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743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一、选择题1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勤奋劳作,努力耕织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英勇善战,争立军功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 B C D2(2010年山东潍坊高三摸底)“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商鞅变法中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A奖励军功 B实行什伍连坐制C奖励耕织 D颁行秦律3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制4商鞅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其实质作用是()A对地主阶级的批判

2、和否定B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条件 C肯定了公田私田化的现象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5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奖励军功重农抑商“为田开阡陌封疆”废分封行县制实行连坐制A B C D6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7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8北魏

3、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被孝文帝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是()A均田制 B俸禄制C三长制 D迁都洛阳9右图是出土的北魏文官陶俑,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任用汉族地主推行三长制胡汉服装融合接受汉族文化A BC D10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11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2北魏孝

4、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 B C 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

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1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天下,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魏书高祖纪上材料三旧无三长,唯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李)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魏书李冲传请回答

6、:(1)据材料一、材料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2)材料一、材料三都涉及政治上的改革,分析其作用方面的共同点。(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1C解析: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为平民提高地位提供了条件。而从事商业或读书正是商鞅变法所摒弃的,而且当时还没有“四书五经”的说法。2A解析:材料体现出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而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提高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3D解析:“薄恩礼,好生分”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陌生,而什伍连坐制就使人与人之间相互防范、相

7、互监视,从而造成关系紧张。4B解析:商鞅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他的这句话实质上为地主阶级专政提供了条件。5A解析:奖励军功、废分封行县制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贵族世袭制度;“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动摇了奴隶主的经济基础。6C解析: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是封建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然后政府再把这些土地进行重新分配,C项说法正确。7A解析:北魏迁都洛阳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材料正是反映了洛阳繁荣的景象。8C解析:“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检查户口、催督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使北魏政权能更好地控制地方政权,所以说“如身之使手

8、,干之总条”。9D解析:从陶俑的服装看,比较明显得出的结论是胡汉服装融合,从而再推论出这是接受了汉族的文化,故项成立。10B解析:俸禄制的实行,是为了整顿吏治,减轻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巩固政权。11D解析:四个选项都与迁都洛阳有关,但A、B、C三项是直接原因或目的,根本目的要从维护和巩固统治上考虑,故选D项。12D解析: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均田制、迁都、汉化和移风易俗政策,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也增强了国家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13(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原因:“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14(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孝文帝改革:采取均田制。原因:商鞅变法时期,井田制崩溃;孝文帝改革时期,土地兼并严重。(2)都打击了旧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3)顺应历史潮流;最高统治者支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