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和反映在文艺 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简单说来,就是人的觉醒。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武)李(陵)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它们构成古诗十九首一个基本音调:“生年不
2、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 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陶潜有“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他们唱的都是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
3、个核心部分。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是一种新的态度和观点。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内容也仍不同于后世腐败之作。而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优秀诗篇,却正是在这种人生感叹中,抒发
4、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古诗十九首、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直到陶渊明的自挽歌,对人生、生死的悲伤并不使人心衰气丧,相反,获得的恰好是一种具有一定深度的积极感情,原因就在这里。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
5、准为中介。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无不要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是毫不偶然了。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以形写神”也是这个意思。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是说,“传神”要靠人的眼睛,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干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这种美学趣味和标
6、准,与前述人物品评一致,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人的觉醒,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而兴起的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B. 古诗十九首中,对人生无常的慨叹与友情、离别、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等结合糅杂在一起形成的感喟,成为从建安直到晋宋时期的典型音调。C. 魏晋诗篇中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都在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中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不同于后世的腐败之作。D. “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都是要求在绘画中生动表现出人内在精神
7、气质、格调风度,它们共同体现了魏晋风度这种时代精神。2. 下面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从诗歌创作、人物品评、绘画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魏晋时期人的觉醒这一特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具体体现。B. 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魏晋时期对人生无常的感喟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的观点。C. 文章第段论述了魏晋“人的觉醒”出现的时代原因,论证了人需要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人生去重新发现生命价值的观点。D. 文章第段将上文侧重于对“人的觉醒”这一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的论述,转入侧重于对这种思潮在美学领域表现的论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
8、不正确的一项是A. 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可见,他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几乎都在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B. 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交融在一起,正是人生短暂才更想建功立业,正是希望建功立业才更觉人生短暂,二者互为因果。C. 魏晋风度的形成源于当时的社会变迁,它不仅表现为人物品评中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而且表现为其他领域中对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强调。D. 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要从眼睛去表现一个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等,这与“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的说法异曲同工。【答案】1. A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
9、。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准答题区间,本题B 项,由第二段“它们与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这种感喟, 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可知,“这种感喟”指的就是“人生无常的慨叹”,而并非是“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而形成的感喟;C 项,原文是“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优秀诗篇,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D 项,原文中的“它们”指的是“这种美学趣味和标准,与前述人物品评”,而不是“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
