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10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英国政府奉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借助外国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对此_。这个森林像个迷宫,还好,我们的原住民向导对它 , 我们才不致迷失方向。从慢镜头仔细来看,这球的确是奥斯卡假摔,主裁判_ , 做出了正确的判罚。A.明察秋毫 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B.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C.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了如指掌D.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君为我呼入,
2、吾得兄事之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哙拜谢,起,立而饮之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夫晋,何厌之有D.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考试呼唤公正严明、学富五车的考官。考官在考场以文化知识裁断考卷,但在官场却又是不大不小的官员。 , 。 , 。 , 。多数考官是想在两相平衡中稍稍偏向于文化形象的,但事实上却很难做到。他作为考场主宰者的文化形象又会污渍斑斑是官员就有上下左右需要顾及和忌避的地方反过来,倘使太顾官场他当然可以宣言只顾考场不顾官场这与以文化知识为至高标准的考场法则有根本性的矛盾但如果真是这样,他裁断考卷的权力是谁给的
3、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 , 结果落选了。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 人们在家里守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5.下列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四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四个女子的命运。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4、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A.贾巧姐贾元春贾探春 贾惜春B.贾探春贾元春贾巧姐 王熙凤 C.贾迎春贾惜春贾巧姐 王熙凤D.贾迎春贾元春贾惜春 贾巧姐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艺术知识是对已发生过的艺术现象的理性记录,其本身是非艺术的因为他所知道的这些东西本身是历史的而非军事的但是,艺术修养的根基并不在艺术知识中艺术知识,只是艺术修养大题目下的一种后补性、扩展性的内容一个有高度艺术修养的人当然会有比较充分的艺术知识这正像知道欧洲战争史常识和拿破仑生平的人未必有真正的军事修养A.B
5、.C.D.7.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羁晷刻”中的“晷”是日影,依日影测日高度以定时刻的仪器叫日晷,“晷刻”即时刻。B.“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的四个学生的名字分别是仲由、曾点、冉求、公西赤。C.“千乘之国”中的“乘”是指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为一乘。D.“之子于归”“吾妻来归”“始适还家门”“吾妻归宁”中的“于归”“来归”“适”“归宁”均是指女子出嫁。8.下面句子按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死生亦大矣 月出于东山之上 而今安在哉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不吾知其亦已兮 渐见愁煎迫凌万顷之茫然 相与枕藉乎舟中 此余之所得也客
6、有吹洞箫者A./B./C./D./9.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B.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刺秦王)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10.下列句子中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悼。B.张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C.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二、填空题(共1题;共4分)11.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_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写的是_的矛盾,侧重表
7、现_的_,后一个故事写的是_的_矛盾,侧重表现_的_精神。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2分)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本质上,垃圾电影是垃圾导演与垃圾观众绝妙配合的产物。垃圾观众愿意掏钱看垃圾,_,这样才有了垃圾电影的不断生产。硬是要区分谁对垃圾电影负有更大责任,其实有点五十步笑百步,大家彼此彼此。_,而是执着于讨论清除垃圾的办法,那么,首先当然有赖于导演的水平和职业操守不断提高,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_,远离粗制滥造的垃圾,愿意为好电影掏钱。四、问答题(共1题;共2分)13.有人说,陶渊明的归隐带有无奈的妥协和投降的
8、意味,是知其不可而求其次的做法,不应该拔高他归隐的意义。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请谈谈你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五、名著导读(共1题;共2分)14.红楼梦中,甄士隐家能够让贾雨村念念不忘的那个女子是谁?她是如何引起了贾雨村的注意?六、翻译(共1题;共6分)1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七、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8分)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怀王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作诗以讽之,王震怒,赐以流放。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
9、,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见惑于郑袖,外见欺于张仪。疏屈平而 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 陛下无臣,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令尹子兰闻屈原之诗篇,大怒。少顷,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既迁,之江滨,知不反,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
10、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作怀沙,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以其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
1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B.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以其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C.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以其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D.屈原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以其好辞而以赋见称于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尹,在楚国是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主要由贵族人士担当,如文中令尹子兰为襄王的弟弟。B.郡,周朝时制定的制度,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C.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本
12、义是台阶,古时帝王的卫士在陛下戒备;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D.迁,在用来表示官职变化时,既可表示降职放逐,也可表示升职,本文屈原被迁就属于后一种。(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遭受嫉妒被楚怀王流放之后,仍然不愿意离开楚国,寄希望于君主醒悟,说明他对君主还抱有期望,对国家十分关心。B.对怀王疏远屈原而轻信奸臣,打败仗割地,失去六郡,客死异乡,被天下人耻笑的结局,司马迁十分惋惜,对怀王持有同情的态度。C.令尹子兰知道屈原怨恨他劝怀王入秦,写作了诗篇,于是派上官大夫设计陷害屈原,使得顷襄王大怒,把屈原放逐了。D.屈原因为品性高洁,不愿同流合污,最后抱着石头投江
