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400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a-40 Fe-56 Br-801. 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疫情期间让你更加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Ca(ClO)2B. 酒精消毒液浓度越高,杀毒效果越好C. 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消毒效果更佳D. 据说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胶体胶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答案】D【解析】【详解】A家用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故A错误;B家庭消毒选用75%酒精,酒精浓度过大,会在病毒表面产生一层保护膜,这样

2、会阻止酒精进入病毒内部,从而不能够有效的杀死病毒,故B错误;C“84消毒液”含NaClO,与含盐酸的洁厕灵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不能混合使用,故C错误;D据说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故D正确;答案选D。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B族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均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C. 周期表共有 18个纵行16个族D. 在过渡元素区域可以找到耐高温材料,催化剂【答案】B【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第B族有Sc、Y、镧系、锕系共32种元素,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A正确;

3、B除F元素外(F无最高正价),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族序数,过渡元素的最高正价可能大于其族序数,B错误;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其中第8、9、10三个纵行为同一个族,称作第族,故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C正确;D过度元素均金属元素,在过度元素中Fe、Cu等元素及其化合物常作为催化剂使用,Zr、Hf等元素及其化合物常用作耐火材料,D正确;故选B。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N2H4的结构式:B. Cl的结构示意图:C.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17ClD. NH3的电子式:【答案】A【解析】【详解】AN2H4的结构式为:,A项正确;B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Cl的核外电子

4、总数为18,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项错误;C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正确的表示方法为:,C项错误;D氨气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必须标出原子的所有最外层电子数,氨气正确的电子式为:,D项错误;答案选A。4.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作正极B. 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活动性一定比正极金属强C. 燃料电池与干电池或者蓄电池的主要差别在于反应物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D. 氢氧燃料电池是将 H2 和 O2 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答案】C【解析】【详解】A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Zn失去电子作负极,A错误;B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但金

5、属活动性不一定比正极金属强,如以Al、Mg为电极,Na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Mg作正极,但金属活动性Mg强于Al,B错误;C燃料电池的电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如氢氧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从外部供给,而干电池或蓄电池不是外部提供,而是贮存在电池内部,C正确;D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是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D错误;答案选C。【点睛】B为易错选项,解答时需注意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活动性不一定比正极金属强,还要考虑电极和电解质的反应。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SO2B. 可以用氨气和水来完成喷泉实验C. 浓硝酸应该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6、D. 铵盐分解都可以产生氨气,故常用于实验室制氨气【答案】D【解析】【详解】ASO2属于酸性气体,浓硫酸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中水蒸气,并且不和二氧化硫反应,所以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SO2,故A正确;B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氨气和水来完成喷泉实验,故B正确;C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浓硝酸应该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正确;D铵盐受热分解不一定都产生氨气,氯化铵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遇冷相遇后又生成氯化铵,得不到氨气,因此实验室一般用碱石灰与氯化铵加热反应制备氨气,故D错误;答案选D。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相同质量的D2O和H2O含有的电子数之比为9:10B. 和、石

7、墨和金刚石均互为同位素C. 、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D. 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设D2O和H2O的质量都是18g,则n(H2O)=1mol,n(D2O)=0.9mol,D2O和H2O含有的电子数之比为0.9mol(12+8):1mol(12+8) =9:10,故A正确;B和都是Ca元素的不同原子,所以互称同位素,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不属于同位素,故B错误;C、和H2是分别表示: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氢离子、氢气单质,同属于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8、故C正确;D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性质,而同位素的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而原子不同,则物理性质不同,12C和14C质子数都为6,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D正确;答案选B。【点睛】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7. 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是A.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B. 氯化氢溶于水C. 溴化氢和氨反应D. 锌和稀硫酸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中的中和反应没有共价键的破坏,A错误;B

9、HCl溶于水发生电离,共价键被破坏,但没有离子键形成,B错误;CHBr中共价键破坏,生成溴化铵为离子化合物,有离子键形成,C正确;D为溶液中离子反应,没有共价键断裂,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以化学反应或物质变化确定化学键的变化,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来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A。8. 下图是某校实验小组设计的一套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石墨的电极反应: B. 此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C. 电子由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D. 电池总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装置中铜失电子被氧化,所以铜作负极,石墨作正极,酸性条件下不能生成氢氧根,石墨电极反应为O2+