10、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每一个重点。本题C项,“文章第段论述了魏晋人的觉醒出现的时代原因,论证了人需要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人生去重新发现生命价值的观点”,论证的观点错误。应该是魏晋“人”的觉醒,使他们的诗篇具有了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故本题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考生首先应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阅读原文,将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看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本题A项,“他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几乎都在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不合文意,原文中钟嵘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着眼于艺术,推导不出钟嵘认为古诗十九首常常表达人
11、生无常的慨叹的结论。故本题选A。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9 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包含这样一些举措:上调“起征点”、调整税率结构、引入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在新税法将“起征点”上调至每月 5000 元的基础上,加上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抵扣如果同时有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租房、赡养老人情形,实际抵扣额度约八九千元,月入 1 万元者缴纳个税不足百元,月收入两万元者预计个税减少超 7 成。此次新个税法实施一大亮点是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同时推动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下的汇算清缴制度。在减税红包之外,推动个税制度和征管模式迎来根本性变革。税务总局开发
12、了“个人所得税”手机 App、电脑端等多种办税渠道,并对办税流程做了简化、优化,实现“申报就能扣除、晚报可以补扣、少扣可以退税”。专家表示,新个税法最大受益者将是中低收入者。在带来减负利好的同时,关键要通过税收征管水平的提升,将好事办好,让改革红利进入千家万户。(摘自确保个税改革红利惠及千家万户个税热点问题面面观,新华网 2019 年 01 月 21日)材料二: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被称为“世界纺织之都”,印染是当地的主导产业。柯桥区是浙江省纺织印染产业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两大“省级试点”。在铭园纺织 CEO 傅双利先生看来,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科技投入是突破口,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方向,而减
13、税降费则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按下了“快进键”。在谈到省下税款的用处时,不少纺织印染企业都表示,其中一部分将用于生产再投入,一部分则继续加大科研投入,用于新产品的研发。绍兴英吉利印染有限公司通过安装“印染大脑”,24 小时动态监测着每台染缸的运行流程,一旦出现异常,就会发出预警,从而有效提高染色合格率,实现了生产成本降低 1%,效益增加约 10%。浙江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龙岳辉说,实实在在的税改红利正在积极助力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摘编自“世界纺织之都”绍兴柯桥:减税降费助力“老树发新芽”,新华网 3 月 28 日)材料三:去年我国逾 15 万亿元税收收入中
14、,增值税贡献近 4 成。作为我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税率降一个点,减税则以千亿计。全年预计 2 万亿元的财政减收,占预算收入的 10%左右,各种刚性支出和重点支出还需应保尽保,在今年财政收入预计将继续有所放缓的前景下,财政可持续面临的挑战不容低估。为实现个税调整方案效应的最大化,同时保证财政可持续,目前政府已经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和配套举措。主要包括,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不仅要压缩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还要增加特定的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并把长期沉淀的资金收回。通过这些举措,中央财政已筹集 1 万亿元资金。地方政府也要把挖潜功课做足。此外,还要通过严格实施预算法,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管理,健全民生支出
15、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等,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此次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动政府的存量利益、割自己的肉,是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但更应看到,这实际上是“放水养鱼”、培育财源。让利于民,财政才更可持续。这样做,不是在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育未来。(摘编自减税降费:打响重大改革和宏观调控“当头炮”,中国财经报 2019 年 03 月 27 日)材料四: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增值税是我国税收的最大构成部分,它的税率看似降低很少,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却非常大。B. 继去年之后,今年财政收入仍将放缓,刚性支出和重点支出要应保尽保,财政可持续面临挑战。C
