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一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创新热点主题专项练(一)1(2015安徽宣城八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外路受敕牒以下官,行省注之,然后咨呈都省,乞颁敕牒可也。凡随朝诸有司当受付身者,委都省出之;凡外路诸有司当受付身者,行省出之。如此,则上庑远地而堂陛愈高,都省增崇而天王益重矣。或者以为国家因四远及蛮荆之新附,故立行省以镇之,内不须立也。不知汴梁有省,岂汴梁亦新附之地哉?事在不疑,惟陛下察其可否而行之。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二“建官”门引赵天麟奏议材料二孙中山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紧随每一个混乱时期之后的是众多王位争夺者漫长而又无情的争斗,直到最后一
2、个胜出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与人民无辜受难,历史模式周而复始的循环着,要打破这一循环和为那些有识之士创造充分的发展空间,就必须以共和制或联邦制来代替君主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20章)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世祖时期赵天麟对行省制度的看法。(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所述历史模式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孙中山打破这一历史模式的实践活动。(3)根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向。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政治制度创新的认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信息从中书省与行省职责等角度谈看法。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谈统治模式归纳基本观点;第二小问,从辛亥革命的角度谈
3、实践活动。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民主法制建设的“确立”“破坏”“健全”,说明现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过程曲折;第二小问,纵观中国历史不同时期都重视制度的创新角度回答。答案(1)看法:地方普遍推行行省制;中书省绝对高于行省之上并脱离兼管地方事务;地方事务由行省统一管理。(2)特点:呈现周而复始的循环;持续时间较长;易引发社会动荡、人民受难。活动: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实行联邦制和民主共和制。(3)趋向:在曲折中发展;民主法制逐渐形成体系并得以健全。认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政治制度的创新并非一帆风顺;政治制度的创新需要结合本国的国情。(言之成理即可)2(2
4、015浙江嘉兴模拟)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各具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前期)皇帝的旨意一般先交由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起草。起草完毕,由中书令、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署名后,交由门下省审查、署名,再呈送皇帝书面批准。已批准的诏令又送往门下省,正本存档,另抄一份副本注明“制可”,加盖骑缝印,再送交尚书省施行。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
5、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材料三史学界和政治学界历来对美国1787年宪法多有讨论,大体有如下角度:宪法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宪法是对英国宪政体制的继承和创新;宪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前期三省制运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特点对唐代政治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说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3)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您更倾向于材料三中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只列看法,不加论述不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三省制程序、档案制度规范等角
6、度说明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特点;第二小问,结合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信息,迁移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角度谈主要表现;第二小问,迁移教材知识回答。第(3)问,属于开放式论述题,可以选择三种观点中的一个,如选择宪法是妥协的产物,可以从1787年宪法的妥协性论证,选择宪法是英国宪政的继承和创新,可以从继承了分权,创新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论证,如选择了宪法的不完备,可以从1787年宪法的局限论证。答案(1)特点:讲求程序;集体负责;档案制度规范;皇权中心。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统治;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2)表现: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
7、民大会定期召开;拥有相对完备的民主政治机构;抽签选举大多数的公职人员。影响: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3)倾向于:从邦联制到联邦制是中央和地方妥协的产物;南方人口的计算方法体现南方和北方的妥协;参、众议员的产生方式体现了大小州的妥协。倾向于:继承:保持了英国分权制衡的原则,是代议制的重要形式。创新:创立了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的中央权力构建原则。倾向于: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3(2015山东济南一模)古今中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政
8、治制度不断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1884年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
9、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年,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认为,新制度结构运作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其运行其中的社会环境;一国的政治制度的创新,必须有现实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应该的东西必须与可行性结合才能变为现实;良好的制度不见得就可以成为现实的制度,因为理论上良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现实的社会支持率,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制度的。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难以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并说明后来中国又是如何实现制度的“重新建构”的?(2)根据材料二
10、,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这些趋势的主要原因。(3)结合20世纪初期中国的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信息归纳政治原因,再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角度分析;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信息,联系秦朝制度史实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利用材料二信息,从选举范围和选举资格两方面总结;第二小问,结合该时期英国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第(3)问,属于观点型题目,应先从材料三中提取出观点,然后结合20世纪初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论述。答案(1)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11、,土地私有制确立;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原则遭到破坏;百家争鸣,为当时治理天下提供了多种方案,为分封制瓦解提供了思想理论准备。实现: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2)趋势: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或逐步取消了财产资格、年龄、性别、出身限制),民主逐渐下移。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日益高涨。(3)观点:政治制度的创新能否成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史实: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因为当时中国民族资本
12、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缺乏群众基础。4(2015四川广元一模)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
13、也获得了选举权。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材料二文献一:(1912年1月2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文献二:(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条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意,有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之权。第五条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兼任免文武官员,但制定官制、官规,及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十八条行政各部设部长一人为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办理各部事务。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第三十五条临时大总统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14、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令时须副署之。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民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后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取代。材料三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权建立初期,它(临时约法)首开了因人立法之风。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封建人治主义色彩。因为法随人变,就造成了人的意志高于法的意志。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2)比较材料二中两则文献内容的差异,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主要蓝本而制定。您是
15、否赞同该观点?请说明理由。(只判断不给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信息归纳变化;第二小问,结合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工人运动的推动等角度来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图表内容对比得出信息;第二小问,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为“1912年3月11日”归纳变化的原因;第三小问,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积极意义回答;“消极影响”结合第一小问的差异,可以得出具有封建人治主义色彩,首开因人立法之风。第(3)问,一种答案为赞同。“原因”结合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点来答;另一种答案为不赞同。答案为列举1787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不同点
16、来答。答案(1)变化: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工人运动的推动。(2)差异:约法取消了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的权力;约法规定总理也为国务员;约法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或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原因: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限制其权力。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
17、座丰碑。具有封建人治主义色彩,首开因人立法之风。(3)第一种观点:赞同。(只判断不说理由不给分。)理由:两者都规定实行共和制。都采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司法,行政)。都实行总统制,都拥有行政权,统率全国武装部队。总统都可以任命文武官员、宣战媾和、缔结条约等。第二种观点:不赞同。(只判断不说理由不给分。)理由: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实行一院制;1787年宪法规定议会采取两院制。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总统权力远大于临时约法规定的总统权力。临时约法规定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由公民间接选举产生。1787年宪法一开始并没有规定人民的自由权利;临时约法却规定了广泛的公民自由和权利,强调国民的自由平等。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任期四年;临时约法并无明确规定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