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61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8届《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配套资料习题:第一部分 现代篇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板块12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板块1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角度题号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因素1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建立过程中的物资管理3“一五”计划对新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4计划经济的特点5中共八大初期毛泽东对经济建设的正确认识6“左”倾错误对经济建设的影响720世纪60年代初期对国民经济的调整8对美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正确认识9新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外交10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习俗特点的原因11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新中国成立初

2、期的教育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中国成立后,剥削有罪、劳动光荣、男女平等、公开选举等理念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潜移默化到民众心中。这反映出()A.乡村的民主政治因素逐步扩大B.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在农村确立C.农村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农村的社会阶级结构不断优化解析:A材料“男女平等”“公开选举”等理念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潜移默化到民众心中,体现了农村民主思想的传播,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一些理念在农村广泛传播,并非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是在1956年,而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

3、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农村的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故D项错误。2.(2017河北衡水中学摸底)1949年11月,中宣部曾表示,私营报纸“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并要求扶助大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这类经济扶助()A.为后来公私合营积累了经验B.以贷款形式盘活了私营报纸C.配合了城市经济改造的进行D.稳定了民营报纸的产权结构解析:A根据题干“作为公股投入该报(私营)”,可知,该经济扶助是直接作为股份投入,不是贷款,并使私营报纸产权结构发生变化,这为后来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经验,所以A项正确,B、D错误;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开始进行,C错误。3.“一五”期间,由国

4、家计委统配的物资数量从1953年的112种增加至1957年的231种,由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物资数量由1953年的115种增至1957年的301种。这种分配制度的实行 ()A.调控了灾害造成的物资短缺B.将物资管理分配纳入计划体制C.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解析:B 题干表明“一五”期间,国家计委管理分配的物资急剧增长,逐渐形成计划经济体制,B符合题意。4.(2017湖北八校联考)杨继绳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

5、级的两颗小星。对此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新中国政权没收官僚资本B.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C.“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C根据所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作为剥削阶级被消灭,故选C。5.(2017陕西榆林二模)1956年,一汽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字。这反映了()A.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B.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C.计划

6、经济下的政治色彩D.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C解放、红旗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有关系,可见带有明显政治色彩,故选C。A项急于求成和命名无关,排除;B项“一五”计划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非巩固,排除;D项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题意无关,排除。6.(2017广东韶关一模)中共八大以后,针对自由市场明显活跃、出现“地下工厂”和“地下商店”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称之为“新经济政策”。这一思想()A.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化B.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某些弊端C.主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资本主义D.毛泽东纠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解析:B根据题干中“搞资本主义”

7、“新经济政策”,可知毛泽东想学习苏俄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和市场发展经济,B符合题意。三大改造后,中国确立公有制,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变化,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表述错误 ,排除;“左”倾错误在1960年开始得到调整,D项错误,排除。7.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A.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C.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解析:B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观察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据图表信息可知,该“五年”计划第一年轻重比例较为平衡,之后,重工业比重急剧上升

8、,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第四年和第五年经过调整又趋于平衡。故可判断该“五年”计划为“二五”计划,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比重偏高源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后期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平衡得益于1960年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故本题选B项。A项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C项发生在“一五”计划时期,D项发生在改革开放后,故均可排除。8.(2017福建泉州二模)在“大跃进”时期,安徽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为了生产自救,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正在实行责任田。这一做法()A.改变了当时土地所有制B.否定人民公社化运动C.推动农村经

9、济体制改革D.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解析:D根据所学,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过当时生产力水平,1960年起,经过八字方针的调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发展,结合材料中的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可以判断D符合题意。土地所有制仍为公有制,A错误;B材料没体现,排除;C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排除。9.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

10、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解析:D1958年是题眼。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随后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经济建设遭到破坏,与题干中“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不符,D项正确。中美关系70年代初才开始正常化,A错误,排除;中苏关系1958年开始恶化,苏联逐渐减少直至取消对华援助,B、C错误,排除。10.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A.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B.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C.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D.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解析:B日内瓦会议旨在解决朝鲜和