16、. 政府压缩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央企上缴利润等,目的是为实现个税调整方案效应的最大化。D. 政府做足挖潜功课,严格实施预算法,健全管理机制,有助于实现个税调整方案效应的最大化。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2019 年新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每月 5000 元,还包括子女教育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B. 浙江绍兴柯桥区一些纺织印染企业欲把税改省下的部分税款用于科技投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C. 政府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动政府存量利益、剜肉补疮的改革,也是“放水养鱼”,可以培育未来。D. 根据材料四,2016 年我国的税收收入在五年间最低,2014 年和 2017 年的
17、税收收入比较接近。6. 我国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可以带来哪些益处?请简要概括说明。【答案】4. C 5. A 6. (1)减少个人经济负担,特别是中低收入者。(2)增加企业红利,推动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3)促进政府改革,加强管理;促进国家财政可持续发展。【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考生首先应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阅读原文,将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比对,看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是否一致。本题C项,“政府压缩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央企上缴利润等,目的是为实现个税调整方案效应的最大化”,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此次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动政府的存量利益、割自己的肉,是刀刃向内、壮士断
18、腕的改革。但更应看到,这实际上是放水养鱼、财政才更可持续”,可见政府的目的应是“让利于民,培育财源”。故本题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每一个重点。本题B项,“浙江绍兴柯桥区一些纺织印染企业欲把税改省下的部分税款用于科技投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不合文意,材料二中第三段表述为“在谈到省下税款的用处时,不少纺织印染企业都表示,其中一部分将用于生产再投入,一部分则继续加大科研投入,用于新产品的研发”。 C项,“政府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动政府存量利益、的改革”,表述错误,原文为“此
19、次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动政府的存量利益、割自己的肉,是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并非“剜肉补疮”。D项,“根据材料四,2016 年我国的税收收入在五年间最低,2014 年和 2017 年的税收收入比较接近”,不合文意,材料四是2013-2017年税收增幅的变化图,里面涉及的是增幅减负的比例值,不同于税收收入的数量值。故本题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考生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原文,找出重要语句,整理作答。本题要求为“我国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可以带来哪些益处?”,根据材料一第五段,“专家表示,新个税法最大受益者将是中低收入者。在带来减负利好的同时,关键要通过
20、税收征管水平的提升,将好事办好,让改革红利进入千家万户”,可概括为“减少个人经济负担,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根据材料二第五段“浙江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龙岳辉说,实实在在的税改红利正在积极助力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可概括为“增加企业红利,推动传统制造行业转型升级”。根据材料三“为实现个税调整方案效应的最大化,同时保证财政可持续,目前政府已经有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和配套举措。”和“此次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动政府的存量利益、割自己的肉,是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但更应看到,这实际上是“放水养鱼”、培育财源。让利于民,财政才更可持续。这样做,不是在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
21、育未来”,可概括为“促进政府改革,加强管理;促进国家财政可持续发展”。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蒙自杂记朱自清我在蒙自住过五个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过两个月。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象玩具似的,正象坐惯了普通火车的人,乍踏上个碧石小火车,会觉得象玩具似的一样。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不消几趟就走熟了。书店,文具店,点心店,电筒店,差不多闭了眼可以找到门儿。城外的名胜去处,南湖,湖里的嵩岛,军山,三山公园,一下午便可走遍,怪省力的。不论城里城外,在路上走,有时候会看不见一个
22、人。整个儿天地仿佛是自己的;自我扩展到无穷远,无穷大。这教我想起了台州和白马湖,在那两处住的时候,也有这种静味。大街上有一家卖糖粥的,带着卖煎粑粑。桌子凳子乃至碗匙等都很干净,又便宜,我们联大师生照顾的特别多。掌柜是个四川人,姓雷,白发苍苍的。他脸上常挂着微笑,却并不是巴结顾客的样儿。他爱点古玩什么的,每张桌子上,竹器磁器占着一半儿;糖粥和粑粑便摆在这些桌子上吃。他家里还藏着些“精品”,高兴的时候,会特地去拿来请顾客赏玩一番。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我们管这个铺子叫“雷稀饭”,管那掌柜的也叫这名儿;他的人缘儿是很好的。城里最可注意的是人家的门对儿。这里许多门对儿
23、都切合着人家的姓。别地方固然也有这么办的, 但没有这里的多。散步的时候边看边猜,倒很有意思。但是最多的是抗战的门对儿。昆明也有,不过按比例说,怕不及蒙自的多;多了,就造成一种氛围气,叫在街上走的人不忘记这个时代的这个国家。这似乎也算利用旧形式宣传抗战建国,是值得鼓励的。眼前旧历年就到了,这种抗战春联,大可提倡一下。蒙自的正式宣传工作,除党部的标语外,教育局的努力,也值得记载。他们将一座旧戏台改为演讲台,又每天张贴油印的广播消息。这都是有益民众的。他们的经费不多,能够逐步做去,是很有希望的。他们又帮忙北大的学生办了一所民众夜校。报名的非常踊跃,但因为教师和座位的关系,只收了二百人。夜校办了两三个
