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十二)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建议用时:30分钟)1刘安世元诚语录载:“得君(王安石)之初,与人主若朋友,一言不合己志,必面折之,反覆诘难,使人主伏弱乃已。”这表明王安石 ()A对上级趋炎附势B意志坚强,性情执拗C对下级刚愎自用D能够容忍下级的诘难B“人主”是指宋神宗,“反覆诘难”是指性情执拗,据此可知B项正确。2王安石变法推行后,出现了“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的现象,这主要得益于()A保马法的实施B保甲法的推行C军器监的设立D均输法的推行B保甲法规定保丁平时维持社会治安,并实行连坐制度。3王安石认为:“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指出
2、:“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C由题干材料“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可以看出,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故选C项。4为扭转北宋中期“寇盗充斥,劫掠公行”,而宋募兵却“大率势力怯弱,与贼不敌”的局面,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了()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A“寇盗充斥”指的是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北宋时期,农民起义接连不断,而官兵又因战斗
3、力差而镇压不力。针对这种情况,王安石在变法中实行了保甲法,一方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5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人家纷纷让已成婚的儿子独立门户,分家而过,这是为了()A逃避农田水利法的义务B逃避保甲法的义务C逃避免役法的义务 D逃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B保甲法规定,农户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农闲练兵参与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让成婚的儿子分家而过,就是为了减少家中的男丁数,以逃避保甲法的义务。6面对新法,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在献上流民图的同时,又上书言:“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司马光也认为废除新法,“雨必沾洽”。这说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A出现用人不当现象
4、B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C群众强烈不满新法的推行D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B由于新法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一些大官僚、大地主对王安石变法持抵制态度,编造各种理由反对新法。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其悔。足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贵以保其生也。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材料二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廿二史札记(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实际原因是什么?材料一的观点实质是什么?(2)结合史实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直接引用材料一有关内容,第二小问,要结合北宋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回答。第三小问的实质体现了作者的阶级属性。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王安石变法的进步性和北宋灭亡的原因两方面来分析回答。答案(1)“材性智愚不同”。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负担沉重。维护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2)王安石变法是进步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的社会危机。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腐朽,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于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