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是正确的。1.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 建筑技术的进步B. 人工取火的发明C. 饲养水平的提高D. 生产工具的改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演进的根本因素是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故选D;建筑技术的进步与种植、饲养家畜形成无关,故排除A;山顶洞人发明人工取火时,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还没有出现,故排除B;饲养水平的提高与种植业形成无关,
2、故排除C。2. 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 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 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答案】B【解析】【详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私有制,产生了贫富分化,从而出现了阶级分化,而在当时精美的玉器和陶器的随葬品就是权贵阶层的生活表现,故答案为B;A只能表明当时开始种植水稻,不能说明贫富分化,A错误;C表明当时城市建造的水平,错误;D表明古遗址距今的时间,不能表示贫富分化,错误。3. 殷周
3、制度论中对某个制度有这样的记载“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该制度应该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D. 井田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可得出其强调的是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王位传承的合法性,避免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符合题意。4. 在孔子以前,“君子”专指贵族男子。而孔子却为它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这表明孔子的思想A. 具有阶级色彩B. 具有人文色彩C. 蕴含立德意识D. 体现有教无类【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孔子赋予“君子”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新的意义,说明孔子注重树立品德的
4、意识,故选C;“忠诚、守信、仁慈、坚定”无法体现阶级色彩、人文色彩、有教无类,排除ABD。点睛】5. 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学派分别是A. 儒家和墨家B. 儒家和道家C. 道家和墨家D. 儒家和法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和法家分别体现了“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故选D;墨家提倡兼爱、非攻等,排除A;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C。【点睛】6. 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
5、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相通之处是,都主张A. 君主专制B. 实行仁政C. 以德治国D. 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天下)定于一”、“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可以得出三者均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故D正确;韩非主张君主专制,故A不正确;孟子主张仁政,故B不正确;以德治国是孔子的主张,故C不正确。7. 古代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 专制皇权的至上独尊B. 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 皇帝的安危至关重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
6、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强制把由古代男子常用的自称“朕”定为皇帝专用的自称,从本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的至上独尊,A项正确;作为一个称谓,“朕”的变化不能说明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B项错误;称谓“朕”的变化不能说明“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C项错误;称谓“朕”的变化不能从本质上反映皇帝的“安危”至关重要,D项错误。8. 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A. 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B.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C. 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D. 适应中央集权加强的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郡县制能够在中国传承二千年,为历朝沿用,是因为其
7、顺应了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王夫之这样分析旨在说明郡县制适应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郡县制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A项错误;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的说法绝对,C项错误。9. 秦王朝最后出现了“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的局面。其最主要原因是A. 残暴统治B. 焚书坑儒C. 修筑长城D. 秦律严酷【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秦朝的暴政,造成“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的局面,故选A;焚书坑儒、秦律严酷反映秦朝统治残暴,修筑长城反映秦朝徭役沉重,BCD都是秦朝残暴统治的具体表现,排除。【点睛】10. 刘邦入咸阳时,与民约法三章
8、:“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之后相国萧何整理秦六律,新增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制定了“律九章”。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A. 沿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B. 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C.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D. 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汉初统治者占领秦都城咸阳后,为了收揽人心,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与民约法三章,后又制定了“律九章”,说明汉初统治者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故选D;西汉初期的治国思想是黄老之学,排除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反映汉初统治者废除秦朝的一些严刑苛法,规范社会秩序的条款,无法体现继承秦朝的制度,排除C。【点睛】11. 侍中原本主要是服侍皇帝的生活,汉
9、武帝时逐渐发展为顾问议论朝政大事和受皇帝派遣为特使处理边防等特殊事物,卫青、霍去病任侍中时因功升为大司马,位列丞相之右。侍中的权责变化反映了A. 血缘亲疏成为用人依据B. 丞相阻碍汉武帝积极进取C. 不断加强皇权的制度调整D. 就任侍中的官员功勋卓著【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是对汉武帝内朝制度的描述,这主要是为了分割宰相的决策权,因此C正确;官僚政治的依据是个人能力,非血缘关系,A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属于对材料曲解,排除。故选C。12. 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