10、4H+4e-=2H2O,故A错误;B该装置为原电池反应的装置,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电子流向是负极铜电极流向正极石墨电极,故C正确;D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铜在酸溶液中被氧气氧化生成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4HCl=2CuCl2+2H2O,故D正确;故选A。9.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BDCB. 原子序数:dcbaC. 离子半径:C3-D-B+A2+D. 单质的还原性:ABDC【答案】C【解析】【详解】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存在a-2=b-1=c+

11、3=d+1,所以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dc,A、B在C和D元素下一周期,A.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BACD,故A错误;B.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dc,故B错误;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dc,所以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C3DBA2,故C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同一周期元素金属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这几种元素金属性强弱顺序是BACD,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金属Na与O2在加

12、热时有Na2O2生成,可以推断Li与O2在加热时有Li2O2生成B. 非金属性FCl,F2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Cl2C. HF的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D. 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答案】C【解析】【详解】A金属Na与O2在加热时有Na2O2生成,但Li与O2在加热时只能生成Li2O,故A错误;B虽然非金属性FCl,但F2极易与水反应生成HF和氧气,则F2从NaCl溶液不能置换出Cl2,故B错误;CHF的沸点在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出现反常,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使得HF的沸点异常升高,故C正确;D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

13、现SO2的还原性,故D错误;答案选C。11.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XYZMGRQ原子半径(1010 m)1.860.991.431.600.750.740.89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325-2最低负价-1-32-A. 离子半径r(G3-)r(X+)r(Z3+)B. 元素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C. R2比G3更容易失去电子D. Y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G的含氧酸的酸性强【答案】A【解析】【分析】由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可知,Y存在+7、-1价,则Y为Cl,R只有-2价,则R为O,R与G的半径接近,且G存在+5、-3价,则G为N

14、,X、Z、M均只有正价,且原子半径大于O、Cl的原子半径,则应分别为第三周期的Na、Al、Mg、Q的化合价只有+2价,半径小于Mg,是Be,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X、Y、Z、M、G、R、Q分别为Na、Cl、Al 、Mg、N、O、Be。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r(G3-)r(X+)r(Z3+),故A正确;B元素Y和Z的化合物可能为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非金属性RG,则G3比R2更容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D高氯酸为所有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则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一定比G的含氧酸的酸性强,若是含氧酸,可以有

15、最高价、低价等,没法比较酸性强弱,故D错误;答案选A。12. X(g)3Y(g)2Z(g) HakJmol1。一定条件下,将1 molX和3 mol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反应10 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1s1B. 10 min内,消耗0.2 molX,生成0.4 molZC. 第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D. 10 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答案】B【解析】【详解】A用Y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A项错误;B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10min内,消耗

16、0.2molX,生成0.4molZ,B项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是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故第10 min时,无法计算其速率,C项错误;D10min内,Y的转化率为,则放出热量为,D项错误;答案选B。13. 已知:2H2(g)O2(g)2H2O(l) H1571.6 kJmol12CH3OH(l)3O2(g)2CO2(g)4H2O(l) H21452 kJmol1H(aq)OH(aq)H2O(l) H357.3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g)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B. 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C. H2SO4(aq)B

17、a(OH)2(aq)BaSO4(s)H2O(l)H57.3 kJmol1D. 3H2(g)CO2(g)CH3OH(l)H2O(l) H131.4 kJmol1【答案】B【解析】A、燃烧热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方程式中给出的是2mol的氢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A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1gH2燃烧放出热量142.9kJ,1gCH3OH(l)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452 kJ32=45.375kJ,则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B正确;C、在反应1/2H2SO4(aq)1/2Ba(OH)2(aq)1/2BaSO

18、4(s)H2O(l)中除了H+、OH-反应生成水外,还有沉淀产生,放出热量不是57.3 kJ,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将(3)2 整理可得3H2(g)CO2(g) CH3OH(l)H2O(l) H131.4kJmol1,D错误;答案选B。14. 反应A+BC分两步进行:A+BX,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E2表示反应XC的活化能B. X是反应A+BC的催化剂C. 反应A+BC的H rXrQrWB. 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不能发生反应C. Z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W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D. 元素Q和Z能形成QZ2型的