24、月,学生颇认真,成绩相当可观。那时蒙自的联大要搬到昆明来,便只得停了。教育局长向我表示很可惜;看他的态度,他说的是真心话。蒙自的民众相当的乐意接受宣传。联大的学生曾经来过一次灭蝇运动。四五月间蒙自苍蝇真多。有一位朋友在街上笑了一下,一张口便飞进一个去。灭蝇运动之后,街上许多食物铺子,备了冷布罩子,虽然简陋,不能不说是进步。铺子的人常和我们说,“这是你们来了之后才有的呀。”可见他们是很虚心的。蒙自有个火把节,四乡是在阴历六月二十四晚上,城里是二十五晚上。那晚上城里人家都在门口烧着芦杆或树枝,一处处一堆堆熊熊的火光,围着些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孩子们手里更提着烂布浸油的火球儿晃来晃去的,跳着叫着,冷静
25、的城顿然热闹起来。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四乡地方空阔,都用一棵棵小树烧;想象着一片茫茫的大黑暗里涌起一团团的热火,光景够雄伟的。四乡那些夷人,该更享受这个节,他们该更热烈的跳着叫着罢。这也许是个祓除节,但暗示着生活力的伟大,是个有意义的风俗;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南湖在冬春两季水很少,有一半简直干得不剩一点二滴儿。但到了夏季,涨得溶溶滟滟的,真是返老还童一般。湖堤上种了成行的由加利树;高而直的干子,不差什么也有“参天”之势,细而长的叶子,象惯于拂水的垂杨,我一站到堤上禁不住想到北平的十刹海。再加上嵩岛那一带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更象十刹海了。嵩岛是个好
26、地方,但我看还不如三山公园曲折幽静。这里只有三个小土堆儿, 几个朴素小亭儿。可是回旋起伏,树木掩映,这儿那儿更点缀着一些石桌石墩之类;看上去也罢,走起来也罢,都让人有点余味可以咀嚼似的。这不能不感谢那位李嵩军长。南湖上的路都是他的军士筑的, 嵩岛和军山也是他重新修整的;而这个小小的公园,更见出他的匠心。这一带他写的匾额很多。他自然不是画家,不过笔势瘦硬,颇有些英气。联大租借了海关和东方汇理银行旧址,是蒙自最好的地方。海关里高大的由加利树,和一片软软的绿草是主要的调子,进了门不但心胸一宽,而且周身觉得润润的。树头上好些白鹭,和北平太庙里的“灰鹤”是一类,北方叫做“老等”。那洁白的羽毛,那伶俐的姿
27、态,耐人看,一清早看尤好。在一个角落里有一条灌木林的甬道,夜里月光从叶缝里筛下来,该是顶有趣的。另一个角落长着些芒果树和木瓜树,可惜太阳力量不够,果实结得不肥,但沾着点热带味,也叫人高兴。银行里花多,遍地的颜色,随时都有,不寂寞。最艳丽的要数叶子花。花是浊浓的紫,脉络分明活象时,一丛丛的,一片片的, 真是“浓得化不开”。花开的时候真久。我们四月里去,它就开了,八月里走,它还没谢呢。写于 1939.4.307.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记录了作者在抗日时期的心态,文中几次提到了抗战,言谈中充满了对民众的赞美之情。B. 文中写到四川姓雷的掌柜,他
28、脸上常挂着微笑,不是为了巴结顾客,而是懂得经营之道,人缘好,最终还是为了把生意做好。C. 文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描写了“火把节”的盛况,这火光充盈着蓬勃的生命力,寄寓着作者的信念和理想。D. 文章风格质朴缜密,清隽自然,笔致简约亲切,读来娓娓动人,看似平静的文字如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8. 作者通过哪些内容来表现蒙自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请简要概括。9. 本文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归纳。【答案】7. B 8. 活得自得其乐的卖糖粥的雷掌柜;很多宣传抗战建国的春联;乐意接受宣传的虚心的民众;城乡迷人的火把节;南湖及联大优美的风景。 9. 对自己曾在蒙自这个平静的小城感受的简单自由的生活的怀念之
29、情。对蒙自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众生活的喜爱之情。对蒙自人民积极投身革命,小城蕴含的正义力量和抗战精神的赞美之情。【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找准对应区间,仔细对比选项。本题B项,“最终还是为了把生意做好”,表述错误,从文本第三段“掌柜是个四川人,姓雷,白发苍苍的。他脸上常挂着微笑,却并不是巴结顾客的样儿。他爱点古玩什么的,每张桌子上,竹器磁器占着一半儿;糖粥和粑粑便摆在这些桌子上吃。他家里还藏着些“精品”,高兴的时候,会特地去拿来请顾客赏玩一番。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可见,作者这样写主要
30、是为了表现蒙自人的纯正至美。故本题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准答题段落,找出重要语句,筛选整合答案。本题“表现蒙自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主要在第三段至第八段,第三段写了活得自得其乐的卖糖粥的雷掌柜,待人和善又自得其乐;第四段写了“城里最可注意的是人家的门对儿”,这里有很多宣传抗战建国的春联;第五段写“蒙自的正式宣传工作”,这里有乐意接受宣传的虚心的民众;第六段写了城乡迷人的火把节;第七段和第八段写了南湖及联大优美的风景。这些都能展现蒙自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情感的把握能力。考生应细读文本,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31、,认真分析整合答案。文章开头段,“我在蒙自住过五个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过两个月。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表达了对自己曾在蒙自这个平静的小城感受的简单自由的生活的怀念之情。文章主题部分写蒙自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如美丽的南湖和联大风景,以及卖糖粥的雷掌柜和迷人的火把节等,都对蒙自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众生活的喜爱之情。文章四五段写到抗战春联和民众虚心接受宣传的情节,说明蒙自人民积极投身革命,表达了对小城蕴含的正义力量和抗战精神的赞美之情。二、古文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
32、为别驾,使见太祖。蒋济任别驾,被派遣去见曹操。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县民郭政通于从妹,杀其夫程他,郡吏马谅系狱为证。政与妹皆耐掠隐抵, 谅不胜痛,自诬,当反其罪。质至官,察其情色,更详其事,检验具服。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 “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辽感言,复与周平。
33、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 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在郡几年,交民便安,将士用命。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 “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