10、”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A.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B.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 强化中央政府权力D. 小农经济恢复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盐铁由官府直接经营到政府只负责征税,说明东汉时期政府允许民营手工业进入盐铁行业,这种变化有利于民营工业的发展,故选B;材料主要反映了盐铁政策的变化,和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以及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排除AC;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不能体现,排除D。13. 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材料反映出董仲舒A. 为君主统治提供理论支持B. 主张教化民众维护社会稳定C. 认为君主统治要顺天应民D. 认为天子应当要
11、以德治国【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 材料意思是人民未能直接承教于天,退而受教于王,因此王教化民众十分重要,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的思想,为君主统治提供了理论支持,故选A;该题重点虽在强调教化民众,但并未说明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故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君主统治要顺天应民,也无法体现天子应当要以德治国,排除CD。【点睛】14. 从西汉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A. 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B. 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 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 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答案】C【解析】【详解】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这一时期社
12、会现实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综合国力异常强大,所以体现国家强盛风格的大赋盛行,东汉和帝以后国家政治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当时文学发展的趋势,故C正确;皇帝个人的喜好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故A错误;文人士大夫们颂扬国运,也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但也不起决定作用,故B错误;D项表述是错误的,汉赋只是当时主流的文学形式,没有官方文学这一说法,故错误。故选C。15. 下列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变迁简易示意图。按照时间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 甲丙乙丁B. 甲乙丙丁C. 乙甲丙丁D. 甲乙丁丙【答案】D【解析】【详解】甲图是三国时期,魏国于220年建立到266年被司马炎的晋取代;蜀国建立
13、于221年到263年被魏所灭;吴国建立于222年到280年被西晋所灭,所以三国都存在的时间为222年到263年前。乙图:图中显示西晋和吴国,说明存在时间是266-280年。丙丁图应该是北朝。北朝从386年拓跋珪建立到581年被隋朝所灭。而同时南朝为宋齐梁陈四朝代。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为北周取代,后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所以从以上分析可知,甲乙早于丙丁。甲早于乙。丙丁的顺序是先丁后丙,正确顺序为甲乙丁丙,答案为D,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6.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这段文字反映了A.
14、 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 南朝时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C.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D. 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5世纪”“洛阳”“礼义富庶,人物殷阜”,联系所学,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繁荣,故D符合题意;隋朝建立于581年,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南朝偏安江南,而洛阳是北方城市,故B不符合题意;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士族制度受到冲击,“北民南迁”,士族制度在江南得到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17. 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 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B. 构建了沟通南北的水上运
15、输通道C. 修筑了大规模的国防军事防御工程D. 实现了服务于政治需要的思想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隋两个王朝对历史发展做出的共同贡献是制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A项正确;构建沟通南北的水上运输通道只适用于隋朝,B项错误;修筑了大规模的国防军事防御工程的是秦朝,不包括隋朝,C项错误;实现了服务政治需要的思想统一的只有秦朝,D项错误。18. 唐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在客观上最能体现战国时期儒家“仁政”主张的是A.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B. 租庸调制、科举制C. 均田制、科举制D. 均田制、租庸调制【答案】D【解析】【详解】
16、根据所学,唐朝推行的均田制、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体现了儒家的仁政主张,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加强皇权的表现,排除A;科举制是选官制度,与仁政不符合,排除BC。19. 下图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施流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 中书省草拟政令权力不受限制B. 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否决权C. 皇帝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D. 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际执行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流程图反映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流程,中书省起草政令,提交皇帝,皇帝同意后,交于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可以驳回政令到中书省,如果审议通过,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交给六部具体执行,故D正确;中书省草拟政
