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108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7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 )。A5 nm B5 cm C5 dmD5 m【考点】物理量估测。【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A、B、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新生儿的身高比此数值大得多,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C、成年人一只胳膊的长度在50cm=5dm左右,新生婴儿的身高与此长度差不多,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65m左右,新生儿的身高比此数值小得多,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2.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 光年

2、B. 岁月 C. 旭日 D. 小时【考点】时间的单位。【解析】时间的单位有很多:年、月、周、日、时、分、秒、毫秒等;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解:A、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B、C、岁月与旭日不是单位;岁月指一段时间,旭日是指刚出来的太阳。D、小时是时间的单位。故选 D。3.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8cm B. 8mm C. 8dm D. 8m【考点】物理量的估测。【解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

3、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本题考查对长度的估测及长度数据、数量级的认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并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解答:A、对于12岁的学生来说,一年内身体增长大约10cm左右,符合题意。B、8mm等于0.8cm不到1厘米,是不明显的,不符合题意。C、8dm等于80cm,一年内身高增长80cm超出人类增长的速度,不符合题意。D、8m等于0.008mm,还不到1mm,不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D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考点】

4、运动的描述、参照物。【解析】(1)运动有很多种,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判断运动与静止时,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3)在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可以选择任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只不过这个物体一旦被选择为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解答:A、空气的流动,空气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机械运动,故A错。B、任何物体只要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就属于机械运动,故B错。C、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就是静止的,因此它的速度就是零,故C正确。D、参照物的选择具有任

5、意性,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不过物体一旦被选作了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故D错。故选C。5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考点】运动的描述、参照物。【解析】A、由于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选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B、由于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联合收割机为参

6、照物,由于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卡车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卡车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卡车为参照物,由于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62017 年 4 月 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 B月亮 C地球D天舟一号【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7、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解: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月球、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运动的,故ABC错误。“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7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1.6m;B中学生百米跑平出速度为7.1m/s;C人体的体积为0.5m3;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

8、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A、学校课桌的高度为80cm,故A不符合实际情况。B、中学生百米跑的速度约为7m/s,故B符合实际情况。C、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人的体积为V=0.05m3,故C不符合实际情况。D、人的正常体温为37,温暖舒适的气温为25,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8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

9、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由图象知,A、物体运动15s对应的路程是30m,所以15s通过的路程是30m;故A正确。BCD、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则速度为:v=4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至10s内物体静止;而10至20s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m/s所以在20s的过程中物体做的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m/s;故B正确。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C。9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

10、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B关卡3C关卡2D关卡1【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计算到达各个关卡的时间与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对比,得出结果。解: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v=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1=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4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2=t1+

1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1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解析】小车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一段时

12、间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解答】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错误,B正确。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B。【考点】平均速度测量。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在AB、BC和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AB、vBC和vAC,由图可知()。A. vAB最大 B. vBC最大 C. v

13、AC最大 D. vAB、vBC和vAC一样大【解析】由图知,小车通过AC的路程s1=9cm=0.09m,所用的时间t1=3s,故;通过AB的路程用的时间t2=2s,路程s2=4cm=0.04m,;通过BC的路程用的时间t3=1s,路程s3=5cm=0.05m;由上分析知,vBCvACvAB。故选B。12.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解析】物体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是物体的平均速度,

14、平均速度可以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解答: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故AD错误,C正确。平均速度可以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快慢,故B错误。故选C。1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第7小题图A1.5m/s B2m/s C1m/s D2.5m/s【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特点的理解,对于加速运动的物体,其前半程的平均速度要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解: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加速通过一段路程

15、,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最后2s的平均速度是:;由于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5m/s,因此选项A、B、D都不正确。故选C。14.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7m/s B、5m/s C、8m/s D、9m/s【解析】(1)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求出人在前后两段路程上所用的时间;(2)求出人的总路程与总时间,由速度公式求出人在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1)人在前200m所用时间t1=50s,在后1000m所用时间t2=100s。(2)人的总路程

16、s=200m+1000m=1200m,人的总运动时间t=t1+t2=50s+10s=150s,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8m/s。故选C。15.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解析:(1)前50m的平均速度为(2)后50m的平均速度为(3)百米全程用时:t=6s+7s=13s;则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正确答案是C。【考点】平均速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6.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会逐渐向

17、边缘变薄,从侧面看上去的形状如图所示,请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角度来谈谈这样做的好处:。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长度测量。【解析】(1)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目的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2)起始端没有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解: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逐渐向边缘变薄,这样放置刻度尺时,有刻度的一边能紧靠被测物体,便于测量。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3.80c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1.00cm,物体的长度L=3.80cm-1.00cm=2.