13、而死。他死后,楚国一天天地被削弱,数十年后被秦国灭掉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见惑于郑袖,外见欺于张仪。屈原既迁,之江滨,知不反,被发行吟泽畔。八、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7分)17.阅读下列节选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
14、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1)“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中的“恰是到了好处”是指( )A.在这种环境气氛中酣眠B.既能酣眠,又可小睡C.虽是满月,却不能朗照D.在这种环境气氛中小睡(2)选段在动词的使用上颇具表现力,如“泻”,请分析其妙处。九、默写(共1题;共11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感叹流泪的句子是:_,_。(2)苏轼赤壁赋中的“_,_”两句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3)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起兴,写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_,_。(4)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用比喻
15、的修辞手法写自己渴望摆脱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5)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之间的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6)诗经氓中“_”一句,是女子向男子解释婚期推迟的责任不在自己,而真正的原因是“子无良媒”。十、诗歌鉴赏(共1题;共8分)19.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登金山寺塔杜睿极目非无岸,沧波接大荒。人烟沙鸟白,春色岭云黄。出世登初地 , 思家傍战场。咄哉天咫尺,消息转茫茫。【注】这首诗作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当时诗人躲避战乱离开家乡湖北,流落江宁、扬州一带。 初地:佛教语,意思是初得真念的处所。(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16、A.首句写诗人登上金山寺后初眺,首先吸引诗人的是长江,这与金山寺的地理位置有关。B.“沧波”句紧承上句,用所见之远衬托金山寺塔的高峻,还初步写了诗人登塔的心思。C.“人烟”二句进一步写登塔所见,写出了寺周围民居的阜盛景象与景色的苍茫美丽。D.“出世”既扣金山寺,又与寺塔的高峻相照应,诗人初得真念,在此萌生出家的念头。E.“茫茫”与前面的眺望所见遥相呼应,还点明了诗人登塔远眺的真实目的,令人感慨。(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诗中的“初地”对这种情感表达有何作用?十一、综合题(共1题;共4分)20.按要求选择。(1)对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特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重章叠句B.双声叠韵C.运
17、用赋比兴D.句式参差(2)以下关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是我国小说的起源。B.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小说具备了文学的性质。C.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都是由文人独立创作的。D.中国古典小说在创作上吸收了不少史传文学的经验。十二、写作题(共1题;共4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法)罗曼罗兰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算达到了最完全的心灵健康。(英)培根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要求写记叙文;字数在800字以上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D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B 5.【答案】 C 6.【
18、答案】 A 7.【答案】 D 8.【答案】 B 9.【答案】 B 10.【答案】 A 二、填空题11.【答案】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刎颈之交;赵国与秦国;蔺相如;机智勇敢;廉;蔺;蔺相如;爱国 三、语言表达12.【答案】 垃圾导演为了挣钱也愿意拍;如果我们不纠结于垃圾产生的原因;同时也有赖于观众的水平不断提升 四、问答题13.【答案】 观点一:陶渊明深知官场的黑暗,故选择了退守田园,以诗酒自娱,追求自由和本真,而不是选择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高洁的道德情操,所以他的归隐值得肯定。观点二:古代优秀的知识分子无不以“兼济天下”为己任,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才是真正的有志之士。陶渊明的
19、归隐,带有“明哲保身”的意味,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不宜拔高。观点三:儒家知识分子信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观。陶渊明归隐,说明了他对知识分子使命的认识。他退守本真,追求自由,并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如一。这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遭遇“穷”境时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名著导读14.【答案】 娇杏(甄家丫鬟)。贾雨村在甄家做客时,娇杏因为好奇,在摘花离去时曾两次回头看贾雨村,让贾雨村产生误会,以为娇杏对自己有意。 六、翻译15.【答案】 (1)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2)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
20、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呀。 七、文言文阅读16.【答案】 (1)C(2)D(3)B(4)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屈原被放逐后,到了江边,知道自己不能再回去了,披散头发在水边吟诵。八、现代文阅读17.【答案】 (1)C(2)“泻”,照应了“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显得生动活泼。 九、默写18.【答案】 (1)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匪我
21、愆期 十、诗歌鉴赏19.【答案】 (1)C,D(2)通过写登塔所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沉郁悲凉之情。“初地”意思是初得真念之处所,但是诗人登塔以后,不仅没有消释尘世之念,反而更加思念家乡,这样就对思乡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十一、综合题20.【答案】 (1)B(2)D 十二、写作题21.【答案】【参考例文】心灵的选择已经是深夜了,司马迁通过天牢的小窗,望着那漆黑的夜。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司马迁那件破旧的长衫。司马迁拖动着脚镣,走回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
22、魅。床上那盏昏黄的油灯跳动着火焰,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挂着的一纸官文仍然可见,金色的字,朱红的印,一切都那么清晰。是的,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出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的活着,从此他将成为不完全的男子。司马迁无法遏抑心中腾生的怨怒,昨日朝堂的场景历历在目。当汉武帝在歇斯底里的咆哮时,在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司马迁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业让他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站了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当时的冲动是致命的。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为了不
23、相识的人而触怒龙颜,这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他想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绝不能屈辱地活着,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但突然,司马迁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想起父亲临终时那双幽怨的眼睛,让他一下子静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司马迁在床边坐了下来,闭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剧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颤抖天明的时候,牢外传来一声吆喝:“司马迁,想好了没有?”“想好了,我选择腐刑。”两滴清泪滑落脸颊,司马迁无声地哭了。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于是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