19、共价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X的焰色反应呈黄色,X为Na元素;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Q元素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Q为碳元素;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二者处于同一主族,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 W为氧元素,Z为硫元素;元素Y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之一,则Y为Al元素。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AlSi,CO,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SiC,故原子半径NaAlCO,即XYQW,故A错误;B、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故B错误;

20、C、非金属性OS,故氢化物稳定性H2OH2S,故C错误;D、元素Q和Z能形成QZ 2是CS2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故答案选D。17.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容器中加入氩气,反应速率不变B.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 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大【答案】A【解析】【详解】A. 在容器中加入氩气,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正确;B. 加入少量W,W是固体,浓度不变,因此逆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故

21、C错误;D. 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有效碰撞次数增大,速率加快,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点睛】改变压强一定先看浓度是否发生改变,浓度不变,速率不会改变。18. 少量铁片与100 mL 0.01 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加H2O加KNO3溶液滴入几滴浓盐酸加入少量铁粉加NaCl溶液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改用10 mL 0.1 molL1盐酸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加水,稀释了盐酸的浓度,故反应速率变慢,错误;加硝

22、酸钾溶液相当于加入硝酸,不会生成氢气,错误;加浓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且不影响氢气的量,正确;加入铁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增多,错误;加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稀释盐酸,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错误;滴加硫酸铜溶液,铁把铜置换出来,形成原电池,故反应速率加快,但与盐酸反应的铁减少,减少了产生氢气的量,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且不影响氢气的量,正确;改用浓度大的盐酸,反应速率加快且不影响氢气的量,正确;可以选用的方法有,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和的判断,中要注意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氢气,中要注意不能影响氢气的量。19.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

23、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每消耗1mol CH4转移12mol 电子B.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 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D.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答案】D【解析】【详解】A、1mol CH4CO,化合价由-4价+2上升6价,1mol CH4参加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故A错误;B、环境不是碱性,否则不会产生CO2,其电极反应式:CO+H2+2CO32-4e-=3CO2H2O,故B错误;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极A是负极,电极B是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D、根据电

24、池原理,O2、CO2共同参加反应,其电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故D正确;故合理选项为D。20. 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ABCD装置图现象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镁电极上有气泡冒出,铝极溶解试管中液体变浑浊结论催化活性:Fe3+Cu2+氧化性:Br2I2金属性:AlMg非金属性:CSi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氯离子浓度相同时,Fe3+浓度小,但产生气泡的速度快,说明催化活性:Fe3+Cu2+,A项正确;B氯气过量条件下,也能与KI溶液反应,无法判断Br2能否与K

25、I溶液反应,B项错误;CAl在强碱性溶液中比Mg更易失电子,铝作负极,Mg作正极,不能得出金属性:AlMg的结论,C项错误;D盐酸和Na2CO3反应生成CO2,CO2与水形成的碳酸能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硅酸,但在反应过程中,HCl有可能随着CO2进入试管中,试管中液体变浑浊也可能是盐酸与Na2SiO3溶液反应的结果,故不能得出非金属性:CSi的结论,D项错误;答案选A。21. A、B、C、D、E 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 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 1 个质子;B 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 C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6、比次外层多 4;C 的阴离子与 D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D2C;C、E 同主族。(1)E 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_。(2)元素 C、D、E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 _(用离子符号表示)。(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2C的形成过程:_。C、D 还可形成化合物 D2C2, D2C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4)由 A、B、C 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它与强碱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 (1). H2SO4 (2). S2-O2-Na+ (3). (4). 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离子键、共价键) (5). N

27、H4NO3 (6). NH4+OH-NH3+H2O【解析】【分析】A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则A为H元素,B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则B的最高化合价为+5价,位于周期表第A族,应为N元素,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多4个,则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6,应为O元素,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则D的化合价为+1价,应为Na元素,C、E主族,则E为S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N元素,C为O元素,D为Na元素,E为S元素。(1)E为S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

28、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故答案为:H2SO4;(2)元素C、D、E形成的离子分别为O2-、Na+、S2-,S2-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离子半径最大,O2-与Na+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有2个电子层,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半径O2-Na+,故答案为:S2-O2-Na+;(3)化合物A2C为H2O,为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D2C2为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或离子键、共价键);(4)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H4NO3,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为NH+OH-NH3+H2O,故答案为:NH4NO3;NH+

