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443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曲靖一中20182019年度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学科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相关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座位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0题)1.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与H2O发生加成反应B. 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 与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D. 是食醋的主要成分【答案】C【解析】乙醇是各种饮用酒类成分之一,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所以D错误。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表现在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与氧气反应、与乙酸的

2、酯化反应,但是不能与H2O反应,也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A、B均错误。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与CH3OCH3分子式都是C2H6O,但是结构不同,属于不同种分子,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正确答案C。2.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 硫酸钡B. 石墨C. 医用酒精D. 氯仿(CHCl3)【答案】A【解析】【详解】A、硫酸钡属于盐,故A正确;B、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酒精为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D、CHCl3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3.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N2NH3B. MgCl2MgSO4C. CuCuOD

3、. FeOFe【答案】C【解析】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变化,原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化合价升高,CuCuO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C正确;正确选项C。4.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A. 选用溴水鉴别乙烷和乙烯B. 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烯C. 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乙烯D. 选用溴水除去乙烷中乙烯【答案】C【解析】分析:A项,乙烷不能使溴水褪色,乙烯能使溴水褪色;B项,乙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项,酸性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成CO2;D项,溴水吸收乙烯。详解:A项,乙烷不能使溴水褪色,乙烯能使溴水褪色,现象不同,可用溴水鉴别乙烷和乙

4、烯;B项,乙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现象不同,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烷和乙烯;C项,酸性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成CO2,在乙烷中引入新杂质CO2,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D项,溴水吸收乙烯,不吸收乙烷,可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答案选C。5.下列各组物质中既不是同分异构体又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系物或同位素的是( )A. HCOOC2H5、CH3CH2COOHB. 、C. O2、O3D. H、D、T【答案】B【解析】【详解】A、HCOOC2H5和CH3CH2COOH是分子式C3H6O2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属于同分异构体,

5、故A错误;B、的分子式分别为: C6H6、C10H8,既不是同系物、不是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素异形体、不是同位素,故B正确;C、O2、O3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H、D、T都是H元素的不同原子,属于同位素,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点睛】本题需要注意“四同”的区分。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例如O2和O3是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位素同属于某一化学元素,其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原子核也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但却有不同数目的中子.例如氕、氘和氚.;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有机物的分子式相同但是分子结构不同;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

6、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如:甲烷、乙烷、丙烷互称为同系物,它们都属于烷烃。6.下列化合物一氯代物的数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CH3(CH2)4CH3 (CH3)2CHCH(CH3)2 (CH3)3CCH2CH3 (CH3)3CC(CH3)3A. B. C. D. 【答案】A【解析】CH3CH2CH2CH2CH2CH3中有3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CH3)2CHCH(CH3)2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CH3)3CCH2CH3中有3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CH3)3CC(CH3 )3 中有1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1种。所以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数为=,故选

7、A。7.已知铅蓄电池放电反应为:PbO2+Pb+4H+2SO42-=2PbSO4+2H2O,下列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增加B. 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C. 在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Pb+2e+SO42PbSO4D. 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2ePb+SO42【答案】A【解析】C. 在放电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Pb - 2e + SO42PbSO4,故C错误;D. 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O2+H2SO4+2H+2ePbSO4+2H2O,故D错误;A. 在放电时,负极:Pb PbSO4,正极:PbO2PbSO4,两极质量均

8、增加,故A正确;B. 在充电时,总反应为2PbSO4+2H2OPb+PbO2+2H2SO4,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大,故B错误。故选A。8.下列说法正确的( )A. 能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来制取Fe(OH)3B. 物质中所含元素显最高价时一定表现出强氧化性C. 含等浓度Cu2+、Fe3+的混合液中加少量铁粉,Cu2+先得电子D. 电解精炼铜转移0.2mol电子时,阴极析出铜的质量一定小于6.4g【答案】A【解析】【详解】A.化合:4Fe(OH)2+O2+2H2O=4Fe(OH)3复分解:FeCl3+3NaOH=Fe(OH)3+3NaCl,故A正确;B. 元素表现氧化性主要是看得电子能力,非

9、金属性较弱的元素达到高价时,氧化性都不强或几乎没有氧化性,故B错误;C. Fe3+氧化性强于 的Cu2+,所以Fe3+先得电子,故C错误;D. 铜离子是+2价,所以02mol电子会带来0.1mol铜6.4g,阴极:Cu2+2e-=Cu阳极:主要是Cu-2e-=Cu2+ 还可能有Fe -2e-= Fe2+等,取决于粗铜里面的组成,故D错误;故选A。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Na2O2与H2O反应生成1mol O2时,转移电子数是2NAB. 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等于2NAC. 标准状况下,2.24 LCl2溶于水中达到饱和,可得到H