17、令,受到门下省的限制,排除A;B表述太绝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皇帝掌握决策的否决权,C错误。【点睛】20. 史书载:“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材料主要反映了A. 回纥受唐朝文化影响而变得强大B. 回纥对唐朝边疆稳定有重大贡献C. 受唐文化影响回纥习俗发生改变D. 唐文化的影响使回纥经济破坏严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回纥风俗由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到“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说明受唐文化影响回纥习俗发生改变,
18、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回纥的强大,排除A;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21.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A.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B. 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加深C. 文臣与武将的矛盾复杂D. 中原与边疆的矛盾加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加深,故选B;A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22. 陕西西安出土了22枚银饼,其中两件錾文“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
19、“洊安县”位于今广州。旧唐书记载:成年男子每年需为国家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可按每日三尺布帛折收,此即为“庸”。官府将所收之布帛,折变成金银等运往京师。据此推断A. 白银已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B. 缴纳布帛替代劳役曾经普遍实行C. 广州地区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D. 沉重的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答案】B【解析】材料“官府将所收之布帛,折变成金银等运往京师”难以判定白银是否已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并且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白银成为国家通行的主要货币,故A项错误;根据考古文物和史书记载,可以证明缴纳布帛替代劳役曾经普遍实行,故B项正确;材料“洊安县开元十九年庸调银拾两”反映广州庸调制,但不能说
20、明国家财政主要来源于广州,故C项错误;材料“成年男子每年需为国家服徭役20天,若不服役则可按每日三尺布帛折收”与社会矛盾的演变无关,故D项错误。23. 南宋著名禅师宗杲,认为“儒、道、佛三教圣人所说之法,无非是劝人戒恶,正人心术。”这表明A. 儒、道、佛逐渐融合B. 三教合归于佛学思想C. 儒学正统地位正丧失D. 佛教逐渐取代儒学地位【答案】A【解析】魏晋时期时期,儒学受到佛道思想冲击,“儒、道、佛三教圣人所说之法”说明当时儒、道、佛逐渐融合,故A正确;宋代应该是三教合归于儒学思想,故B错误;儒学一直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故C错误;儒学地位一直巩固,并没有被佛学代替,故D错误。24. 秦朝统一以
21、小篆为标准字体。西汉时,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书之一说文解字问世。北魏颁布1000余字作为标准字形。南北朝后期,南北书风交流融合,都向现行楷体靠近。唐代,“楷法道美”成为铨选官员的四大要求之一。据此可知A. 国家统一促进成熟汉字的出现B. 汉字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认同C. 古代中国汉字呈现标准化发展D. 书法是古代中国选官的重要依据【答案】C【解析】【详解】据“秦朝统一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可知,从秦朝开始,古代中国汉字向标准化发展,故C项正确;甲骨文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故A项错误;B项本身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只是说“楷法道美”是唐朝在选用官员上的要求之一,D项说法过分夸大,排除。故
22、选C。2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A. 诸葛亮B. 贾思勰C. 祖冲之D. 郦道元【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位第七位,他的研究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的时间。故答案为C项。A项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其贡献与圆周率无关,排除;B项贾思勰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
23、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郦道元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祖冲之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26. 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伎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A. 各阶级社会地位日益趋于平等B. 整个社会具有重视诗歌的风气C. 各种宗教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弭D. 官府垄断教育局面被逐渐打破【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伎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并且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
24、七言诗歌,说明唐代诗歌盛行,整个社会具有重视诗歌的风气,故选B;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伎以及无名氏的作品,说明全唐诗作品来源广泛,无法体现各阶级社会地位日益趋于平等,排除A;C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唐代教育问题,排除D。【点睛】27.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 转运使B. 兵部员外郎C. 知府D. 枢密副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大权,枢密副使为枢密院副长官,其权力与宰相相当,故选D;转运使是主管运输事务
25、的官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兵部员外郎掌管兵部,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知府是地方行政长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28. 北宋时,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掌财赋;设提点刑狱,掌刑政;设提举常平,掌常平、水利等;设安抚使,掌军政。这四个机构相互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也被称为“外台”。这一举措A. 强化专制君主的权力B.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C. 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D.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北宋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安抚使对地方州郡的监督,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排除