34、, 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三国志魏书胡质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B. 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C. 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D. 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祖,这里指曹操,太祖作为帝
35、王庙号使用,为创基立业者,多用于称呼开国皇帝。B. 辟,指征辟,是中国古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州郡辟除两种方式。C. 爵,指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D. 薨,在古代指国君或诸侯死去,也用于皇帝的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的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胡质“精良综事”的特点在为郡吏马谅脱罪一事上体现明显,相关人等认罪伏法。B. 胡质拒绝了张辽请求并陈述了理由,胡质一番话实际上起到了化解张辽和武周矛盾的作用。C. 胡质断案,推断符合逻辑,有智慧,为官清廉,在其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士兵愿效死力。D. 胡质任荆
36、州刺史期间,有勇有谋,化解了樊城之围,并且积蓄粮谷,还设置东征台。13.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2)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他有个儿子,名叫胡质,规划国家大事不如他的父亲,至于气概格局和精密细致处理事务的能力则超过其父。(2)古人交往,对方虽然拿得多,但却知他并不贪;打仗时败逃,但能知道他并不怯懦;听到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不相信,这样相处才可善始善终。【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应找出一些标志性词语,如人名、地名、官职
37、名称或固定结构,然后再结合语法知识断句,也可根据上下文语意提示,根据句意判断。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本题中“李若”为人名,“即自首”的主语应该是“(李)若”,排除CD;“书吏”是官职名称,是李若的身份,“书吏李若”两个词语应连用,排除A。故本题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本题D项,“薨,也用于皇帝的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的死”表述错误。根据史料记载,“薨指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
38、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并非所有的妃嫔都能用“薨”。故本题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归纳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阅读全文,逐项对比分析。本题D项,“任荆州刺史期间积蓄粮谷,还设置东征台”不合文意。选项与原文表述时间不一致,原文为“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故本题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
39、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他)有子曰质:省略句。规模:规划(国家大事)。不及:比不上。精良综事:气概格局和精密细致处理事务(的能力)。过:超过。(2)之:主谓之间,不译。知:知道。奔北:逃亡。怯:怯懦。而:却,表转折。故:因此。整句话是判断句。【点睛】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多是以叙述性文字为主,在整体阅读的时候,要用心的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接着审清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文言文原文,这样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首先要把对应文段用心精读一遍。另外,文段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考生也要多加关注。在精读原文之后,接
40、下来就应该趁热打铁,从后往前做题。文言文翻译是失分很严重的题型,首先要读顺句子或语段,再结合上下文来推断意思;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的句式和语序的变化调整,注意译句是否通顺。最后书写要认真,文言文翻译重在直译,注意要字字落实。参考译文: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少年时,与蒋济、朱绩在江、淮一带都很有名气,在州郡任官。蒋济任别驾,有次出差前去见曹操。曹操问道:“胡通达,是个有威望的人,他有没有子孙呢?”蒋济说:“他有个儿子,名叫胡质,气度谋略比不上他的父亲,至于精细处理事务的能力则超过父亲。”曹操便征召胡质任顿丘县令。县里有个叫郭政的人与堂妹通奸,杀死妹夫程他。郡吏冯谅被关在监狱作证人。郭政和堂妹忍
41、受拷打赖罪,冯谅不能忍受拷打,只好诬陷自己。这样便是无罪人成有罪人,而将被判处。胡质到官,细致观察情色,追究根底,终于水落石出,人们无不称服。入朝后他担任丞相东曹议令史,州郡中请他担任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矛盾,张辽见西州刺史温恢请求让胡质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有病为由推辞。张辽出来后对胡质说:“我诚心待你,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胡质说:“古人交往,对方虽然拿得多,但却知其并不贪;打仗时败逃,但能知道他并不怯懦;听到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不相信,这样相处才可善始善终。武伯南是位高雅之人,先前将军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为一点点小误会,结成怨仇。更何况胡质才识浅陋,怎以能和您长久友好相处?所以
42、我才不愿答应您的请求。”张辽被胡质的一番话打动,又与武周和好了。曹操征召胡质为丞相属。黄初年间,调任为吏部郎,任常山太守,继而迁任东莞太守。当地士人卢显被人杀了,胡质说:“此人没有仇人却有个年轻的妻子,这就是他死的原因吧!”召见了所有与卢显住得较近的年轻男子,书吏李若被问及此事,脸色有变。于是胡质严加审问,李若当即自首,罪犯就这样被抓住了。往往因军功得到赏赐,他全都分给部下,从不拿家里,在郡中任太守九年,官民都安定太平,将士也肯为他效命。迁升为荆州刺史,加官为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国大将朱然包围樊城,胡质率兵轻装赴援。持不同意见的人都认为敌人士气太盛不可强攻。胡质说:“樊城低小,兵力也少,所
