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某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综合试题.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71842 上传时间:2025-1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综合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某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综合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某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综合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某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综合试题2019年的小学期中考试就要到了,小编为各位考生编辑了某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综合试题, 希望大家多看多做多练一. 填空。(1)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2)一共有多少个 ?算式是:( )( )+( )=( )( )( )-( )=( )(3)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和( )。操场跑道长度常用( )做单位。书本的长度常用( )做单位。(4) 有( )个角,( )条线段。 有( )个角,( )条线段。(5)写出得数相同,但口诀不同的乘法算式。412(6)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7)小明去商店买飞机和小摩托车两种玩具,飞机43元,小摩托车15元,他买这两样玩具大

2、约要花( )元。(8)商店中有苹果35斤,草莓比苹果少18斤。那么草莓有( )斤,苹果和草莓一共有( )斤。(9)56厘米-27厘米=( )厘米 12米+19米=( )米(10)1米=( )厘米 1米-30厘米=( )厘米二.选一选(1)7+7+7+6可以写成()。73637+63+7+6(2)()厘米=3米303003(3)6个3相加,列算式是()。3+3+3+3+3+36+6+63+6(4)小红今年6岁,她的身高大约是()100厘米40厘米2米(5)下列角中,大于直角的是()三.列竖式计算。(5题)35+28= 56-27= 35+19= 37+45-66= 72-45+23=【综合应用】

3、一. 数一数有( )个角。 有( )条线段二.下面的图形各用一根铁丝围成,算一算围哪个图形的铁丝最长?(单位:) 4 2 52(1) (2) (3)三.停车场有轿车38辆,客车42辆,停车场一共有多少辆车?四.小明今年12岁,奶奶比小明大49岁,奶奶今年几岁?五.小明今年12岁,妹妹比小明小8岁,妹妹今年几岁?“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4、,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六.工人伯伯正在一个四边形的花池边上栽花,每边栽6 棵。请你帮助工人伯伯算一算一共需要栽多少棵花?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

5、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七.每只小白兔采5只蘑菇 每只小灰兔采3个蘑菇(1) 4只小白兔采几个蘑菇?(2) 6只小灰兔采几个蘑菇?(3) 哪种兔子采得多?八.一个书包34元,一盒彩笔15元,小明想去买一个书包和一盒彩笔。他大约需要带( )元。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

6、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温馨提示:同学们一定要多做某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综合试题,再加上大家的努力学习,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