂”,敲击。例如: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赤壁之战)“廪”通“懔”,恐惧的样子。例如: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零丁”通“伶仃”,孤苦无依,孤独的样子

83、。例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离”通“罹”,遭遇。例如:“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陵”通“凌”,欺凌。例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列”通“裂”,分裂。例如:列缺霹雳,山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M“缪”通“穆”,古代君主死后常用的谥号之一。例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N“那”通“哪”,哪里。例如: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P“畔”通“叛”,背叛。例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被”通“披”。散着。例如: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穿。例如: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Q“取”通

84、“娶”,迎娶。例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诎”通“屈”。穷尽,匮乏。例如:公输盘诎。(公输)弯曲。例如: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殴”通“驱”,驱赶。例如: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R“车柔”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例如: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忍”通“韧”,坚韧。例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忍”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S“逝”通“誓”,发誓。例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食”通“饲”,喂养。例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帅”通“率”,率领。例如:命李佑、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李愬雪

85、夜入蔡州)“信”通“伸”,伸张。例如: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T“帖”通“贴”,贴上。例如: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例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汤”通“烫”,用药热敷。例如: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W“亡”通“无”,没有。例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无”通“毋”,不要。例如: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X“孅”通“纤”,细致。例如: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论积贮疏)“向”通“响”,指声音。例如: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庖丁解牛)“郤”通“隙”,隔阂,嫌怨。例如: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见”通“现”,出现。

86、例如: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生”通“性”,资质,禀赋。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乡”通“向”。面向。例如: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从前。例如: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还”通“旋”,转身。例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Y“圉”通“御”,抵挡。例如: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炎”通“焰”,火焰。例如: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例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要”通“邀”,邀请。例如:张良出,

87、要项伯。(鸿门宴)“翼”通“翌”,第二天。例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促织)“已”通“以”,表示时间、方位等界限。例如: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隆中对)“员”通“圆”,与“方”相对。例如: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张衡传)“阳”通“佯”,假装。例如:皆阳应曰:“诺。”(记王忠肃公翱事)“景”通“影”,像影子一样。例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厌”通“餍”,满足。例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Z“属”通“嘱”,嘱咐,嘱托。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止”通“只”。例如: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振”通“震”,

88、震动。例如: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识”通“志”,记住。例如:汝识之乎?(石钟山记)“直”通“值”,价值。例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质”通“锧”,古代杀人用的砧板。例如: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质”通“贽”,见面礼。例如: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指”通“旨”,主旨。例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濯”通“浊”,浑浊。例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屈原列传)“支”通“肢”,四肢。例如: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从”通“纵”,合纵。例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尊”通“樽”,酒杯。例如: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坐”通“座”,座位。例如:满坐寂然。(口技)“曾”通“增”,增加。例如: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蚤”通“早”,与“晚”相对。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知”通“智”,明智,聪明,智慧。例如: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史记五帝本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