10、ClO分子的数目是0.1NAD. 1L1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的铜离子数为NA【答案】A【解析】A、发生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在此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生成1mol氧气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故正确;B、甲醇常温下不是气体,不能用22.4Lmol1直接计算,故错误;C、氯气溶于水,只有极少量的氯气与水反应,因此HClO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故错误;D、Cu2发生水解,Cu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错误。10.可逆反应A(g)+4B(g)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vA=0.15mo

11、l/(Lmin)B. vB=0.6 mol/(Lmin)C. vC=0.4 mol/(Lmin)D. vD=0.01 mol/(Ls)【答案】D【解析】在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AVA/1=0.15mol(Lmin)1; BVB/3=0.2mol(Lmin)1; CVC/2=0.2mol(Lmin)1;DVD=0.01mol(Ls)1=0.6mol(Lmin)1,VD/1=0.6mol(Lmin)1,因反应速率VDVB=VCVA,故选D。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4Fe(s)+3O2(g) 2Fe

12、2O3(s) H1 4Al(s)+3O2(g) 2Al2O3(s) H2 H2H1B. 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更多C. 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 由C(s,石墨)C(s,金刚石) H0,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答案】D【解析】A. 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可得4Al(s)2Fe2O3(s)=4Fe(s)2Al2O3(s) HH1H2,所得反应为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H1H20,则H10,可知,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常见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或碱溶液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13、、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常见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等。12.如图所示是探究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B. 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C. 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D. 析氢反应的总反应式为2Fe+O2+2H2O=2Fe(OH)2【答案】D【解析】A无论是析氢腐蚀还是吸氧腐蚀,铁都作负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都为Fe-2e-Fe2+,故A正确;BpH=3的雨水说

14、明该雨水是酸雨,溶液中溶有二氧化硫,酸性条件下,钢铁能发生析氢腐蚀,所以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故B正确;C一段时间后,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故C正确;D析氢腐蚀的总反应为:Fe+2H+=Fe 2+H2,2Fe+O2+2H2O=2Fe(OH)2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故D错误;故选D。点睛:明确钢铁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所需溶液的酸碱性是解本题的关键。pH=3的雨水说明该雨水是酸雨,溶液中溶有二氧化硫,酸性条件下,钢铁能发生析氢腐蚀,导致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随着腐蚀的进行,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小,亚硫酸根离子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导致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13.硫

15、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一定时, K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B. 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时Ksp(SrSO4)最大C. 363 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 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改变无关;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也随离子浓度改变;硫酸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纵轴是锶离子浓度的对数,横轴是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对数,图象分析采取定一议二的方法进行分析。【详解】A.Ksp只与温度有关

16、而与离子浓度大小无关,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温度在313 K时,c(SO42)c(Sr2+)乘积最大,则在该温度时Ksp(SrSO4)最大,B正确;C.a点在363K的上方,属于该温度下饱和溶液,C错误;D.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会有晶体析出,析出溶液后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及Ksp的意义及与温度的关系及应用、饱和溶液的判断等知识,关键是正确分析图象中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意义,理解曲线的变化趋势。14. 有关下列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 图表示在N2(g)+3H2(g)2NH3(g)达到平衡后,减少NH3浓度时

17、速率的变化B.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H2(g)十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C. 图说明HA是比HB更弱的酸D. 图中的y可表示将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平衡时减小氨气浓度,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减小,A错误;B、催化剂不会影响平衡状态,B正确;C、稀释相同倍数时HA的pH变化大,则HA的酸性强于HB,C错误;D、稀释冰醋酸时溶液的导电性先增强或减弱,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稀释等有关图像分析15. 关于下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正确的是A. H2(g)+X2(g)=2H

18、(g)+2X(g) H20B. 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有关,所以H1H2+H3C. 若X分别表示Cl,Br,I,则过程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D. Cl2,Br2分别发生反应I,同一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断裂化学键是吸热过程,H2O,错误;B、反应焙变与起始物质和终态物质有关与变化途径无关,所以H1=H2+H3,错误;C、氯、溴、碘单质中化学键的键能逐渐减小,所以过程吸收的热量依次减少,错误;D、因Cl2的氧化性大于Br2,所以Cl2与氢气化合的程度比Br2大,则C12,Br2分别发生反应I,同一温度下,氢气与Cl2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氢气与Br2

19、反应,故D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热和焓变、盖斯定律【名师点晴】盖斯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只与其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盖斯定律的基本使用方法:写出目标方程式;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平时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16.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方括号内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 )A. AgNO3AgNO3B. NaOHNaOHC. KClKClD. CuSO4 CuCO3【答案】D【解析】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惰性电极电