11、印度支那问题,会议最后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体现了中国对民族独立的支持;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人民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反映了中国反殖反霸的主张。所以应选B。 11.(2017河南许昌二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这表明当时 () A.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B.人们的生活物资非常短缺C.“左”倾错误困扰了经济建设D.人们生活受政治氛围的影响解析:D题干中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子不能随意打扮,即使烫发也要

12、单位证明为例,说明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格限制,D项符合题意。12.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 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教育()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解析:B农民速成识字课本内容强调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重要性,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巩固政权,为经济建设做准备,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

13、7黑龙江哈三中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即所谓的“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读书杂志3卷7期设“统制经济特辑”,申报于1932年1月25日开始在“专论”一栏连载数篇苏联论。恪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训条的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30年代初,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材料二在编制“一五”计划初期,中财委根据测算结果,提出工业的发展速度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四为宜。周恩来赴苏联谈判前,李富

14、春同志把它改为百分之二十点四。这一发展速度和指标的设定是为了出访苏联、听取苏联意见和争取苏联援助做的准备。同时期,在全国范围内也兴起了一股“俄语热”。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学习了俄语就可以直接接触苏联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到1952年底,中国建立起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孙璐苏联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知识界兴起“苏联热”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热”的变化,并加以评析。(15

15、分)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和新中国建立初对苏联的不同认识。第(1)问,20世纪30年代是题眼,结合当时相关国内外重大事件,如苏联“一五”计划的完成、经济大危机、日本侵华等回答即可。第(2)问,变化根据两段材料对比,从引进者、学习手段、涉及领域等方面概括,评析结合所学从原因、影响两大角度回答。答案:(1)原因:苏联“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希望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国民政府致力于“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对外战争准备不充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进一步暴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10分)(2)变化:主体从知识界引领到政

16、府主导;手段从理论宣传到实践行动;领域从经济到科技、文艺等。(4分)评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冷战”背景下新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借鉴苏联经验并争取苏联援助。推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俄语人才;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滋长经济建设的冒进情绪;导致俄语人才过剩。(11分)14.(2017东北三省四市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初,西班牙凭借从事航海活动的先发优势和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一度成为海上霸主和欧洲最大的殖民国家,并且在查理五世的统治下建立了横跨欧洲大陆的哈

17、布斯堡王朝。但是重商主义政策并没有给西班牙带来持久的经济繁荣和海上霸权。为了维持欧洲最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从1575年到1647年,西班牙皇室六次宣布破产。大量贵金属的流入一方面造成了物价飞涨,民生凋敝,另一方面助长了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和好逸恶劳的懒惰习气,而农业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制造业也没有能够发展起来。材料二英国在1215年的大宪章中,已经开始对国王的征税权作出限制。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垄断特权被议会立法所终止,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私有产权制度得以确立,英国政府逐渐减弱了

18、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吴敬琏大国崛起的五个共同要素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材料出处是很明显的观点提炼提示。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很多,如地理优势和军事力量、先进的经济思想、民主法制保障、市场经济体制、科技创新、政府干预指导,等等。本题要求提炼一个即可。材料一提到了地理、军事和经济政策因素;材料二提到了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工业革命等因素。注意设问时空(中国现代史)要求。所以应该将材料给出的要素和新中国历史的史实准确衔接,提炼观点,再加以论证。答案:评分细则:能提

19、炼出合理明确的观点可给4分;论证中应体现史论结合,运用不少于三个史实则可给6分;论证有认识提升给2分。示例一:(观点4分)市场经济制度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史实支撑6分,不少于3个史实)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认识提升2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领域对市场地位的认可,促进了我国经济迅速发

20、展。传统的国有企业向现代股份制企业转型,民营企业迎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示例二:(观点4分)民主政治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史实支撑6分,不少于3个史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加强了民主和法制的建设,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认识提升2分)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能够保障国家经济建设有序进行,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权利,调动广大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