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时双基练12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A罗斯福 B丘吉尔C杜鲁门 D尼克松解析从题目的信息看,题目的观点鲜明地反对共产主义,与杜鲁门时期的“冷战”政策是吻合的,故选C。答案C2(2015湖北百校模拟)关于上图漫画所反映的对外政策,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批评意见,认为它“开了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他国的先例”。批评者的理由是()A无视欧共体力量的壮大B主观上排斥东欧国家
2、加入C公开叫嚣遏制共产主义D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解析由材料中美国“使用本国纳税人金钱”援助欧洲,可知是马歇尔计划。美国希望通过该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但也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出现了“批评”。故选D。答案D3(2015云南昆明三中、玉溪一中高三统考)为了抵制马歇尔计划对东欧国家的影响,苏联从1947年开始先后与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和经济协定。由于这些协定主要由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操作产生,因此一般统称为莫洛托夫计划。以下关于该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于东欧各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高速发展B苏联防止了所有东欧国家的“离苏
3、倾向”C继承该计划的经互会有利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D加剧了美苏争霸的紧张局势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莫洛托夫计划是对马歇尔计划的反制,是苏联为联合和控制东欧国家以抗衡美国而采取的措施,1949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正式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东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团结。由此可知,C项正确。答案C4(2015无锡模拟)柏林墙位于德国柏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下图所示的一段柏林墙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B是美苏两极对峙的著名标志C是当年两大集团虎视眈眈、剑拔弩张的写照D
4、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解析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B、C、D说法正确。西德与东德分裂是“冷战”的表现,而战争频繁是热战,故A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A5(2015哈尔滨模拟)1950年,法国外长发表声明称“法国政府提议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这一机构同时向欧洲其他国家开放”。联邦德国总理也说该计划“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这表明 ()A法德两国都倾向于联合B法德两国的矛盾彻底消除C法德以此来与美苏抗衡D法德两国摆脱了美国控制解析题干反映法国政府主张法德加强经济合作,而联邦德国总理认为“是法国及其外交部长舒曼
5、对德国和欧洲问题所采取的一个宽宏大量的步骤”,说明两国都倾向于联合,A正确;B“彻底”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法德倾向联合是为了在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下维护自身的利益,C“与美苏抗衡”说法错误,D说法与史实不符。答案A6(2015包头模拟)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普京把一只标有“冷战”字样的碗放到微波炉里加热的情景。回顾历史,“冷战”极大地影响了二战后的世界发展,下面有关“冷战”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美苏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导致了“冷战”的发生B“冷战”期间美苏除军事手段以外的全面对抗,造成了国际形势的长期紧张C由于美苏均拥有核武器,都不敢轻易动武,造成了“核威慑下的和平”,所以“冷战”在某种意义上
6、又维持了世界和平D马歇尔计划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冷战”是指不诉诸战争,包括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思想方面的对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D项错误。答案D7(2015烟台模拟)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多边外交”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解析20世纪60年代正处于美苏两极对峙时期,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7、,材料中“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反映了不结盟运动“独立、自主、非集团化”的原则。答案D8下图漫画反映的内容是 ()A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日本成为联合国支柱D美国控制联合国解析漫画反映的是日本以撤走“会费”为要挟,要求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说明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答案B9基辛格说:“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表明 ()A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B“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革命性变革C世界格局的多
8、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D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解析从材料“世界秩序不由超级大国主宰有很多中心”“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等均可反映选C。答案C10(2015烟台模拟)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即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 ()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C美国企图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单极世界格局解析两极世界瓦解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材料中的“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反映了美国在两极格局瓦解后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故选C。
9、答案C11两极格局瓦解后,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相伴随的,还有“非极化”趋势。就是“极”以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极”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影响减弱的过程。这是因为 ()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中小国家新的科技革命给中小国家带来机遇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发展A BC D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极”以外的力量即中小国家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国际强权势力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而迅速发展,正确。与史实不符。答案B12(2015黑龙江模拟)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
10、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A两极格局 B单极世界C多极化和多元化 D“一超多强”解析由“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分析可知,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以及题干材料强调“文明的冲突”,说明众多文明形式下的多元化特征,故C正确,排除A、B。“一超多强”是多极化加强的体现,但题干并没有涉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实力问题,排除D。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
11、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71年7月理查德尼克松在堪萨斯城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几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三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之际,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2000年中国倡导联合国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中国还积极参与联
12、合国的维和、裁军等活动。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年,也是在上海中国倡导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并发挥着主导作用。新形势下的国际观察(1)材料一认为“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理由是什么?(9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尼克松提出“决定未来的中心”的时代背景。(7分)(3)材料三中“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指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我国外交活动的特点。(10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第(1)题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况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国情况回答即可。第(2)题可结合20世纪70年代多个实力中心崛起,回答尼克松提出
13、“决定未来的中心”。第(3)题中“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是指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结合材料信息及课本知识可知我国外交活动的特点。答案(1)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到严重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受到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2)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大影响;苏联在美苏“冷战”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形成对美国霸权的遏制。(3)打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特点: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19世纪美国开始工业化的时候:它是踏上了一条
14、大不列颠早已指明的道路。美国科技史学家内森罗森堡技术与美国经济的增长欧化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政治统治或文化渗透。它还包括实际的生物取代即一个民族对另一民族的有形的取代带着他们的政治制度、谋生方法和文化传统蜂拥而入,占据了土著居民的领土。因此,随海外地区种族上的欧化而来的必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欧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材料三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欧洲今后
15、三年到四年对于国外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主要是从美国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以它现今的能力是无法支付的而必须获得巨大的额外的帮助,否则它将面临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恶化这种非常可怕的状况。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1947年)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2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大不列颠早已指明的道路
16、”是怎样的道路。并简要指出当时美、欧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可看出,欧洲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变化的背景是什么?(4分)(4)材料四反映美、欧之间的关系又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4分)(5)根据以上近现代以来美欧关系的演变历史,你从中可得出什么认识?(6分)解析第(1)题,考查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以及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对美国的影响。第(2)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及其原因。第(3)题,考查两极格局下的“冷战”政策,阐述马歇尔计
17、划的影响以及“冷战”出现的原因。第(4)题,考查世界政治多极化知识点,关键信息:“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第(5)题,运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来分析。答案(1)道路: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广泛传播。关系:英国是世界工业化的源头。而美国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模仿英国,欧化特点很明显。(2)变化:欧洲以往作为国际关系中心的传统地位发生了改变。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欧洲国家力量受到严重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导致西欧
18、原有的殖民地资本主义的模式彻底崩溃。(3)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唯美国马首是瞻。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扶植和控制。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美苏两极格局形成。(4)关系变化: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承认西欧伙伴地位。影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5)认识:经济是外交的后盾。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谁的经济实力强,谁就在争夺世界的斗争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暖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它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