26、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属于中央集权,不属于君主专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加强控制的措施,无法体现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C。【点睛】29. 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 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B. 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C.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D.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答案】D【解析】【详解】募兵制使北宋政府掌握了大量军队,而且兵士待遇较为优厚,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财政负担,故D符合题意;北宋积贫积弱,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斗争中处于劣势,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与提高文官和士
27、人地位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募兵制并不能加剧社会贫富分化,故C不符合题意。30. 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A.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B. 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C. 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D. 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答案】C【解析】王安石变法将户部、盐铁和度支三司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是为了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相对于原来三个机构之间的分工制衡,一个机构处理事务更为高效。故答案为C项。这一措施不是针对地方采取,不能反映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这一措施本身与财政收入的增减没有关系,排除B项;D
28、项不是这一措施的用意,王安石变法没有加强或削弱皇权的目的,排除。31. “绍兴十年,金军再度南侵,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这一史料可以佐证A. 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B. 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C. 南宋前期的失利与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D. 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表明金军不能有效南侵,同时南宋不足以打败金国,此后一年,绍兴和议签订,因此可以说明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故选A项;“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不能说明南宋统治集团
29、无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南宋前期的失利,故C项错误;崇文抑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没有发生转变,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32. 下图为中国古代多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据此判断,图中处的政权应A. 孙吴B. 南齐C 北宋D. 南宋【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逻些”“高昌”“兴庆”“东京”“上京”等信息可知北宋统治区域,C项正确。孙吴、南齐领土与图区域不符,排除A。南宋时期,东京已经不是管辖范围,排除D。33. 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A. 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B. 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 中
30、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 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答案】C【解析】“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代利用行省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A、B和D错误。34. 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其最突出的表现是A. 采取说汉语等汉化政策B. 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C. 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 设立驻藏大臣管理西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故选C;A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B是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有关史实,D是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史实,排除ABD。【点睛】35.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
31、”图。大运河河道的变迁A. 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B. 推动了经济形态变革C.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要求D. 受政治中心转移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隋朝的大运河以首都洛阳为中心,元朝大运河以大都为中心,这说明运河的河道受到政治中心转移影响,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36.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幕”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主要表明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 坊和市的界限十分鲜明C. 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D. 官府直接监管交易活动【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通宵不绝”、“终日居此,不觉抵
32、幕”等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北宋时期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北宋商业活动突破时间上的限制,并未涉及市的分布情况;D选项错误,北宋时期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7. 以下图表显示的是1080年北宋人口和垦田数比例,运用此图表可以说明的是A.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B. 南方商业超过了北方C. 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D. 南方文化领先于北方【答案】A【解析】【详解】户数和垦田数,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和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总体数据都超过了北方,故A符合题意;示意图没有涉及到商业和文化,故BD不符合题意;北宋的政
33、治中心仍在黄河流域,故C不符合题意。38. 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 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 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C. 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管理D. 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税收所占比例下降,非农业税收比例上升。非农业税收包括手工业和商业税收。手工业生产技术提高,产品大量销售