20、解电解质溶液后溶液复原的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A项,电解AgNO3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4AgNO3+2H2O4Ag+O2+4HNO3,应加入一定量的Ag2O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B项,电解NaOH溶液,就是电解水,应加入一定量的水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C项,电解K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2H2O2KOH+H2+Cl2,应通入一定量的氯化氢气体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D项,电解CuSO4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应加入一定量的CuO或CuCO3(CuCO3可改写成CuOCO2)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答案选D。

21、17.丁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悬( )A. H10B. 反应的反应热满足关系:H2-H1=H3C. 反应的平衡常数满足关系;K1K2=K3D. 要使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升温措施【答案】B【解析】A由表格数据可知,升高温度时K1增大、K2减小,则H10,H20,故A错误;B由盖斯定律可知,-得到,则焓变为H2-H1=H3,故B正确;CK为指数关系,结合-得到可知,=K3,故C错误;D由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降温措施,故D错误;故选B。18.100时,将0.1

22、mol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2NO2(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B. C. 只有D. 只有【答案】B【解析】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描述的是正反应,从反应方程式可得,从发生到平衡一直是1:2,不能

23、说明已达平衡状态;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已达平衡状态;该反应左右两边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只要不平衡压强就会变化,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瓶内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已经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左右两边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只要不平衡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就会变化,当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密度=质量体积,气体质量不

24、变,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综上,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注意,若题中涉及的某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不变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19.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体积均为100 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lgc(H+)/c(OH-)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X的酸性弱于HYB. c点溶液中:c(

25、Y-)c(HY)C.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D. b点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答案】B【解析】A.lgc(H+)/c(OH-)越大,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未加氢氧化钠时,HX中的lgc(H+)/c(OH-)的值大,所以HX的酸性大于HY,故错误;B.c点lgc(H+)/c(OH-)=6,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此时消耗的氢氧化钠为0.005mol,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Y和HY,由于溶液显酸性,所以HY的电离程度大于NaY的水解程度,所以c(Y-)c(HY)故正确;C.a点lgc(H+)/c(OH-)=12,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0.1mol/L,溶

26、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故错误;D. 浓度为0.1 molL-1、体积均为100 mL的HY与氢氧化钠恰好中和消耗氢氧化钠为0.01mol,而b点时消耗的氢氧化钠为0.008mol,所以酸过量,故错误。故答案为B。20.某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电解原理的实验探究,做了如下的实验:以铜为电极,按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现象:接通电源30 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之后变成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聚集大量红色沉淀,溶液仍为无色。查阅资料:物质氯化铜氧化亚铜氢氧化亚铜(不稳定)氯化亚铜颜色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红色橙黄色

27、白色*相同温度下CuCl的溶解度大于Cu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结束后最终溶液呈碱性B. 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 2e H2+ 2OHC.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移向阳极D. 试管底部红色的固体具有还原性【答案】A【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知道:当溶液变成橙黄色浑浊,即氢氧化亚铜生成时溶液的pH约为10,溶液显示碱性,但由于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结合生成沉淀且分解,因此反应结束后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在阴极上是电解质中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故B正确;C电解过程中电解质中的阴离子氯离子移向阳极,故C正确;D试管底部红色的固体

28、是氧化亚铜,其中的Cu元素是+1价,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选A。点睛:电解时,铜作阳极,阳极上铜失电子生成亚铜离子进入溶液,亚铜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亚铜白色沉淀,此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很小,碱性较弱,因此不能生成氢氧化亚铜沉淀,由于相同温度下CuCl的溶解度大于CuOH,因此30s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由氯化亚铜变为氢氧化亚铜,即白色沉淀变成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溶液显示碱性,由于氢氧化亚铜不稳定,因此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分解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据此回答判断即可。第II卷(非选择题)21.储氢纳米碳管的研究成功体现了科技的进步,但用电孤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

29、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2K2Cr2O7 +8H2SO4 = 3CO2+2K2SO4+2Cr2(SO4)3 +8H2O(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被氧化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2)H2SO4 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填选项编号)A氧化性 B氧化性和酸性 C还原性和酸性 D酸性(3)若反应中电子转移了0.8mol,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4)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答案】 (1). K2Cr2O7 (2). C (3). D (4). 4.48L (5). 略【解析】(1)由化合价分析可知,反应中

30、碳元素化合价升高,碳发生氧化反应,K2Cr2O7中铬元素化合价降低,K2Cr2O7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K2Cr2O7, 被氧化的元素是C;(2)H2SO4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酸的性质即选项D;(3)由反应可知,3C12e-2K2Cr2O73CO2,转移了0.8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mol22.4mol/L=4.48L 。(4)此反应的双线桥表示为: 。22.有机物A是一种纯净的无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水。为研究A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解释或实验结论(1)称取A物质18.0g,升温使其汽化,测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