29、OH-NH3+H2O。22. 断开1mol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A-B键的键能E:化学键HHClClO=OCClCHOHHClE/kJmol-1436247x330413463431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则此反应为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中H=_(用含有a、b的关系式表示)(2)若图中表示反应H2(g)+O2(g)=H2O(g) H=241.8 kJmol-1,x=_;若忽略温度和压强对反应热的影响,当反应中有1 mol电子转移时,反应的热量变化为_(3)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

30、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已知:CO(g)+O 2(g)=CO2(g) H- 283.0 kJmol-1S(s)O2(g)=SO2 (g) H-296.0 kJmol-1写出CO和SO2转化为单质硫的反应热化学方程式是_。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求:(1)此时A的浓度c(A)_mol/L(2)前5 min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_mol/(Lmin);(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x的值为_。【答案】

31、(1). 放热 (2). -(b-a) kJmol-1 (3). 496.4 (4). 放出热量120.9kJ (5). CO(g)+SO2(g)=CO2(g)+S(s) H-135 kJmol-1 (6). 0.75 (7). 0.05 (8). 2【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反应物具有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H=-(b-a) kJmol-1;(2)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有:,解得:x=496.4,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当反应中有1mol电子转移时,消耗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反应的热量变化为放出热量;(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32、CO和SO2转化为单质硫的反应热化学方程式是:CO(g)+SO2(g)=CO2(g)+S(s) H;(1)由题可知,5min后,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消耗B的物质的量为0.5mol,结合题给信息:c(A)c(B)35,设起始时加入的A、B的物质的量为a,则有:,解得:a=3.0mol,则此时c(A);(2)D的反应速率为,根据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B)=0.05mol/(Lmin);(3)由(2)可知,v(D)= 0.1mol/(Lmin),根据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

33、=2。23. 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实验编号温度/3040506070显色时间/s16080402010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该实验的目的是_。(3)实验试剂除了1mol/L KI溶液、0.1mol/L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实验现象为_。(4)上述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_(填字母)A温度 B试剂的浓度 C试剂的用量(体积) D试剂添加的顺序(5)被称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一边镀锌,在另一边镀二氧化锰。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其电池反应总反应式为

34、:2MnO2+Zn+H2O=ZnO+2MnO(OH),该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答案】 (1). 4H+4I-+O2=2I2+2H2O (2).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淀粉溶液 (4). 无色溶液变蓝色 (5). CD (6). 2MnO2+2e-+2H2O2MnO(OH)+2OH-【解析】【详解】(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及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规律,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I-+O2=2I2+2H2O;答案为:4H+4I-+O2=2I2+2H2O;(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为:探究温度对反

35、应速率的影响;(3)为测定显色时间,产物中有碘单质生成,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答案为: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4)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试剂的用量(体积)和试剂添加的顺序,答案为:CD;(5)根据原电池原理,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答案为:2MnO2+2e-+2H2O2MnO(OH)+2OH-。24.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否为 NO,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NO

36、、NO2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写出试管A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将注射器F中的空气推入E中,E中的气体变为红棕色,此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_;(4)D 装置的作用是:_。【答案】 (1). 利用生成的CO2将整套装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 (2). CaCO3+2H+=Ca2+CO2+H2O (3). 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 (4). 3Cu+8H+2=3Cu2+2NO+4H2O (5).

37、2NO+O2=2NO2 (6). 吸收NO、NO2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分析】由实验装置及流程可知,A中发生硝酸与碳酸钙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赶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一氧化氮气体检验的干扰;B中发生Cu与硝酸的反应生成NO、硝酸铜,E中收集到无色气体NO,利用F充入空气,可检验NO的生成;C装置可检验二氧化碳充满B、E装置;D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以此来解答。【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CO2将整套装

38、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A中稀硝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2)因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其离子反应为3Cu+8H+2=3Cu2+2NO+4H2O,因此实验现象是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3)将F中的空气推入E中,发生2NO+O22NO2,E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证明NO存在;(4)NO、NO2都有毒,能污染环境,氮的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则装置D的作用为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点睛】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因此,在制备或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要注意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避免氧气的干扰,一氧化氮有毒,尾气还要进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