43、以应当进兵为城内外援,不然,就危险了。”于是率兵破围,城中才得以安定。迁升为征东将军,奉令统督青州、徐州军事。在任上广开农田积蓄粮谷,有多年的储备,还设置东征台,一边耕作一边守备,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以便舟船通行,严加设防以对付敌人来犯。沿海地区因此没有战事。胡质性格沉稳,心中对事情明察秋毫,不以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能够深加思索。嘉平二年去世,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唯有赏赐的衣物、书箱而已。军师将此事上奏,朝廷追加进封为阳陵亭侯,食邑一百户,谥号为贞侯。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杂诗曹植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
44、久恃。14. 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南国佳人”的美貌,如桃李花开灿烂,耀人眼目。B. 三四句写佳人朝游长江之北,夕宿潇湘之滨,通过行踪的对比表现其不同凡响的举止。C. 五六句中“薄”的意思是轻视,说世俗之人不看重佳人,佳人会为谁轻启朱唇一展歌喉呢。D.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短情长,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悲慨之中又具有自然之美。15. 本诗表达诗人怎样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写佳人的容貌艳若桃李,表达对自己杰出才能的肯定、欣赏;写佳人行踪不定、美貌不为时人所赏,表达自己境遇不佳、怀才不遇的苦闷;写佳人容华难以久持,表达人生短暂、容颜易
45、老的无奈以及自己盛年无法施展抱负的深沉慨叹。【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解读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细读诗歌,认真思考。本题B项,“通过行踪的对比表现其不同凡响的举止”,不合文意,三四句是说“佳人”的迁徙不定,境遇不好,不是表现她的举止不凡。故本题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情感的理解能力。考生答题时应逐句分析,有手法的先明确手法,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通过“容华若桃李”这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通过“朝游”和“夕宿”看出佳人居无定所,“薄朱颜”“俯仰岁将暮”可以看出青春难以持久。再结合作者的身世,应该想到佳人乃是诗人的自比,诗人借此抒
46、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中写女主人公不辞辛劳、日夜操劳的语句是“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严以律己但仍遭免职的语句是“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_ ,_”来描写远处朦胧静谧、炊烟袅袅的乡村。【答案】 (1). 夙兴夜寐 (2). 靡有朝矣 (3).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4). 謇朝谇而夕替 (5). 暧暧远人村 (6). 依依墟里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47、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1) “不辞辛劳、日夜操劳”对应“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 “自己虽严以律己但仍遭免职”对应“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3)“远处朦胧静谧、炊烟袅袅”对应“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与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
48、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与子女的关系中,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 )。这与传统社会对父亲角色的定义有关。有了家庭,父亲被天然地视为支柱,这个角色要求他们在外 ,去成就事业。人到中年,父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压力越来越大。但中国的父亲习惯 ,父亲不允许懦弱,只得默默承受。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并且少了几分慈祥温和。这样的父亲形象本身就不是 的。增进了解的唯一途径,是敞开心扉进行沟通。情感需要表达,而不单单依靠“意会”。孩子未成年时,往往是父母主动沟通。但当父母与子女的身心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前者开始老去,后者成长成熟时,沟通需要由子女主动发起。
49、子女主动关心和探望,会影响父亲原有的情感表达习惯,彼此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子女纠正对于父亲角色的一些认识偏差,重新树立一种更亲密的情感关系,子女和父亲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与子女之间未能增进了解。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B. 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C. 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虽然信息越来越发达,但父亲与子女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D. 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虽然信息越
50、来越发达,但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东奔西走 忍辱负重 无懈可击 如胶似漆B. 浪迹天涯 忍辱负重 十全十美 如胶似漆C. 浪迹天涯 隐忍不发 无懈可击 亲密无间D. 东奔西走 隐忍不发 十全十美 亲密无间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对子女来说,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B. 子女而言,往往中国的父亲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C. 就子女而言,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虽他能带给人安全感、信任感,却