31、的45倍。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A中含有_种氢原子且吸收峰面积比为_(3)另取A18.0g与足量的NaHCO3粉末反应,生成0.2molCO2,若与足量钠反应则生成0.2molH2。A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4)将此18.0g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两者依次增重10.8g和26.4g。A分子式_(5)综上所述,A的结构简式为_【答案】 (1). 90 (2). 4 (3). 3111(与顺序无关) (4). 羟基、羧基 (5). C3H6O3 (6). 【解析】(1)有机物质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5倍,所以有机物质的相对分

32、子质量=452=90,故答案为:90;(2)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图看出有机物中有4个峰值,则含4种类型的等效氢原子,吸收峰面积比为3111,故答案为:4;3111;(3)18.0gA的物质的量=0.2mol,A和碳酸氢钠反应说明A中含有羧基,生成0.2molCO2,所以含有一个羧基;醇羟基和羧基都可以和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则生成0.2molH2,羧基或羟基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时,羧基或羟基的物质的量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A与钠反应时,A的物质的量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则说明A中除了含有一个羧基外还含有一个羟基,故答案为:羧基、羟基;(4)18.0gA物质的量=0.2

33、mol,浓硫酸增重10.8g,则生成水的质量是10.8g,生成n(H2O)=0.6mol,所含有n(H)是1.2mol,碱石灰增重26.4g,生成m(CO2)是26.4g,n(CO2)=0.6mol,所以n(C)是0.6mol,则n(A):n(C):n(H)=0.2mol:0.6mol:1.2mol=1:3:6,则有机物中碳个数是3,氢个数是6,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90,所以氧原子个数是3,即分子式为:C3H6O3,故答案为:C3H6O3;(5)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图看出有机物中有4个峰值,则含4种类型等效氢原子,且氢原子的个数比是3:1:1:1,所以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有

34、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知识的综合推断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注意A和钠反应时,不仅羟基和钠反应,羧基也和钠反应,为易错点。23.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方法研究。(1)目前合成氨的技术原理为:N2(g)+3H2(g)2NH3(g) 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2的变化是: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Pa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5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N2为0.2mol,H2为0.6mol,NH3为0.2mol。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

35、2)_,H2的转化率为_,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后两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欲提高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2)1998年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导H+),从而实现了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3)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和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2N2(g) +6H2O(l)4NH3(g) +3O2(g) H = a

36、kJ/mol,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T/K303313323NH3生成量/(106mol)4.8596.0此合成反应的a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 (1). 减小 (2). 0.01molL1min1 (3). 33.3% (4). 3.7 L2/mol2 (5). A D (6). N2 + 6H+ + 6e = 2NH3 (7). 大于【解析】(1)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则E1和E2都减小; 起始浓度(mol/L) 0.15 0.45 0转化浓度(mol/L) 0.05 0.15 0.1平衡浓度(mol/L)

37、0.1 0.3 0.1所以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5mol/L5min0.01mol/(Lmin);H2的转化率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转化率提高,A正确;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B错误;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转化率不变,C错误;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转化率提高,D正确;答案选AD。(2)电解池的阴极得到电子,则氮气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氨气,电极反应式为N2 + 6H+ + 6e2NH3。(3)根据表中数

38、据可知升高温度氨气含量增加,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0。24.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_。(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n(SO32-)n(HSO3-)91911991pH8.27.26.2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_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_。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

39、字母):_。ac(Na)2c(SO32-)c(HSO3-)bc(Na)c(HSO3-)c(SO32-)c(H)c(OH)cc(Na)c(H)c(SO32-)c(HSO3-)c(OH)(4)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是_(填序号)。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后红色褪去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褪去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答案】(1)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2OHSO2=H2OSO32-(3)酸HSO3-存在:HSO3-HSO32-和HSO3-H2OH2SO

40、3OH,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ab(4)C【解析】(1)二氧化硫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而亚硫酸钠溶液可以继续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钠。(3)由表格数据知,随n(HSO3-)的增大,溶液酸性增强,即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由表格数据知,当溶液中亚硫酸氢钠的浓度略大于亚硫酸钠的浓度时,溶液呈中性,故离子浓度关系有c(Na)c(HSO3-)c(SO32-)c(H)c(OH),b正确。由电荷守恒式c(Na)c(H)2c(SO32-)c(HSO3-)c(OH),中性溶液中c(H)c(OH)知,a正确,c错误。(4)H2SO4溶液显酸性、氯水具有漂白作用,A、B均不能证明平衡移动了;加入BaCl2溶液后,平衡发生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