34、,瓷器大量出口,直接增加了商税的收入,故A项符合题意;北宋出现纸币,但同时铸币量也较前代增加,还有金银等在市场流通,元朝时纸币才是国家发行的主币。农村契约租佃关系说明人身依附关系放松了,榷场贸易是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通过互市交换地区特产。表中无法反映使用货币的情况,也看不出人身依附关系的状态,也没有明确是城市贸易、边境榷场贸易还是海外贸易从而导致非农业税收的增加,故BCD不符合题意。39. 由于仕进的道路被堵,元代许多知识分子被迫流落民间与艺人为伍,他们把为杂剧演员编撰剧本当作谋生的手段。因此他们在编撰剧本时,首先考虑的是剧本能否上演,观众能否听懂。这表明元杂剧A. 舞台语言通俗易懂B. 是
35、阶级矛盾激化产物C. 缺少精炼的艺术特色D. 完成了诗书的平民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为杂剧演员编撰剧本首先考虑的是剧本能否上演,观众能否听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舞台语言通俗易懂观众才能否听懂,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激化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元杂剧的艺术特色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元杂剧完成了诗书的平民化,故D项错误。故选A。40. 下列文献中,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A. 大唐西域记B. 金刚经C. 梦溪笔谈D. 本草纲目【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故选C;大唐西域
36、记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唐朝还没有发明活字印刷术,排除A;金刚经是佛教经典,没有记载活字印刷术,排除B;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著作,不可能记载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排除D。【点睛】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远古到西周时期在秦人的历史记忆中,其母系先祖女修、女华出自炎黄世系,秦人为炎黄的姻族。秦人长期活动在西周的西部边疆,因善于养马,西周赐予封邑,收为附庸。直到西周末,秦人仍然是西部边陲的“游牧部落”。春秋时期秦襄公因护卫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人由此进入诸侯国之列。此后,秦人一再东迁,势力扩大到关中地区,成为西北地区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然
37、而在整个春秋时期,中原诸国一直将秦人视为夷狄并加以歧视。秦人为此深感自卑。“秦国僻陋戎夷,犹惧为诸侯笑。”战国时期战国初期,秦孝公即位后,中原诸夏视秦人为夷狄。“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狄)遇之。”秦孝公深感耻辱,表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孝公迁都至咸阳,完成了其活动中心由陇右到关中腹地的重大转移。战国晚期,由于秦国实力不断壮大,取代周室、吞灭群雄的战略意图越来越明显,秦国与关东六国逐渐形成紧张对抗的关系。六国人士深感岌岌可危,对秦国充满仇恨和畏惧。但是,秦人身上的“戎狄”标签,在战国晚期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在六国人士心目中不是异族入侵,而是强者对弱者的征服战争。秦与六
38、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摘编自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1)商鞅变法是秦发展中的大事。若将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补充到表格中,应位于哪两个序号之间,请说明理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人活动空间发展变化的特点。概述秦人融入华夏民族的历程及历史意义。【答案】(1)序号之间。理由: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增强秦国的国力。(2)空间变化:由边缘到中心,逐渐进入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由西方向东方逐渐进入关中和中原地区;活动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历程:从秦人自认为属于华夏到中原华夏诸国接受和认同。意义: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39、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解析】【详解】(1)位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应位于“秦孝公即位”后,“秦国实力不断壮大”前,即序号之间。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其作用是增强了秦国的国力。(2)变化:根据材料中“秦人长期活动在西周的西部边疆”“秦人一再东迁”“孝公迁都至咸阳,完成了其活动中心由陇右到关中腹地的重大转移”可知,秦人活动空间由边缘到中心,逐渐进入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由西方向东方逐渐进入关中和中原地区;根据“秦国实力不断壮大”可知,活动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历程:根据“在秦人的历史记忆中,其母系先祖女修、女华出自炎黄世系”“秦人身上的戎狄标签,在战国晚期
40、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可知,从秦人自认为属于华夏到中原华夏诸国接受和认同。意义: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人融入华夏民族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夏商以降,开始“家天下”。周书泰誓上云“官人以世”。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至西周时期进入鼎盛。由分封而形成的王、诸侯、卿大夫、士的阶梯序列,与宗法血缘关系下的各大家族的地位互为表里。分封、授土、授民都是世袭的,采邑与官职相关联,前者为“世禄”,后者是“世卿”或称“仕者世禄”。到战国已是“大争之世”,各诸侯国激烈争斗,都想“辟土地,朝秦楚,茬中
41、国而抚四夷”,采用新的选官办法,过去那种“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世袭政治逐步被否定。摘编自任怀国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析等材料二 中国古代真正的官员选拔的框架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搭起的。战国时期,列国根据“建功而兴赏,因能而授官”的原则,任免官吏,进退贤愚。到隋唐时期,官员选拔制度臻于完善,走向成熟。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具有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的显著特点,是在皇权至高无上体系下进行国家组织管理的。摘编自陈燕青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周代世官制的基本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以来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的发展趋势。【答案】(1)基本特点:与宗法分封制紧密结合;族权与王权统一。(2)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发展趋势:由重门第到重学识才能;由地方推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选拔机制日趋健全。【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与宗法血缘关系下的各大家族的地位互为表里”可归纳出与宗法分封制紧密结合;根据材料“分封、授土、授民都是世袭的,采邑与官职相关联”可归纳出族权与王权统一。(2)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以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趋势:可从选官的标准、方式及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