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过关检测(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作为一代王朝的最本质特征是()A统一性与集权性B分散性与松散性C统一性与制衡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解析:选B题干中“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说明其具有分散和松散的特性,故B项正确。2(2016潍坊模拟)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式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
2、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解析:选C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3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纣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大罪行之一;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这种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据此可知()A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B儒家伦理观念逐渐强化C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D宗法血缘政治日趋淡化解析:选D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材料缺乏论据,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逐渐发展,此时尚未被统治者采纳,故B项错误;材料“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纣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
3、大罪行之一”不等于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故C项错误;“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这种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可知血缘关系在政治上的地位日趋弱化,故D项正确。4(2017绵阳高三考试)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186具人殉,另有3 000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反映了()A秦国经济较其他诸侯落后B秦国政权的集权趋势加强C秦国盛行残酷的人殉制度D秦国政权重视农业的发展解析:选B题干中“另有3 000多件珍贵文物”说明当时的秦国国君能够将国家的财富集于一身,体现出了集权的趋势,故B项正确。5(2017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汉书
4、中记载:“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这说明( )A察举制有较大弊端B汉代对官吏行为进行立法约束C汉书记载有失公正D秦朝的连坐法在汉代得以延续解析:选B材料中“吏坐赃者皆不得为吏,弟犯法不得宿卫,因罪去官者及其亲属子弟在选官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都是在讲对官吏行为的一种约束,故B项正确。6(2016九江统考)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A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
5、制度B解决诸侯王国问题C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D加强对地方的治理解析:选D西汉时的州刺史不是一个地方官职,故A项错误;刺史巡查的对象既有郡,也有王国,不仅只为解决诸侯国问题,故B项错误;革除世族垄断人才的根本制度是科举制,故C项错误;通过刺史对地方官监察,从而达到促进他们对地方的治理,故D项正确。7(2016宁德质检)687年,有人告发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690705年在位)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查此事。“本立宣敕(皇帝的诏令)示祎之”,祎之辩驳道:“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王本立回报武则天,刘祎之即被赐死于家。据此推断()A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位高权重B敕书出
6、台有悖于规制C唐代建立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D女皇武则天独断专行解析:选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唐朝时期敕书的出台应该是中书省决策到门下省审议再到执行机构的尚书省,而材料中显然敕书没有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所以其出台悖于规制,故B项正确。8(2017中原名校联考)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些规定( )A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B有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C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D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唐朝对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及处理官文书延误者的处罚规定,说明唐朝重视
7、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9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解析:选B因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它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能成为政府的官员,关键在于其学识,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故B项正确。10(2017山西名校高三联考)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
8、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解析:选D从材料“不得诛杀文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以反映出宋代统治者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故D项正确。11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若论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其意在说明()A中国古代并非是政治专制、由皇帝一人独裁B“中国传统政治
9、一贯专制”的说法是片面的C明、清两个朝代都是一切由皇帝专制、独裁D汉唐宋皇权与相权是划分的,并非皇帝专制解析:选B根据题意,“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在明清时代是可以的,但在汉、唐、宋时代却是不严谨的,故“中国传统政治一贯专制”这句话是片面的,故B项正确。12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汉到明清地方的行政机构变化较大,极不稳定,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
10、存在,为维护统治,不断对地方机构进行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地方高层行政区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数量的增多,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中央对地方管理,没有体现出地方权力的不断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不断加强,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趋向合理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图1、图2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
11、三省六部制。材料三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9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其观点,并结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
12、实论证这一观点。(10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封建诸侯,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下虽无世禄之臣”归纳“变”,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分析原因。由材料一“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归纳“不变”,结合所学分析原因。第(2)问,可以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归纳;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归纳评价。第(3)问,依据材料三可以归纳出观点,即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史实可以用从秦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归纳。答案:(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不变”成因: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变”的成因: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封建土
13、地私有制的发展;法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分封制的弊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创新: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互为补充、相互牵制。评价:通过分权,有利于防止大臣专权以加强君权;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减少了君主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3)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论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朝内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道、州、县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路、州、县制,并实行重文轻武等制度;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
14、处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14. (2017全国名校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点有学者提出,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说,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两千多年全都一样,并无变化。史料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汉武帝时杜周为廷尉,“善候司。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有人责怪他“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据汉书卷六十杜周传 史料三唐太宗对宰相房玄龄等说:“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
15、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据贞观政要卷二 从三则史料中选取两则可以论证题中观点的史料,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论证题中观点。(12分)解析:题干中的观点即“皇权独尊”。史料一中“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倚办于上”说明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史料二中“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说明君主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大于法治。史料三反映了唐太宗要求大臣积极进谏,以此约束个人的独断行为。做答时应先选取史料再进行论断。答案:史料:史料一、史料二。论证:史料一表明国家的一切事务都由皇帝作出决定,大臣只能根据皇帝的旨意具体执行。可见,自秦朝建立封建君主专制时起,君主的权力就是至高无上的。史料二充分反映了一个根本事实,“人主意指”是凌驾一切之上的,君主爱怎么办就得怎么办,过去一切制度、律令,都必须依据在位君主承认与否,而决定是否继续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