51、少了几分慈祥温和。D. 在子女看来,中国的父亲往往还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他虽能带给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却少了几分慈祥温和。【答案】17. C 18. D 19. 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上文是说“父亲距离子女常常比母亲更远”,与其衔接最紧密的应该是和其相比更进一层的“父亲的存在感比母亲更低”,“母亲的存在感比父亲更高”“子女与父亲之间却未能增进了解”与前文陈述对象不一致。故选 C。【18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东奔西走:形容四处奔走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到处活动。浪迹天涯:到处流浪,足迹遍及天涯海角。据语境“去成就事业”,应选“东奔西走”。隐忍不发:克制忍
52、耐而不表露出来。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语境中无“屈辱”之意,应选“隐忍不发”。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无缺陷。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语境无“严密”之意,应选“十全十美”。亲密无间:关系非常亲近密切, 毫无隔阂。如胶似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语境强调没有隔阂,应选“亲密无间”。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考生应认真阅读句子根据语感或划分句子成分判断正误。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子女而言”并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或短语,成分残缺,排除B项,“虽然却”这一结构中,前后分句主语一致都是“他”,应把“他”放到“虽然”前
53、面,排除C项;D项,“带给人产生安全感”结构混乱,应排除。故本题选A。20.下面的留言条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修改。张老师:我试着写了一篇小小说,想让您拜读一下,正巧您不在办公室,我先放在您的桌上,恳请您抽空给以更正,明天我再向您当面垂询,敬谢不敏。学生:王良年月日【答案】(1)“拜读”改为“指点”(2)“正巧”改为“不巧”(3)“更正”改为“修改”(4)“垂询”改为“请教”(5)“敬谢不敏”改为“十分感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谦敬词语的能力。考生应注意使用场合和对象,结合语境分析。本题中“拜读”是谦词,指自己读别人的文章,不合语境,应改为“指点”;“正巧”表示合乎主观意愿,此处
54、“您不在办公室”,有遗憾之情,应改为“不巧”;“更正”意思是改正自己的错误,此处是“修改我的作品”应改为“修改”;“垂询”是请别人想自己咨询,不合语境,应改为“请教”; “敬谢不敏”意思是说自己不够聪明,委婉地拒绝别人的请求;此处望文生义,应改为“十分感谢”。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乡村振兴战略,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坚持因地制宜,切忌脱离实际。材料:监管失控 盲目追求 社会失衡 实现共同富裕 力求协调高效 做到科学统筹市场主导 短期目标 群众获得 国家发展 政府引导 长期规划【答案】乡村振兴战略,要处理好长期规划和短期
55、目标的关系,做到科学统筹,不可盲目追求。乡村振兴战略,要处理好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关系,力求协调高效,防止监管失控。乡村振兴战略,要处理好群众获得和国家发展关系,实现共同富裕,避免社会失衡。【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仿写句子要做到: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一致。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最后可将仿句与例句及要求对照,看是否完全符合要求
56、。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根据示例句式特点“乡村振兴战略,要处理好的关系”,仿句应该是“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关系”“群众获得和国家发展的关系”;再根据短语的含义归类表述即可。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夏荷秋槐叶绿果黄是风景,朝晖月华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思接千载览阅万卷诗书是风景,通明世事洞察人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和声细语谦恭礼让的气度是风景,审是迁善模范群伦的追求是风景风景是心灵的画卷。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以记叙或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的
57、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答案】第一篇: 风景在路上总是听大人们说,想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我也一样,明知道是一个奢望,却也偷偷地在心里种下了这颗美丽的种子,希望它能够“发芽”。于是,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放假期;终于,盼完了补习;终于,盼来了这场带给我惊喜和收获的旅行。那天,补习完功课回到家,妈妈很神秘地问我:“潘妞,想不想去旅行啊?”“当然想。”我的答案脱口而出,这个问题不需要思索。“那我们明天就出发!”说实话,听到妈妈的话,我真有种被幸福的雨点儿砸到的感觉美美的,晕晕的。翌日,启程。全家人带着自驾游首秀的兴奋,欢歌笑语,一路向南,我的许久企盼也在车轮的转动
58、中飞扬。按妈妈的说法,旅行就是要感受一种久违的、恬静的、轻松的慢生活。所以,从哈尔滨到北戴河,一千多公里,别人两天的路程,我们歇歇停停,走了四天三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沿途中,每路过一地妈妈都会带我去了解那里的人文历史,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这一时,我因体验到光影的神奇而雀跃,因听闻清末政府的无能而愤慨;那一刻,我又为热血少帅的传奇人生而倍感惋惜。当然,我们也不会错过沿途的每一道风景。当我伫立于古长城的起点,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脚下,登时被古长城的巍峨,险峻,雄伟,恢弘之气势所震惊。两道目光紧紧流连着古长城的高耸和绵延,痴迷于那城、那墙、那楼阁之中。我不知它有多高,不知它有多宽,不知它
