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918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制备抗蛇毒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所用蛇毒和这一免疫反应以及得到的抗蛇毒血清分别是A.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抗体B.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抗原C. 抗原,特异性免疫,抗体D. 抗体,特异性免疫,抗原【答案】C【解析】【分析】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详解】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

2、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由分析可知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抗蛇毒毒素属于抗体。故选C。2.下图是有关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B.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C.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D. 胰岛素促进等过程的实现【答案】D【解析】【分析】1、血糖的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元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元、肌糖

3、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A、过程是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只发生在肝细胞中,肌糖原不能分解转化为血糖,A错误;B、胰岛素能抑制和过程,而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与胰岛素无关,B错误;C、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过程,血糖含量上升,C错误;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1)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即图中);(2)促进血糖进入肌肉氧化分解供能(即图中);(3)

4、促进血糖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即图中),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难度;解题时需要注意:胰岛素降低血糖即能促进血糖的去路,又能减少血糖的来源。3.把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如下图所示。假设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均匀分布。下列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中错误的是A. 甲将向右侧弯曲生长B. 甲、乙、丙都可以生长C. 乙将向左弯曲生长D. 丙将向左弯曲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形:含有琼脂的小块能将生长素向下运输,但由于没有胚芽鞘的

5、尖端,所以单侧光不起作用,据此分析。【详解】A、甲的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左侧,所以左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向右弯曲,A正确;B、甲向右弯曲生长、乙直立生长、丙向左弯曲生长,故都可以生长,B正确;C、乙的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中间,所以下部的生长素均匀,直立生长,C错误;D、丙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右侧,所以右侧下部的生长素多,生长快,向左弯曲,D正确。故选C。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B. 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 一个种群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D.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间停

6、止基因交流【答案】D【解析】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在调节猎物种群数量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被捕食者往往是体弱患病的个体,从而阻止了不利基因的延续。在进化过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形成共同进化的关系。捕食者的捕食降低了被捕食者的中间竞争,从而更多的被捕食者可以生存,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故被捕食者的多样性得以维持,因此捕食关系会不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A错误;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一个种群和另一个种群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一样,它们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因此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会影响对方的基因频率,C错误;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

7、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可见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D正确。5.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B. 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C. 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D. 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上清液的成分为血浆,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

8、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错误;抗体主要分别在血清中,而血清属于血浆的范畴,因此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错误;图2实验中,蒸馏水和上清液为自变量,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分别为无关变量和自变量,C错误;图2显示:分别滴加0.1mol/L的HCl和0.1mol/L的NaOH溶液后,上清液的pH变化幅度很小,而蒸馏水的pH变化幅度大,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6.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为确保结果精确应随机取样B.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C. 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

9、量变化时,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D. 对丰富度进行调查时,记名计算法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较大的群落【答案】A【解析】【分析】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要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要求样本数目足够大。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2、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个体大、数量少的类群或群落)和目测估计法(个体小且多的类群)等。【详解】A、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可以使用样方法,为确保结果精确应随机取样, A正确;B、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会导致调

10、查结果偏大,B错误;C、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让其自行渗入,C错误;D、对丰富度进行调查时,记名计算法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较少的群落,D错误。故选:A。二、 非选择题7.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很多研究表明,科学冬泳能提高身体素质。请回答有关问题:(1)寒冷刺激人体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经中枢_,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请用和必要的文字写出该过程的完整反射弧_。(2)人在水中会产生尿意,该感觉的产生_(是/不是)反射,此过程中,神经冲

11、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单向/双向)的。(3)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较慢,其原因是_。(4)冬泳过程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保证能量的供应。(5)人体感染某病毒后,心脏瓣膜被自身的免疫系统破坏,该现象的发生是免疫系统_功能过强。若通过器官移植来治疗患者,移植后人体出现排异反应是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免疫。【答案】 (1). 分析、综合(或处理) (2).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 (3). 不是 (4). 单向 (5). 激素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递需要时间长,而兴奋通

12、过反射弧传导所需时间短 (6). 摄取和利用 (7). 防卫 (8). 细胞【解析】【分析】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1)神经中枢的作用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通过分析可知,寒冷环境反射过程的完整反射弧是: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2)人在水中会产生尿意,感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完成的,没有经过

