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认真读题,思考填空。1、 读作( ),七分之六写作( )。2、在算式68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3、76比( )多18;5的( )倍是95。4、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西瓜重6( );一个乒乓球重4( );小明身高125( ) ,体重28( ),每天喝牛奶300( )。5、在( )里填上或=。2千克( )200克67890( )67894500克( )45千克9624( )9686、在算式=121中,被除数最小是( )。7、用6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它的
2、周长是( )厘米;也可能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二、反复比较,正确选择。1、美术组有5名男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美术组一共有( )人。A.15B.20C.252、商店有4袋乒乓球,每个乒乓球5角,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应补充的条件是( )A.又调进3袋乒乓球B.每袋乒乓球6个C.每个乒乓球3角3、甲乙两人做纸飞机,甲用了 小时完成,乙用了 小时完成。谁先完成?( )A.甲B.乙C.两人同时完成4、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A、12厘米B、16厘米C、8厘米D、24厘米三、一丝不苟,细心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4007=133=
3、804=2019=0539=693=4000+3000=30023=2、列竖式计算。2508430884728738343675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四、活学活用,解决问题。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
4、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学校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55米,宽35米。体育课上,张明围着操场跑了2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