18、80cm。故答案为:便于刻度尺贴近(或“紧靠”)被测物体;2.80。17.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纽扣的直径是cm。【考点】长度测量。【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纽扣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1cm对齐,估读为3.10cm,所以纽扣的直径为d=3.10cm-2.00cm=1.10cm。故答案为:1;1.10。18.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考点】运动的描述、参照物。【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

19、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是运动的。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和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乘客就是静止的。故答案为:地面、汽车。19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 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 为参照物。【考点】运动的描述、参照物。【解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0、。解:“月亮在云层里穿行”是以云层为参照物,月亮与云层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月亮为参照物,乌云相对于月亮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答案是:云层、月亮。20.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 的,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 s。【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1)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2)知道小谦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和行驶路程,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骑车时间。解:小谦同学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以自行车为参

21、照物,小明同学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由v=得,小谦同学骑自行车匀速行驶时间t=100s。故答案为:静止;100。21.“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6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1165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1)根据公式v=计算平均速度;(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1)长江索道全长s=1165m,单程运行时间为t=

22、233s,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v=5m/s。(2)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游客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游客自己是运动的。故答案为:5;运动。22.一架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500m/s,合 km/h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3600km,则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 h。战斗机飞行过程中需要加油机适时加油,那么,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1)1m/s=3.6km/h,据此完成单位换算;(2)已知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

23、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v=500m/s=5003.6km/h=1800km/h;根据v=可得,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的时间:t=2h;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与加油机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故答案为:1800、2、静止。23.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a点表示 。【解析】(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远近可以比较运动快慢,根据图象,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出甲、乙两位同学的运

24、动快慢情况;(2)由图象可知相距的距离;(3)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解:(1)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25m-10m=15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2)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故相距的距离为10m。(3)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相遇,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故答案为:甲;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考点】速度计算。24.如图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过程中某段时间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10cm,闪光灯每隔0.2s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

25、A位置下落到B位置做(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m/s。【解析】由图象知,AB、BC、CD的时间相同,AB的路程最长,BC、CD段距离相等,小于AB的距离,说明从B点开始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小于AB段的平均速度,所以AB段小球做减速运动。BD段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sBD=210cm=20cm,tBD=0.2s2=0.4s,则。故答案为:减速;0.5。三、实验题25.(7分)张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1)张亮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t1,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s1;(2)张亮

26、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2;(3)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张亮发现v1v2,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张亮的实验过程妥当吗?为什么?【解析】实验过程中,小明让小车从斜面中点滑到底端,这与小车从顶端滑到中点的运动过程相同,不能探究小车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小明的做法不妥正确的做法是:先让小车从顶端滑到中点,测出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让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测出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求出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故答案为:不妥当;小车从斜面中点滑到底端,与

27、小车从顶端滑到中点的运动过程相同,不能探究小车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四、计算题(10分)26.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1)小明父亲追上小明所走的路程等于小明走的路程,由速度公式v=可得;(2)出发5min,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明 经过的路程,再

28、利用相对速度求出时间,用总路程减去小明父亲的路程就是相遇时离学校的路程。解:(1)由v=可得,小明行驶的路程,s1=v1(t0+t),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s2=s1=v2t,由可得,v1(t0+t),=v2t,5km/h(5h+t)=10km/ht,解得:t=h=5min;(2)由v=可得,出发5min小明通过的路程,s=v1t0=5km/h5h=km;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速度:v=v1+v2=5km/h+10km/h=15km/h;由v=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t=h;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s2=v2t=10km/hh=km0.28km;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s=s总s2=2km0.28km=1.72km答:(1)小明父亲经5min能追上小明;(2)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1.72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