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3645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知识积累。(分)1、看拼音,写词语。(8分) hu d zhl tng xio yn zn ch yu ( ) ( ) ( ) ( ) sh j q p bin po zhn dn ji ci ( ) ( ) ( ) ( ) 2、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上打对号)(5分)刚劲(jn jng) 吞噬(sh s) 引吭(kn hn) 活佛(f f) 载歌载舞(zi zi)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话。(语句不流畅的造句不得分)(6分)( )堂大笑 赞叹不( ) 开山( )祖 ( )拥而至 随心所( ) 安然无( ) 和(

2、)相处 崇山( )岭你要写的一段话是: 4、 错乱句子重排列。(3分)( )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 )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 )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 )丁冬丁冬5、 我会背诵我会填。(10分)(1). 常恐秋节至, 。(2). ,天下物无全美。(3).操千曲而后晓声, 。(4) ,总把新桃换旧符。(5)至今不会天中事, 。(6)、“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像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这句话把八千多日子比作 ,这让我感受到 6、 按要求填句子。(4分)(1)、 朝阳揭去了黎明女神床上灰色的帷幕。(缩句)_(2)、 我的梦想在远方,所以必须要离开你们。(改为双重否定句)_(3) 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用加横线的词写句子) ._(4)、 请以“少年”二字开头,写一个排比句。_7、按课文内容。(6分)(1)、我这样评价两小儿辩日故事中的两个孩子: (2)我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风俗,像蒙古族的 ,藏族的 (3)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 ,有利于 。二、阅读桃花心木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3分)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桃

4、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爱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丈高的 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进修,感觉就像插秧一样。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进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

5、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会枯萎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从从容容?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吧?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

6、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读句子,回答问题。(8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

7、颗”(1)“不确定中生活”指什么生活?(2分)(2)整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2分) (2)你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这一举动,再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感悟出什么? (2分)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枯萎( ) 依赖( )3作者觉得种树人很奇怪,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3分)(1) (2) (3) 三、快乐阅读轻松答。(15分) 我代表我的祖国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画家。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忽视

8、、藐视、歧视)。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坐在一起聚会。一个外国洋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动、激怒、激起)了,他走到这个样学生面前,大声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

9、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动、轰动、惊动)了整个画界。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的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谈山。”1、 用“”标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3分)2、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功夫不负有心人:_有眼不识泰山:_3、 用“-“画出文章中的中心句。(2分)4、 第段与第段、第段的关系是( )(2分)A、总分 B、分

10、总 C、总分总5、第段与第段的作用是( )(2分)A、过渡和总结,表现了徐悲鸿为祖国争光的品质。B、前后照应,用对比手法烘托了徐悲鸿为祖国争光的品质。6、结尾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2分)7、文中怎样体现徐悲鸿的爱国?(2分)_四、作文。写一篇有关我们本地民风民俗的习作,题目自拟。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

11、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要求:内容具体,要有人物活动,感情真实,写出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字数在500以上。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