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355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3学年高二政治精品学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学案【知识点梳理】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 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 的组成部分。2、人类社会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3、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 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 和 。这些要素的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4、自然界是 ,人类社会的 、 、 及其 ,也具有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的产物,它是在 中伴随着 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5、物质是 ,并能 的客观实在。物质概念世界是物质

2、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单项选择题1、在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其主旨就是强调人和自然的亲和。这一思想反映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追求优美的山林景色和自然意趣就构成其园林美的核心,顺应自然、模拟自然、表现自然就成为其园林审美的主导精神。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无论是利用自然还是改造自然都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B、人对自然来说是渺小的C、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返朴归真D、人类不应该改变自然界2、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首要问题是( ) A、承认自然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利用自然、改造自然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 D、承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3、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

3、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 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C、 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说明( )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5、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A、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错误 B、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C、两人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D、两人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4、6、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 B C D简答题7、为什么说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分析说明题11、21世纪是科学竞争的世纪,有人预测,21世纪是生物工程世纪,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越来越表现在对生物具体形态的改造上。人们已培育出一些“基因羊”“基因猪”等新型物种。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们还会有意识的培育出更多的新型物种。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们根据基因变化规律培育新型物种的事实表明:自然界中的万物是根据人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2)基因

5、技术能回避吗?为什么?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知识点梳理】1、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 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 和 。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2、世界上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 、 和 。辨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 和 ,其 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 来说没有发生 ,或者说物体在 和 内没有进行 。因此,静止是 、 和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 。4、所谓规律,就是事物 过程中 的

6、的 的 的联系。5、规律是 ,是不以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 ,也不能 。规律是 , 、 和 ,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而不能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 的基础上,根据 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考点过关】 1、三个概念:运动、静止、规律 2、两个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一个观点: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单项选择题1、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 )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

7、发展是有规律的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定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3、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4、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A、四季更替 B、昼夜循环 C、秋天到来时大雁南飞 D、新陈代谢简答题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

8、鲁却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塌进同一条河流。”运用所学哲理,谈谈你的看法。9、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简述土地退化及治理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10、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正确地揭示了客观规

9、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我们长江三峡截流成功就是生动的例证。试分析其包含的哲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知识点梳理】1、意识是 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2、 和 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 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 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因此,意识不仅是 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 的产物。3、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 的一系列 实现的。 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 。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 的反射,叫做 ,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是 的反射,叫做 ,这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就是在 和 基础上产生的反射。4、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 ,

10、还必须有被反映的 。不管是 还是 ,都是人脑对 ,都是 通过 和 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 的结果。因此,意识是 。5、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 。因此,物质世界是现于人的 而存在的,物质 ,意识 , 决定 。单项选择题1、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婴儿是由各种兽类哺育长成的,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的头脑,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

11、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2、思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在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思维的能力。这说明( )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生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成为2005年“两会”的最大亮点和贯穿全年的关键词,也将引领着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现在老百姓最关心什么?腐败少一点,治安好一点,学费降一点,看病省一点,岗位多一点,股市涨一点,物价稳一点,空气净一点,矿难少一点”全国人大代表黄百渠说,“这就是人民群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期盼”。从哲学上讲,材料中人民群众期盼的“九个一点”体现了( ) A、意识对物

12、质有反作用 B、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C、矛盾即对立统一 D、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4、恐龙,一直吸引着世人的视野,每一次新发现都成为媒体的焦点;恐龙,使人们对远古产生无限想象,引领人们进入那古老的时代。“恐龙,使人们对远古产生无限想象”,由此可以看出( ) A、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C、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 D、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想象简答题8、关于“伊拉克战争”,美国人认为打这场战争是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而伊拉克人则认为是“一场侵略战争”。从唯物论的角度谈谈对同一客观事物,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认识?综合探究题近年来,科学技术正突飞猛进地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更是以惊人的速度跨

13、越式向前推进,电脑不单能快速完成人类手工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几百年才能完成的运算任务,甚至能自主研制新的电子智能产品。电脑的能耐让人类大为感慨。不少人都认为“思维已不是人类的专利了”“电脑也能思维”“随着机器人的广泛开发和运作,电脑将最终取代人脑”结合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观点的看法。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知识点梳理】1、人能够 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 和 。意识活动具有 和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 ;不仅能够“复制” ,而且能够 、 ,能够 。2、意识活动的 和 ,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 。世界上只有 ,而没有 。3、人能够 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

14、界具有 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 和 作用。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 ,从 出发,经过 ,找出 而不是臆造的 ,以此作为我们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 , ,以 的精神探求 ,在实践中 和 。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 ,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 和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 和 结合起来,把 同 结合起来。既要反对 ,又要反对 。【考点过关】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被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中

15、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每个中小学生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使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从哲学上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 A、人的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C、民族精神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 D、社会进步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水平2、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3、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

16、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简答题7、礼记中说:“富润国,德润身。”运用本课学过的观点说说“德润身”有什么道理?分析说明题10、)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 “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这一精巧的设计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试说明理由。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