13、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是反射,此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较慢,其原因是激素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递需要时间长而兴奋通过反射弧传导所需时间短。(4)胰岛素会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保证能量的供应。(5)人体感染某病毒后,心脏瓣膜被自身的免疫系统破坏,该现象的发生是免疫系统防卫功能过强。器官移植后会引起人体细胞免疫。【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8.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攀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宿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宿主死亡,是世界上最具

14、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薇甘菊入侵后,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群落交错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在薇甘菊入侵区,薇甘菊覆盖度大于90%,入侵年龄在5年以上;群落交错区,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竞争生长,薇甘菊的覆盖度在10%30%,入侵年龄在3年左右;本土植物区,没有薇甘菊生长,优势种群为本土植物类芦,其覆盖度大于80%。下表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体积相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请分析回答统计结果样区线虫蜱螨目弹尾目其他昆虫或小动物个体总数类群数薇甘菊入侵区189022612348228715群落交错区119813299114154315本土植物区108412

15、014349137614数量总计4172478365211520919(1)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薇甘菊属于_,土壤中小动物属于_。(2)从表中数据可知,在不同样区捕获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不尽相同,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_。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_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_影响较大。(3)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_。薇甘菊入侵后,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_曲线增长。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在与薇甘菊的竞争中失利,成片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_,植物大量死亡会使该生态系统中 _的数量增加。【答案】 (1). 生产者 (2). 消费者、分解者 (3). 薇

16、甘菊入侵区 (4). 类群数 (5). 个体总数 (6). (群落)演替 (7). “J”型 (8). 光照不足 (9). 分解者【解析】【分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详解】(1)薇甘菊为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土壤中的小动物,有的以土壤中新鲜的根茎为食,属于消费者;有的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残骸的过程中获取营

17、养和能量,属于分解者。(2)表中信息显示:三类样区的类群数几乎相同,但薇甘菊入侵区的个体总数明显高于其它样区,由此说明: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样区是薇甘菊入侵区。薇甘菊入侵后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影响不大,而对土壤中动物的个体总数影响较大。(3)因薇甘菊入侵引起的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等的一系列变化称为群落演替。薇甘菊入侵后,因环境适宜,所以最初阶段其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薇甘菊依靠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植株覆盖密度大,所以薇甘菊入侵5年后,本土植物在与薇甘菊的竞争中因光照不足而失利,成片枯萎死亡。植物大量死亡,遗体残骸增多,会使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数量增加。【点睛】梳理生态系统

18、的成分、种群数量的变化、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等相关知识,从题意和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对比分析“三类样区相关数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9.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是不分泌或很少分泌的。进食开始后,胰液分泌即开始。所以,食物是使胰腺兴奋的自然因素。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主。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为_反射,其

19、效应器是_。(2)2中神经递质释放后经扩散通过4,然后与5上的_结合。(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调节血糖的两种激素的作用关系为相互_。若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_。 (填“先注射葡萄糖再注射胰岛素”或“先注射胰岛素再注射葡萄糖”) (4)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机体免疫细胞中产生的_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_病。 (5)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

20、向为108,则在饥饿时,8处的_(激素)浓度大于10处。【答案】 (1). 非条件 (2).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腺体细胞 (3). (特异性)受体 (4). 拮抗 (5). 先注射胰岛素再注射葡萄糖 (6). 抗体 (7). 自身免疫病 (8). 胰高血糖素【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1-5分别表示1轴突末梢、2突触小泡、3突触前膜、4突触间隙、5突触后膜。【详解】(1)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由食物的刺激引起胰液的分泌是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2)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后经扩散通过突触间

21、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3)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两种激素在调节血糖时表现为拮抗作用。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需要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导致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然后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消失的现象,即可证明胰岛素的降低血糖的作用。(4)自身免疫病是自身的免疫系统过于强大误将自身的组织细胞当成外来的抗原而发动攻击,造成自身损伤的疾病。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抗原分子结构相似,导致机体免疫细胞中产生的抗体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导致胰岛B细胞结构受损,分泌胰岛素减少,引发的糖尿病称为自身免疫