59、有多长,只知一眼望去,巍巍长城宛如浩浩长江,滚滚向西流去,苍茫在烟雾迷蒙中。当我站在高耸的城楼之上向下俯瞰,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眼前浮现出了宁远之战的惨烈,耳畔飘荡着金锣战鼓的铿锵节奏。五天后的清晨,当我们的汽车稳稳地停在海边的那一秒,我便迫不及待地飞奔向大海,接近它,拥抱它,呼吸它的味道,聆听它的歌声那些天的日子是轻松惬意的,在某个傍晚,你会看到一个青春阳光的女孩儿,滑稽地学着大人的模样,戴着耳机故作慵懒,闲适地漫步在北戴河的海滩,她的耳边流动的是许巍那首熟悉的旋律旅行。“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吹响这风铃声如天籁,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让一切喧嚣走远。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看那晚
60、霞盛开在天边,有一群向西归鸟是的,那就是我,正在歌与景的交汇中享受着,感悟着这一场旅行。没错,它就像我们的人生,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只有当我们看到梦想中的景色之时,我们才会发现,这不是信手掂来,而是一步步走来的。走吧,朋友!让我们一路同行,因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第二篇:风景在路上 匆匆的一路风景,驻成了永远的回忆,唯有这脚步从未为谁停留我知道,我一直在路上。 题记 总是会做一个奇怪的梦,梦中的自己总是在不停地奔跑,一圈圈的道路就像是一个迷宫,跑,却总是没有个尽头绕来绕去,没有出口,只能不停地跑,就一直在那条周围垒着青砖的小路上直到被惊醒,才发现自己早已汗水涟涟或许,我一直都在路上,从未停止过奔
61、跑来来往往的人影儿恍惚都只是一瞬间匆匆,错过了风景,那个童年,那个笑脸曾听说,童年只是个停靠,总归要被遗忘在路远方,总归要被岁月所沉淀,过了就过了。可是那个充满欢欣的小站,停靠的太短啊,一旦错过又怎容我回头?不止一次的后悔,为何就不肯停下执着的脚步,哪怕就只是一瞥也就满足。可是现实中没有童话,残酷地融化了我的梦,那般的天真都被加上了“过去式”,没有烦恼的日子也只是过眼烟云,要散去,也要离开。路在延伸,脚步也仍在继续。我不再喜欢气球,也不再贪恋糖果,更不再相信童话,只是静静地仰望天空,思考着未来,描画着梦想。我不再称自己为小孩子,因为留不住的童年喃喃地:“长大了,我知道”岁月模糊了那一季的风景,
62、一切都尘埃落定,被尘封在了那段曾经的往事里,泪水蒙住了双眼,却也只有用力地擦干,向前看,只因自己一直在路上,因为坚强,所以固执地不回头。 前方未知的路我无法猜测它有多长,只能用我的理性一点点地去描去写,将它原本的黑白填满色彩,不知道会有怎样的艰辛,但至少我不会让自己懦弱地回到原点。那激昂的青春散发着她独特的芳香,这风风雨雨的十几年,送走了一些过往,却也迎来了希望,就像那棵古树,岁月的年轮抒写着的辉煌。那脚印深深浅浅,记录着点滴,一个人的脚步,一个人走,在那泥泞中的蜿蜒,只是一种见证、一种印迹。一条路,只交给一个人,不管是初始还是末终,只要心在路上,一路上掠过的风景最终都只是永恒。又是那个梦,无
63、尽的路在不断地延伸,我在不断地跑,不断地跑【解析】【详解】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前半部分有一段优美的语句,考查考生能不能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富有内涵的思考。“风景是心灵的画卷。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是材料中的关键句,这句提示考生本材料所谈的风景不仅是有美的自然风光,更是内心高尚的品质和向上的人生追求。“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是在告诉考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瞬间,陶冶情操,升华内心。立意:这一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风景”,如何从生活中提炼出富有“美意”的瞬间,是本作文的关键,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事件。这里的“风景”可以指“美丽的事情”或者“情感”。
64、如:风景在路上一路风景一路歌风景这边独好素材:1.在诗人眼里,风景如诗如画;在作家笔下,风景则会化作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即便是在普通人眼里,每个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风景。 人生处处有风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即使对于同一处风景,在不同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视觉与感悟。怀着积极的心态去观赏,则能发现原来景致极美,置身其中自然会如痴如醉;如果带着有色眼镜,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则怎么也感觉不到景色的美好。2.无论顺意还是失意,谁又能说人生的经历中没有值得欣赏的风景呢?3.也有人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结果如何,而在于欣赏沿途上的风景。说的也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失美好的景致,即使是在最
65、困难的时候,如果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境,则一切都成了被自已观赏的风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喜欢欣赏、会欣赏风景的人。心中有爱的时候,世界是一种风景;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世界则是另一种风景。风景毕竟是风景,哪怕同一处景观,还会有四季变化。欣赏它,人的心情就能平静下来,安静地感受生命存在的美好质感。4.原来平凡之处生出了这许多美好与幸福,为什么我们平日里面不曾发现?自繁重中摆脱,转移着心灵的视线,我们也会有“蓦然回首”的惊喜与感悟。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并非我所爱的一切我都拥有,只是,我现有的一切都是我爱的。我们缺少的也许就是身边的一切,爱所拥有的一切的心,以致失落了熟悉处的风景。我们忙于设法摘取遥远的星星,却忘了看一看不远处摇曳的烛光。行文结构: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开头: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来,如本文先写一个题记“匆匆的一路风景,驻成了永远的回忆,唯有这脚步从未为谁停留我知道,我一直在路上”。主体: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写自己发现的几个美好的风景,使文章层次清晰。观察生活中美好的瞬间(风景),所以文章中一定要有大段的细节刻画,各种细节描写方式都可以酌情使用。结尾: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