17、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知识点梳理】1、实践是人们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 为 、以 为 的 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 变为 。2、实践具有三个特点,即具有 、 和 。3、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 、实践的 和实践的 。4、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改造 ,即人们的 ,这是人类 的实践活动;二是 的实践;三是探索 。5、实践是认识的 。认识是 对 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 和 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6、实践是认识 。认识产生于 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

18、。7、实践是检验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 变为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自己 和 加以对照,从而检验 。8、实践是认识的 和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才是认识的 和 。【考点过关】全面理解实践的概念实践的含义实践的三个特点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单项选择题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回答12题1、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B、教师讲课 C、农民种田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

19、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主观能动性3、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分析说明题4、材料一 “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深化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 材料二 “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察自然物体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 材料三 “马

20、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材料四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1) 上述材料各自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2) 上述材料共同包含的哲学道理是什么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知识点梳理】1、真理是标志 是人们 。真理 的属性是 。2、由于人们的 、 和 不同、每个人的 、 和 不同,对 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只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

21、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都是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 和 。真理都是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 来说的,都是 与 、 与 的 的 的统一。4、认识具有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认识的 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 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 、 、 、 、 、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 来看,客观事物是 、 ,其 和 也有一个过程。5、认识具有 。认识的 是无限的变化着的 ,认识的 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的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 。追求真理是一个 的过程。6、从 到 、从 到 的循环是一种 的 或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 中不断地 。那些经过

22、 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 。7、 , ,在实践中 真理,在实践中 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考点过关】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单项选择题1、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 ) A、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B、 客观世界和人的实践发展是无限的C、 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D、 认识正确与否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真理和谬误没

23、有确定的界限D、真理是有条件的3、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绝对的4、图7是一幅题为“晚了一步”的漫画。漫画内三句话的“想”字,体现的是( )A认识的计划性 B认识的目的性C认识的预见性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简答题5、如何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分析说明题9、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基本粒子是由三种夸克组成的。为什么只有三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丁肇中等人通过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明,以前认为只有三种夸克的观念是错误的,现已发现有第4种夸克。有了第4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6种(1)上述科学

24、发展过程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思想?(2)对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参考答案第四课第一框:1.A 2.C 3.D 4.B 5.D 6.A 7.11.(1) 新型物种是具体的东西,是人们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制造出来的新东西。但是,在人们制造新物种的过程中,必须服从自然规律,遵循物质的自身属性,按照人的需要,有意识地改变事物的具体形态,创造出新的具体事物。这是人改造自然的表现。如果认为这种表现是创造自然界万事万物,那就等于承认人先于自然界而存在,这是创世说的翻版,否认自然界的客观性。(2)基因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基因技术是高新技术,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

25、的推动作用,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谁也挡不了、回避不了的力量。我们应该积极研究、掌握、运用与发展这一科学技术。第四课第二框:1.B 2.C 3.A 4.D5.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因此,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塌进同一条河流”,这是正确的。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是绝对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克拉底鲁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否认静止的存在,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9. 人类违背生态规律的不合理活动,是导致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违背规律蛮干,会造成严重后果。治理土地退

26、化问题,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认清生态要素之间的广泛联系,把握必然性,提高预见性。通过治理实践,追求实效,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10. 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认识和利用规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谋事在人,讲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事在天”,讲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能不能“成事”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就能成事。三峡截流成功正是按规律办事的结果。第五课第一框:1.D 2.A 3.B 4.B 8.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并不是说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相同的。由于立场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

27、的反映是不同的。关于“伊拉克战争”美国人的看法与伊拉克人的看法完全不同,就是因为他们的立足点、立场不同。12. (1)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电脑的开发、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效率成倍数增长。随着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电脑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程序设计、正确率等,已非人脑所能比及。人类已离不开电脑了。(3)电脑终究无法取代人脑。“电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机械的物理装置;“电脑思维”的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电脑思维”没有自觉性、创造性,只能受人脑的指挥;“电脑思维”没有社会性;“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这一切

28、都注定了,电脑只是人脑思维和创造的产物,电脑的级数发展只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4)题中观点没能看到电脑的实质,是不妥当的。第五课第二框:1.B 2.D 3.D 7.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健康的心理情绪、高尚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人奋进、使人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提升人生的品位,所以说“德润身”。10. 这一精巧的设计启示我们自然界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9、。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所以,人类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的还是人类自身。第六课第一框:1.A 2.D 3.D4.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即实

30、践决定认识。7. 辨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能源紧缺,而大量水资源尚未开发,据此,优先发展水电作为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方针,体现了这一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材料中重视水电开发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水电开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相协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等,都体现了这一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总结水电开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

31、认识,又用这种认识指导水电的开发。第六课第二框:1.B 2.D 3.C 4.D5. 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见教材P48最后1小节)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参照教材P49)9.(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基本粒子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发展。第4种夸克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第5种、第6种等。(2) 必须重视实践,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放思想,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束缚,要敢于对现有的理论提出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