22、病。(5)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故8处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大于10处。【点睛】易错点:(1)小题中效应器的组成;(3)小题中验证胰岛素的降血糖功能;(4)小题中自身免疫病的致病机理。10.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表示物质循环,“”表示能量流动情况,A、B、C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属于异养生物有_(用“甲戊”表示)。碳在图中过程的循环主要是以_的形式进行的。此过程中甲代表_。(2)A代表丙_的能量,图中C代表的能量去向是_。图中20J/(

23、cm2a)_(填“属于”或“不属于”)丙流向戊的能量。若图中l5J/(cm2a)的1/10以粪便形式流向戊,则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下表为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同化量的分配情况(表中数据单位为l06kJ,“一”表示不存在) 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X第一营养级?54097第二营养级?0.39.85.8第三营养级-微量(可不计)0.41.7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kJ。表中X是指_;对表中各营养级的同化量进行分析,可得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的特点。【答案】 (1). 丙、丁、戊 (2). CO2 (3). 大气中的CO2库 (4). 摄入 (5

24、). 用于丙生长、发育、繁殖 (6). 不属于 (7). l6.88 (8). 1.6108(160106) (9). 呼吸作用散失 (10). 逐级递减【解析】【分析】图中甲是无机环境,乙是生产者,丙、丁是消费者,戊是分解者,是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是呼吸作用,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详解】(1)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是丙、丁、戊,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主要以CO2的形式传递,甲是无机环境,在碳循环中代表大气中的CO2库。(2)A是代表丙摄入的能量(100),其中粪便(20),B代表丙同化的能量(80),其中呼吸作用散失能量为50,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为30,粪便的能量

25、不属于丙同化的能量,所以也不属于丙流向戊的能量,丙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80,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15(1-10%)=13.5,所以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80=16.88%。(3)生物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流向下一营养级、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被分解利用和未被利用,所以X是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为1.7+0.4=2.1l06kJ,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0.3+9.8+5.8+2.1=18l06kJ,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8+5+40+97=160l06kJ(1.6l08kJ),即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点睛】本题考查能

26、量流动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熟练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根据能量传递效率的含义进行计算。11.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弯曲程度(a角),测得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分组甲乙琼脂块左右a角/度20.49.09.1一、(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2)图中a角形成的原因是_。(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a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a角,原因是_。二、图2表示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命活动的

27、调节作用示意图,甲、乙、丙代表不同激素或者生长调节剂,“”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4)甲的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故甲是_,合成部位是_等。(5)乙是_,除了在图中能解除休眠外,还能促进生长,原理是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6)NAA是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_;其优点有_(至少答出两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_。【答案】 (1). 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 (2). 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段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左侧生长快于右侧,形成a角 (3). 乙左右两

28、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 (4). 脱落酸 (5). 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6). 赤霉素 (7). 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株增高 (8).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9).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10).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解析】【分析】分析图表:甲、乙两组的自变量为胚芽鞘尖端是否被云母片完全阻隔。甲组的胚芽鞘尖端无云母片阻隔,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既能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也能从尖端向下运输到琼脂块;乙组的胚芽鞘尖端因云母片的完全阻隔,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但能从尖端向下运输到琼脂块,所以左、

29、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基本相同,但明显低于甲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胚芽鞘之所以弯曲生长,是因为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造成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分布不均匀。分析图二可知,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甲是脱落酸;乙是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乙为赤霉素;丙能促进生长和促进单性结实,丙为生长素。【详解】(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2)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图示中的琼脂块放置在去顶胚芽鞘切面的左侧,导致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断的左侧,使胚芽鞘左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引起胚芽鞘

30、左侧细胞的生长快于右侧,形成a角。(3)表中信息显示,乙组左右两侧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组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导致乙组琼脂块左右部分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断左侧的量几乎相同,但明显小于甲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进入胚芽鞘切断左侧的量,所以乙组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a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组琼脂块所引起的a角。(4)甲作用是促进种子休眠和抑制生长,甲是脱落酸,其合成部位是根冠和萎焉的叶片。(5)乙是抑制种子休眠,促进生长,乙为赤霉素,赤霉素的作用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6)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优点是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以及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